14.南臺南火車站 / 臺南市東區大同路亞伯飯店右側巷入約200公尺

創建年代:日昭和十八年(1943)

歷史沿革:南臺南火車站,簡稱「南臺南站」或「南站」。

日昭和十二年(1937)日本政府南進政策推進中,在臺南南郊「鞍仔」闢建臺南飛行場(今臺南空軍機場),為臺南飛行場補給空軍軍事物資,日昭和十八年(1943)十月於飛行場東北方特闢此站供應運輸之需,由臺南飛行場分設支線達南臺南站,本站距臺南站3.3km,距車路墘4.3km。

本車站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炸部份受損。戰後,民國三十九年(1950)空軍供應司令部提出重新修建南臺南站站房,民國四十年(1951)二月起軍方開始營運貨物運送業務為三等站。民國七十五年(1986)九月廿四日將業物移交臺鐵臺南火車站管理,十一月十五日改為簡易站,民國八十年(1991)八月本站移交高雄工務段接管,後多年閒置。直到民國九十五年(2006)崇明里李仁慈里長向鐵路局提出認養。民國九十九年(2010)也曾採BOT發包改由民間經營讓老車站又活了起來,目前不對外開放。

戰後重建車站為二層樓日式建築,入口處十分簡易,兩根方形柱簷廊、重簷、黑瓦、上下木格拉窗、木格窗,二樓東、西向立面開三格窗戶,基礎洗石子修飾,應為混凝土加強磚造。目前全臺灣此種車站只剩少數,值得保存。

P1890932.jpg P1890969.jpg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臺灣糖業試驗所 / 臺南市東區生產路54號  

創建年代:日昭和七年(1932)

歷史沿革:

日人治臺後,積極發展基礎民生工業,成立製糖事業,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先在大目降(臺南新化)設立甘蔗試作場,引進各類新型的甘蔗品種,然後在日昭和七年(1932)三月,在臺南市竹篙厝設立「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以整合所有糖業的相關研究,即「臺糖公司研究所」前身。

臺灣糖業試驗所行政大樓完工於日昭和八年(1933),樓高二層,中間入口採拱圈形式,內有精緻的玄關與門廳。由於興建之時已為1930年代,所以建築大部分使用鋼筋混凝土,再以裝修處理。除行政大樓之外,農藝系及化驗中心,均為日治時期採「拱圈」為主要之表達元素。
此系列洋式建物,共有三棟,呈一字型平行配置,中央並以走廊連接前後三棟,造型優美。戰後由臺糖公司接手,民國六十二年(1973)改名為「臺灣糖業研究所」,民國八十八年(1999)與臺糖公司畜產研究所合併,稱為「臺糖公司研究所」。

民國九十三年(2004)十二月,組織精簡,成立以生物科技、藥用植物研發為導向之研究單位。民國九十四年,原在臺北的臺糖總公司遷來臺南市,進駐本館;而臺糖公司研究所則遷往生產路北側的其他建築。[1]

臺灣糖業試驗所附設之糖業博物館,民國一○○年八月一日即遷往南方側更廣闊的館舍,戶外場地仍展示糖的結晶、小火車頭和老式硤蔗石車,值得觀賞。

0602-01-1台灣糖業試驗所-詹翹_MG_8102 (5).jpg 4-02-17台糖公司P2110880.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298-29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五分仔車候車站遺構 / 臺南市東門路橋下

創建年代:日明治四十年(1907)

歷史沿革:

日明治廿八年(1895)日人治臺後,開始積極發展臺灣糖業。

日明治三十五年(1902)頒佈「糖業獎勵規則」,其主要內容有資金補助、確保原料、市場保護等措施,藉此吸引日本資本家到台灣投資設廠,因而讓臺灣糖業朝向現代發展,引進新的科技,改變舊式的製糖方法,然而因為工業運輸的需求,而有小火車(俗稱為五仔車)的通行代替牛車搬運。

臺灣五分仔車約日明治四十年(1907)開始上路的,初期為了是載甘蔗、運糖為主的工具,有車頂的車廂載運糖,沒有車頂的車廂載甘蔗。

當時臺灣的蔗園佈很廣,幾乎遍佈了整個臺灣西部,漸漸的五分仔車成為市區與為偏遠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民眾可以搭便車,後來五分仔車也開始售票,給需要搭乘的人,再加上五分仔車的車行速度很慢,於是有許多年輕人不付錢坐「霸王車」,到站前便趕緊「跳車」,為經歷那時期的長輩津津樂道著。

環境描述:本站五分仔車可往舊社。五分仔車原為運糖為主的小火車,後來也成為沿線的居民主要交通工具。臺南市區現存於東門路橋下五分仔車候車站,在祝三多廟西北處(臺鐵公司的鐵軌西側)。

DSC_7125.jpg DSC_7139.jpg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臺南火車站 / 臺南市東區北門路二段4號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三年(1900)

歷史沿革:

臺南火車站日治時期稱為臺南驛,最初站房興建於日明治三十三年(1900)五月,為一洋風式樣木造建築。此建築經過近三十年,逐漸不敷使用,不足以成為發展中臺南市都市門面,因而在大眾的建議下鐵道部也為此甚費苦心。日昭和二年 (1927),縱貫鐵路臺北竹南段與臺南高雄段的雙線工程被認可後,懸宕已久臺南站重建之事也獲得解決。

第二代的臺南火車站建於日昭和七年(1932),由鐵道部改良課主要技師宇敷赳夫設計,站本體將全部改為雙線,全島鐵路改善計劃中最後執行的車站。日昭和九年(1934),貨物月臺工事開始進行,由「鐵道株式會社」大類龜次郎承包;同年貨運事務所亦同時開工,由「臺南住吉組」中井清枝承包。此兩工程均由官方供給水泥並負責監督,其中月臺以鋼軌作為構造主體,而事務所則為木造房舍。等貨運事務所完工,改為臨時客運車站後,車站本體才正式動工興建,由臺北池田好治承包,日昭和十一年(1936)三月十五日落成,改建後建築為過渡式樣代表作品之一。

臺南火車站為一棟二層樓之建築,分前(西)面大廳棟、中間候車棟及後(東)面之月臺所組成。大廳之前有門廊,正面為供汽車旅客上下的入口,兩側為次要出入口。大廳挑空,一樓大廳側有樓梯可上二樓,二樓空間設有旅館、餐廰,鐵路旅館有九間房間,附設酒家、娛樂室、更衣室等提供旅客簡便的餐飲及住宿服務。

第二代的臺南火車站以鋼骨鋼筋混凝土為主,力求簡樸實用。屋面外牆以厚重之腰牆,飾以人造石,上部牆身為磁磚,屋簷裝飾及屋身構成。入口門廊以三個圓拱門,兩側各開一圓窗。兩側入口飾以弧拱門。屋簷中央略有高起之女兒牆,飾以浮雕飾,中央飾以圓珠,兩側有草花飾。大廳開以長形圓拱窗,西面中央以三個圓拱窗,與四根壁柱分列狀,柱頂有花草紋短柱飾,屋簷比兩側略高,內飾以拱圈。

室內候車室地板及大廳多為大理石,其餘為磁磚,牆面則以油漆為主,但拱形開口部之框飾多為磁磚。二戰後幾經維修,許多材料均已更換,而室外則已全面油漆。[1]

環境描述:火車站前西南為清代「道標都司」,西北有舊「臺灣縣署」(第一代),站前道路往北為市仔頭街,為必出大北門重要的街道,往南通辜婦媽街可至「臺灣府署」。日治起更為臺南都市重要出入門戶。

_MG_7916詹翹 (3).jpg

P1840046台南驛-蔡佳樺.jpg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194-19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原臺南縣知事官邸 / 臺南市東區衛民街1號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三年(1900)

歷史沿革:

創建於日明治三十三年(1900)四月,臺南縣知事官邸乃屬紅磚式建築的典範之一,更為臺灣現存極少數日治時期小型官邸。

臺南縣知事官邸是一座磚造的精緻建築,座東朝西,高二層樓,建築主體規模不大,中央入口上方有一座三形的山牆(原為弧形的高大山牆,略有巴洛克風格),前後均設有拱廊,中央與兩側均突出成八角狀,形成十一個拱圈的立面,磚造拱廊、拱柱直接外露,飾以粉拱廊。

日治時期臺南知事官邸建築曾有數次主要用途變遷:
一、「臺南縣知事官邸」時期(1900至1901年):
創建之初係計畫用來作為首長官邸「臺南縣知事官邸」,當時縣知事為今井艮一(任期自明治三十三年(1900)至明治三十四年(1901)11月)。

二、多用途使用時期(1901至1920年):

明治三十四年(1901)11月廢縣置廳以後,臺南廳首長官邸為新建在附近的「臺南廳長官邸」,首任臺南廳廳長為山形修人。此一時期原知事官邸建築係由臺南廳代管,其「日本造(和館)」部分曾借予陸軍使用,而曾轉用為「旅團長官邸」;洋館部分曾作為「臺南廳廳員之讀書俱樂部」…等用途,但其最主要名稱與定位,則為總督至臺南巡視時的「總督臺南官邸」與皇族至臺南巡視時的「御泊所(行館)」。由於此一階段開始其兼有「總督官邸與皇族行館」之功能,因此包括日本閑院宮戴仁親王夫婦於1908年10月25日與1916年4月21至22日、北白川宮成久王夫婦於1916年10月25至26日、久彌宮邦彥王夫婦於1920年10月24至26日…等皇族訪問臺南時宿泊的行館皆設於此。

三、「臺南州知事官邸」時期(1920至1945年):
日大正九年(1920年)改廳設州,末代臺南廳長枝德二轉任臺南州知事,臺南州的首長官邸再度搬遷回原知事官邸建築,並改稱「臺南州知事官邸」,後居住於此的歷任州知事包括枝德二、吉岡荒造、松井榮堯、喜多孝治、片山三郎、永三止米郎、名尾良辰、橫光吉規、今川淵、藤田傊治郎、川村直岡、石井龍猪、一番瀨佳雄、宮木廣大、宮尾五郎等人;此一階段仍兼有總督與皇族行館之功能,因此包括日本東宮太子裕仁與隨行的伏見宮博義王於日大正十二年(1923)四月二十日、秩父宮雍仁親王於日大正十四年(1925)六月二日、高松宮宣仁親王於日大正十五年(1926)四月十日、北白川宮大妃富子於日大正十五年(1926)十月廿九日、朝香宮鳩彥王於日昭和二年(1927)十一月十日至十一日、久邇宮邦彥王於日昭和三年(1928)年四月六日至七日、愛國婦人會總裁宮東伏見宮依仁親王妃周子於日昭和四年(1929)十月廿八日、賀陽宮恒憲王於日昭和六年(1931)六月十三日、伏見宮博英王於日昭和八年(1933)七月廿八日、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王於日昭和九年(1934)年九月廿六日、朝鮮(昌德宮)李垠王於日昭和十年(1935)一月廿三日至廿四日、東久邇宮稔彥王於日昭和十二年(1937)年六月十三日皇族訪問臺南時宿泊的行館皆設於此。

日昭和十二年(1937)爆發中日戰爭,日昭和十六年(1941)日本又投入二次世界大戰,臺灣地區亦進入戰時狀況,為了防備空襲,知事官邸在館東南側增建一官邸使用之防空洞,其表面覆以老古石,偽裝良好;戰時此官邸並未遭到轟炸與毀損。

戰後臺南縣知事官邸曾作地政事務所、民防指揮部、東區區公所及臺南市機關員工消費合作社等用途,由於建築曾設置有報時鐘臺,俗稱「時鐘樓」。[1]

DSC_7260.jpg DSC_7263.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199-201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原臺南廳長官邸 /臺南市東區育樂街197巷2號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一年至明治三十九年(1898年~1906年)

歷史沿革:

「臺南廳長官邸」位於西竹圍街,約建於日明治三十一年至明治三十九年(1898~1906)。在日治三廳(前期稱縣,後改制)時期,作為臺南地區最高行政長官臺南廳廳長的宿舍,後因地方行政制度數次改變,廢除廳改為州制時,曾改為內務部官長宿舍;至二戰後,曾為政府高官官邸,並派駐有便衣警衛人員守衛。官邸建築物後由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接收管理使用,土地則編屬於臺南市政府所有,閒置至今。南棟和式建築物,曾經歷兩次大火,其中最近發生的一次是在民國八十七年(1998),原有和館的部分完全燒毀,僅存地磚。

「洋館」是臺灣現存最具代表性的木造洋風建築,外圍繞以迴廊,簷廊木質托架、柱頭、牛腿等古典建築的語彙,西側主要入口廊門飾有木質鋸齒形封檐板、古典柱式,皆為實木構件。頗為特色。屋頂鋪水泥瓦屋頂,屋身則為木板編灰泥牆,基座為磚砌,與基座相接之階梯使用紅磚外覆以灰泥。

DSC_7249.jpg DSC_0290.jpg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原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

創建年代:日明治四十三年(西元1910年)

歷史沿革:

日人據臺後,日本隨即派兵駐臺,陸軍步兵第一聯隊設於北部守衛臺北,步兵第二聯隊則駐守臺南,

由日陸軍經理部營繕組設計,屬於日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的建築,此期建築作品偏重式樣元素,在臺灣日治時期所建同類型軍事機能建築中,本建築為能現存之案例,極為珍貴。又於日大正12年(1923)裕仁皇太子巡行臺南時,於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庭種下之榕樹,亦成為今日成功大學之象徵。步兵營營區及三棟國定古蹟迭經臺灣步兵第二聯隊使用、國軍時期接收使用、爾後又移撥為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時期的使用與修繕,成為今日樣貌,極富歷史意義及價值。

日治時期「臺灣步兵第二聯隊司令部」乃今成功大學「大成館」,「文學院」則為聯隊本部長官與幕僚辦公處。戰後由國軍第二、八、十軍軍部使用,直到民國五十五年(1966)國軍撥給成功大學使用。即今步兵第二聯隊營舍營舍範圍:大成樓、舊文學院(歷史系館)、禮賢樓。

本建築群是日本陸軍最早實驗採行鋼筋混凝土建築之一。二棟建築均採一字型平面,抬高基座,建築四週有迴廊,東、西、北面較寬,南面較窄。主入口位於北面,中央門廊立面有六柱,飾古典羅馬式樣,柱樣為托次坎式,柱頭有卵形、箭標與花朵之紋飾,南面入口門廊立面為四柱,二樓陽臺嵌人柱子中,陽臺下飾帶牛腿托架作為支撐,。南北面約在立面三分之一處各設有次入口,主、次入口之玄關內有樓梯通往二樓。另在東西向各留有側入口,可通往中央走道,符合當初的軍事用途。「山牆」中央有半圓形的開口部,但後來大成館整修被山牆拆除。

大成樓及舊文學院(歷史系館)兩棟建築以磚造拱柱置於基座之上,一樓以弧拱修飾,二樓飾以拱圈,四周迴廊有連續拱圈是此建築主要元素,以磚造主要材料,置於磚造拱柱上之拱基,二樓欄杆下拱柱之間為弧拱處理。

禮賢樓整體建築抬高於平臺上,連續拱圈為主要元素之迴廊建築,其建築有四面卻有三種不同之處理,北面重點在有兩個入口門廊,中央為五個拱圈,兩側有二個拱圈,南面為連續拱圈有十四個連續拱圈組成。東西面各有三個拱圈,而非連續形成,是以做為山牆牆面之分割。

其主入口門廊主要拱由一個比兩側拱圈較寬且高的拱圈所構成,其中東側門廊的拱心石有飾渦卷處理,與其上類似巴洛克山牆之簷部連成一體,山牆中央有山尖,其後有平板,兩側則為瓶飾。拱圈兩側之牆壁強化巨大的凸壁,一方面則作為承重牆與迴廊內南北向拱圈之收頭。二樓欄杆部分亦有別其他拱圈處理,在臺灣日治時期的建築中並不多見。

東西兩側的山牆立面裝飾元素相似,皆以角落的兩座粗大凸壁,山牆之屋簷構成立面之外緣。兩個拱圈磚材外露兩側較低,中央較高,在閣樓有半圓拱窗,其上為拱心石。,與山牆屋簷之階狀簷飾連成一體。二樓之欄杆略為外凸,形成洋臺形式。下有渦卷托架承之。兩側夾有小扶柱壁,亦拱之收頭。

且三者皆於建築物入口處作強調裝飾,但有別於藝術研究所館舍的華麗,兩棟原兵舍北面中央主入口採用古典羅馬式樣門廊的形式,為此兩建築物最醒目的特徵。其中兩建築物中央入口古典羅馬式樣門廊各由六根托次坎式,支成楣梁及山牆所構成。[1]

戰後,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區由國軍接收,持續作為軍事營區使用,直到民國五十五年(1966)由成功大學接受該營區,成為成功大學光復校區。由於校務之發展,四十多年來,乃拆除舊營區大量房舍,但三棟古蹟本體,以及位於原七、八中隊(今工業設計館舍)正面的大榕樹,在成功大學接收初期,校園整體發展過程中也刻意留存此三棟建築,三棟校舍得以在民國八十八年(1999)受臺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民國九十二年(西元2003年)再指定為國定古蹟。

DSC_7339.jpg DSC_7343.jpg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54-5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校舍  /地址: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成功校區)

創建年代:日昭和六年(1931)

歷史沿革:日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創立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本校直屬總督府的三大專門學校之一,今在臺南市東區成功大學成功校區。「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校舍」分為「本館」、「講堂」、「理化學實驗室」。戰後,改稱「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其後又更改為「省立工學院」、「省立成功大學」等階段,於民國六十年(1971)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民國八十八年(1999)十一月十九日為原日治時期「本館」(今成大博物館)、「講堂」(今成大格致堂)、「理化學實驗室」(今成大物理系館),公告為臺南市市定古蹟。

校舍之建築特色從當時流行的西方歷史式樣,採以過渡時期之現代式樣,整棟並無繁複之西方歷史式樣語彙,與其他同等學校相較之風格較為簡樸多。

本館為主要學校的門面建築,立面中央最高,左右對稱,為一字型平面,外牆窗臺貼有十三溝紅色面磚,牆基則以黃色洗石子。門廊有三個拱形開口,上面有平臺,而二樓山牆有開了『牛眼窗」。的在進了門廊與玄關後,前方是主樓梯,兩側原教室與辦公室(博物館展示空間),上了二樓則可以到門廊上的平臺。原本只有中央有二樓,是在民國六十六年才將原本只有一樓高的兩側增建為二層樓高。[1]

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講堂,成大格致堂,則為長方形平面,坐北朝南,主入口正對著本館後方入口,外牆主要使用淡紅面磚,基座也是黃色洗石子。北邊是講壇,兩側有準備室,東西兩側設有外廊。主入口門廊與外玄關均為三開間,主入口門廊四根柱子,簡單的方柱,柱頭以簡化的棕櫚葉,而外玄關柱頭為籃式柱頭。正面有山牆,上面開有牛眼窗,下面則有雙聯圓拱形窗框與長形窗。

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理化實驗室,今成大物理系館南棟,在格致堂北邊,二層樓建物,平面呈現水平拉長的H形,東西兩端為南北向的短邊,而中間則為東西向的長邊。有一入口正對著格致堂,而兩端也有設有出入口。

DSC_7277.jpg DSC_7300.jpg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182-18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 / 地址:臺南市東區民族路一段1號

創建年代:日大正十一年(1922)

歷史沿革: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其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日大正十一年(1922)創建於竹園岡,初借用竹園小學部份校舍充當臨時校舍,第一任校長高橋隆氏。日大正十二年(1923)竹園國小遷至花園町(臺南公園的南側),將校舍移撥給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當校舍,學校並進行校舍之改建,由臺南州土木課營繕係設計。日大正十五年(1926),校舍重建完工。日昭和三年(1928)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本館改建落成,即今西側行政教學大樓,西棟行政大樓師生慣稱「紅樓」,此建築屬紅磚折衷式樣。其建築造型極為一字型平面,正中央為一高起之山牆,內有勳章飾。正向入口則設有三個拱圈。東西兩側各有廊道,西側廊道為弧拱,東側廊道為平拱。

日昭和六年(1931)「講堂」落成,即今「小禮堂」。「講堂」乃為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所設計,與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之文學院與圖書館同屬臺灣少見之仿羅馬(Romanesque)式樣,山牆屋簷採用精緻的「倫巴底」帶(Lombard Band)洗石子做成連續小拱圈,倫巴底源自義大利北部倫巴底之建築裝飾。南側有8個拱圈的迴廊,內部的主要空間沒有柱子,舞臺設在東端,後臺準備室則呈環形,類似羅馬的巴西利卡式小教堂,西面山牆大圓拱,圓拱處理比磚牆面突出,使山牆更具立體感。門扇本身亦處理為圓拱形,大門之上二樓以兩根簡化籃式柱頭分割並支持拱圈之三連拱窗,窗臺亦作倫巴底帶之處理,拱窗上則以一牛眼圓飾。東面山牆屋簷亦為倫巴底帶之處理。「小禮堂」其功能為學校師生共同集會之處。[1]

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舍不斷發展,而學風優秀使其成為臺南州入學競爭最劇烈學校之一。戰後,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現稱「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本館中央主體改貼馬賽克磁磚。

DSC_1171.jpg

DSC_1133.JPG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118-11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原勝利國民學校禮堂 / 臺南市東區勝利路10號 

創建年代:日昭和十四年(1939)

歷史沿革:

勝利國小前身為原「臺南市竹園公學校」,創設於日昭和十四年(1939),專供臺籍學童就讀,後易名為「臺南市竹園國民學校」。戰後,國民政府來臺,由於是當時東區第一所小學,遂改稱為「臺南市東區國民學校」,而校門前的道路「竹園町通」,因慶祝國民政府八年對日抗戰勝利,改名為「勝利路」,校名也因此改為「臺南市東區勝利國民學校」。民國五十七年(1968),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再度更名為「臺南市東區勝利國民小學」,即為現今名。勝利國小原有禮堂一座,在民國四十一年(1952)十一月燒毀,遂於民國四十二年(1953)原處重建「原勝利國民學校禮堂」,因具歷史意義,市府於民國九十四年(2005)十月公告為歷史建築,但屋況殘破待修護。[1]

以勝利國民學校禮堂呈一字形平面,坐西朝東,由挑高二層樓的雙坡水斜屋頂,及一層樓高單斜屋頂為準備室空間組成。禮堂由基座、屋身、屋頂三部分組成,表面洗石子處理為主。西向山牆居中設主入口,上方外伸水平簷版,其上開三組氣窗,山牆頂端飾以勝利國小校徽及六角造型窗。入口兩側表面以深淺色洗石子處理階梯狀遞升造型,對稱,深色洗石子等距分割式設計,及幾何形圖案組成。

0303-04-1-.原勝利國民學校禮堂正面外觀-吳幸樺。.jpg DSC_7239.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166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原臺南長老教女學校(長老教女學堂)  /臺南市東區長榮路二段135

創建年代:清光緒十三年(1887)

歷史沿革:

臺灣最早創立的女子中學─長榮女學校,創始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初位於「新樓」之內,故稱「新樓女學校」。創校之初由英國長老教會派遣朱約安、文安二位女教士主持校務。入學條件是放棄裹腳布,解放小腳。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由盧仁愛擔任首任校長,學校改稱「長老教女學校」,並於東門城外北側購地興建新校舍,於日大正十二年(1923)落成完工,至今的學校本館暨禮堂(長榮大樓),為臺灣南部開啟女性受教育啟蒙地。

原臺南長老教女學校本館,為紅磚折衷式樣及亞熱帶拱圈式樣混合體。建築兩層樓高,約略坐南朝北,空間為倒三合院,開口朝南。北面中央入口,一樓設有門廊,穿過門廊為「玄關」後,此設有樓梯可通二樓,「玄關」兩側及東西翼則為辦公室與教室,內庭三面均設有拱廊,北棟南面拱廊之外設有外樓梯可以直通二樓,東西兩翼最南端亦各自設梯樓通兩個樓層。門廊由四根變形根支撐,柱下有基座,北棟屋身一樣仿厚石處理,四面處理戊長方形,再於其中各留一拱形開口。門廊之天花有同心圓之裝飾,車心為九片葉飾。門廊屋簷下標有建築年代「1923」。門廊之後為一弧山牆,彷日本建築之博風面,由二根類似托次坎柱式之壁柱支撐,弧山牆內則置校微,其為屋頂正脊上方有一八角型之小屋塔,以英格蘭磚造之語彙,屋塔於鼓環處有百葉窗處理。

講堂建於日昭和八年(1933),位於本館南邊,其屋頂為歇山頂,黑瓦,有八個出入口。出入口兩旁有壁柱,而其上有裝飾雨庇,飾以拱弧和十字架,簡捷利落。[1]

P1940179原台南長老教女學校本館南側向外觀.jpg

DSC_7528.jpg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118-11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 (長老教中學) /臺南市東區林森路二段79號  

創建年代:清光緒十一年(1885)

歷史沿革:

清光緒十一年(1885)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臺南創辦「長老教中學校」 (今長榮中學),為臺灣最早的西式中學,原校址初位於二老口街(今北門路與衛民街口之原啟聰學校博愛堂附近),首任校長英人余饒理(Geo-rge Eede),余校長苦心經營;然因校舍簡陋破舊,一度中斷,隔年復學於西竹圍新樓內。清光緒廿一年(1895)清廷割臺後,費校長因病請辭離臺,校務由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巴克禮(Thomas Barclay)、宋忠堅(Duncan Ferguson)傳教士代理,後費仁純(Frederick R. Johnson)受命為校長,日明治三十九年(1906),經向總督府申請立案為「長老教臺南高等學校」,日明治四十一年(1908)由廉德烈(A.B.Nielson)代理校長,校長熱心捐建宿舍,供偏遠學生住宿。此時又亦根據日本新制規定改稱「基督教萃英中學」;日大正元年(1912)宋忠堅復出代理校長,並接續募款覓地重建校舍。萬榮華(Edward Band)抵臺出任第三任校長,即赴日學習語言,日大正三年(1914)回臺正式掌悝校務,並籌備遷校事宜。日大正四年(1915),位於東門城郊現今校址上的新校舍開始動工興建;首先完成兩棟教室為傳統木構架建物(今音樂教室、諮商中心),教室完成後再建兩棟宿舍(稱東學寮、西學寮)。宿舍完工後再講堂(即今之「校史館」、「音樂教室」),現在是禮拜堂。

「講堂」樓高兩層亦為紅磚拱圈形式,除入口及兩翼衛塔,屋簷為英國都鐸式處理,支撐入口拱圈變形的愛奧尼克短柱,二樓欄杆則採用臺灣傳統中綠釉花磚與花瓶,兩翼通氣口飾以如意形式,增添幾分的本土氣息。二樓屋簷及一二樓間的線腳,則採用磚材疊砌出而成。

戰後一樓入口兩側、二樓南面之拱圈被增建建三個小圓拱窗,東西兩向各有六個拱圈,北向為五個,一樓為強調磚拱形式於磚拱外飾一簡單線腳,中央則有拱心石,拱柱為則類似托次坎柱式。

日大正十二年(1923)時,萬榮華校長自費興建校長宿舍,校長宿舍有兩層樓高,即為今日「校牧室」、「輔導室」。整建築採拱圈式樣,正面四個拱圈,東西兩面各有四個,其中兩個盲拱,北面兩側為實牆,中央亦為四個拱圈。[1]

DSC01281原台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南向外觀.jpg DSC_7518.jpg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86-87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臺南神學校 /臺南市東區東門117號

創建年代:清光緒二年(1876)

歷史沿革:清同治四年(1865),英國長老教會派馬雅各醫生來臺宣教,為訓練傳教人員,於臺南及旗后分別設置「傳教師訓練學校」,至清光緒二年(1876)合併,第一任校長巴克禮及李庥兩位牧師召集臺南與旗后之學生一起在二老口醫館內教授聖書之道理,為臺灣基督長老教神學校的濫觴,初有學生十數名,校舍只有一座及宿舍一棟。清光緒八年(1882)馬偕醫生正式創辦的「理學堂大書院」,臺南神學院比北部早了六年之久。

日治初期曾停辦,後因長老教會為宣揚基督教旋而復校,因學生日增,校舍不敷使用,巴克禮牧師返回英國募得一千圓增建校舍,於日明治三十四年(1901)二月落成,日大正二年(1913)正式改名「臺南神學校」,到了日昭和十五年(1940)太平洋戰爭爆發,因日本政府干涉宗教日益嚴重,被逼迫停辦,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復校,並改名「臺南神學院」。民國四十一年(1952)接受美國金陵基金會贊助新建臺南神學院禮拜堂。

臺南神學院包含校舍本館與禮拜堂,兼具西方宗教與臺灣地域色彩。空間方面,形如ㄇ字,座南朝北對稱,中央及兩端處均略為突出,中央為門廳,於南北設有入口。中央及兩端突出量體飾以尖塔之開口部,以傳達西方宗教之意涵,一、二樓開有尖拱窗之上並有哥德教堂慣用四葉窗,其他部份採用圓拱窗。屋身略帶左西方哥德之建語彙,但屋頂卻採用臺灣傳統屋瓦,因而加強化本土之色彩,懸山的屋頂,出簷甚小但有簷飾,正面中央山牆頂部有一尖塔,則有哥德建築小尖帽之意象。有些柱子為簡化之托次坎柱式。[1]

禮拜堂外貌全用洗石子,牆面為灰色,線腳部份為暗綠色裝飾,西向入口處仿羅馬風格特徵之一,採用玫瑰窗裝飾、圓拱窗,及山牆立面飾以倫巴底帶建築語彙,連續之小拱圈並採綠色洗石子。通廊部分的通氣孔,釉面空心磚,屋頂採用台傳統屋瓦;增加了本建築的本土性色彩。

DSC_6934.jpg DSC_6988.jpg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36-37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日治時期史蹟

1.新樓/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57號

創建年代:清同治十三年(1874)

歷史沿革:

清同治四年(1865)馬雅各博士自安平登陸,進府城,在府城西邊城看西街傳教行醫,後因里人暴動,迫離府城,轉至旗後。而後展轉再回臺灣府城,清同治七年(1868) 基督教長老教會馬雅各在二老口街設醫館。清同治十四年(1875)於西竹圍 (前鋒路、新樓街交會處一帶 )又建立「醫館」,後因醫館狹小再籌建新醫院,清光緒五年(1879)擇地「崙仔頂」新建醫院,新醫院於日明治三十三年(1900)落成後稱為「新樓」(今新樓醫院的前身)。此後「二老口」舊醫館被稱為「舊樓」。[1]

DSC_7121.jpg DSC_7122.jpg

 

 

 

[1] 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頁19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臺南石鼎美古宅  /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225巷4號 

創建年代:清嘉慶十八年(1813)

歷史沿革:

清乾隆中期,石時榮自廈門東渡臺灣府城,先在林朝英所經營的「元美號」工作,其後自創商號「榮盛」。林朝英於結束元美號的營業時,將客戶轉給石時榮,因感念林朝英提拔之恩,將店號改稱「鼎美」,即「鼎承元美」之意。

石時榮經營米、糖買賣有成,生意日盛,並為府城商行「三郊」的董事。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以其四子連中秀才、舉人,遂於同年興建大宅,前廳正脊泥塑篆書「科名聯捷」以誌其盛,宅中「文魁」匾係見證石氏科舉功名的重要文物

石鼎美古宅的格局保存完整,前廳與正廳的石雕、木雕皆精美,各有寓意,屋脊起伏變化也頗為特殊。宅邸雖經整修,但大部分建材仍保留原物,乃是見證清代府城三郊貿易及石氏在府城發展的建築物,深具歷史意義。[1]原古宅原為三進大厝,部分族親改建,今存前二進建物。

P1210844.jpg P1210837.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243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黃家固園/臺南市東區東門路

創建年代:日大正元年(1912)

歷史革沿:

府城固園黃家福建晉江縣人。黃家起源於佛頭港,黃家在佛頭港「錦祥記」棧間(今仍保留開發時基地),祝三多街有「錦祥記」舊式糖廍,也經營「粉間」(製作地瓜粉等)及「魚塭」。

日明治四十年(1907)日人實施「臺南市區改正計畫」,黃家在兩廣會館對面,牛屎埕街舊厝,因開闢「幸町」被徵收後拆除。此時家族搬遷至「錦祥記」舊糖廍。

日大正元年(1912)左右,家族經營者黃欣,開始在舊糖廍興建日式庭園建築,前庭院有六百坪,後庭有三千多坪。庭園從柴頭港「石頭坑」李氏園買來巨石,營造奇石異木、假山、石橋、噴池,命名為「固園」。

黃欣、黃溪泉兩兄弟十分好客,固園興建後成為政商名流聚集之所。日大正二年(1913)八月初南社的詩人在固園舉行詩會。大正十年(1921)、昭和18年(1943)兩兄弟各自建一洋樓,後期固園成為中式、日式、西式綜合建築。[1]

太平洋戰爭時固園日式建築受波及,戰後因物資不足未能修建。民國五十七年(1968)黃家固園改為住宅區。民國一™八年(2019)因鐵路東移,僅存的建築再次將被拆除。

固園DSC_1372.jpg 固園DSC_1379.jpg

 

 

 

[1] 黃天橫、吳毓琪《固園文學史暨石暘睢庋藏史料圖錄選》(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4),頁3-1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東門林厝 /臺南市東區慶東街口

創建年代:建於乾隆年間

歷史革沿:

東門林厝於清乾隆年間建在東門城內西側,座北朝南,建築七包三進。[1]

日昭和四年(1929) 日人實施「臺南市區改正計畫」東門路三町(東門路) 拓闢,後進被拆毀。民國六十三年(1974)林厝全部拆除,改建為住宅。臨街道路改為店面,今尚「公廳」部份。「公廳」前有天井,圍高牆,屋脊甚高,近年「公廳」被屋主蓋上鐵皮屋頂。

2008年間調查時堂可見「公廳」高掛「功同武備」匾,欽命福建水師提督軍門兼臺灣鎮府噶普私先巴圖魯帶軍功加一級尋常加六級哈按察使司銜福建分巡臺灣等處地方兵備道兼提為督學政如二級劉五品職員林廷玉立,乾隆六十年歲次乙卯十二月 吉旦。

MVIMG_20190628_152935.jpg MVIMG_20190628_153055.jpg

 

 

 

[1]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頁190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遂初園/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320      

創建年代:道光初年

歷史沿革:

遂初園,為釋志遠建。此庭園可能位於原龍山寺旁(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南區分署),創建人釋志遠[1],疑為某「寺」僧侶,「釋」姓為中國出家人,統一姓氏。

龍山寺自清雍正年初創建於崙仔頂東邊,至日人入臺,該寺仍在。

MVIMG_20190628_153253.jpg

 

 

[1]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頁191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古宅‧庭園‧古井

1.蘇萬利花園/ 臺南市東門路一段117號       

創建年代:清乾隆年間

歷史沿革:

蘇萬利花園,清乾隆年間為三郊蘇萬利所建[1],其遺址即今府城東邊「崙仔頂」上,西為新樓(今新樓醫院),東臨彌陀寺。

蘇萬利商號係府城著名三郊商號,為北郊之首,專營廈門以北商貨,並出口臺灣糖、米。本址位於大東門內,大東門外為清代臺灣府城糖廓的集中地,故宅第設於崙仔頂高點上。

日治初期臺南神學校第一任巴克禮校長購得「蘇萬利花園」,後改為「臺南市神學校」,今校園部份為其故居。在「新樓」之東側創設「聚珍堂」,開始發行報紙,即今「臺灣教會公報社」前身。初期巴克禮校長即住在蘇宅內。日明治三十四年(1901) 巴克禮校長募得巨款開始建造學堂。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臺南神學校」(日大正二年更名為「臺南神學院」)落成,在此之前「蘇萬利花園」已全毀。

DSC_7016.jpg DSC_7024.jpg

 

 

 

[1]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頁191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石坊

1.接官亭石坊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3段143巷8號

創建年代: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

歷史沿革:清雍正初期府城渡頭已由大井頭西移南河港安瀾橋附近,稱「鎮渡頭」。清乾隆四年(1739)臺灣道鄂善倡建風神廟與接官亭,以利舟楫,更為文武官員迎送餞別的地方。

迨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重修接官亭,與碑亭、官廳、風神廟形成完整的建築群。石坊是由花崗岩、青斗石構成的四柱雙層三開間的立面建構,中間橫額前題「鯤維永奠」,後書「鰲柱擎天」,兩簷間嵌刻人物石雕,下層鐫刻雙龍搶珠等紋飾,線條流暢雄渾。石坊南向正間石柱鐫聯:「疊嶂重洋鞏內外千年鎖鑰,揆文奮武壯東南半壁金湯」,北向正間石柱鐫聯:「萬年聖烈奠南天牛女躔分舜野,一路福星迎北極風雲會際堯衢」;兩幅對聯亦出自蔣元樞手筆,充分流露昔日交通要衝、官場迎送、石坊雄據碼頭的氣氛。在此工程中蔣氏留有〈風神廟暨接官亭石坊圖〉,從圖碑可見接官亭昔日水上風光,並見風神廟、官廳、公廨等建築格局,與今日景觀大異其趣。[1]

環境描述:石坊立於南河港前,是清代文武官員迎送餞別的地方,送往迎來非常繁榮。

P1220951.jpg 接官亭P1490704.jpg

 

 

 

[1]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328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