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菱洲宮/臺南市北區成功路524號

創建年代:清道光十四年(1834)

歷史沿革:相傳先民自大陸福建省泉州府攜帶「雷天王爺」香火來臺,庇佑避凶納吉,落腳於哨船港港口今裕民里活動中心。歷經數十寒暑,清道光十四年(1834)始搭蓋茅草屋,奉祀「雷天王爺」,稱為「天王爺館」。

本廟前為德慶溪出口,於現文賢路小康市場一帶往西南匯入舊運河,船隻來往頻繁,人聲鼎沸。清咸豐年間,某日哨船港口漂來帆船一艘,擱淺於現廟址之後,境民甚覺奇妙,隨即登船探視,發現船內有朱、雷、許三千歲,劍印將軍,水師提督,十二水手等神像,里民迎起神像,並合祀於「天王爺館」[1]。是時,草寮後街一時興盛,「天王爺」香火興旺。後里民亦由大陸湖北省武當山七星岩下七星樹祖廟奉迎「玄 天上帝」渡海來臺進駐「天王爺宮」。而後又奉迎麻豆五府千歲廟「范府千歲」金身合祀於廟內。

日大正元年(1911),里民倡議鳩資改建廟堂,為有翹脊燕尾廟頂,正式尊奉「玄天上帝」為主神,增建後殿,奉祀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清末至日治初陸續隨著內海陸續淤積。臺江因陸浮後,廟名亦改稱為「菱洲宮」,草寮後街,戰後更名為安民街,地方人士咸感街名不雅,建議政府改換街名,終於於民國三十七年除了將街名改為菱洲街,草寮溪後主要街道同時命名為菱洲東、南、北街。民國五十一年(1962)於現址成立菱洲宮籌建委員會,民國五十八年成立管理委員會,歷經數次修建改建,民國六十九年(1970)竣工完成,仍奉「玄天上帝」為主神,陪祀天、范、朱、雷、許五府千歲,後殿奉祀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等列位尊神。民國七十年十一月並舉行辛酉慶成祈安建醮大典,至民國七十八年(1989)原後殿擴建為佛祖殿,增祀三寶佛祖、地藏王菩薩、不動明王等列位神尊,民國八十六年舉行丁丑年慶成祈安三廟建醮大典。歲次丁酉年臘月重修。

草寮後菱洲宮 (3).jpg 草寮後菱洲宮 (34).jpg

 

 

 

 

[1] 許淑娟等《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頁26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崇福宮/臺南市中西民族三段119

歷史沿革:

清乾隆元年(1736)有蔡姓祖先自泉州府晉江縣石獅鎮大崙鄉渡臺時,自家鄉迎來玄天上帝。清乾隆廿七年間蔡姓族親建家祠並祀奉玄天上帝。清道光五年(1825),蔡姓族親鳩資建廟堂於佛頭港下游之佛頭港街與媽祖樓街交叉處一帶,奉祀之玄天上帝係泉州晉江「大崙蔡」所移祀,成為碼頭工人之保護神。主神玄天上帝民間慣稱為「上帝公」,故廟口又有「上帝公口」之稱。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建。[1]清同治二年(1863)修繕廟堂。清光緒七年(1881)七月由董事許照澤、蔡琢章、蔡由等捐銀六百四千元改建。日明治三十五年十月支五十元修繕廟亭[2]。日大正十四年日人市區改正計畫,新闢建永樂町一丁目,廟方決議重建廟堂,將原座北朝南改為朝北(今廟向) 。戰後 (1946年)廟堂有整修。民國七十二年(1983)廟堂再次重建,成今貌。

崇福宮 (1).jpg 崇福宮 (5).jpg

 

 

 

[1]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手稿。

[2]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81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集福宮 /臺南市中西區信義街83號

創建年代:清乾隆元年(1736年)  

歷史沿革:

本廟係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塘後鄉集福祠,由黃、王、劉姓人士迎奉玄天上帝來臺,供奉位在新港墘港邊(今之信義街前段),清乾隆元年(1736),興建小廟供境眾晨昏焚香膜拜玄天上帝;並以居臺懷故土心境,取大陸祖廟「集福祠」為名,號「集福祠」,附近土地俗稱「上帝公地」。

清道光二年(1822),臺閩商賈往來頻繁,在新港墘港船隻裝卸貨物為業,以黃姓先民為首,遂因人口漸多而繁榮; 又官商修造老古石街並建造兌悦門,時由黃資盛、黃元貢、黃元問等董事發起募捐番銀壹仟大圓遷建於現址,更名為集福宮。

日大正元年(1912),由黃歪頭、黃總發起募款叄佰大元修繕[1]。日昭和十年(1935),由黃乞食、曾善、杜格、黃傳等人募款修繕。民國五十六年(1967)再修。至民國八十八年(1999)由吳燦耀、黃裕峰、黃文進、吳漢洲、吳震榮、鄭博夫、陳堯山等委員發起後重修,為今之廟貌。同祀林府千歲、朱、邢、李三千歲,左陪祀沈金二夫人、右祀福德正德。本廟與普濟殿、媽祖樓、金安宮同屬「四聯境」,共同防守西城外「兌悅門」。今本廟後一小祠奉「石獅公」。現存有「修造老古石街路頭碑記」、「老古石街公議界址碑」二座。

集福宮 (1).jpg 集福宮 (13).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90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慈聖殿(慈聖宮)/ 臺南市中西區國華路三段219號三樓

創建年代:清道光18年(1838)

歷史沿革:

「慈聖殿」,主祀蕭府大帝,戰後一度稱為「慈聖宮」,蕭府大帝係施姓祖先施士旋渡臺時自福建省泉州府迎奉來臺,初奉於施宅,為施姓族親護神,同祀蕭府夫人;左側奉福德正神,右側奉內五營兵將。清道光十八年(1838)施姓族親鳩資228銀元購地建廟。清光緒十五年(1889)曾有修繕[1]。原位於下粗糠崎街(永樂街1巷)內,民國八十三年(1994)市府拓寬國華街,廟堂受毀,而後族親商議原地重建,為今貌。一、二樓出租,三樓為本廟堂。

清道光年間土匪猖撅,當時福建臺灣安平水師協鎮張朝發特地向蕭府大帝祈願,因非常靈驗,奏上清廷蕭府大帝平定賊匪有功。清道光十八年(1838)張朝發為感謝蕭府大帝神恩特獻「澤被東灜」匾。清道光十九年(1839)張朝發升任定海縝總兵(1840-1842,中英戰爭戰死)。神龕兩側放有木製楹聯,上聯:「德輔蒼穹寵渥長昭富美」,下聯:「功隆社稷聲霛遠被台陽」,落款戊戌(道光十八年,1838)仲春穀旦,臺郡弟子國恩、國忠、國德仝立。「慈聖殿」匾,丁巳年(日大正六年)仲秋桂月,施霜字、「慈嚴靈聖」戊午(日大正七年)蒲月五聖堂眾爐下敬賀 朱紫嵐書、「慈哉神靈」匾,慈聖殿重修留念,普濟殿舖戶敬賀,戊午(日大正七年)蒲月施霜字題。

IMG_20190626_144839.jpg 慈聖宮DSC01166.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7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聚福宮 / 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三段51

創建年代:清光緒八年(1882)

歷史沿革:

聚福宮信眾的先祖,於清朝年間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前埔鄉濟陽蔡姓鄉親移居佛頭港一帶,故稱「前埔蔡」,先祖來臺初主要是在佛頭港以搬運為業,玄天上帝為其信仰中心,初由先民輪流奉於自宅。至清光緒八年(1882),當地佛頭港聚福宮董事蔡聯新、蔡慶雲等人發起購民房一座改建為廟宇,安奉上帝公等神尊。日大正十四年(1925),日人市區改正時闢建永樂町三丁目時廟堂受損,由董事蔡添丁、蔡池發等人起改建,並將原廟座北朝南(廟堂對著佛頭港港道),改建時調為座南朝北(今貌)[1]。民國四十二年(1953)董事蔡壁銈、蔡添丁、蔡池倡導重修。同祀:馬、金、萬、壽、鐵府千歲、郭聖公、嚴君公等神尊。 廟內懸掛光緒癸未年(九年,1883)「赫聲濯靈」匾。

聚福宮 (8).jpg 聚福宮 (11).jpg

 

 

 

 

[1]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手稿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門教會/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再187號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五年(1902)

歷史沿革:

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巴克禮博士為了讓新樓醫院及臺南神學校工作人員有禮拜所,於日明治三十五年(1902)在於臺南神學校東南設置學校教師宿舍及禮拜聚會堂,日明治三十九年(1906)成立「太平境教會東門支會」。

日明治四十四年(1911)東門支會遷移到今址,日大正十年(1921)升格為堂會,而後信徒日增不敷使用,再於現址重建新教堂,日昭和元年(1926)竣工。日昭和四年(1929)增設幼稚園。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門教會乃由教友設計,聘請當地工匠施工。依博朝卿教授研究本建築在空間上型態基本上是一個小型巴西利卡式教堂,立面由四柱(類似埃及棕櫚葉柱頭)半圓型門廊為入口,門廊之上開有玻瑰窗部位,開高窗中央拱形兩唄方形組成,若西方文藝復興後流行式。入口兩側最低,左右各開有次要之入口與通廊。室內則以中殿為整個教堂,中殿之端為聖壇,教堂兩側以方窗,為主採光來源。整棟建物以磚造為主,並不是很明顯的屬於西方歷史式樣[1]。原教堂屋頂舖著臺灣傳統瓦,後因改換金屬烤潻屋頂。

為紀念巴克禮博士創建教會,近年教會改稱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

DSC_6918.jpg DSC_6924.jpg

 

 

保存狀況:建築群保存現況非常良好。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136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南天府 /臺南市東區裕豐街裕農里21425

創建年代:民國七十三年(1984)

歷史沿革:

民國五十五年(1966),初有一關聖帝君虔誠信徒雕塑一尊金身,恭請「前甲仔」祖上帝君(關聖帝君)降靈,禀奏上蒼,玉帝降旨派任關聖帝君駐壇鎮殿供信徒膜拜。初奉祀於臺南紙廠員工宿舍,因神威顯赫,香火鼎盛,信徒日益俱增,原廟堂狹小不敷使用,臺南紙廠創辦人王朝坪(民國三十九年當選臺南市第一屆議員)捐地,居民逐捐資於民國六十六年(1977)十二月動土興建,歷經七年時間於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落成,為本里民眾信仰中心。

一樓講經道場、「行醫濟世」、「誦經團」、「共修會」,二樓正殿奉祀主神南天文衡聖帝、關平、周倉二將,三樓凌霄寶殿奉祀玉皇大帝、金母娘娘、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孚佑帝君、張天師、王靈天君、張仙大帝。

環境描述:位於東外城之東邊,廟西昔為太爺廍,南為太爺廍之「蔗埕」、「埤埕」,東為「前甲仔」,北為「許厝甲」,廟址原臺南紙廠廠房。

DSC_7484.jpg DSC_7508.jpg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台南市天宮/臺南市東區青年路448

創建年代:民國五十二年(1963)

歷史沿革:

本廟由黃金垣創建,人稱「囝仔仙」(黃師尊),生於日大正十三年(1924),臺南府人,年幼失怙,慈母養育成人,自幼天賦穎達,異於常人,仁義至孝傳聞於鄉里。日昭和十一年(1935)黃師尊年十二歲,而獲靈異,得知天道之德,已經開始救世,幫助眾生指點迷津。而後更用心研修心靈之學,師尊占卜極靈驗,預言為眾生解惑。後黃師尊自隱山林,潛修心法,深研各宗派之經書,了解宇宙人生之奧秘,覺醒人羣為宗旨。戰後開始規劃建廟事宜,一邊修研禮拜,崇奉造物之主為「天上主宰大原靈」,宇宙無極五元老祖:無極混元老祖、無極昊天老祖、無極鴻鈞老祖、無極元始天王老祖、無極三太老祖。籌建「天宮」廟殿時,眾人稱為「囝仔仙廟」,一邊問事助人,捐出問事累積儲蓄並得普眾的贊助,終於民國五十二年(1963)動工,籌組財團法人興建「天宮」, 經四年的工期終於完工。天宮為北方式宮殿建築,兩層樓物,金碧輝煌、莊嚴雄偉,但仍俗稱「囝仔仙廟」。

一樓為圖書館,附近學童讀書室,登二樓為主殿,入口為三通門,但開左右兩側門出入,左右牆壁為大幅壁畫(原圖為黃師尊繪)左壁,「五教教主同善會」(儒、釋、道、耶、回五教同源)、右壁「萬國國民拜靈光」,正殿神龕奉祀「天上主宰大原靈聖位」牌、左奉黃師尊、右奉觀音菩薩神像,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為本廟祀典日。案前有「天盤」供信眾抽籤,自建廟後即不點香、不燒金紙,以「拜燈」補運,信眾經抽籤決定須以何種燈來補其不足,共分十二種燈:本命燈、本運燈、消業燈、貴人燈、功名燈、智慧燈、家運燈、商運燈、財運燈、財庫燈、元神燈、眼明燈。本廟是台南市具有傳奇的宮廟之一。

民國七十九年(1990),黃師尊因忙於宮廟事務過勞成疾歸天。信眾繼續師尊的志業:萬教同宗、設五教圖書館;設孤兒、養老、救濟三院,引導同胞遵行功德,博愛、慈悲之心共創地上樂園。

DSC_6890.jpg DSC_6899.jpg

 

 

 

本宮附設有「台南市私立天宮育幼院」。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7.慈惠堂南鰲分堂 /臺南市東區大同路119758

創建年代:民國五十一年(1962)

歷史沿革:

主祀: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

民國四十六年(1957)在南鰲慈惠堂未建之初,原師兄弟姊妹在青年路「囝仔仙廟」﹙今稱「天宮」﹚西側的「慈惠堂臺南分堂」禮拜、研修,因空間狹小,無法容納各方信徒,後有因緣機會到了,擇地籌建慈惠堂「南鰲分堂」,信徒師兄弟姊妹商議捐錢出力購地建新堂,初購竹篙厝段663之9號(今堂庭圓形草皮地),此地因為竹溪通往南湖地形傾斜低下,發動眾師兄弟姊妹協助日晚趕工運土填地。

後又有信眾捐金購得多筆鄰地,并為本堂用地。南鰲分堂於民國五十一年(1962)十一月完工,翌年農曆二月八日堂慶,正式為公堂非私人堂,為真正純修道場。民國六十一年(1972)重建,翌年春天落成。本堂前埕、垂亭、拜殿、正殿及堂後客房組成。堂前一小間二屋分祀五營神將神位及馬使爺及神馬神位,堂庭是本堂最具「靈氣」之所,供信徒師兄弟姊妹「訓身」場地,以堂庭昔為南湖泮之吉地。垂亭柱聯:「慈懷玉語勸化蒼生早皈母教,惠愛金信指迷黎庶返瑶途」,「鰲占昆瀛顯照普大同,堂赫篙獲光輝雉壇教」。正殿神龕高坐主神無極瑤池金母神尊,同祀王禪大師、王母娘娘、十四娘老師(陳靖姑)、媽祖、齋天大聖、紅衣仙姑,殿前多對壁柱由王禪大師、十四娘老師、紅衣仙姑、齋天大聖等神尊降鴐題對聯。

DSC_6825.jpg 慈惠堂南鰲分堂DSC01029.jpg

 

 

環境描述:法華寺、南湖之東,堂前地形傾斜低下,昔為南湖東坡,由大門進來本堂西側可見兩株百年蓮霧樹,後為附屬建物廚房、膳房、休息室等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前甲顯明殿 /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2段富強里48巷6號

創建年代:民國六十八年(1979)

歷史沿革: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前甲仔」先民黃贊,自內陸福建省來臺時携帶文衡聖帝神尊來臺,落腳於臺灣府城大東門外前甲庄。每年農曆六月二十日黃姓家族會為關帝爺聖誕祝壽祭拜一番。庄民有感時文衡聖帝神威顯赫,相續來謨拜以求平順健康,漸漸獲得庄內民眾的信仰。

日大正十年(1921),改由庄民奉為全莊守護神,並以輪「爐主」方式為庄民共同祭祀,文衡聖帝原由黃姓家族私奉,歸公改為「前甲仔」庄民的守護神。日大正十二年(1923)因農作收成又逢雨期,原定六月祭典改延到農曆九月二十一日舉行。

民國六十八年(1979)眾議購地建廟,於民國七十年(1981)竣工落成並舉行首科建醮,今貌為民國八十二年(1993)重建完工。

DSC_7454.jpg DSC_7462.jpg

 

 

環境描述:「前甲仔」為「關帝廳」信仰圈六角頭之一,但庄內另有黃姓奉祀原鄉之關帝聖君,後為「前甲仔」公廟。廟位於「關帝廳」之東北方。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關帝殿(關帝廳)/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二段96巷1巷1弄1號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

歷史沿革:

相傳明永曆二十九年(1675 )有「保舍」者自內地將關帝神像恭迎來臺,於承天府東郊定居,後人稱此地為「保舍甲 」,後來建廟奉祀文衡帝君,名曰「保舍甲關帝廳」,本廟自明鄭時期為臺灣府城東郊重要信仰之一。

依據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陳文達《臺灣縣志》 〈雜記志九.寺廟/在永康里〉記載:「關帝廟,一在許厝甲,偽時建。係茅屋,開闢後易茅為瓦,鄉人同建。一在保舍甲,偽時建。臺廈道陳璸匾曰『停驂默禱』。[1]」可惜本廟原有陳璸「停驂默禱」匾已佚失。

清嘉慶十四年(1809)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追捕海賊蔡牽,有感於關聖帝君神蹟顯赫,乃捐金增修建廟堂,今廟堂懸掛嘉慶丁丑(嘉慶廿二年,1817)年王得祿敬題「忠義配天」匾,以表彰威靈顯赫。清咸豐六年(1856)府城富高石時榮捐金重建,獻「聖神文武」匾,清光緒七年(1881)庄民許載等人鳩資重建。

日大正十五年(1926)、民國三十五年(1946)等都曾修建。民國七十年間市府規劃開闢中華東路,本廟民國七十二年(1983)成立重建委員會,中華東路開闢廟堂部分為路地,再則廟堂已久未修屋頂已破損,於民國七十四年(1984)八月六日正式動工。由張慶飛主委協同六角頭(關帝廳(關聖)、前甲仔、後甲仔、許厝甲、姓林角、虎尾寮仔)等地方人士同心協力之下,終於在民國七十六年(1987)農曆五月十三日完工,並於翌年舉行安座大典。重建後則氣象一新,殿宇富麗堂皇,仍然保有傳統閩南式建築古色古香的風貌,信徒益增,廟貌巍峨。民國七十九年(1990)廟名改為「關帝殿」。

環境描述:關帝廳位於大東門城東北方,關帝廳分為關帝廳等六角頭共同信仰。廟北有「許厝甲」,日治時庄民土地日人徵為「跑馬埔」,後庄民遷於此。廟東北為「前甲仔」、「後甲仔」。廟東為姓林角。廟東南為「虎尾寮仔」。廟西昔日有糖廍,名曰「太爺廍」。

DSC_7410.jpg DSC_7443.jpg

 

 

 

[1]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212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聖公廟/臺南市東區樹街79號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歷史革沿:

本廟相傳自「中樓子」分靈,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建於東安坊彌陀寺左[1]。聖公廟主祀聖公爺,傳為開漳聖王(另一說海航總管倪軼),從祀聖公夫人。後來多有修茸,香火亦盛聖公廟於日大正四年(1915年)由管理人林火與信徒鳩資重建,而後增奉土地公。日昭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因都市改正計畫,廟地均被徵收由管理人發起捐款,遷至東門町三丁目三九番地。

日治昭和十二年1937年)《寺廟臺帳.臺南市》登記為聖公廟街(東門町二丁目六十九番地)。

民國七十七年(1988年)因為拓寬東門路一段156巷(東榮街街口),廟毀,後由信徒許文正捐地,及前臺南市議會議長張坤山等人捐款遷建於現址,翌年十二月入廟安座。(為昔八協境之一)

 廟口掛「聖公廟」匾,甲寅桂月重新,眾弟子一同重修。廟內懸掛「聖神功化」一匾,可惜未見有落款名。

環境描述:位於龍泉廟街之東,廟前稱為「聖公廟街」,今東門路與東榮街街口,原建築剩廊柱,其餘土地搭建鐵皮屋,加以使用。

DSC_7079.jpg DSC_7104.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臺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10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龍泉井廟/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114

創建年代:清乾隆年間

歷史沿革:本廟原主祀福德爺,後由里人林中鶴自安溪清水岩祖師廟奉請清水祖師,稱為「祖師公廟」。清嘉慶廿二年(1817)董事林有華鳩資二百餘圓重修[1],廟門懸掛金色大字「龍泉井」,嘉慶丁丑年(二十二年,1817年) 瓜月穀旦,眾弟子敬立。楹聯左書「清淨祖師嚴神昭海國」、右書「水泉寺井潔佛化龍山」。本廟因位於龍泉井街前而得名,龍泉井街昔日街上有一口井,井水清澈,名曰「龍泉井」,為街名之由來。

日大正二年(1913)廟堂,由管理人陳壽、黃欣管理人發起重修。日昭和五年(1930)因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廟堂受隕,由龍泉井街仕紳黃欣、黃溪泉、周大朝、林樹、陳振福等捐金重建。戰後原廟內有一尊軟身的清水祖師無故失竊。龍泉井廟原街屋形式與鄰屋連為走廊,廊柱為托次坎式的方形柱,門身兩旁、廊牆、裙堵立面均以洗石子裝飾,木構門面梳窗門板,門面與左右身堵彩繪已斑剝不見形貌。本市有泉北里、泉南里是因位於龍泉井廟之北、南而命名之。

廟口高掛兩燈籠,燈籠題有福德正神、清水祖師字樣,但內只見兩尊的清水祖師奉於神桌,福德爺奉於林姓管理人住宅(可能擔心福德爺又被竊)。民國一○六年(2017)因年久失修廟堂漏水、牆壁斑駁嚴重,今管理人為林樹子孫林復成發起捐金重建。民國一○七年(2019)獲民眾通知失竊的軟身清水祖師重回廟堂。今廟堂為民國一○八年(2019)竣工後貌。

環境描述:廟前為龍泉井街(在東門路一段116巷以西(即未到祝三多廟前一帶)。街東為出大東門城重要路徑,廟西昔有黃家粉間及固園(該園建造於日治時期),為當時文人聚會之所。

DSC_6874.jpg DSC_6877.jpg

 

龍泉井廟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114號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祝三多廟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63號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歷史沿革:

祝三多廟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里人信眾鳩資興建。[1]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當地士紳蘇東盛遷於現址。清咸豐五年(1855)廟因樑棟崩折、牆壁傾斜頹圮,爐主石元益發起信眾鳩資修建。戰後數度修建,原貌已失,未能提列古蹟。廟堂三川步口之上懸掛「祝三多」,上款「道光癸卯(1843)年陽月穀旦」,下款「眾弟子公仝建建」 ,正殿懸掛「德厚年豐」,廟內左牆嵌有咸豐乙卯(1855)年桐月「重建碑記」。

八協境祝三多廟位於東門路上,西臨鐵路因而建築格局狹小,廟堂採鋼筋混凝土建造,立面貼有磁磚,仿磚造之裝飾。

「祝三多」之意乃地方境眾祈求「多福」、「多祿」、「多壽」謂之「三多」,為當地居民信仰之中心。

環境描述:祝三多廟位於東門城西坡之祝三多街,廟西臺鐵軌道,位於崙仔頂,廟西為大人廟。

DSC_7035.jpg DSC_7040.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8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通俗信仰廟宇

1.東門大人廟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17號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

歷史沿革:

創建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位臺灣府東南,三川臺北坡,依三川臺為屏,乃為風水寶地。清光緒十年(1884)因年久廟堂失修頹廢,由信徒募集重修。日大正年間(1924-1929年)因實施市區改正計畫大人廟廟堂受毀而改建。日昭六年(1931)興建綠圓(圓環),大人廟被迫遷移。戰後攤販聚集,熱鬧非凡,廟堂香火愈加興盛,此時廟管理人莊燦珍與信眾商議籌資重建,始於民國四十四年(1955)十二月,隔年臘月落成,廟口採用磨石子柱子,其柱頭為木構頗為特色。廟內彩繪聘請潘春源、蔡草如創作,龍虎井塑造精美,下方有洗石子的回首麒麟腳踏四寶。廟內地板有八角形黑白相間與紅色的十字磨石子具有特色,神龕花罩、八卦澡井、木構穿斗、雕花雀替、獅座等木構件精雕細緻。民國六十三年(1974)臺南市政府興建東門陸橋,附近商舖生意一落千丈,香火日漸蕭條。民國六十六年(1977)莊燦珍家屬捐出廟地。至今已久日未修建,廟內因漏雨,而嚴重斑剝並蛀蟲之害,急待信眾捐助修建。

大人廟主要供奉朱、池、李王爺,三位王爺乃代天巡狩之神祇,另一說詞乃為民眾為思念鄭成功與長子、長孫等三人,因而塑其像供奉,藉說奉朱、池、李代天巡狩三王。

環境描述:大人廟是防守府城垣東北段小東門及大東門主廟(總簽首),與祝三多廟、。

保存狀況:廟內漏雨、嚴重斑剝並蛀蟲之害,廟況急待整修中。

DSC_7533.jpg DSC_7537.jpg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西德堂/臺南市中西區文賢路36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年(1897)

歷史沿革:

西德堂,原名西竺堂,屬金幢教蔡阿公派下齋堂。創立於日明治三十年(1897),由陳快發起,為首任堂主,原址在原西竹圍街 (即今後火車站前鋒路附近 )。

日明治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905-1906年)左右,因日本政府為興建官舍徵收「西竺庵堂」土地,陳快將補償款交給弟子(齋友)林月,遷至硓古石街一九一番號,借用林月 (法名:「月治)房舍重興,名「金幢西德堂」,與陳快 (法名:「快姑)之兒子蘇主愛(法名:「祖仁」,永康庄網寮人) 共同管理堂務。後於日大正三年 (1914) 遷建於硓古石街外,今現址為兩層樓齋堂,並改名為「西德堂」。

昔入山門,經長廊進堂門,今長廊已廢為前埕。入堂門一樓「正廳」神龕,祀奉準提觀音、玄天上帝、濟公活佛、觀音菩薩、關帝聖君、三太子等。左側辦公室,右側有「堂房」(昔日齋友休息客間),廳堂通道可通後院,為堂主家人生活空間。

二樓「西德堂」為本堂主要的祀奉空間,明間 (中央) 神龕上懸掛「三寶殿」匾,祀奉釋迦佛祖、千手觀音、觀音菩薩、天公畫像、三官大帝畫像。三寶殿後方為「內家鄉」,主祀李夫人(姑奶奶李玉英畫像),神龕左側有韋馱畫像。左側神龕三官大帝畫像,前奉福祿壽三仙。右側神龕天地君臣師神位、文昌帝君神位、大成至聖先師神位[1]

左廳神龕上懸掛「慈航慧海」匾,為日大正五年 (丙辰年,1916)齋友陳子襟所獻。神龕祀奉釋迦佛祖、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畫像,前奉呂仙祖、玄天上帝、四面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太子神像等。右廳為西德祖堂,神龕祀奉開山後功勞者齋友及創堂蘇家神位。

西德堂 (3).jpg 西德堂 (10).jpg

 

 

 

[1] 徐明福、張崑振《台南市的齋堂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2001),頁95-101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龍山寺 /臺南市東門路2段龍山里134巷27號

創建年代:清雍正初年間

歷史沿革:龍山寺,一說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一說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傳說明鄭時期先民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海龍山寺,奉請「觀世音菩薩」香火袋來臺,初奉於草厝。據《續修臺灣縣志》卷五〈外編・寺觀〉載:「在大東門外。建於雍正年間,里人眾建廟,乾隆五十四年里人王拱照等倡修。[1]」里人為了表達追念溯源之心,乃沿襲祖籍泉州府安海「龍山寺」之寺名。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總理張鳴鳳、林國春又修繕本寺。清同治十年(1871)董事戴源發、林吉成、李泉發等發起重修。後清光緒十一年(1885)再修。曾被譽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

龍山寺故址於大東門內隅,即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南區分署(原稱「臺灣省糧食局臺南事務所」)。日昭和二年(1927),日本政府實施〈臺南市市區改正計畫〉拓寬東門大街,由管理人許薰其、許朝成、蔡添福、劉玉研議後而遷移至東門路二段134巷27號現址。民國七十四年(1985)曾有重建。民國八十九年(2000)十月曾因電線走火二、三樓遭祝融之災,同年召開信徒大會,籌劃修建事宜。民國九十一年農歷十二月落成安座,今貌。今一樓主祀觀世音菩薩、韋馱尊者、迦藍尊者、二樓奉祀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迦藍尊者、彌勒佛、福德正德等神尊。

環境描述:原廟位於大東門城西側,因日人拓寬東門大街遷移至大東門外今址。

DSC_0267.jpg DSC_0275.jpg

 

臺南市東門路2段龍山里134巷27號

 

 

[1]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344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寺廟祠堂

  1. 彌陀寺 /臺南市東門路一段133號    

創建年代:明永曆三十一年(1677)

歷史沿革:彌陀寺位於大東門內龍泉井街,創建於明永曆年三十一年(1677,清康熙十六年),由信官洪元弼捐建「彌陀室」,初建時規模不大,為臺灣最早創建之佛寺之一清康熙年間,不斷擴建,規模漸至690坪多,乃稱「彌陀寺」。《臺灣府志》卷九〈 外志‧寺觀(附宮廟)〉記載:彌陀室,在附郭之東。庭宇幽靜,佛像莊嚴;傍植檳篁,名花芬馥,可供遊詠。」[1]曾被譽為府城三大古剎之一;並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為昔日府城重要名勝。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臺灣知縣王兆陞建書院附於彌陀室,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 監生董大彩重建中殿一座,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一峰禪師鳩建僧房六間,監生陳仕俊倡議於寺西邊建閻君殿暨東建三官殿,拓建改名為「彌陀寺」。嘉慶己未年(1799)由府城黃鐘岳、林中鶴、林通全、黃拔萃仕紳等人發起重建。道光二十五年(1845)經總理金成玉(商號名,黃家的糖間)、董事蔡聯輝等人再次修築本寺[2]

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董事王昭德、黃加冬等人鳩資重建。日大正元年(1912)曾充為新豐郡役所,日大正十二年(1923)的日人歸還寺黃茂笙、黃谿荃(兄弟)及住持僧王兆麟集眾倡議捐資重建彌陀寺,日大正十五年(1926)臘月起工,日昭和三年(1928)竣工。日治末期,彌陀寺受盟軍轟炸受損,戰後財力短缺未加以修葺,民國六十年(西元1971年) 彌陀寺佛寺改建,至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竣工 ,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為三層宮殿式建築風格,乃成今貌。又市府在龍泉街上興建「東門陸橋」橫在寺前,使得昔日古寺風貌之宏偉視覺全失。

本寺正殿一樓主祀釋迦牟佛,同祀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二樓奉祀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後殿一樓奉祀地藏王菩蕯、達摩尊者、臺灣知縣王兆陞;另奉有臺灣知府蔣毓英、巡臺察院兼理學工科給事中大檀樾主大老爺單德謨及寺方歷代宗師蓮座,後殿二樓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韋馱尊者、迦藍尊者、十八羅漢、肖像,寺中大佛雕像精緻。 (早年原本曾祀奉保生大帝、三官大帝等,前幾年寺方將道教神尊轉送各方信眾)。

「山門」立有清嘉慶十年(1805)「重建彌陀寺碑記」,碑文銘記當時黃拔萃、黃葵共捐銀一千大元,監生林中鶴、林道生各捐銀五百餘大元,三郊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共捐銀三百大元,職員趙朝陽捐銀二百八十大元、戴同源捐銀二百大元,職員監生林朝英捐銀一百九十大元。

一峯亭林朝英所撰古匾:清嘉慶四年(1799)「彌陀寺」、「西方聖人」,嘉慶五年(1800)有「大雄寶殿」、「一片慈雲」,清嘉慶六年(1801)有「鷲峰正氣」,清嘉慶十年(1805)有「小西天」及「慈雲獻彩」。另清嘉慶十七年(1812)有「西來意」梅峰書,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經總理金成玉(糖間商號)、董事蔡聯輝等再修並贈「超然世界」匾一方。

此外有清嘉慶六年(1801)「法雨灑瀛東,溥沾世界;慈雲光海表,提醒沙門」對聯。

P1820957.jpg P1820958.jpg

 

 

 

[1]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220

[2]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7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海安宮/臺南市中西區金華路4段44巷31號

創建年代:創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

歷史沿革:清乾隆元年(1736),由三郊「金永順、蘇萬利、李勝興」自湄洲恭奉媽祖香火來臺,並由郊商醵金五千圓,於西定坊港口建廟,後屢次修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奉命來台平亂之欽差大臣福康安,因感念媽祖庇佑,乃率官兵重建,由郡守楊廷理主持其事,並贈乾隆帝御匾「佑濟昭靈」,且有文武官列名碑記。廟為三進,中殿祀天后,後殿祀觀音大士,並列祀典春秋兩祭。嘉慶三年(1798)修葺,董事趙寶、仕紳陳啟良、郭拔萃等輩倡修。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三月,因平定海賊蔡牽而建功的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獻「聖慈母德」匾。又清光道二十六年(1846),有三郊獻「海邦濯靈」匾,此後本廟即由官府改交三郊管理。日昭和二十年(1945)三月,太平洋戰爭末期,廟受盟機轟炸,燬於戰火,僅存一對清代初期石龍柱[1]

民國三十六年(1947)由地方士紳劉阿丁、郭為珍等人鳩資重建,依原址先建正殿,奉祀天上聖母。民國三十八年(1949)召開信徒大會,並成立「海安宮管理委員會」,由石水德、張煌、蘇榮等委員發起募捐,於民國四十年(1951)新建後殿祀觀音大士並設拜亭。民國五十一年(1962)後殿傾圯,石水德、張煌兩人發起重建廟堂,此次改建為北方式建築。民國六十四年(1975)正月竣工,殿前新塑千里眼、順風耳委請邱火松先生新作,正殿兩側大幅銅製壁堵「化草為木,遇難慶生」、「施救旱災,萬民沾思」委請府城藝師蔡草如創作。後殿同祀觀音佛祖、十八羅漢、三官大帝、註生娘娘、福德正神、虎爺。民國102年再重修近期又重建廟堂,修建後廟貌閩南式廟頂。民國一○三年(西元2014年)十一月四日慶成建醮大典。

廟外右側立有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康熙五十六年(1717)「台灣海防同知洪一棟紀功碑」。

DSC00783.jpg DSC00810.jpg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編號4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官祀廟壇功祠

1.風神廟/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31438

創建年代:清乾隆四年(1739)

歷史沿革:

清乾隆四年(1739),臺灣巡道鄂善於南河港鎮渡頭渡口前,興建風神廟主祀風神爺,向為來往官員、商旅所崇祀,以感念風神爺護庇臺海航行船隻的安全之恩;並於廟內設置「官廳」,廟前置「接官亭」牌坊,做為內地往來臺灣府城、文武官員迎送餞別的地方,為當時臺灣府極為繁榮之所。

清乾隆三十年(1765),臺灣知府蔣允焄重修。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捐俸大修風神廟,從「風神廟接官亭暨石坊圖碑」得見風神廟昔日寬宏的格局[1]。建築三進大門、官廰、正殿、大士殿;東側建公館,前庭建峴石亭、棠蔭亭,改建「接官亭」石坊(相傳風神廟前是「烏龜穴」,石坊是便於鎖住龜頭,以防擾動港道),規模加廣。日大正七年(1918)日人進行市區改正計畫,重修風神廟正殿,大士殿被拆除,另存官廳。日大正十三年(1924),地方士紳出資就「官廳」重新整修,但是規模已大不如前;又由於滄海桑田,河港變成巷道、車輛取代船隻,風神廟的地位一落千丈,今日風神廟僅存拜亭、兩廂與正殿,格局甚小。日昭和五年(1930),廟左側「峴石亭」頂部因地震塌毀。民國三十六年(1947)棠蔭亭因地震被震垮。民國四十六年(1957)謝江泉再度發起修建。最近整修是在民國八十二年(1993)重修在原棠蔭亭基地,依「峴石亭」仿造新石亭,成為風神廟的鐘鼓樓新貌。正殿神龕中奉風神爺,左側陪祀蔣元樞神像,某日神像被竊,如今只能將「蔣元樞神像照片」留作憑弔;另奉觀音普薩、天真聖祖、武財神,神龕前左右配祀有雷公、電母,雷公鳥嘴鳥爪、手執斧鑿、腳踏皮鼓,氣勢不凡;電母神采奕奕、手握明鏡,照亮人間善惡是非,皆為府城寺廟神像藝術所罕見。左廂設「郭王堂」祀廣澤尊王、妙應仙妃,後於右側奉天上聖母、千里眼、順風耳。門神彩繪秦叔寶、尉遲恭,乃民俗藝師潘岳雄的作品,具藝術價值。廟內存有日大正十三年(1924)信徒贈「和以被物」匾額。

 環境描述:風神廟座北朝南,為前有拜亭的三合院建築,今貌甚為簡樸。清乾隆年間廟庭前即古鎮渡頭碼頭、接官亭及碑亭,民國八十一年(1992)信整修被誤修成兩側為石造「鐘鼓亭」,廟前右旁豎有修建碑記。民國一0五年(2016)2月6日清晨臺南大地震,「鐘亭」全毀,「鼓亭」傾斜,修復後正名「峴石亭」、「棠蔭亭」。

P1220956.jpg P1450007.jpg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71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