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D廟壇功祠:官祀建築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5.其他各籍營兵公廳

創建年代:清領時期

歷史沿革:大北門城內,今北門路以西、成功路以北、公園路以東、公園南路以南一帶是清代府城駐防營區的集中地,所以來自福建各地的班兵在這個區域建立各自的公廳,以作為同鄉會館。從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臺灣府城街道全圖﹥、及日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仍有標示該衙署公廳,如有龍巖公廳(福建省龍巖州官兵之公廳)、提標公館、安平公廳(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官兵之公廳)、興化公廳(福建省興化府官兵之公廳)、督標公館(閩浙總督直轄之軍隊稱督標,該聽係督標營官兵在臺之公廳(館))、徐大公館等同鄉會館。然而在日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臺南城圖﹥只見興化公廳、龍巖公廳二處。

環境描述:今北門路以西、成功路以北、公園路以東、公園南路以南一帶。

保存狀況:不存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福建各籍營兵在府城的戍守情形與信仰。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各籍營兵公廳、會館.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各籍營兵公廳、會館

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中的興化公廳、福州公廳.jpg

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中的興化公廳、福州公廳

D廟壇功祠:官祀建築圖.jpg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福州公廳(福州會廟)

創建年代:清光緖五年(西元1897年)

歷史沿革:福州公廳或稱福州會廟,清光緖五年(西元1789年)總鎮署福州籍士兵為祈求往官兵渡海平安,而鳩資籌建的會館。公廳位於日治時期的北門町一丁目20番地,今西華堂對街北門教會至西側巷口南邊之高地,建築格局有本堂及左、右室;本堂奉祀新雕塑的天上聖母像,並配祀千里眼、順風耳、土地公;公廳另有廂房四棟作為福州鄉民來往休憩住所。

         日人入臺後,部份的福州人回到內地,因而公廳人潮漸漸衰微,信眾也減少很多(昭和五年信徒剩九人)。日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年)右廂無償借用,左廂由管理人林献瑞出借,年出租二十四圓,公廳收取租稅,作為聖母會祭祀經費。日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九月管理人陳木死亡,十月由林銀河接任管理人,因林銀河幼年,由林世鴻協助輔佐管理,十月二十七日林銀河辭去管理人之職,改由吳春水接任(任期至昭和八年廿五日),後再由鄭成接任管理人(昭和十三年九月五日死亡)。日昭和十七年(西元1942年)九月二十一日月公廳廢止。

戰後該,福州公廳所在的土地登記在三位管理人名下,而後轉為其後代子孫所有。公廳的建物隨著時間日漸毀壞,土地所有權又為他人所有,里民擔心公廳的神尊無安頓之所,發起募捐在廟前大榕樹下搭設鐵皮小屋供奉媽祖、千里眼、福德正神、文武判官等神尊。及至民民國一○二年(西元2013年)四月二十四日土地被售出,鐵皮屋遭拆除,眾神尊移奉到公園里長前任里長徐獻謙宅內,與徐家原奉祀的吳府千歲合祀。

環境描述:福州公廳坐北朝南,公廳前有小路(成功路22巷42弄),公廳後有西華堂,右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南中會北門教會(北忠街99號)。西有督標公廳,西南側有「協標中營衙署」(中協衙),中協衙之南有「火藥庫」。

保存狀況:不存,今已興建大樓。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福州籍營兵在府城的活動與信仰。

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中的福州公廳位置圖.jpg

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中的福州公廳位置圖

福州公廳舊址成功路22巷42弄至成功路22巷巷口東側一帶。.jpg

福州公廳舊址成功路2242弄至成功路22巷巷口東側一帶。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開基天后宮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西元1647年至西元1683年)

歷史沿革:開基天后宮俗稱「小媽祖廟」,以相對俗稱「大媽祖廟」的大天后宮,由於是最早的媽祖之一,故又稱「開基天后宮」。據聞廟宇創於明永曆年間,由里人奉萬曆年間的媽祖神像來臺,初建寮祀之,為府城中建於明代的媽祖之一。清乾隆年間,知府蔣允焄與蔣元樞曾加以修建。

日大正十五年(西元1926年)因久未修護又逢風雨侵襲,境內居民捐金重建。二次大戰時受盟軍轟炸,廟堂受損嚴重,於是民國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再次重修,至民國六十一年(西元1972年) 改建,添加了繁複的表面裝飾。民國九十二年(西元2003年)再次進行大修建,修護後成今貌。

廟堂之格局是狹長形,祭祀空間有外埕、內埕、三川門、拜亭及龍虎井、正殿、後拜殿、後殿等。正殿主祀媽祖,旁有千里眼、順風耳等。後殿的大雄寶殿則奉祀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土地公等。廟內奉有一尊明代崇禎十三年(西元1640年)刻製的媽祖像,極為珍貴(每年媽祖誕辰日廟方會請出崇禎媽供信徒祈求膜拜)。

開基天后宮的龍柱、石作、木作與剪黏都頗為精采。原立於三川殿門前的龍柱,向內移至拜亭,西洋柱頭,柱身有雲氣,雙龍雌雄各一,雄者開口,雌者反是,龍頭向上,至為有力。三川殿上有「憨番扛廟角」,憨番面黑而體白,且體型單薄,不像一般所見憨番身材壯碩。廟中彩繪部份係出自陳玉峰之徒府城匠師黃啟受之手。珍貴文物:

1.神像:崇禎媽祖,儀態端莊雍容,背刻「崇禎十三年」字樣。

相傳清乾隆四十年間臺灣知府蔣元樞重建該廟時所塑「觀音菩薩」

,側身傾首,單足跪姿,姿態優雅。(同時期蔣元樞所塑尚有大天后

宮與祀典武廟的「觀音菩薩」)

2.古匾:清乾隆年間之匾「海天福主」,清嘉慶年間府城名書法家林朝英所獻的「湄靈肇造」、「慈慧」匾,筆法蒼勁,自成一體,甚為特殊。

3.龍柱:三川步口單龍盤柱的花崗岩圓雕龍柱為本廟早期遺存文物,乃清初臺灣龍柱作品的特色,更是府城寺廟現存龍柱年代最早之一。

環境描述:小媽祖廟址位於昔日德慶溪注入臺江內海溪口的南岸,俗稱「水仔尾」。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林爽文事件後,清廷於巷道北側之小北門上加置「火炮」,(臺人俗稱「大銃」),於是出現「大銃街」,後來因巷道的發展,北段依然稱「大銃街」,而南段小媽祖廟前這段則遂改稱「小媽祖街」。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國定古蹟

開基天后宮外貌.jpg

開基天后宮外貌

開基天后宮的開基媽祖.jpg

開基天后宮的開基媽祖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化資產價值:創建於明永曆年間(16471683年),為臺南市最早興建的媽祖廟之一。昔日地近臺江內海、府城西濱,稱「水仔尾」,俗稱「水仔尾小媽祖廟」,見證府城海岸變遷。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神農殿(神農大帝廟)

創建年代:清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

歷史沿革:神農大帝廟,創建於清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位於大銃街尾,坐北朝南,清代小北門外的農家,有牛車載運、挑穀物來五穀王廟前交易,廟埕又有「豆仔市」之稱,原奉土地公,因往來以農人居多,信徒改以神農大帝為主神。日治時期巷弄中漸有「店頭」林立,戰前廟附近打鐵店有近十家。

日治初期因欠缺管理,信眾僅有12人,廟已荒廢傾圮,部分空地里人輪為菜園,直到日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管理人林扁、朱添財發起修建。

戰後廟堂又嚴重破損,民國四十三年(西元1954年)當地耆宿林英豪、吳清波、辛松頭、辛文蘭、唐壬三、李定等倡議重建,石姓里人獻廟地五坪在原「神農大帝廟」廟埕附近改建新廟-神農殿,同年竣工,廟向改坐東朝西。民國七十年間因開闢長北街,廟已破舊,由李王癸、王木源、辛再朝、李松木等倡議重建,大銃街里人合力捐建,民國七十五年(西元1986年)六月興工,民國七十七年(西元1988年)元月竣工而成今貌。

環境描述:於大銃街尾與長北街交會處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府城小北門城內的經濟生活型態,且有蔡草如大師珍貴石雕作品。

神農殿外貌.jpg

神農殿外貌

臺灣縣城隍廟正殿神像.jpg

神農殿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臺灣縣城隍廟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年(西元1711年)

歷史沿革:臺灣縣城隍廟乃由臺灣縣知縣張宏創建於清康熙五十年(西元1711年),原建東安坊的縣署旁邊(舊中華日報後方,即今成功路郵政總局附近),主祀縣城隍爺「顯祐伯」。

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知府方邦基、知縣魯鼎梅將廟移到鎮北坊赤崁樓右邊,但隔年魯鼎梅又移到了縣署北邊(臺南救濟院之東側),之後屢次修建,其中知縣薛志亮於清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修建兩廊,擴大了廟宇規模。
日治時期該廟被日軍佔用,改為陸軍衛戍病院宿舍,而後日人行文請廟方管理人領回。直到日明治四十一年(西元1908年)九月里人集資壹佰肆拾元購買民房改建成廟宇(今址)。戰後廟宇廟樑腐朽、神像毀損,於在民國五十五年(西元1966年)四月重修落成,兩年後又增建地藏王殿。民國六十七年(西元1978年)九月間,因壁牆樑柱龜裂,由主任委員徐豐彩及委員發起重修建,得信眾響應捐助善款重建廟堂,民國六十九年(西元1980年)元月順利完工,恭迎神尊入廟安坐(今貌)。

臺灣縣城隍廟在建築相近一般廟宇,廟內不過其特殊的裝飾展現城隍廟特有之氣氛,入口門楣上懸掛著「爾來了麼」、殿前樑柱聯「陽報陰報善報惡報速報遲報豈日無報,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你知我知莫云不知」,城隍廟特有裝飾物「陽律欺瞞能倖免,陰司清算總難逃」,此「大算盤」日治時期至今。另外城隍爺配祀神有兩側的范謝兩將軍、二十四司。

文物:清代奉祀令牌:城隍、三川、風雲雷雨、社之神、稷之神五面木牌

民俗:遵循古制舉辦「暗訪巡查」,俗稱「夜巡」,近兩年改在農曆七月底鬼門關後第一個星期六的下午三點半,以城隍爺「大架」(籐轎之俗稱)辦理。「夜巡」前三天,張貼「放告」儀式,讓停留陽界的野鬼可以向城隍爺自白,為何尚逗留陽世之原由(目前改三年一次「放告」儀式)。

環境描述:德慶溪由廟後流經廟左側,向西注入臺江內海,廟前因為德慶溪的港道末端,而有「水仔尾」地名留存至今。原廟坐北朝南剛好正對德慶溪,可惜今德慶溪已蓋用箱涵在道路下方。

保存狀況:一般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清代臺灣縣的行政制度與縣署遷移,並延續民間信仰,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臺灣縣城隍廟外貌.jpg

臺灣縣城隍廟外貌

臺灣縣城隍廟正殿神像.jpg

臺灣縣城隍廟正殿神像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