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鎮海營/臺南市中西區金華路二段四段21

創建年代:清嘉慶年間

歷史沿革:

清嘉慶嘉慶五年至十四年間(1800-1809)海盜蔡牽屢屢騷擾臺灣府城,府城為保護城西港口,特設鎮海營於西城外駐兵防守[1]。鎮海營建於佛頭港、北勢港兩港間突出帶,其南為南河港、安海港,北為新港墘港,凡進出府城門口船隻須經於此,其扼守重要航道之北勢港,確為要衝之地。營房背後為海安宮及溯北勢港而上的水仙宮。「三益堂」為三郊議事公所,設於水仙宮邊,為三郊商辦理貨物出口業務之處。鎮海營順港道分汊座東北向西南,略呈長方形。營房在日昭和初年因道路開拓及設港公學校(今協進國小)後全部毀去。

營址在海安宮前(今民生路與金華路交會口,協進國小右南側) ,鎮守五條港道出運河(舊運河)。 

環境描述:位於風神廟街、海安宮街街尾,今中西區協進國小之西南側。清末鎮海營兵還土填造通安平之路,今已不存。    

現況照片:

MVIMG_20190626_084215.jpg

 

協進國小臺南市中西區金華路二段四段21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頁94。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