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宗祠

1.臺灣臨濮堂施姓大宗祠(施姓大宗祠)/臺南市海安路二段7932

創建年代:約日昭和二年(1927)

歷史沿革:

    日大正元年(1912)春,南投聞人施學賢(清光緒十四年曾因剿彰化亂黨有功,受清光緒帝敕封為「五品藍翎補用同知」)感於:「眼見陳姓、林姓等祠堂到處皆是,唯我施姓,巨賈、碩學比比皆是,至今尚無春秋祭祖之所」。於是發起創建「施氏大宗祠」之議。經過數次宗親大會的研討,選擇在鹿港興建大宗祠,並肩負起興建宗祠與編修族譜的重任。

    歷經數年,奔走於臺灣各地,泉州、廈門及菲律賓群島,遍訪各地施氏宗族,募集資金、收集資料。並於日大正五年(1916)及十一年(1922)兩度前往福建恭謁祖陵,參拜宗祠,抄錄舊有族譜,又以祖祠的型態,親自繪製藍圖,以供興建「臺灣施氏大宗祠」之藍本。不料,日治時期政府為監控民眾之民族意識實行「皇民化」運動,百般阻擾,施學賢幾番奔走交涉,均徒勞無功[1]。後由臺南族人捐出「六姓王爺廟」旁的土地,並以擴建「六姓王爺廟」的名義向日政府提出申請,終獲核准興建,遂以建廟為掩護,暗中動工興建宗祠。期間所募得的捐款便移到臺南,同時臺南族人施右、施洋、施清標、施修三、施金成、施加壽、施乞、施成等更踴躍捐輸並發動募捐,終於在日昭和二年(1927)圓滿落成「臺灣臨濮堂施姓大宗祠」。原先要建在鹿港的宗祠,最後蓋在臺南,而其宗祠名不稱「臺南施姓大宗祠」原因也在此。民國四十二年(1953)、民國七十二年(1983)各有修繕。

「台灣臨濮堂施氏大宗祠」。廟與祠間有井,至今依然泉源不斷,清澈無比。

MVIMG_20190626_100742.jpg MVIMG_20190626_100820.jpg

 

 

 

[1]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4.看西街教會 / 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33

創建年代:民國四十三年(1954)

歷史沿革:

清同治四年(1865),蘇格蘭長老教會馬雅各醫生從廈門來臺宣教,為基督長老會傳教發源地,一百多年來基督長老會,在臺灣留下了許多歷史的見證,其中現存不少案例深具歷史意義。

清同治四年(1865)五月廿八日馬雅各醫生,偕同杜嘉德牧師、陳子路、吳文水、黃喜智等傳道師搭乘一輪船「美太」號,由打狗(高雄)登陸,幾天後來到臺灣府。[1]教友為他在看西街(仁愛街四十三號)租房,六月十六日開始傳教行醫工作,看西街民房前面是「禮拜堂」,後面做為「醫療所」,但展開醫療傳道工作不久即遭民眾們猜忌與中藥商反對,甚至於七月九日被暴民包圍,馬雅各醫生逃到英國領事府避難。改至旗后(今高雄旗津)傳教。

清同治七年(1868)十二月又回到臺灣府城的行醫傳道。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設立太平境馬雅各紀念禮拜堂,而後於永樂町看西街設「講義所」,日昭和十四年(1939)成立支會,日昭和十八年(1943)昇格為永樂町支會之教堂。戰後購地於看西街,興建南部設教紀念教會,經各地教友的捐助下於民國四十三年(1954)九月動工,次年六月竣工。看西街教堂為長老基督教會來臺傳教紀念具有象徵意義。

教堂的特色依成功大學傅朝卿教授的研究,本教堂乃仿造巴西利卡長方形教堂為藍本的建築。主要的禮拜堂設於二樓,正面由大樓梯引導而入,迎接大家的是雄偉的古典門廊,由六根古典柱式山牆組成,川堂之上圓頂有著大十字架非常的耀眼,圓頂基礎由十二根柱子環繞組成,牆面也繞有一圈二分之一的壁柱,然而山牆、柱式均不是標準原型,是經本地匠師重新詮釋的新結果。

MVIMG_20190626_092719.jpg MVIMG_20190626_092610.jpg

 

 

 

[1] 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頁19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3.南廠萬靈祠 / 臺南市中西區大勇街9213

創建年代:日大正四年(1915)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有兩具屍體沿著魚塭旁的水溝飄進南廠,由定居於南廠的兩位日本人及一位台灣人發現,將兩具屍體再三的推往海的方向出去,但不久後卻都飄了回來,居民們議論紛紛,於是於現址建一座草寮奉祀之,此時尚未有廟名,而居民將之稱為「萬應公」;日大正四年(1915),因萬應公時常於廟旁顯化,造成附近居民人心惶惶,日本軍方為安定民心,遂於現址重建廟宇。

民國五十六年,信士李正波因有感神光護佑,發起重建廟宇,即今日所建廟貌,並奉萬應公旨意將廟名取為「南廠萬應祠」,稱為「南廠萬應公」。

民國六十七年,南廠「保安宮」吳府千歲指示兩位萬應公功果圓滿,可雕塑金身奉祀,並向天庭保奏封官,領有玉旨更名為「南廠萬靈祠」,兩位萬應公的封號分別為「慎德將軍」及「能飛將軍」,並以慎德將軍為主神;後又經吳府千歲指示,因畢竟兩位將軍為萬應公出身,並非正神,因此需有正神引導兩位將軍,因此保安宮吳府千歲乃請「慧妙聖母」前來該祠坐鎮,而兩位將軍則坐祀其左右;並於民國六十八年舉行慶成祈安醮典。

DSC06000.jpg DSC06034.jpg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尊王公壇 /臺南市中西區尊王路1 2 5

創建年代:清同治年間

歷史沿革:尊王公壇創建之初,福建安溪居民許氏渡臺,為求風調雨順,墾殖平安,恭奉許府尊王與夫人香火[1]於「水門」以北之地,而神靈顯赫,信者有求必應,漸成居民信仰中心,澤及遐邇,乃倡議鳩資往唐山恭迎三位尊王與夫人金尊。

本壇主祀武安尊王張府巡公、山海明王許府遠公、騎虎尊王雷府萬春公及南府尊王霽雲公四位尊王,乃唐安史之亂時,以六千孤軍,死守睢陽,力保江南黎庶,閱十月,糧罄援絕,城破捐軀,慷慨赴義,後人感其忠烈,奉祀不絕。

清道光年間,有民間於「水門」西側設立捕魚船造船廠,後也協助修造軍用船隻,約今保安宮一帶,劃轄防之地為「南廠」,有別於近五條港之北側的「北廠」。本壇以位其北隅,故稱「北頭角」,另本壇張府武安尊王與「南頭角」天池壇天府王爺、保安宮五府千歲又合稱為「七府千歲」。
清同治年間,約今友愛街處簡要磚造廟,名為「尊王壇」,俗稱「尊王公壇」;日大正十二年(1923)、日昭九年」(1934),以日政府闢路遷移供奉;民國七十九年因臺南市政府以海安路拓寬,神靈安頓,頓成當務之急,幸賴神靈福佑,廟務管理人顏森戟先生與北頭里里長薛陞海先生及信眾多方奔走,突破困境,歷二年,向臺南仁愛之家承租土地興建廟堂,神恩浩蕩,得庇眾生。

DSC_9009.jpg DSC_9016.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98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天池壇 /臺南市中西區海安路一段

創建年代:清同治十二年(1873)

歷史沿革:

天池壇,創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主祀天府王爺(天王爺)。吳氏先祖自福建省泉州府來臺時將天王爺的神像攜帶來臺,居於南廠一帶。建廟之初,天王將神像安置於茅屋,直到清同治十二年由中頭角、南頭角、北頭角、王宮東街的吳姓族親倡議集資建廟,亦為吳姓族親的家族廟[1]。後增祀蕭府、池府、馬府、程府王爺。民國四十三年曾有修建,民國六十年再次改建(今貌) ,天池壇四垂亭與門神彩畫為潘麗水作品,正殿左壁有蘇子傑書法、右壁有蔡草如壁畫。

因早期天池壇為吳姓主事,皆參與南廠保安宮委員,經委員會的商議後,天池壇納入保安宮的角頭廟,由保安宮派員幫忙打理廟務。當時北頭角尊王公壇也納入保安宮的角頭廟管理。直到民七十四年保安宮建醮後,保安宮管理委員會希望東、南頭角兩壇自理廟務,此後兩頭角自行管理廟務,保安宮不再派廟公來管理。

奉祀天府、蕭府、池府、馬府、程府王爺(五尊王爺委請北勢街蔡心雕刻)及鎮馬將軍、薛蔡副將軍。

P1770380.jpg P1770334.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9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保安宮 / 臺南市中西區保安路90

創建年代:創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

歷史沿革: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有福建漁民來臺南安平外海捕魚,因連續幾次捕魚,魚獲甚豐,為感念船上安置的李、池、吳、朱、范五位王爺保佑,於臺南岸邊建一小廟奉祀。[1]清光緒年間,有附近居民前往清國内地,航行前先至本廟參拜,途中遇到暴風雨,所幸安然渡過本次浩劫,劫後餘生,感應神庥庇佑,乃發起鳩資改建廟宇。日大正二年(1913)重修。[2]日大正十年(1921),福安坑溪進行截彎取直(開闢南幹線排水系統),廟前軒亭(四垂亭)被拆除。民國五十年(1961)重修,並辦理建醮大典。民國六十八年(1979),市府開闢新南路(今府前路二段),後殿被拆除,重新改建;民國七十四年(1985)興建落成,即今貌。為臺南市頗具規模

的王爺廟之一。配祀:七府千歲、註生娘娘、福德正神、觀音佛祖、白蓮聖母、月老公、徐

甲真人、田都元師、高元師、趙元帥、中壇元師、白馬將軍、黑虎將軍、謝將軍、范將軍、

五營。

後殿「白蓮聖母」,大有來歷。清乾隆五十三年(1778),福康安將軍平定林爽文事件後,乾隆皇帝龍心大悅,下詔五篇誥文,褒獎福康安將軍等平定之功,並建生祠紀念。嗣後十座石碑、碑座運到府城,在上岸時有一碑座翻落內海,落海的御龜贔屭,直到日明治四十四年(1911),有一漁民夜裡夢到他家漁塭有一隻石龜,漁民乃請示本宮王爺,後由三王爺附駕帶乩童率眾找到失落石龜,搬遷祀奉於廟前。當時石龜落水已有一百三十年,具有靈性,乃「白蓮聖母」附身,相傳其石龜背部凹槽積水飲之可治惡疾,塗之可治眼疾,消息很快傳開,祈願者也愈來愈多。今石龜遷移安奉於廟內正殿左方,享盡人間香火,號稱「白蓮聖母」[3]

廟前高掛乾隆三十七年(1772)「保安宮」匾額、乾隆三十七年(1772)「代天府」匾額、廟側有清道光十五年(1835)修建捐題石碑、道光十五年(1835)修建捐題「增建東西廂與殿宇修葺」石碑、道光二十九年(1849)修建捐題石碑「惜字亭碑」、民國三十六年(1947)「鐵筆義史」。民國七十年(1971)「代天府保安宮石龜沿革」碑、民國七十四年(1985)「台南市代天府保安宮沿革」碑。

IMG_20190626_102246.jpg IMG_20190626_102512.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51

[2]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手稿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小北廠金勝宮 / 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314821

創建年代:民國五十三年(1964)

歷史沿革:

相傳清乾隆年間有泉州晉江陳姓人士於硓古石渡旁興建船廠,位於大北廠之南,而名「小北廠」。日治時期本堂先人吳錫坤自保安宮「協敬壇」習得「小法」,後傳給其子吳鐘楠。

民國五十三年(1964)金勝宮創建於民族路三段148巷內,最初設稱「鎮尊壇」。至民國七十三年(1984),又遷至國安街改稱「小北廠尊王壇」。民國八十四年(1995),又遷回民族路三段148巷21號,座北朝南之民房,名 為「小北廠金勝宮」。

民國一〇二(2013)間信眾金華工業有限公司捐獻廟地。而後吳家後輩與信徒發起集資重建事宜,先購鄰地,後續信徒集資拓建廟堂,民國一〇六(2017)年月動工,翌年四月一日(農曆二月十六日)重建落成,改為座東朝西。

小北廠金勝宮奉祀有武安尊王(張巡)、許遠、雷萬春、南霽雲三王、武安尊王公媽,黃府尊王、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吳府二鎮、文衡帝君、天府王爺、中壇元帥、白馬將軍、福德正神、 黑虎將軍等神尊。

小北廠金勝宮的小法團由吳鐘楠成立開館傳授弟子習「法仔」。吳鐘楠自幼在宮口(南廠 保安官)一帶遊憩,每當南廠保安官「協敬壇」進行法仔科儀時,皆吸引大人小孩圍觀,在此耳濡目染之下,幼年已有了習法根基。十二歲拜南廠保安宮 「協敬壇」康雲南與柯興為師,十四歲已開始參與「協敬壇」法仔團的服務エ 作。吳鐘楠師回憶幼年學習法仔時,除了承蒙雲南、柯興二位師傅傳習「法仔」 口訣與竅門外,保安宮的吳府三王爺神靈降駕傳授調營「法」訣。今吳鐘楠己傳承第二代吳佳昇。吳鐘楠與吳佳昇又傳授仙草寮「協玄壇」臺南市南區大成國中北側)小法團。北廠金勝宮小法團承奉「徐甲真人」為祖師爺,一般稱為「紅頭法仔」。拜師習 「法仔」時須發重誓,不可藉由法咒行傷天害理行為,違背者願受上天最嚴厲處罰[1]

「紅頭法仔」在吟唸法咒時,曲調節奏較為輕快,一團組織成員為十至十 二人一組、黑旗一名,中尊一名、執以法索(法繩,稱之「聖者」)與法咒者、排班持法鼓數名、敲鑼一名,合尺一名。除本廟慶典與交陪境廟會法事科儀外,偶而參與廟會遶境的「轎後送」即是法仔團是在神轎後唸唱法咒;並受聘其他廟宇宮壇施與[「清壇、祝壽」法事。

臺南的「法仔」科儀,常見廟會、慶典法事,如清壇、祝壽、開廟門、祭內外煞、開光、安座等。

MVIMG_20190626_095126.jpg MVIMG_20190626_094825.jpg

 

 


[1]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編號27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8.金安宮/臺南市中西區中西區信義街10861

創建年代: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

歷史沿革:創建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位德慶溪下游之哨船港南岸。相傳於清乾隆年間有商賈由福建省漳州府金川縣迎「開基二媽」渡臺,祈佑渡海平安。後又有漳州府金門士兵自泉州府湄洲乞求「護鎮三媽」來臺,[1]最初奉於草寮後邊兵營一帶,後建廟於「中街頭」西側,稱為「金安宮」,因保祐商舟船隻渡海平安,遂為地方信仰中心。

正殿祀奉天上聖母,千里眼、順風耳、吏部天官九千歲、清水祖師,溫府千歲,玄天上帝、臨水夫人(陳靖姑)、福德神君、觀音佛祖、張府天師,因廟組有「小法團」另奉法仔祖師神龕等神尊。據傳溫王千歲有醫治烏腳病患等事蹟神靈顯赫。清同治元年(1862年)曾有修建,日大正三年(1914年)油商蘇清粒等人鳩資重修[2],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皆有修繕。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 火災本廟原有清嘉慶己巳年(1809年)匾額燒毀,今存有石爐」乙只,民國七十七年臘月拆除廟堂重建,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竣工,為今貌。廟門由書法大師朱玖瑩書寫對聯,上聯「金鐘一響湄洲聖通慈航濟」,下聯「安鼓三通臺島鴻恩厚德光」。

本廟與普濟殿、媽祖樓、集福宮同屬「四聯境」,共同防守西城外「兌悅門」安全。

環境描述:位於兌悅門(甕城腳)之東北方,臨五條港最北「老古石港」之北,廟北有北幹線流哨船港。

金安宮 (1).jpg 金安宮 (8).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92

[2]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編號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7.神興宮 / 臺南市中西區民生路221

創建年代:日昭和十年(1936)「神興宮」,檺林宮并土地公廟、保興宮(檺林宮創建於同治元年,外新街土地公廟創建於道光元年,保興宮創建於道光元年。)

歷史沿革:

一、檺林宮創建於同治元年,有杜姓、張姓里人發起購地建廟,主祀李王爺、朱王爺、邢王爺,從祀廣澤尊王、太子爺、土地公、韓德爺、盧清爺。清代李姓先民自支那攜李王爺來臺,居牛磨後街一帶,李王爺神威顯赫為民治瘉病痛十分靈驗。清嘉慶初年城內公界內街邢王爺廟為民治病靈驗,又有里民自分靈祀於附近,後來信徒漸漸日益,後牛磨後街(今西市場一帶) 杜姓及張姓里民發起購屋李王爺、邢王爺合祀,不久又加入朱王爺共祀。[1]

二、神安廟(土地公廟)創建於道光元年十二月,主祀福德正神,廟境為外新街、土地公口街、看西街、牛磨後街、蕃薯港街一帶。[2]

三、保興宮創建於道清光元年十二月土地公口,主祀吳府王爺,嘉慶二十年有外新街振興號的雜貨商的所顧員工,該員來臺自漳州青浦考後社携帶吳老爺香火奉家前空地,遇有流行病,祈禱求者得於全癒。而後增奉蘇府、朱府、刑府王爺。[3]

日明治三十五年(1902)進行台南市區改正,拓寛港町一丁目(外新街至安平道)路,外新街土地公廟與土地公口街保興宮首當其衝,被迫徵用道路用地;外新街土地公廟福德正神、天上聖母及列位尊神,吳府老爺、蘇府千歲、朱府千歲、邢府千歲,暫奉祀在值年爐主家中。嗣本境信眾因念眾神無以棲身,隨由管理人嚴良、李燦、郭子昭及境眾集商,暫時將位在土地公口街的外新街福德祠店舖,並用原有建材於日大正元年(1912)十一月動工改建,隔年元月重建完工,於土地公口街安奉「外新街土地公廟」主神福德正神、天上聖母、水仙王等尊神,並合祀原在土地公口街被拆的「保興宮」主神吳府老爺與蘇、朱、邢三位千歲爺,改新廟名為土地公口街「神安廟」。

其後不久,神安廟管理人嚴添籌、楊猪屎、張慶嫌廟貌過於狹隘不夠壯觀,再發起信衆組織福德會商議,並再與新興街福德祠吳老爺管理人邱珊州、許清江、莊淵泉及四安境牛磨後檺林宮朱、邢、李三王府管理人黃田、張興、顏等人商議合併事宜。日昭和二年(1927),三廟蕫事同意合併,向日本政府購買在西來庵(亭仔脚街西來庵於余清芳事件後拆除的精緻插花雕刻)原廟建材神龕藻井等,在原神安廟西外新街重建宏偉廟宇。日昭和十年(1936)新建落成,名新興境「神興宮」又稱「新街廟」,同年六月舉行入廟安座落成大典[4]。民國三十六年(1947),成立神興宮蕫事會,集資修繕彩繪,並恢復境名為「四安境牛磨後神興宮」。民國四十四年(1955)舉行「三朝祈安建醮」。民國六十年(1971),市府拓寬安平路,廟埕部份土地又被徵收,重修前殿為亭仔腳。民國七十一年(1982),再度拓寬安平路二十公尺寬道路,本宮亭仔腳部份土地再次被徵收,並已年久失修,廟宇已有傾圮之虞,召開信徒大會重修廟堂,於民國八十年(1991)新廟重建完成,並於同年七月十七日入廟安座大吉,十一月二十九日舉行「四安境神興宮歲次辛未年五朝慶成祈安建醮大典」。本廟主祀吳府老爺、李府、蘇府、朱府、邢府王歲、福德正神等, 同祀玉皇上帝、五營、天上聖母、水仙王。正殿高掛日昭和十年(1935)老古石諸同人敬賀「神在民興」匾,另有民國三十八年(1949)「神興宮重修碑記」。

環境描述:位於安海港支流的外新港、蕃薯港區港邊廟,檺林宮、土地公廟、保興宮,因日明治三十五年「臺南市都市改正計畫」三廟合并祀奉於外新街,各取三廟名一字命名新廟,神安廟的「神」、保興宮的「興」、檺林宮的「宮」三字而成 「神興宮」。

MVIMG_20190626_092044.jpg 神興宮 (24).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93

[2]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94

[3]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95

[4]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編號23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金華府 /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71   

創建年代:清道光十年(1830)

歷史沿革:本廟創建於清道光十年(1830),供奉從家鄉帶來文衡聖帝(關帝聖君)、馬千歲、李千歲等神像。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於神威顯赫,信眾日多,境眾許修德捐三百元購捐民房(在廟對面)於修繕期間移奉關帝聖君。清光緒十四年(1888),許姓族人捐金再修金華府。日大正二年(1913),保正許藏春等人發起遷地改建於北勢街(今址),翌年竣工。依據日治《臺南市寺廟臺帳》記載:「文衡聖帝、黃、金、王、李、馬、周王爺、七王爺、蘇夫人、土地公……,信徒數,七十人」。信徒主要是北勢街居民內許姓。民國三十五年(1946),地方士紳許嘆、許永源等人再度倡修,而後久日未曾修建,廟堂雖有破隕,山川殿牆堵泥塑等雖有風化,但仍有古樸之美。民國九十四年(2005),因廟年久未修,部分建築傾圯,信眾研擬籌建事宜,將神尊暫移街對面行館安置。民國九十九年(2010)二月二日整修完成,入廟安座。 修建後龍虎堵的「福星拱照」、「麻姑獻瑞」,與「憨番抬廟角」等泥塑彩繪已少古意。[1]神龕前兩側祀關平太子、周倉,同祀黃千歲、馬千歲、李千歲、池千歲、吳千歲、福德正神。本廟與藥王廟、南沙宮合屬「三協境」共守臺灣府城西城。

MVIMG_20190626_090150.jpg MVIMG_20190626_090225.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7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朝興宮溫陵廟(溫陵廟)/臺南市中西區濟生街641

創建年代:創建於嘉慶初年

歷史沿革:

   本廟原稱「溫陵祖廟」,簡稱「溫陵廟」,係由溫陵(泉州古名)地方人士攜帶媽祖神像香火來臺,在府城鷲嶺西南方上橫街(今忠義路二段)「石坊腳」南側建廟祀奉。據清嘉慶十二年(1807)《續修臺灣縣志》已有溫陵祖廟之記載,後由三郊管理。據《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在清道光九年(1829)、十五年(1835)皆曾重修與擴建。

日治初期,溫陵廟之右廂曾被臺南郵便局無期限、無租金、無契約借用為倉庫,迄日大正二年(1913)五月始歸還,翌年六月溫陵媽信眾醵金千餘圓重修,中堂、後堂及左廂則租給防疫合作社事務所,有契約但無期限,年租四百三十二圓。日治末期,原三郊產業被變賣,本廟亦被賣予延平公司。戰後廟被拆毀,寄奉於營仔腳(「永固金城」之東側)朝興宮合祀,期間溫陵廟信徒訴諸法律,歷時八年,最高法院判定延平公司勝訴,而延平公司為平息眾怒,乃於今址購五十坪土地贈與溫凌廟;當時營仔腳「朝興宮」亦受贈另一筆九十坪土地,兩廟主事提議合併重新建廟,合稱「朝興宮溫陵廟」。民國五十三年(1964)完工並立有重建碑記。民國九十六年 (2007) 又新建廟宇,即今廟貌。主祀池府千歲、天上聖母,配祀千里眼、順風耳。同祀地府千歲、福德正神、虎爺。[1]

環境描述:原於上橫街石坊腳南側,戰後廟毀寄奉於營仔腳之朝興宮,而後二廟於現址建廟合祀。

朝興宮溫陵廟 (3).jpg 朝興宮溫陵廟 (9).jpg

 

 

 

[1]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手稿。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南沙岡六姓府廟/臺南市中西區海安路22522

創建年代:清咸豐八年(1858)

歷史沿革:

清道光年間,施姓族人由泉州府晉江縣外南門外「南沙崗」攜帶六姓府之香火來台,落腳牛磨後街施姓族親家中,將香灰裝入紙製神像中供奉。其後施龜濫、施姓族親多人生病,經祈願六姓王爺治病,因香火靈驗,施姓族人得以痊癒。於清咸豐八年(1858),由蕃薯港街施襟、施老等十餘人鳩資籌建廟宇,供族人祭拜,故屬於角頭宗廟。日昭和二年(1927),在六姓府旁增建施姓宗祠,而南沙岡六姓府也漸有外姓信徒參拜。[1]民國四十二年(1953)、民國六十三年(1974)均有修建。六姓府主神為順王爺、黃王爺、十三王爺、楊王爺、范王爺、雷王爺、丁王爺,同祀劉真人、關帝、大聖爺等。

MVIMG_20190626_100517.jpg MVIMG_20190626_100555.jpg

 

 


[1]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手稿。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厲王宮/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0714號 

創建年代:創建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

歷史沿革:清道光年間有自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金門鄉辛戇臨攜帶張府千歲、雷府千歲、李府千歲三尊神尊來台,初安奉於公館,據廟方現存日昭和八年〈厲王宮重建碑記〉記載:「厲王宮自百年前,辛氏遠從金門處奉厲王爺東渡安置公館,有所祈求靈通感應香火日增。清道光十二年(1832),郭真氏獻外關帝港街廟地,並蔡四雹等人發起建廟。建廟後神威顯赫,救渡生靈不計其數,為關帝港、媽祖港、城邊、宮邊、橫街等五條街居民的主要信仰。日明治四十四年(1911)由蔡元泰、曾南田、蔡金標、郭永發、陳日米等十多人發起改修廟宇。日昭和八年(1933)等年代修築。張府千歲來臺鎮護關帝港神威顯赫,救渡生靈不計其數,廟堂久日未有修繕,已漸傾頹,民國七十九年遂成立重建委員會,籌劃修建,期間廟內眾神尊暫奉於開基武廟。[1]民國八十一年(1992)進行改建,八十四年(1995)竣工後為兩層新廟堂,並於八十六年(1997)十一月四日舉行三朝建醮。

正殿設於二樓之上,一樓「厲王宮張府千歲行臺」奉張府千歲、雷府千歲及五營及馬使爺等。經一樓右側登二樓,由三川門、拜殿、正殿建築組成,神龕主祀張巡千歲(兩側有寄佛二尊姜李大神,傳為「寄放本廟的神尊」,原是山仔頭白龍庵的神尊),同祀雷府千歲(雷萬春)、李府千歲(李翰)、許府千歲(許遠)、南府千歲(南霽雲)。並陪祀張府夫人、福德正神、馬使爺、謝將軍、范將軍、內五營、黑虎將軍、外五營。

二樓正殿懸掛民國元年(1912)「正氣參天」董事蘇友讓、康再成郭番、吳珍眾爈戶下同立,另日大正十三年「保我黎民」弟子林瑞叩謝、正殿左前有日昭和八年(1933)〈厲王宮重修〉捐題碑(花崗石)董事蘇友讓、陳耿陽、康再成、郭番、吳珍、炉主陳耿陽暨舖戶仝敬立,本廟曾有多次整修。

環境描述:厲王宮位於水仙宮東側,座北朝南面對宮後街,昔日宮後街與大西門腳一帶,是府城主要聲色場所之一,日治時期更有多家茶坊、酒樓。

DSC08388.jpg

 

DSC08551.jpg

 

 

 

[1]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編號1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南沙宮/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55

創建年代:清乾隆十一年(1746)

歷史沿革:

盧姓家族來臺後,於府城南河港碼頭拉縴謀生,因盧姓祖先崇拜包公的公正廉明、鐵面無私,初建小廟供奉,故有「開基包公廟」之稱。清乾隆十一年(1746),家族集下南河街、頂南河街,看西街、松子腳等地住戶,盧姓族親鳩資籌建「南沙宮」,奉祀主神黃府千爺,乃因黃府千爺源自福建晉江縣南沙崗故名。南沙宮座南朝北,面向仁愛街(此街早期稱為「看西街」),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重建廟堂,廟面對著南河港港道,此時南河港港道尚存,河道東抵原大西門腳,在西門町輕便鐵路西側、頂南河街北側,由1911年﹤臺南市區改正計畫圖﹥可證[1]。民國八十四年(1995)再次重建,改為座西南朝東北,面向和平街,今貌。南沙宮主祀包府千歲、朱王、黃府、欽王、順王、張王、十三王、黃府夫人,同祀福德正神、關帝聖君、觀音菩薩、狄青元帥、石玉元帥、謝將軍、范將軍、王朝將軍、馬漢將軍、中壇元帥、五營、下壇將軍。本廟與藥王廟、金華府合屬「三協境」共守臺灣府城西城。

DSC00613.jpg DSC00606.jpg

 

 

 

[1]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手稿。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普濟殿/臺南市中西區普濟街79號   創建年代:相傳建於明永曆年間

歷史沿革:

本廟原奉祀觀世音菩薩,名曰:「普濟寺」。相傳明永曆年十八年寧靖王朱術桂來臺後,經常遊憩於寺前一帶,而賜名改為「普濟殿」,俗稱「普濟廟」。清初有同安縣商賈奉池府王爺(池王爺名曰陳文魁,宋朝泉州府同安縣馬巷村人。某日夜裏見有瘟神降臨村裡水源下毒,唯恐村人有難,親自嘗水後腹內絞痛,於池畔留言,警告村人。次日天亮村人來水池取水,見其全身已發黑死亡,村人感其義行,尊奉為神紀念)神尊來臺,將神像寄放寺中,後來池府王爺經常顯示神蹟,信徒逐漸增加,遂成為主神,為本市最古老的王爺廟之一。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府城三郊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等商戶鳩資興建,二月動工,二十四年十二月竣工。[1]而後曆代均有修繕由廟內現存文物可證,如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石額」匾,拜殿有嘉慶二十三年(1818)「龍柱」,廟前左牆壁嵌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普濟殿重興碑記」、清咸豐五年(1855)「普濟殿重興碑記」等修建石碑。而後清同治元年(1962)臺南大地震廟堂受損,清同治四年(1765)「重興普濟殿碑記」紀錄董事發起重修,清光緒九年(1883)董事尤德玉、董近芳、蘇家俊又發起重建。日明治三十二年境內居民又捐金重修;日大正十二年(1923)「重興碑記」、民國六十七年(1978)改建。民國九十六年(2007)再建完工之際,王爺指示十一月五日辦理「慶成祈安三朝建醮大典」。

本廟座北朝南,由軒亭、三川殿、拜殿、正殿、後殿組成,三川殿、拜殿龍柱及石獅等石雕精美;

正殿奉池府王爺及侍衛雕刻栩栩如生;頗為逗趣,正殿配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大太爺(田都元師)、太子爺、黑虎將軍、五營。側左後闢為觀音殿奉祀觀音佛祖、地藏王菩薩、韋馱尊者、十八羅漢、大聖爺、張府聖君(聖君廟寄佛之「法主公」)。

廟存有重要文物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普濟殿」石雕匾、清乾隆十一年(1746)「普濟殿」木額匾,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英靈千古」匾、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望之儼然」匾、道光元年(1821)「何事於仁」匾、同治二年(1863)「威助王師」匾。

聖君廟與粗糠崎土地公廟
 聖君廟街街口原有聖君廟(西門路二段365巷口外,聖君廟奉張府聖君 (法主公),及粗糠崎土地公廟,毀於日人在大正年間進行市區改正計畫,而後附於於普濟殿左後側廂房。普濟殿管理委員會幫助「聖君廟」護廟,建於普濟殿右前祀奉「法主公」,民國一〇七年(2018)4月20日入廟安座。

環境描述:廟的四周街道四通八達如網,有頂粗糠崎街、下粗糠崎街、大廠口街、試經口街、磚仔埕街、普濟殿街(仁和街、外王宮港街、牛塭堀街、十八洞街、聖君廟街(形家稱為「蜘蛛結網」穴)。道光三年台江陸浮後,府城地理成了一隻振翅欲飛的「鳳凰鳥」,「普濟殿」即位在鳳凰嘴。

DSC00687.jpg

DSC00677.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78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藥王廟 /臺南市中西區金華路四段86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七年(1716)

歷史沿革:依據《重修臺灣縣志》卷六 ﹤祠宇志/廟﹥:「藥王廟,在西定坊。祀藥王韋慈藏(按元成宗時,立三皇廟於府、州、縣,春秋通祀,以醫藥主之。明洪武初,仍元制,定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通祀三皇: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康熙五十七年,道標千總姚廣建。[1]」藥王廟昔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主祀神農大帝,同祀藥王大帝(韋慈藏)、伏羲大帝、天上聖母、觀音佛祖、白府王爺、華陀(神位牌)、註生娘娘、福德正神。清乾隆十年左藥王廟及北勢街居民龔文瑞、陳瑞興兩人發起,蔡枕、蔡央、蔡媽德等捐款五百元重建廟堂。[2]

民間流傳三皇之一神農氏「親嘗百藥,造福百姓」,而奉為「藥皇」信仰,廟方以農曆四月廿八日為主聖誔日。清乾隆戌申(五十三年,1788年)「福壽我民」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臺灣知府楊廷理書、殿前懸掛「東表古皇」匾、神龕兩側有清乾隆五十三年,參贊大臣提督福建全省水師軍務總轄臺澎水陸官兵事務勇巴圖魯蔡攀龍敬獻木刻對聯:「北勢踞上風地道有生皆掌握,東瀛培元氣天時來調藉功黍」。歷代亦多次重建留存相關文物,乾隆三十年間臺灣知府蔣允焄及廣東等處提刑按察司梁文科長生祿位牌,及清道光十八年(1838)存有「重修藥王廟碑記」及廟口右前奉兵馬五營兩側立有兩根舊廟石柱,上聯「藥帝君臣尊九五」,下聯「王師兵馬壯屯營」。民國五十八年(1969)臺南市政府拓寬協進街(今金華路四段)而拆除後殿、正殿,剩前殿(今之正殿)。民國七十五年(1986)再次改建,為今貌。本廟與南沙宮、金華府合屬「三協境」共守臺灣府城西城外。

環境描述:位於北勢街街尾,北勢街昔日小路,由五條港可走陸路至安平。

DSC_5901.jpg DSC_5896.jpg

 

 

 

[1]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卷六 祠宇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177-178

[2]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8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西羅殿 / 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90

創建年代:康熙五十九年(1718)

歷史沿革:清康熙五十七年間,郭姓先祖家族有自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移民來臺,隨身帶著泉州鳳山寺古廟分香廣澤尊王(郭聖王)來府城[1],在五條港區南河港一帶碼頭拉縴為業。康熙五十九年(1718),郭姓族人集資於南勢街尾建一簡易館舍供奉祖神廣澤尊王-郭聖公,稱為「聖王公館」,兼為族親聯誼場所。郭姓族人來台日益增多,而後盤據南河港渡鎮頭碼頭為勢力範圍,剽悍作風聞名五條港區,為碼頭工人五大姓之一,時流傳一諺語:「惹熊惹虎,毋通惹著郭大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大西門東遷後,郭姓族人再鳩資於大西門舊址移建聖王公館,改稱「西羅殿」,歷代均曾重修。早年郭姓族人每三年都會回泉州鳳山寺謁祖進香,並祭掃祖墳,直到中日戰爭時終止。近年又有回復「進香」朝拜慶典之舉。今建築乃民國七十七年(1988)重修,有三川殿與正殿,門神彩繪生動;三川殿與正殿間右廂為「十三太保館」,再右,祀奉聖王夫人妙應仙妃。正殿主祀廣澤尊王,脇祀二將陳欽差、黃太尉鎮守。 配祀有濟公、五營、帶馬侍從、福德正神、七爺、八爺、虎爺。西羅殿廣澤尊王常由「大駕」辦理公務並驅魔捉鬼,以至於「大駕」聞名全台(四輦轎內有四太保坐鎮,還有十太保及中壇元師在側)。府城特有的「做十六歲」民俗,一說源自南河港郭姓族人。

  •  

清咸豐四年(1854)臺澎水陸掛印總兵官恒裕「恩佑全台」匾、清光緒十七年(1891)裔孫榮

方叩謝「保安天下」匾、民國五十三年(1964)台南市市長葉廷珪獻「鳳山古地」(大理石)匾、民國五十五年(1966)蔣經國題「保安天下」匾、民國五十五年(1966)臺灣省議會議長謝東閔題「護國庇民」匾、民國五十五年(1966)林全興議長題「恩祐全臺」匾。

環境描述:廟址原在大西門城門位置,南為南河港港道,廟西的外五營一帶有一座安瀾橋。2018年廟方在修建廟堂曾挖出南河港港道。

DSC00748.jpg

MVIMG_20190626_085027.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88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媽祖樓天后宮/臺南市中西區忠孝街118號  

創建年代:乾隆十七年(1752)前

歷史沿革:相傳有內地一位商民來臺之初,暫住五條港區北側之哨船港旁閣樓上,離開時隨身保祐的「媽祖」香火袋置於閣樓上,忘了帶走,後里人見閣樓上有一道亮光,有閒人登樓查看,發現光源來自置香金身火袋,「媽祖樓」因而得名。另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附方達義所畫〈臺灣府城池圖〉中小媽祖廟與水門間之南側可見「媽祖摟」圖樣,推測本廟可能清乾隆十七年以前,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卷二〈政志. 壇廟〉記載:「又西門外鎮北坊有媽祖樓,其街以樓得名。[1]」清道光十年(1830)臺南大后宮「重修天后碑記」中「媽祖樓」捐佛銀九員。正殿媽祖及千里眼、順風耳神像於民國九十年三月八日凌晨,因電線走火 ,正殿損毀嚴重,神龕上懸掛「聖奠鯨波」匾,清乾隆乙亥(二十年1755年)孟秋穀旦(左側又刻:「道光庚子年本廟重修」),賜進士出身文林郎臺灣府教授唐山敬書。

後殿主祀觀音佛祖、準提菩薩,同祀註生娘娘,從祀韋馱、伽藍尊者,左右壁四大天王、十八羅漢。側殿祀奉李府千歲,過水廊左右壁勒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天后宮碑記〉由軍工道廠、府廠、三郊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貢生李英、張江俊、張五全、張江立,監生吳正霑及船商戶號舖戶商號捐建材或銀圓修廟。同治四年( 1726)〈重興天后宮碑記〉石鼎美等船商戶號捐金修廟。

媽祖樓天后宮 (2).jpg 媽祖樓天后宮 (5).jpg

 

 

環境描述:廟前為媽祖樓街,由普濟殿廟後試經口街可接西媽祖樓街,媽祖樓廟後為哨船港港道,廟右巷道可至金安宮,出廟口朝西邊看可見金安宮。

 

[1]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6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景福祠 / 臺南市中西區普濟街44

創建年代:清乾隆十五年(1750)

歷史沿革: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主祀福德正神,同祀火德星君與觀世音菩薩,配祀文、武判,係由此地民家讓出屋宇改建為祠。正殿高懸清嘉慶15年(西元1810年)「萬物資生」匾額,顯示土地公神格雖然卑微也有等級,卻也能夠福庇眾生。次間縧環板彩繪皆是民族藝師陳壽彝畫作,為珍貴的藝術作品,是為府城唯一列級古蹟的土地公廟。廟位於佛頭港邊,又稱為「佛頭港土地公廟」。佛頭港在明清之際可上溯至媽祖港,一向為碼頭工人聚集場所;廟前杉行街為木材集散地,商賈民人往來眾多,香火鼎盛。

廟前左側有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佛頭港福德祠碑記〉描述當年事件「廟右商店高築而氣勢凌廟,街眾視為災咎由來,故捐款拆低以平民忿;並公議捐款者遇神誕演戲,可免緣金分攤;廟前有檳榔櫃,亦年納租金。」另有清嘉慶十六年(1811)董事張克宜發起怡盛號等三十四商戶集資重修,從〈重修景福祠碑記〉之重修紀事,文末再記:「凡我本境既重興廟貌,則廟前街道理宜清肅,公禁不得藉為公所、聚賭、喧嘩、寄囤貨物、高搭涼棚、堆積污穢等弊;如有違禁,值年爐主首先阻止,仍敢不遵,聞眾呈官究治。」街市百態、庶民生活,盡在碑文之中。[1]

戰後,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曾經重修,民國五十三年(1964)再改建。今貌為民國七十年(1981)重修。因空間狹窄,建築極為簡樸,僅由拜亭、正殿組成。廟內左右牆有程咬金獻瑞圖、郭子儀問安鈞顛圖泥塑彩繪為府城名師蔡草如之作。廟內有壬寅年古石香爐(疑為乾乾隆四十年,1782年)。

環境描述:景福祠在人和街邊,是今保持尚稱完整的清代古街坊,昔日人和街、杉行街、佛頭港街,為丁字型之街道。今雖已鋪上水泥,略失古風,但街道兩旁依舊排列著商店,仍可從中追思昔日佛頭港商旅往來熱絡的痕跡。

景福祠 (2).jpg 景福祠 (7).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6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水仙宮/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1號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

歷史沿革:

創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漳泉商郊集資用竹篾所建簡易廟,供奉水仙尊王,位於於府城五條港中北勢港港口。清乾隆六年(1741)台廈商賈陳逢春捐資購地、填廟前港道、增建後殿,此時建築規模最為宏偉、華麗,為其他諸廟宇所不及。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北郊蘇萬利等商號再次集資修重新彩繪神尊、廟宇,自此後本廟為三郊管理。水仙宮經歷代多次整修,又日治末期(二次大戰前)時因建防空洞後殿被拆除,今僅存前殿。廟內有清乾隆三十年(1765)臺灣知府蔣允焄所立的「水仙宮清界勒石記」,碑文述「廟前舊有小港,通潮汐、滌邪穢,居民便之,亦神所藉以棲。歲久汙塞,市廛雜沓,交相逼處,遂侵官道」,官方諭令附近居民清除廟前荒穢,拆撤妨礙觀瞻的房舍,以利廟貌莊嚴、氣局軒敞;並且疏濬北勢港道淤塞,以利通暢。清嘉慶元年(1795)福建臺灣分巡臺澎兵備道所立「嚴禁海口舞弊勒索以安商艘事」、日大正六年(1917)「重修水修宮」、民國七十七年(1988)「重修水仙宮」。[1]

今現存正殿,主祀水仙尊王夏禹,同祀項羽、伍員、奡王、屈原合為「五水仙」,五水仙尊王為航海者、貿易商賈所崇奉,祈禱保佑海上航行平安、貿易順利。水仙宮大門不繪門神,採用門釘形式,以顯「水仙尊王」神格之尊貴,三川殿前有石鼓雕刻駿馬、鳳凰、牡丹以及喜雀飛到梅花樹枝的紋飾,用來表示「喜上眉梢」的吉祥意義;基座雕刻麒麟、萬字紋飾,更有逗趣的雙虎。石礎也雕刻麒麟、龍馬、靈龜、法螺、仙鶴、蕉葉與梅花鹿,皆在傳達迎祥納福,雕工精緻頗為特殊。同祀有三官大帝、觀音佛祖、釋迦佛、韋馱、善財、龍女、司命灶君、福德正神。

水仙宮同時也是昔日臺南商業組織「三郊」的總部。當時府城有「三郊」,為北郊、南郊、糖郊所共組的同業公會,對築橋、鋪路、修廟等公益事務極為熱心,因此常見於府城老廟宇的捐題碑上。廟內文物眾多如康熙五十二年(1713)臺灣水師左營遊擊廣陵卓爾壇獻「川靈配嶽」,康熙五十七年(1718)臺灣知府王珍獻「著靈鰲柱」,康熙六十一年(1721)臺灣總兵藍廷珍獻「萬里波澄」,乾隆六年(1741)臺廈商賈陳逢春獻「萬水朝宗」、乾隆三十年(1765)臺灣知府蔣允焄「砥波敷福」(以上舊匾已佚)、民國四十七年(1958)賈景德「大禹廟」、民國六十年(1971)何應欽「海國慈雲」、民國六十年(1971)黃朝琴「溥恩四海」等匾。民國一○四年(2015)修建,至民國一○七年(2018)竣工。

水仙宮 (1).jpg 水仙宮 (4).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73-74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