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南市中西區文化資產 (1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3小西門(靖波門)

創建年代:清乾隆40年(1775)

歷史沿革:清雍正3年(1725)臺灣知縣周鍾瑄於府治周圍築木柵,初設東、南、西、北、小東、小南、小北七門,並無小西門。清乾隆40年(1775)臺灣知府蔣元樞重修臺灣府城垣,於城柵西臨臺江處,新建小西門一座於福安坑南側,將原有的西門改稱大西門,府城乃有八門。清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息後,改築木柵城為土城,由於城西臨近臺江,不易建城,於是將該段之城垣內移,並移建大西門於宮後街(即今西門路二段、民權路與宮後街交叉路口),移建小西門於塗墼埕側(今西門路一段747巷口),形成「半月沈江」之勢,府城規模益顯宏偉。小西門面西,外門額曰「小西門」,內門額曰「靖波門」即是此次新建時題刻之門額。

日治時期的毀城拆垣,小西門兩旁的城垣皆被拆除,小西門幸而得以保存,與大東門、大南門於日昭和10年(1935)被列為史蹟保存。民國59年(1970)因拓寬逢甲路(今西門路一段),擬拆除小西門,因受成功大學保存古蹟之請,遂將小西門遷移光復校區小東門段城垣,規模依舊;惟當時因作業上的疏忽,造成城樓與城門方向錯置的情況。

現仍嵌於城門內壁的〈守城兵役勒索示禁碑記〉,係清道光28年(1848)臺灣總兵葉長春與臺灣兵備道徐宗幹二人會銜立碑告示於各城門,今僅存的大東門、大南門及小西門猶存立此示禁碑,可供了解清代臺灣吏治與社會問題。

環境描述:今西門路一段761巷小西腳青草茶斜對角的路上,西門路一段(原逢甲路)之東側。民國59年(1970)因拓寬逢甲路(今西門路一段),擬拆除小西門,因受成功大學保存古蹟之請,遂將小西門遷移光復校區小東門段城垣。

保存狀況:日治時期的毀城拆垣,小西門兩旁的城垣皆被拆除,小西門幸而得以保存,
         與大東門、大南門於昭和十年被列為史蹟保存。民國59年(1970)因拓寬
         逢甲路(今西門路一段),擬拆除小西門,因受成功大學保存古蹟之請,
         遂將小西門遷移光復校區小東門段城垣,規模依舊;惟當時因作業上的疏
         忽,造成城樓與城門方向錯置的情況。

     現仍嵌於城門內壁的〈守城兵役勒索示禁碑記〉,係道光28年(1848)臺
         灣總兵葉長春與臺灣兵備道徐宗幹二人會銜立碑告示於各城門,今僅存的
         大東門、大南門及小西門猶存立此示禁碑,可供了解清代臺灣吏治與社會
         問題。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日明治40年間的小西門.jpg 日明治40年間的小西門

小西門舊址圖中西門路一段汽車經過處.jpg

遷至成大校區的小西門.jpg

小西門舊址圖中西門路一段汽車經過處 遷至成大校區的小西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小西門(靖波門)

創建年代:清乾隆40年(1775)

歷史沿革:清雍正3年(1725)臺灣知縣周鍾瑄於府治周圍築木柵,初設東、南、西、北、小東、小南、小北七門,並無小西門。清乾隆40年(1775)臺灣知府蔣元樞重修臺灣府城垣,於城柵西臨臺江處,新建小西門一座於福安坑南側,將原有的西門改稱大西門,府城乃有八門。清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息後,改築木柵城為土城,由於城西臨近臺江,不易建城,於是將該段之城垣內移,並移建大西門於宮後街(即今西門路二段、民權路與宮後街交叉路口),移建小西門於塗墼埕側(今西門路一段747巷口),形成「半月沈江」之勢,府城規模益顯宏偉。小西門面西,外門額曰「小西門」,內門額曰「靖波門」即是此次新建時題刻之門額。

日治時期的毀城拆垣,小西門兩旁的城垣皆被拆除,小西門幸而得以保存,與大東門、大南門於日昭和10年(1935)被列為史蹟保存。民國59年(1970)因拓寬逢甲路(今西門路一段),擬拆除小西門,因受成功大學保存古蹟之請,遂將小西門遷移光復校區小東門段城垣,規模依舊;惟當時因作業上的疏忽,造成城樓與城門方向錯置的情況。

現仍嵌於城門內壁的〈守城兵役勒索示禁碑記〉,係清道光28年(1848)臺灣總兵葉長春與臺灣兵備道徐宗幹二人會銜立碑告示於各城門,今僅存的大東門、大南門及小西門猶存立此示禁碑,可供了解清代臺灣吏治與社會問題。

環境描述:今西門路一段761巷小西腳青草茶斜對角的路上,西門路一段(原逢甲路)之東側。民國59年(1970)因拓寬逢甲路(今西門路一段),擬拆除小西門,因受成功大學保存古蹟之請,遂將小西門遷移光復校區小東門段城垣。

保存狀況:日治時期的毀城拆垣,小西門兩旁的城垣皆被拆除,小西門幸而得以保存,
         與大東門、大南門於昭和十年被列為史蹟保存。民國59年(1970)因拓寬
         逢甲路(今西門路一段),擬拆除小西門,因受成功大學保存古蹟之請,
         遂將小西門遷移光復校區小東門段城垣,規模依舊;惟當時因作業上的疏
         忽,造成城樓與城門方向錯置的情況。

     現仍嵌於城門內壁的〈守城兵役勒索示禁碑記〉,係道光28年(1848)臺
         灣總兵葉長春與臺灣兵備道徐宗幹二人會銜立碑告示於各城門,今僅存的
         大東門、大南門及小西門猶存立此示禁碑,可供了解清代臺灣吏治與社會
         問題。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日明治40年間的小西門.jpg 日明治40年間的小西門

小西門舊址圖中西門路一段汽車經過處.jpg

遷至成大校區的小西門.jpg

小西門舊址圖中西門路一段汽車經過處 遷至成大校區的小西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大南門(寧南門)

創建年代:清雍正3年(1725

歷史沿革:清雍正3年(1725)臺灣府城始建木柵,築城門七座以固防。清乾隆元年(1736)改以土、石(花崗岩)構築城門,並建城樓;後續以刺竹、綠珊瑚環繞木柵,增強防衛。清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以後,改建磚、土城垣,並新建小西門,合原有大西門,大、小東門,大、小南門與大、小北門共計八座城門。於是,府城的屏障益固;爾後,續有修葺,並建外城,府城城郭的規模更顯宏偉完備。

進入城門,發現入口比出口略小,乃為安置與伏貼城門而設計。圓弧形城壁又稱甕城或半月城,屬於小型外郭,具有加強防衛的作用。內城城壁間嵌有道光28年(1848)所立的示禁碑記,刻著「農商負販、車牛往來,不許兵役勒索,特示」諸字,可供了解清代吏治與社會問題。

清乾隆40年(1775)「寧南門」門額,與日昭和2年(1927)「大南門」門額,見證臺灣府城整修擴建的史實,為重要的歷史文物。

環境描述:小南門、大南門、小西門位在福安坑溪南岸,該溪為臺灣府城的左內河;法華寺、竹溪寺位在溪仔墘溪北岸,該溪為臺灣府城外的左護河。

保存狀況:大南門於二戰後遭侵占作為住家使用,民國51(1962)颱風過境,大南門嚴重崩毀,但並未因此而加以整修,一直到民國64(1975)台南市政府推動觀光年活動,進行「名勝古蹟整修三年計畫」,才得以遷移違建戶與整修城牆,大南門乃於民國67(1978)修護完成,重修的城樓屬仿前大南門古式RC造建築,民國88(1999)再重建成為今日的面貌。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大南門(寧南門).jpg

大南門外觀

大南門馬道上1.jpg

大南門馬道上2.jpg

大南門馬道上 大南門馬道上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大西門(鎮海門)

創建年代:清雍正3年(1725

歷史沿革:臺灣府城大西門,又稱鎮海門,創建於清雍正3年(1725),係臺灣知縣周鍾瑄創建木柵城所建城門之一。清乾隆元年(1736),改以土、石構築城門,並建城樓。其位置原在今西羅殿,城門之外就是接官亭及鎮渡頭,是臺灣府最重要的門戶。清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後,清廷警覺到城防的重要性,乃將大西門往東遷建,新建大西門於宮後街。清道光15年(1835)自小西門起,繞大西門至小北門止,擴建外城,另開奠坤門、兌悅門、拱乾門三門,以加強府城西緣濱海的防務。
自日明治33年(1900)起,因道路及鐵路建設的需要,已陸續貫通部分城垣。及至日明治35年(1902)展開較大規模的城垣拆除行動,首先拆除今成功路至民生路段的西門段城垣及大西門,用以開闢火車站到安平的通道;大西門於日明治36年(1903)拆除故址在今民權路二段、西門二段與宮後街的交叉路口。

環境描述:今遺址為民權路二段與西門路二段路口。西元1903127日臺灣總督府同意臺南廳長山形脩人之申請拆除大西門,並將大西門材料提供臺南廳使用。

保存狀況:日治時期拆除城門城垣,大西門已拆除不存。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1895年臺南迅速測圖中的「大西門」位置.jpg

1895年臺南迅速測圖中的「大西門」位置

 

「大西門腳」舊地名,今西門路與民權路口2.jpg

 

 

「大西門腳」舊地名今西門路與民權路口1.jpg

 

「大西門腳」舊地名,今西門路與民權路口 「大西門腳」舊地名,今西門路與民權路口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御史衙

創建年代:清康熙年間(1684~1722)

歷史沿革:清初設派駐巡臺御史衙署於鷲嶺南坡,今原臺南州廳以東一帶前,俗稱牛屎埕,其乃為御史埕之諧音。御史衙後遷於原鳳山縣公館(東安坊嶽帝廟前)。清雍正元年(1723)改建為都察院,左右分建滿、漢御史住所,清乾隆元年(1736),滿察院白起圖闢左旁曠地為射圃。清乾隆15年(1750),漢察院楊開鼎闢右旁曠地為射圃。清乾隆46年(1781)停派後御史衙署廢,而後御史衙改為文昌祠,今奎樓書院東側。

環境描述:文昌祠太平洋戰爭期間,本祠受B26砲擊,幾乎全毀。戰後後民眾侵據,改建為一樓民房居住,目前約近三十戶住於此,部份為廢墟,奎樓書院東北側的古牆與奎樓幼稚園教室相連。

保存狀況:原建築已不存,後遷建於文昌祠(今府前路一段巷90巷34弄)。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御史衙舊址外觀1.jpg

御史衙舊址外觀北側3.jpg

御史衙舊址外觀西側2.jpg

舊址外觀 舊址外觀-北側 舊址外觀-西側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亭仔腳醫館

創建年代:清同治8(1869)

歷史沿革:英國傳教師馬雅各醫生,於清同治8(1869)初再來臺南宣教,當時在二老口許厝(許遜榮厝)租得民房,設醫館及禮拜堂(府城隍廟之東北邊),藉行醫並進行傳教,此時的醫館後來稱「舊樓」。6月又在府城隍廟之西側亭仔腳街租厝設立禮拜堂(今約青年路111號附近)宣教,此為臺灣府宣教之中心,也為「臺灣府城教會」開始。後於因醫館的空間不夠,於是新購地崙仔頂,興建醫館即稱為「新樓」。

環境描述:舊醫館(舊樓)乃租用二老口許遜榮宅第,在啟聰學校西南角。原亭仔腳街禮拜堂為今青年路111號,改為商店。

保存狀況:原建物已拆除。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亭仔腳醫館原亭仔腳街禮拜堂舊址1.jpg

亭仔腳醫館舊醫館舊址啟聰國校1.jpg

亭仔腳醫館舊醫館舊址啟聰國校2.jpg

原亭仔腳街禮拜堂舊址 醫館舊址啟聰國校 醫館舊址啟聰國校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領事府

創建年代:清咸豐9(1859)

歷史沿革:清咸豐9(1859)府城設通賓總局於臺灣道署,領事府乃為領事對外國人接洽:商務、遊歷傳導等業務。

環境描述:領事府建於臺灣府署之東側,北側有德慶溪自竹園崗(臺南一中),流經舊醫館、領事府、府署、鴻指園、考棚等北側,後沿覆鼎金臺南醫院南側。

保存狀況:地表建物已不存,經透地雷達偵測得知,疑有大片建築遺構存於地表下,建議進行「試掘」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領事府衛民街與萬昌街口兩側乃為舊址3.jpg

領事府舊址外觀-東向西攝影1.jpg

領事府舊址外觀西東2.jpg

衛民街與萬昌街口兩側乃為舊址 舊址外觀-東向西攝影 舊址外觀-西向東攝影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馬兵營

創建年代:鄭氏時期(1661~1683)

歷史沿革:馬兵營即舊臺南地方法院位址,係明鄭時期軍隊的騎兵營址,因此而得名。俗諺「食水馬兵營」,是指馬兵營的井水甘美,極適合飲用的意思。早期臺南的飲用水都含有鹽分,只有馬兵營的井水清冽甘美。因此,明鄭時期才會選擇此地屯駐馬兵。
日明治40(1907)馬兵營街打通拓寬後,其兩旁街道可明顯看出房屋宅邸的遺址,相傳連橫曾居住在這一帶,而後才被徵收為臺南地方法院的建築用地。在連橫的《臺南古蹟誌》中亦曾提到馬兵營,並留下「海上燕雲涕淚多,劫灰零亂感如何!馬兵營外離離柳,夢雨斜陽不忍過」思念故居的詩作。近年臺南市政府在臺南地方法院外牆邊豎立「馬兵營遺址」與「史家連雅堂馬兵營故址」二方石碑,用以標示該地的歷史意義。
環境描述:

日大正元年(1912)開始改建為臺南地方法院,日大正3(1914)31日啟用至民國八十年代遷至安平區健康路四段,民國100年原臺南地方法院進行調查修護,預計民國1058月完工,未來將保留少年法院於此,另外有原南地方法院的歷史展示空間,以活化「原臺南地方法院」國定古蹟。

保存狀況:清領時期將騎兵營隊移往他處,該地已成住家,日治時期成為台南地方法院。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馬兵營舊址1.jpg

馬兵營舊址2.jpg

馬兵營舊址3.jpg

馬兵營舊址 馬兵營舊址 馬兵營舊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道標都司

創建年代:清康熙23(1684)

歷史沿革:《臺灣縣志》﹤武備志四・營制﹥-陸路營制:「康熙二十二年平臺,分臺灣為附郭縣,額設總兵官一員、遊擊三員、守備三員(內撥右營守備一員,歸入道標)、千總六員(內撥左營千總一員,歸入道標)………康熙二十四年,靖海將軍侯施琅,題請官三年轉遷;兵三年一換,各就內地標營額數委千把總節次帶領,到臺換班,永為成例。

清康熙23(1684)清廷設臺廈道轄「道標營」,同治8(1869)清廷陞游擊為都司,而將道標營改稱為「道標都司」。

環境描述:原址與舊臺灣縣署相鄰,約在今中山路與北門路口東南側的中央標準局。

保存狀況:日治時期闢建道路已拆除不存。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道標都司舊址1.jpg

道標都司舊址2.jpg

道標都司舊址3.jpg

道標都司舊址 道標都司舊址 道標都司舊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海防廳

創建年代:清雍正9(1731)

歷史沿革:臺灣海防廳其主要職務是稽查臺灣各港口船隻出入,原駐鹿耳門,清雍正9年(1731)移駐二府口。昔日臺灣海防廳署位於臺江內海畔,坐東朝西,俗稱「二府衙」,係相對於臺灣府署之稱。清光緒元年(1875)裁撤臺灣海防缺,臺灣同知改為卑南同知,移駐卑南。

清光緒14(1888)海防廳署改作「按司獄衙門」,日治初期轉作陸軍衛戍監獄,後改建為日式房舍,戰後由臺灣省山林管理處接收使用,今已裁廢,售出改興建飯店。臺灣海防廳舊址約今友愛市場東南邊一帶。

環境描述:海房廳衙門瀕臨臺江內海,衙門口附近統稱二府口,現為友愛市場西側的府前路一段304巷;臺灣海防廳北面側邊的巷道,俗稱二府衙邊街,即今永福路二段35巷。

保存狀況:部份建物已改建為友愛市場,戰後為臺灣省山林管理處宿舍區,今已裁廢,售出興建大型飯店中,少部分可能地表下方還有海防廳遺構,建議下期進行「透地雷達偵測」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海防廳忠義路入口現況.jpg

海防廳現地被大樓改建佔滿.jpg

海防廳友愛市場後側2.jpg

忠義路入口現況 現地被大樓改建佔滿 友愛市場後側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縣署/臺灣縣署

創建年代:清乾隆15年(1750)

歷史沿革:臺灣縣署原在今臺南火車站前一帶,清乾隆15年(1750)知縣魯鼎梅移到鎮北坊赤嵌樓側,即今成功國小校園。

據清康熙33年(1694)高拱乾《臺灣府志》﹤規制志﹥‧衙署:「臺灣縣治,在東安坊,西向。」

《福建通志臺灣府》﹤公署: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十八﹥・臺灣縣:「知縣署在鎮北坊赤嵌樓之右,西向。舊在東安坊,故偽鄭宅,規制甚隘。乾隆十五年,知縣魯鼎梅蒞任,謀改易,邑紳張方升、王克褎、諸生龔帝臣輩首事勸捐,知府方邦基以其事詳於督撫,得允乃移建今所(中有新民堂,在治內;後為愛堂,郡守方邦基題額.又有齋曰古春小築)。典史署在縣署右。」典史署即臺灣縣捕廳衙署,掌緝捕各地駐防逃兵的官署,置典史一員掌事。

環境描述:日大正年間臺灣縣署改建學校用途,日大正13年(1924)學校落成臺南女子學校遷入,日昭和三年(1928)改為明治公學校,戰後改制為成功國民學校至今。

2015年市府進行透地雷達偵測後,進行考古工作,地表多處出現臺灣縣署遺構,跟隨的出土文物如安平壺、一葉之秋磁盤、青花磁盤等等完整或有龜裂,另外大量出土史前黑陶、青花磁、磁碗、碗盤、破片等豐富的文化層。

保存狀況:日至時期改為學校後,縣署即拆除不存;日前經考古試掘,操場地表下方出土臺灣縣署建築遺構。另有清咸豐4年(1854)「臺灣縣署理水鑿渠碑記」存立大南門碑林,清乾隆37年(1772)「臺灣縣捕廳衙署記」收存鄭成功文物館。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臺灣縣署舊址建築遺構出土1.jpg

臺灣縣署舊址建築遺構出土2.jpg

臺灣縣署舊址建築遺構出土3.jpg

舊址建築遺構出土 舊址建築遺構出土 舊址建築遺構出土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臺灣府署

創建年代:清康熙23(1684)

歷史沿革:清康熙22(1683)清廷平臺後,翌年設臺灣府,轄臺灣、諸羅、鳳山三縣,臺灣府署即設於明鄭時期鄭氏天興州舊署,今府城隍廟之東北側。清乾隆30年(1765)知府蔣允焄在鄭成功故宅左畔擴大「四合亭」及鴻指園。

日治時期臺灣府署舊址先後經曾為步兵營、五大隊、司令部官舍、憲兵隊分隊,戰後延用為臺南市憲兵隊。

清康熙33(1694)高拱乾的《臺灣府志》﹤規制志‧衙署﹥:「府治,在東安坊,南向。

《福建通志臺灣府》﹤公署: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十八・臺灣縣﹥:「知府署在東安坊,南向.舊偽鄭宅,康熙二十四年,知府蔣毓英修.雍正七年,知府倪象愷恢廓重建,規制悉具.九年,知府王士任建三來堂,又置住屋一所為新署.署右側舊有榕梁四合亭遺址,地甚寬敞,乾隆三十年,知府蔣允焄改建官廳(中有懷堂,總督劉世明題扁.四合亭在治後,高側老榕三株,根幹蟠結,架空如橋,亙數丈,廣二尺,人可步履其上,名曰仙梁,亦曰榕梁.鴻指園,乾隆間郡守蔣允焄因四合亭而廣之。三來堂、榕蔭堂,俱嘉慶間郡守慶保題。來復堂,嘉慶間郡守楊廷理建)。」

環境描述:民國八十年代憲兵隊遷移後一直閒置,近年土地陸續出售,剩餘部份已闢為小公園、初人庭園及私人經營中型停車場。另外府署尚有一塊空地:衛民街86號至78號之空地,憲兵204指揮部管理眷村產權。衛民街70巷南邊西側至衛民街96巷對面。

保存狀況:府署尚有一塊空地:衛民街86號至78號之空地,屬憲兵204指揮部管理眷村產權,為國有財產。衛民街70巷南邊西側至衛民街96巷對面的空間。地表下方可能仍存遺構,建議進行「透地雷達偵測」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臺灣府署舊址外觀北側.jpg

臺灣府署舊址外觀西南側.jpg

臺灣府署舊址外觀東向西拍攝.jpg

臺灣府署舊址外觀北側 舊址外觀西南側 舊址外觀東向西拍攝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 巡道署/臺灣道署

創建年代:清雍正5(1727)

歷史沿革:《福建通志臺灣府》﹤公署: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十八﹥・臺灣縣:「臺灣道署在府治西定坊,西向,廳事顏曰「敬事堂」,雍正十二年巡道張嗣昌增建官廳(中有斐亭,康熙間觀察高拱乾建,叢篁環植,翠色猗猗,故取衛詩有斐之義.澄臺在斐亭左,觀察高拱乾建,高可望海,寓望園在治後,康熙間觀察周昌闢)

清康熙23(1684)臺灣納入清朝之版圖,設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縣,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署,簡稱「道署」,為清代臺灣最高行政官衙。

清雍正5(1727)臺灣道與廈門分離,臺灣道署遷移至臺灣府臺灣縣西定坊,臺灣道署即設於明鄭時期鄭氏承天府舊署,臺灣道署坐東朝西,中有「敬事堂」,其後堂「鶴馴堂」,署後「寓望園」。

日治時期臺灣道署舊址,日大正5(1916)曾為「臺南廳舍」,其後暫時充當「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使用。日昭和5(1930)臺南市役所由臺南州廳遷至「臺南舊廳舍」。戰後,改為永福國小。

環境描述:昔日臨臺江內海,斐亭與建澄臺構築在海邊的高坡上,茂竹環密,風晨月夜,發出謖謖之聲,夾雜著陣陣浪濤聲,自然天籟的雅致情景,使文人墨客流連忘歸,而有「斐亭聽濤」、「澄臺觀海」的美譽,名列清代臺灣八景。其後海填陸生,海岸線西退,如今周圍已是高樓大廈林立。

保存狀況:從日治時期至戰後歷經多次改建及使用機能的轉變,原道署已完全不存,且周遭環境景觀也完全改變。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臺灣道署台郡八景中的澄臺觀海.jpg

臺灣道署舊址外觀.jpg

《台灣府志》台郡八景中的澄臺觀海 臺灣道署舊址外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赤崁樓

創建年代:西元1653(明永曆七年)

歷史沿革:西元1625年,荷蘭人向新港社原住民購換赤崁一帶的土地,設商館建市街,名曰「普羅民遮市街」(Stad Provintia),以紀念荷蘭獨立時的七省聯盟。

西元1653年,荷蘭人為鞏固在臺灣島上之防衛,決定在熱蘭遮城對岸另築一個城堡,以強化守衛能力,以防叛亂,是年八月在赤崁一沙丘上興工,並於翌年517日正式定名為地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與臺江內海對岸的熱蘭遮城遙遙相望,當地人視因其係建於赤崁之地,乃稱為「赤崁城」,又因該城規模不大略似高樓所以也稱做「赤崁樓」,再因當時漢人稱荷人為「紅毛番」,故此城又有「紅毛樓」,在東北和西南各突出一座稜堡,規模比熱蘭遮城小。

明永曆154月初1(西元1661430)國姓爺鄭成功率軍登臺,收復普羅民遮城,將此改設為承天府。國姓爺接著圍困熱蘭遮城,歷經九個月,荷人於明永曆161213(西元166221),鄭氏遷居熱蘭遮城(臺灣城)後,此地仍為軍備倉庫之用。鄭氏孫輩降清後,赤崁樓持續當為火藥庫,然於清康熙60(1721)的朱一貴事變受到有嚴重毀損,同治光緒年間雖曾有大士殿、海神廟文昌閣、蓬壺書院及五子祠等建築,以致荷蘭城堡之風格已經不存。

環境描述:昔日臨臺江內海,稜堡之瞭望亭可眺望一鯤身島「熱蘭遮城」,今星移物換,高樓大廈令人難以想像當年《臺灣縣志》中臺灣八景之一的「赤崁夕照」美景。

日昭和17(1942)日人修築五子祠殘蹟及拆除大士殿,發現部分荷蘭時期之殘蹟,赤崁樓上的閣樓則僅存海神廟、文昌祠兩座,及蓬壺書院門廳。戰後,大士殿重建於赤崁樓西北側。

保存狀況:民國54(1965)赤崁樓做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移除了不少朽木,卸換上許多鋼筋水泥的柱樑。現今赤崁樓外觀特徵為現今尚存海神廟、文昌閣兩建築、蓬壺書院門廳及荷式遺跡。

文資身份:國定古蹟

現況照片

普羅民遮城城蹟1.jpg

普羅民遮城城蹟3.jpg

普羅民遮城城蹟 普羅民遮城城蹟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御碑亭

創建年代:清乾隆53年(1788

歷史沿革:清乾隆53年(1788)正月,擒獲北路林爽文,克南路鳳山。2月獲南路莊大田,臺灣南北路悉平。三月,乾隆帝接獲福康安捷報,御筆親撰「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福康安奏報生擒莊大田紀事語」及「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三篇。8月萬壽節,以近八旬之天子,藏八事之武功,於古誠希,示後有述,撰「平定臺灣告成熱河文廟」、「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兩篇,囑於廈門、臺灣兩地鐫石立碑,每地前四篇滿漢文各一,後一篇滿漢文合刻,計一組九座,每座以贔屭(石龜)背負之。另製「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一座立於諸羅(今嘉義)縣,以紀念守城之功。

十座鐫刻後運抵臺灣府城福安坑口,當起卸登陸時,一座碑座(贔屭)不慎翻落臺江大海,無法打撈。

則在臺灣以沙岩新製作一座碑座,連同「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碑運送嘉義安置。

日昭和3年(1928),日人開闢拓寬幸町通及綠町通,將石碑遷移到大南門,從東破牆而運入甕城內;戰後為違建戶佔住。

民國50年(19616月臺南市各界倡修赤崁樓,臺南市政府決定遷移石碑到赤崁樓南面臺基下至今。

環境描述:嗣九座石碑沿福安坑南岸進入小西門,經下太子街、兵馬營街、大南門街,運抵文廟左前方山仔尾偏東南坡,奉敕興建功臣祠,西向,祀平臺大將軍大學士福康安、參贊大臣海蘭察、成都將軍鄂輝、護軍統領舒亮、普爾普、閩浙總督李侍堯、福建巡撫徐嗣曾等。九座石碑,「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一座立於功臣祠後;功臣祠前則置四碑西向,左右各置兩碑為南北向,共八碑,碑座皆覆以亭。

日大正6年(1917)於臺南廳農會新農園設置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女學校,之後於女學校前開闢道路西接大南門街,因此功臣祠、昭忠祠被毀,九座碑座集中在道路北側,重新排成一列南向,以原「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碑居中,兩旁間隔各置「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福康安奏報生擒莊大田紀事語」及「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平定臺灣告成熱河文廟」滿漢文碑並列成四對。

保存狀況:御碑亭不存,御碑於民國50年(1961612日運送赤崁樓時一座御碑翻落破損。御碑碑文風化嚴重。

文資身份:一般古物

 

41 御碑亭1.jpg

41 御碑亭2.jpg

41 御碑亭3.jpg

御碑亭舊址 日治時期在大南門內御碑龜

赤崁樓的御碑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御碑亭

創建年代:清乾隆53年(1788

歷史沿革:清乾隆53年(1788)正月,擒獲北路林爽文,克南路鳳山。2月獲南路莊大田,臺灣南北路悉平。三月,乾隆帝接獲福康安捷報,御筆親撰「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福康安奏報生擒莊大田紀事語」及「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三篇。8月萬壽節,以近八旬之天子,藏八事之武功,於古誠希,示後有述,撰「平定臺灣告成熱河文廟」、「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兩篇,囑於廈門、臺灣兩地鐫石立碑,每地前四篇滿漢文各一,後一篇滿漢文合刻,計一組九座,每座以贔屭(石龜)背負之。另製「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一座立於諸羅(今嘉義)縣,以紀念守城之功。

十座鐫刻後運抵臺灣府城福安坑口,當起卸登陸時,一座碑座(贔屭)不慎翻落臺江大海,無法打撈。

則在臺灣以沙岩新製作一座碑座,連同「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碑運送嘉義安置。

日昭和3年(1928),日人開闢拓寬幸町通及綠町通,將石碑遷移到大南門,從東破牆而運入甕城內;戰後為違建戶佔住。

民國50年(19616月臺南市各界倡修赤崁樓,臺南市政府決定遷移石碑到赤崁樓南面臺基下至今。

環境描述:嗣九座石碑沿福安坑南岸進入小西門,經下太子街、兵馬營街、大南門街,運抵文廟左前方山仔尾偏東南坡,奉敕興建功臣祠,西向,祀平臺大將軍大學士福康安、參贊大臣海蘭察、成都將軍鄂輝、護軍統領舒亮、普爾普、閩浙總督李侍堯、福建巡撫徐嗣曾等。九座石碑,「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一座立於功臣祠後;功臣祠前則置四碑西向,左右各置兩碑為南北向,共八碑,碑座皆覆以亭。

日大正6年(1917)於臺南廳農會新農園設置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女學校,之後於女學校前開闢道路西接大南門街,因此功臣祠、昭忠祠被毀,九座碑座集中在道路北側,重新排成一列南向,以原「命於臺灣建福康安等功臣祠詩以誌事」碑居中,兩旁間隔各置「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福康安奏報生擒莊大田紀事語」及「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序」、「平定臺灣告成熱河文廟」滿漢文碑並列成四對。

保存狀況:御碑亭不存,御碑於民國50年(1961612日運送赤崁樓時一座碑翻落破損。御碑碑文風化嚴重。

文資身份:一般古物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赤崁樓

創建年代:西元1653(明永曆七年)

歷史沿革:西元1625年,荷蘭人向新港社原住民購換赤崁一帶的土地,設商館建市街,名曰「普羅民遮市街」(Stad Provintia),以紀念荷蘭獨立時的七省聯盟。

西元1653年,荷蘭人為鞏固在臺灣島上之防衛,決定在熱蘭遮城對岸另築一個城堡,以強化守衛能力,以防叛亂,是年八月在赤崁一沙丘上興工,並於翌年517日正式定名為地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與臺江內海對岸的熱蘭遮城遙遙相望,當地人視因其係建於赤崁之地,乃稱為「赤崁城」,又因該城規模不大略似高樓所以也稱做「赤崁樓」,再因當時漢人稱荷人為「紅毛番」,故此城又有「紅毛樓」,在東北和西南各突出一座稜堡,規模比熱蘭遮城小。

明永曆154月初1(西元1661430)國姓爺鄭成功率軍登臺,收復普羅民遮城,將此改設為承天府。國姓爺接著圍困熱蘭遮城,歷經九個月,荷人於明永曆161213(西元166221),鄭氏遷居熱蘭遮城(臺灣城)後,此地仍為軍備倉庫之用。鄭氏孫輩降清後,赤崁樓持續當為火藥庫,然於清康熙60(1721)的朱一貴事變受到有嚴重毀損,同治光緒年間雖曾有大士殿、海神廟文昌閣、蓬壺書院及五子祠等建築,以致荷蘭城堡之風格已經不存。

環境描述:昔日臨臺江內海,稜堡之瞭望亭可眺望一鯤身島「熱蘭遮城」,今星移物換,高樓大廈令人難以想像當年《臺灣縣志》中臺灣八景之一的「赤崁夕照」美景。

日昭和17(1942)日人修築五子祠殘蹟及拆除大士殿,發現部分荷蘭時期之殘蹟,赤崁樓上的閣樓則僅存海神廟、文昌祠兩座,及蓬壺書院門廳。戰後,大士殿重建於赤崁樓西北側。

保存狀況:民國54(1965)赤崁樓做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移除了不少朽木,卸換上許多鋼筋水泥的柱樑。現今赤崁樓外觀特徵為現今尚存海神廟、文昌閣兩建築、蓬壺書院門廳及荷式遺跡。

文資身份:國定古蹟

現況照片

普羅民遮城城蹟1.jpg

普羅民遮城城蹟3.jpg

普羅民遮城城蹟 普羅民遮城城蹟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