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B城門 (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2.南沙宮/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55

創建年代:清乾隆十一年(1746)

歷史沿革:

盧姓家族來臺後,於府城南河港碼頭拉縴謀生,因盧姓祖先崇拜包公的公正廉明、鐵面無私,初建小廟供奉,故有「開基包公廟」之稱。清乾隆十一年(1746),家族集下南河街、頂南河街,看西街、松子腳等地住戶,盧姓族親鳩資籌建「南沙宮」,奉祀主神黃府千爺,乃因黃府千爺源自福建晉江縣南沙崗故名。南沙宮座南朝北,面向仁愛街(此街早期稱為「看西街」),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重建廟堂,廟面對著南河港港道,此時南河港港道尚存,河道東抵原大西門腳,在西門町輕便鐵路西側、頂南河街北側,由1911年﹤臺南市區改正計畫圖﹥可證[1]。民國八十四年(1995)再次重建,改為座西南朝東北,面向和平街,今貌。南沙宮主祀包府千歲、朱王、黃府、欽王、順王、張王、十三王、黃府夫人,同祀福德正神、關帝聖君、觀音菩薩、狄青元帥、石玉元帥、謝將軍、范將軍、王朝將軍、馬漢將軍、中壇元帥、五營、下壇將軍。本廟與藥王廟、金華府合屬「三協境」共守臺灣府城西城。

DSC00613.jpg DSC00606.jpg

 

 

 

[1]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手稿。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普濟殿/臺南市中西區普濟街79號   創建年代:相傳建於明永曆年間

歷史沿革:

本廟原奉祀觀世音菩薩,名曰:「普濟寺」。相傳明永曆年十八年寧靖王朱術桂來臺後,經常遊憩於寺前一帶,而賜名改為「普濟殿」,俗稱「普濟廟」。清初有同安縣商賈奉池府王爺(池王爺名曰陳文魁,宋朝泉州府同安縣馬巷村人。某日夜裏見有瘟神降臨村裡水源下毒,唯恐村人有難,親自嘗水後腹內絞痛,於池畔留言,警告村人。次日天亮村人來水池取水,見其全身已發黑死亡,村人感其義行,尊奉為神紀念)神尊來臺,將神像寄放寺中,後來池府王爺經常顯示神蹟,信徒逐漸增加,遂成為主神,為本市最古老的王爺廟之一。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府城三郊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等商戶鳩資興建,二月動工,二十四年十二月竣工。[1]而後曆代均有修繕由廟內現存文物可證,如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石額」匾,拜殿有嘉慶二十三年(1818)「龍柱」,廟前左牆壁嵌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普濟殿重興碑記」、清咸豐五年(1855)「普濟殿重興碑記」等修建石碑。而後清同治元年(1962)臺南大地震廟堂受損,清同治四年(1765)「重興普濟殿碑記」紀錄董事發起重修,清光緒九年(1883)董事尤德玉、董近芳、蘇家俊又發起重建。日明治三十二年境內居民又捐金重修;日大正十二年(1923)「重興碑記」、民國六十七年(1978)改建。民國九十六年(2007)再建完工之際,王爺指示十一月五日辦理「慶成祈安三朝建醮大典」。

本廟座北朝南,由軒亭、三川殿、拜殿、正殿、後殿組成,三川殿、拜殿龍柱及石獅等石雕精美;

正殿奉池府王爺及侍衛雕刻栩栩如生;頗為逗趣,正殿配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大太爺(田都元師)、太子爺、黑虎將軍、五營。側左後闢為觀音殿奉祀觀音佛祖、地藏王菩薩、韋馱尊者、十八羅漢、大聖爺、張府聖君(聖君廟寄佛之「法主公」)。

廟存有重要文物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普濟殿」石雕匾、清乾隆十一年(1746)「普濟殿」木額匾,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英靈千古」匾、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望之儼然」匾、道光元年(1821)「何事於仁」匾、同治二年(1863)「威助王師」匾。

聖君廟與粗糠崎土地公廟
 聖君廟街街口原有聖君廟(西門路二段365巷口外,聖君廟奉張府聖君 (法主公),及粗糠崎土地公廟,毀於日人在大正年間進行市區改正計畫,而後附於於普濟殿左後側廂房。普濟殿管理委員會幫助「聖君廟」護廟,建於普濟殿右前祀奉「法主公」,民國一〇七年(2018)4月20日入廟安座。

環境描述:廟的四周街道四通八達如網,有頂粗糠崎街、下粗糠崎街、大廠口街、試經口街、磚仔埕街、普濟殿街(仁和街、外王宮港街、牛塭堀街、十八洞街、聖君廟街(形家稱為「蜘蛛結網」穴)。道光三年台江陸浮後,府城地理成了一隻振翅欲飛的「鳳凰鳥」,「普濟殿」即位在鳳凰嘴。

DSC00687.jpg

DSC00677.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78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藥王廟 /臺南市中西區金華路四段86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七年(1716)

歷史沿革:依據《重修臺灣縣志》卷六 ﹤祠宇志/廟﹥:「藥王廟,在西定坊。祀藥王韋慈藏(按元成宗時,立三皇廟於府、州、縣,春秋通祀,以醫藥主之。明洪武初,仍元制,定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通祀三皇: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康熙五十七年,道標千總姚廣建。[1]」藥王廟昔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主祀神農大帝,同祀藥王大帝(韋慈藏)、伏羲大帝、天上聖母、觀音佛祖、白府王爺、華陀(神位牌)、註生娘娘、福德正神。清乾隆十年左藥王廟及北勢街居民龔文瑞、陳瑞興兩人發起,蔡枕、蔡央、蔡媽德等捐款五百元重建廟堂。[2]

民間流傳三皇之一神農氏「親嘗百藥,造福百姓」,而奉為「藥皇」信仰,廟方以農曆四月廿八日為主聖誔日。清乾隆戌申(五十三年,1788年)「福壽我民」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臺灣知府楊廷理書、殿前懸掛「東表古皇」匾、神龕兩側有清乾隆五十三年,參贊大臣提督福建全省水師軍務總轄臺澎水陸官兵事務勇巴圖魯蔡攀龍敬獻木刻對聯:「北勢踞上風地道有生皆掌握,東瀛培元氣天時來調藉功黍」。歷代亦多次重建留存相關文物,乾隆三十年間臺灣知府蔣允焄及廣東等處提刑按察司梁文科長生祿位牌,及清道光十八年(1838)存有「重修藥王廟碑記」及廟口右前奉兵馬五營兩側立有兩根舊廟石柱,上聯「藥帝君臣尊九五」,下聯「王師兵馬壯屯營」。民國五十八年(1969)臺南市政府拓寬協進街(今金華路四段)而拆除後殿、正殿,剩前殿(今之正殿)。民國七十五年(1986)再次改建,為今貌。本廟與南沙宮、金華府合屬「三協境」共守臺灣府城西城外。

環境描述:位於北勢街街尾,北勢街昔日小路,由五條港可走陸路至安平。

DSC_5901.jpg DSC_5896.jpg

 

 

 

[1]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卷六 祠宇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177-178

[2]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8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西羅殿 / 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90

創建年代:康熙五十九年(1718)

歷史沿革:清康熙五十七年間,郭姓先祖家族有自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移民來臺,隨身帶著泉州鳳山寺古廟分香廣澤尊王(郭聖王)來府城[1],在五條港區南河港一帶碼頭拉縴為業。康熙五十九年(1718),郭姓族人集資於南勢街尾建一簡易館舍供奉祖神廣澤尊王-郭聖公,稱為「聖王公館」,兼為族親聯誼場所。郭姓族人來台日益增多,而後盤據南河港渡鎮頭碼頭為勢力範圍,剽悍作風聞名五條港區,為碼頭工人五大姓之一,時流傳一諺語:「惹熊惹虎,毋通惹著郭大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大西門東遷後,郭姓族人再鳩資於大西門舊址移建聖王公館,改稱「西羅殿」,歷代均曾重修。早年郭姓族人每三年都會回泉州鳳山寺謁祖進香,並祭掃祖墳,直到中日戰爭時終止。近年又有回復「進香」朝拜慶典之舉。今建築乃民國七十七年(1988)重修,有三川殿與正殿,門神彩繪生動;三川殿與正殿間右廂為「十三太保館」,再右,祀奉聖王夫人妙應仙妃。正殿主祀廣澤尊王,脇祀二將陳欽差、黃太尉鎮守。 配祀有濟公、五營、帶馬侍從、福德正神、七爺、八爺、虎爺。西羅殿廣澤尊王常由「大駕」辦理公務並驅魔捉鬼,以至於「大駕」聞名全台(四輦轎內有四太保坐鎮,還有十太保及中壇元師在側)。府城特有的「做十六歲」民俗,一說源自南河港郭姓族人。

  •  

清咸豐四年(1854)臺澎水陸掛印總兵官恒裕「恩佑全台」匾、清光緒十七年(1891)裔孫榮

方叩謝「保安天下」匾、民國五十三年(1964)台南市市長葉廷珪獻「鳳山古地」(大理石)匾、民國五十五年(1966)蔣經國題「保安天下」匾、民國五十五年(1966)臺灣省議會議長謝東閔題「護國庇民」匾、民國五十五年(1966)林全興議長題「恩祐全臺」匾。

環境描述:廟址原在大西門城門位置,南為南河港港道,廟西的外五營一帶有一座安瀾橋。2018年廟方在修建廟堂曾挖出南河港港道。

DSC00748.jpg

MVIMG_20190626_085027.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88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媽祖樓天后宮/臺南市中西區忠孝街118號  

創建年代:乾隆十七年(1752)前

歷史沿革:相傳有內地一位商民來臺之初,暫住五條港區北側之哨船港旁閣樓上,離開時隨身保祐的「媽祖」香火袋置於閣樓上,忘了帶走,後里人見閣樓上有一道亮光,有閒人登樓查看,發現光源來自置香金身火袋,「媽祖樓」因而得名。另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附方達義所畫〈臺灣府城池圖〉中小媽祖廟與水門間之南側可見「媽祖摟」圖樣,推測本廟可能清乾隆十七年以前,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卷二〈政志. 壇廟〉記載:「又西門外鎮北坊有媽祖樓,其街以樓得名。[1]」清道光十年(1830)臺南大后宮「重修天后碑記」中「媽祖樓」捐佛銀九員。正殿媽祖及千里眼、順風耳神像於民國九十年三月八日凌晨,因電線走火 ,正殿損毀嚴重,神龕上懸掛「聖奠鯨波」匾,清乾隆乙亥(二十年1755年)孟秋穀旦(左側又刻:「道光庚子年本廟重修」),賜進士出身文林郎臺灣府教授唐山敬書。

後殿主祀觀音佛祖、準提菩薩,同祀註生娘娘,從祀韋馱、伽藍尊者,左右壁四大天王、十八羅漢。側殿祀奉李府千歲,過水廊左右壁勒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天后宮碑記〉由軍工道廠、府廠、三郊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貢生李英、張江俊、張五全、張江立,監生吳正霑及船商戶號舖戶商號捐建材或銀圓修廟。同治四年( 1726)〈重興天后宮碑記〉石鼎美等船商戶號捐金修廟。

媽祖樓天后宮 (2).jpg 媽祖樓天后宮 (5).jpg

 

 

環境描述:廟前為媽祖樓街,由普濟殿廟後試經口街可接西媽祖樓街,媽祖樓廟後為哨船港港道,廟右巷道可至金安宮,出廟口朝西邊看可見金安宮。

 

[1]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6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景福祠 / 臺南市中西區普濟街44

創建年代:清乾隆十五年(1750)

歷史沿革: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主祀福德正神,同祀火德星君與觀世音菩薩,配祀文、武判,係由此地民家讓出屋宇改建為祠。正殿高懸清嘉慶15年(西元1810年)「萬物資生」匾額,顯示土地公神格雖然卑微也有等級,卻也能夠福庇眾生。次間縧環板彩繪皆是民族藝師陳壽彝畫作,為珍貴的藝術作品,是為府城唯一列級古蹟的土地公廟。廟位於佛頭港邊,又稱為「佛頭港土地公廟」。佛頭港在明清之際可上溯至媽祖港,一向為碼頭工人聚集場所;廟前杉行街為木材集散地,商賈民人往來眾多,香火鼎盛。

廟前左側有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佛頭港福德祠碑記〉描述當年事件「廟右商店高築而氣勢凌廟,街眾視為災咎由來,故捐款拆低以平民忿;並公議捐款者遇神誕演戲,可免緣金分攤;廟前有檳榔櫃,亦年納租金。」另有清嘉慶十六年(1811)董事張克宜發起怡盛號等三十四商戶集資重修,從〈重修景福祠碑記〉之重修紀事,文末再記:「凡我本境既重興廟貌,則廟前街道理宜清肅,公禁不得藉為公所、聚賭、喧嘩、寄囤貨物、高搭涼棚、堆積污穢等弊;如有違禁,值年爐主首先阻止,仍敢不遵,聞眾呈官究治。」街市百態、庶民生活,盡在碑文之中。[1]

戰後,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曾經重修,民國五十三年(1964)再改建。今貌為民國七十年(1981)重修。因空間狹窄,建築極為簡樸,僅由拜亭、正殿組成。廟內左右牆有程咬金獻瑞圖、郭子儀問安鈞顛圖泥塑彩繪為府城名師蔡草如之作。廟內有壬寅年古石香爐(疑為乾乾隆四十年,1782年)。

環境描述:景福祠在人和街邊,是今保持尚稱完整的清代古街坊,昔日人和街、杉行街、佛頭港街,為丁字型之街道。今雖已鋪上水泥,略失古風,但街道兩旁依舊排列著商店,仍可從中追思昔日佛頭港商旅往來熱絡的痕跡。

景福祠 (2).jpg 景福祠 (7).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6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水仙宮/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1號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

歷史沿革:

創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漳泉商郊集資用竹篾所建簡易廟,供奉水仙尊王,位於於府城五條港中北勢港港口。清乾隆六年(1741)台廈商賈陳逢春捐資購地、填廟前港道、增建後殿,此時建築規模最為宏偉、華麗,為其他諸廟宇所不及。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北郊蘇萬利等商號再次集資修重新彩繪神尊、廟宇,自此後本廟為三郊管理。水仙宮經歷代多次整修,又日治末期(二次大戰前)時因建防空洞後殿被拆除,今僅存前殿。廟內有清乾隆三十年(1765)臺灣知府蔣允焄所立的「水仙宮清界勒石記」,碑文述「廟前舊有小港,通潮汐、滌邪穢,居民便之,亦神所藉以棲。歲久汙塞,市廛雜沓,交相逼處,遂侵官道」,官方諭令附近居民清除廟前荒穢,拆撤妨礙觀瞻的房舍,以利廟貌莊嚴、氣局軒敞;並且疏濬北勢港道淤塞,以利通暢。清嘉慶元年(1795)福建臺灣分巡臺澎兵備道所立「嚴禁海口舞弊勒索以安商艘事」、日大正六年(1917)「重修水修宮」、民國七十七年(1988)「重修水仙宮」。[1]

今現存正殿,主祀水仙尊王夏禹,同祀項羽、伍員、奡王、屈原合為「五水仙」,五水仙尊王為航海者、貿易商賈所崇奉,祈禱保佑海上航行平安、貿易順利。水仙宮大門不繪門神,採用門釘形式,以顯「水仙尊王」神格之尊貴,三川殿前有石鼓雕刻駿馬、鳳凰、牡丹以及喜雀飛到梅花樹枝的紋飾,用來表示「喜上眉梢」的吉祥意義;基座雕刻麒麟、萬字紋飾,更有逗趣的雙虎。石礎也雕刻麒麟、龍馬、靈龜、法螺、仙鶴、蕉葉與梅花鹿,皆在傳達迎祥納福,雕工精緻頗為特殊。同祀有三官大帝、觀音佛祖、釋迦佛、韋馱、善財、龍女、司命灶君、福德正神。

水仙宮同時也是昔日臺南商業組織「三郊」的總部。當時府城有「三郊」,為北郊、南郊、糖郊所共組的同業公會,對築橋、鋪路、修廟等公益事務極為熱心,因此常見於府城老廟宇的捐題碑上。廟內文物眾多如康熙五十二年(1713)臺灣水師左營遊擊廣陵卓爾壇獻「川靈配嶽」,康熙五十七年(1718)臺灣知府王珍獻「著靈鰲柱」,康熙六十一年(1721)臺灣總兵藍廷珍獻「萬里波澄」,乾隆六年(1741)臺廈商賈陳逢春獻「萬水朝宗」、乾隆三十年(1765)臺灣知府蔣允焄「砥波敷福」(以上舊匾已佚)、民國四十七年(1958)賈景德「大禹廟」、民國六十年(1971)何應欽「海國慈雲」、民國六十年(1971)黃朝琴「溥恩四海」等匾。民國一○四年(2015)修建,至民國一○七年(2018)竣工。

水仙宮 (1).jpg 水仙宮 (4).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73-74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菱洲宮/臺南市北區成功路524號

創建年代:清道光十四年(1834)

歷史沿革:相傳先民自大陸福建省泉州府攜帶「雷天王爺」香火來臺,庇佑避凶納吉,落腳於哨船港港口今裕民里活動中心。歷經數十寒暑,清道光十四年(1834)始搭蓋茅草屋,奉祀「雷天王爺」,稱為「天王爺館」。

本廟前為德慶溪出口,於現文賢路小康市場一帶往西南匯入舊運河,船隻來往頻繁,人聲鼎沸。清咸豐年間,某日哨船港口漂來帆船一艘,擱淺於現廟址之後,境民甚覺奇妙,隨即登船探視,發現船內有朱、雷、許三千歲,劍印將軍,水師提督,十二水手等神像,里民迎起神像,並合祀於「天王爺館」[1]。是時,草寮後街一時興盛,「天王爺」香火興旺。後里民亦由大陸湖北省武當山七星岩下七星樹祖廟奉迎「玄 天上帝」渡海來臺進駐「天王爺宮」。而後又奉迎麻豆五府千歲廟「范府千歲」金身合祀於廟內。

日大正元年(1911),里民倡議鳩資改建廟堂,為有翹脊燕尾廟頂,正式尊奉「玄天上帝」為主神,增建後殿,奉祀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清末至日治初陸續隨著內海陸續淤積。臺江因陸浮後,廟名亦改稱為「菱洲宮」,草寮後街,戰後更名為安民街,地方人士咸感街名不雅,建議政府改換街名,終於於民國三十七年除了將街名改為菱洲街,草寮溪後主要街道同時命名為菱洲東、南、北街。民國五十一年(1962)於現址成立菱洲宮籌建委員會,民國五十八年成立管理委員會,歷經數次修建改建,民國六十九年(1970)竣工完成,仍奉「玄天上帝」為主神,陪祀天、范、朱、雷、許五府千歲,後殿奉祀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等列位尊神。民國七十年十一月並舉行辛酉慶成祈安建醮大典,至民國七十八年(1989)原後殿擴建為佛祖殿,增祀三寶佛祖、地藏王菩薩、不動明王等列位神尊,民國八十六年舉行丁丑年慶成祈安三廟建醮大典。歲次丁酉年臘月重修。

草寮後菱洲宮 (3).jpg 草寮後菱洲宮 (34).jpg

 

 

 

 

[1] 許淑娟等《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頁26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崇福宮/臺南市中西民族三段119

歷史沿革:

清乾隆元年(1736)有蔡姓祖先自泉州府晉江縣石獅鎮大崙鄉渡臺時,自家鄉迎來玄天上帝。清乾隆廿七年間蔡姓族親建家祠並祀奉玄天上帝。清道光五年(1825),蔡姓族親鳩資建廟堂於佛頭港下游之佛頭港街與媽祖樓街交叉處一帶,奉祀之玄天上帝係泉州晉江「大崙蔡」所移祀,成為碼頭工人之保護神。主神玄天上帝民間慣稱為「上帝公」,故廟口又有「上帝公口」之稱。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建。[1]清同治二年(1863)修繕廟堂。清光緒七年(1881)七月由董事許照澤、蔡琢章、蔡由等捐銀六百四千元改建。日明治三十五年十月支五十元修繕廟亭[2]。日大正十四年日人市區改正計畫,新闢建永樂町一丁目,廟方決議重建廟堂,將原座北朝南改為朝北(今廟向) 。戰後 (1946年)廟堂有整修。民國七十二年(1983)廟堂再次重建,成今貌。

崇福宮 (1).jpg 崇福宮 (5).jpg

 

 

 

[1]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手稿。

[2]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81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集福宮 /臺南市中西區信義街83號

創建年代:清乾隆元年(1736年)  

歷史沿革:

本廟係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塘後鄉集福祠,由黃、王、劉姓人士迎奉玄天上帝來臺,供奉位在新港墘港邊(今之信義街前段),清乾隆元年(1736),興建小廟供境眾晨昏焚香膜拜玄天上帝;並以居臺懷故土心境,取大陸祖廟「集福祠」為名,號「集福祠」,附近土地俗稱「上帝公地」。

清道光二年(1822),臺閩商賈往來頻繁,在新港墘港船隻裝卸貨物為業,以黃姓先民為首,遂因人口漸多而繁榮; 又官商修造老古石街並建造兌悦門,時由黃資盛、黃元貢、黃元問等董事發起募捐番銀壹仟大圓遷建於現址,更名為集福宮。

日大正元年(1912),由黃歪頭、黃總發起募款叄佰大元修繕[1]。日昭和十年(1935),由黃乞食、曾善、杜格、黃傳等人募款修繕。民國五十六年(1967)再修。至民國八十八年(1999)由吳燦耀、黃裕峰、黃文進、吳漢洲、吳震榮、鄭博夫、陳堯山等委員發起後重修,為今之廟貌。同祀林府千歲、朱、邢、李三千歲,左陪祀沈金二夫人、右祀福德正德。本廟與普濟殿、媽祖樓、金安宮同屬「四聯境」,共同防守西城外「兌悅門」。今本廟後一小祠奉「石獅公」。現存有「修造老古石街路頭碑記」、「老古石街公議界址碑」二座。

集福宮 (1).jpg 集福宮 (13).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90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慈聖殿(慈聖宮)/ 臺南市中西區國華路三段219號三樓

創建年代:清道光18年(1838)

歷史沿革:

「慈聖殿」,主祀蕭府大帝,戰後一度稱為「慈聖宮」,蕭府大帝係施姓祖先施士旋渡臺時自福建省泉州府迎奉來臺,初奉於施宅,為施姓族親護神,同祀蕭府夫人;左側奉福德正神,右側奉內五營兵將。清道光十八年(1838)施姓族親鳩資228銀元購地建廟。清光緒十五年(1889)曾有修繕[1]。原位於下粗糠崎街(永樂街1巷)內,民國八十三年(1994)市府拓寬國華街,廟堂受毀,而後族親商議原地重建,為今貌。一、二樓出租,三樓為本廟堂。

清道光年間土匪猖撅,當時福建臺灣安平水師協鎮張朝發特地向蕭府大帝祈願,因非常靈驗,奏上清廷蕭府大帝平定賊匪有功。清道光十八年(1838)張朝發為感謝蕭府大帝神恩特獻「澤被東灜」匾。清道光十九年(1839)張朝發升任定海縝總兵(1840-1842,中英戰爭戰死)。神龕兩側放有木製楹聯,上聯:「德輔蒼穹寵渥長昭富美」,下聯:「功隆社稷聲霛遠被台陽」,落款戊戌(道光十八年,1838)仲春穀旦,臺郡弟子國恩、國忠、國德仝立。「慈聖殿」匾,丁巳年(日大正六年)仲秋桂月,施霜字、「慈嚴靈聖」戊午(日大正七年)蒲月五聖堂眾爐下敬賀 朱紫嵐書、「慈哉神靈」匾,慈聖殿重修留念,普濟殿舖戶敬賀,戊午(日大正七年)蒲月施霜字題。

IMG_20190626_144839.jpg 慈聖宮DSC01166.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7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聚福宮 / 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三段51

創建年代:清光緒八年(1882)

歷史沿革:

聚福宮信眾的先祖,於清朝年間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前埔鄉濟陽蔡姓鄉親移居佛頭港一帶,故稱「前埔蔡」,先祖來臺初主要是在佛頭港以搬運為業,玄天上帝為其信仰中心,初由先民輪流奉於自宅。至清光緒八年(1882),當地佛頭港聚福宮董事蔡聯新、蔡慶雲等人發起購民房一座改建為廟宇,安奉上帝公等神尊。日大正十四年(1925),日人市區改正時闢建永樂町三丁目時廟堂受損,由董事蔡添丁、蔡池發等人起改建,並將原廟座北朝南(廟堂對著佛頭港港道),改建時調為座南朝北(今貌)[1]。民國四十二年(1953)董事蔡壁銈、蔡添丁、蔡池倡導重修。同祀:馬、金、萬、壽、鐵府千歲、郭聖公、嚴君公等神尊。 廟內懸掛光緒癸未年(九年,1883)「赫聲濯靈」匾。

聚福宮 (8).jpg 聚福宮 (11).jpg

 

 

 

 

[1]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手稿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門教會/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再187號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五年(1902)

歷史沿革:

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巴克禮博士為了讓新樓醫院及臺南神學校工作人員有禮拜所,於日明治三十五年(1902)在於臺南神學校東南設置學校教師宿舍及禮拜聚會堂,日明治三十九年(1906)成立「太平境教會東門支會」。

日明治四十四年(1911)東門支會遷移到今址,日大正十年(1921)升格為堂會,而後信徒日增不敷使用,再於現址重建新教堂,日昭和元年(1926)竣工。日昭和四年(1929)增設幼稚園。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門教會乃由教友設計,聘請當地工匠施工。依博朝卿教授研究本建築在空間上型態基本上是一個小型巴西利卡式教堂,立面由四柱(類似埃及棕櫚葉柱頭)半圓型門廊為入口,門廊之上開有玻瑰窗部位,開高窗中央拱形兩唄方形組成,若西方文藝復興後流行式。入口兩側最低,左右各開有次要之入口與通廊。室內則以中殿為整個教堂,中殿之端為聖壇,教堂兩側以方窗,為主採光來源。整棟建物以磚造為主,並不是很明顯的屬於西方歷史式樣[1]。原教堂屋頂舖著臺灣傳統瓦,後因改換金屬烤潻屋頂。

為紀念巴克禮博士創建教會,近年教會改稱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

DSC_6918.jpg DSC_6924.jpg

 

 

保存狀況:建築群保存現況非常良好。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136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南天府 /臺南市東區裕豐街裕農里21425

創建年代:民國七十三年(1984)

歷史沿革:

民國五十五年(1966),初有一關聖帝君虔誠信徒雕塑一尊金身,恭請「前甲仔」祖上帝君(關聖帝君)降靈,禀奏上蒼,玉帝降旨派任關聖帝君駐壇鎮殿供信徒膜拜。初奉祀於臺南紙廠員工宿舍,因神威顯赫,香火鼎盛,信徒日益俱增,原廟堂狹小不敷使用,臺南紙廠創辦人王朝坪(民國三十九年當選臺南市第一屆議員)捐地,居民逐捐資於民國六十六年(1977)十二月動土興建,歷經七年時間於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落成,為本里民眾信仰中心。

一樓講經道場、「行醫濟世」、「誦經團」、「共修會」,二樓正殿奉祀主神南天文衡聖帝、關平、周倉二將,三樓凌霄寶殿奉祀玉皇大帝、金母娘娘、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孚佑帝君、張天師、王靈天君、張仙大帝。

環境描述:位於東外城之東邊,廟西昔為太爺廍,南為太爺廍之「蔗埕」、「埤埕」,東為「前甲仔」,北為「許厝甲」,廟址原臺南紙廠廠房。

DSC_7484.jpg DSC_7508.jpg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台南市天宮/臺南市東區青年路448

創建年代:民國五十二年(1963)

歷史沿革:

本廟由黃金垣創建,人稱「囝仔仙」(黃師尊),生於日大正十三年(1924),臺南府人,年幼失怙,慈母養育成人,自幼天賦穎達,異於常人,仁義至孝傳聞於鄉里。日昭和十一年(1935)黃師尊年十二歲,而獲靈異,得知天道之德,已經開始救世,幫助眾生指點迷津。而後更用心研修心靈之學,師尊占卜極靈驗,預言為眾生解惑。後黃師尊自隱山林,潛修心法,深研各宗派之經書,了解宇宙人生之奧秘,覺醒人羣為宗旨。戰後開始規劃建廟事宜,一邊修研禮拜,崇奉造物之主為「天上主宰大原靈」,宇宙無極五元老祖:無極混元老祖、無極昊天老祖、無極鴻鈞老祖、無極元始天王老祖、無極三太老祖。籌建「天宮」廟殿時,眾人稱為「囝仔仙廟」,一邊問事助人,捐出問事累積儲蓄並得普眾的贊助,終於民國五十二年(1963)動工,籌組財團法人興建「天宮」, 經四年的工期終於完工。天宮為北方式宮殿建築,兩層樓物,金碧輝煌、莊嚴雄偉,但仍俗稱「囝仔仙廟」。

一樓為圖書館,附近學童讀書室,登二樓為主殿,入口為三通門,但開左右兩側門出入,左右牆壁為大幅壁畫(原圖為黃師尊繪)左壁,「五教教主同善會」(儒、釋、道、耶、回五教同源)、右壁「萬國國民拜靈光」,正殿神龕奉祀「天上主宰大原靈聖位」牌、左奉黃師尊、右奉觀音菩薩神像,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為本廟祀典日。案前有「天盤」供信眾抽籤,自建廟後即不點香、不燒金紙,以「拜燈」補運,信眾經抽籤決定須以何種燈來補其不足,共分十二種燈:本命燈、本運燈、消業燈、貴人燈、功名燈、智慧燈、家運燈、商運燈、財運燈、財庫燈、元神燈、眼明燈。本廟是台南市具有傳奇的宮廟之一。

民國七十九年(1990),黃師尊因忙於宮廟事務過勞成疾歸天。信眾繼續師尊的志業:萬教同宗、設五教圖書館;設孤兒、養老、救濟三院,引導同胞遵行功德,博愛、慈悲之心共創地上樂園。

DSC_6890.jpg DSC_6899.jpg

 

 

 

本宮附設有「台南市私立天宮育幼院」。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7.慈惠堂南鰲分堂 /臺南市東區大同路119758

創建年代:民國五十一年(1962)

歷史沿革:

主祀: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

民國四十六年(1957)在南鰲慈惠堂未建之初,原師兄弟姊妹在青年路「囝仔仙廟」﹙今稱「天宮」﹚西側的「慈惠堂臺南分堂」禮拜、研修,因空間狹小,無法容納各方信徒,後有因緣機會到了,擇地籌建慈惠堂「南鰲分堂」,信徒師兄弟姊妹商議捐錢出力購地建新堂,初購竹篙厝段663之9號(今堂庭圓形草皮地),此地因為竹溪通往南湖地形傾斜低下,發動眾師兄弟姊妹協助日晚趕工運土填地。

後又有信眾捐金購得多筆鄰地,并為本堂用地。南鰲分堂於民國五十一年(1962)十一月完工,翌年農曆二月八日堂慶,正式為公堂非私人堂,為真正純修道場。民國六十一年(1972)重建,翌年春天落成。本堂前埕、垂亭、拜殿、正殿及堂後客房組成。堂前一小間二屋分祀五營神將神位及馬使爺及神馬神位,堂庭是本堂最具「靈氣」之所,供信徒師兄弟姊妹「訓身」場地,以堂庭昔為南湖泮之吉地。垂亭柱聯:「慈懷玉語勸化蒼生早皈母教,惠愛金信指迷黎庶返瑶途」,「鰲占昆瀛顯照普大同,堂赫篙獲光輝雉壇教」。正殿神龕高坐主神無極瑤池金母神尊,同祀王禪大師、王母娘娘、十四娘老師(陳靖姑)、媽祖、齋天大聖、紅衣仙姑,殿前多對壁柱由王禪大師、十四娘老師、紅衣仙姑、齋天大聖等神尊降鴐題對聯。

DSC_6825.jpg 慈惠堂南鰲分堂DSC01029.jpg

 

 

環境描述:法華寺、南湖之東,堂前地形傾斜低下,昔為南湖東坡,由大門進來本堂西側可見兩株百年蓮霧樹,後為附屬建物廚房、膳房、休息室等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前甲顯明殿 /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2段富強里48巷6號

創建年代:民國六十八年(1979)

歷史沿革: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前甲仔」先民黃贊,自內陸福建省來臺時携帶文衡聖帝神尊來臺,落腳於臺灣府城大東門外前甲庄。每年農曆六月二十日黃姓家族會為關帝爺聖誕祝壽祭拜一番。庄民有感時文衡聖帝神威顯赫,相續來謨拜以求平順健康,漸漸獲得庄內民眾的信仰。

日大正十年(1921),改由庄民奉為全莊守護神,並以輪「爐主」方式為庄民共同祭祀,文衡聖帝原由黃姓家族私奉,歸公改為「前甲仔」庄民的守護神。日大正十二年(1923)因農作收成又逢雨期,原定六月祭典改延到農曆九月二十一日舉行。

民國六十八年(1979)眾議購地建廟,於民國七十年(1981)竣工落成並舉行首科建醮,今貌為民國八十二年(1993)重建完工。

DSC_7454.jpg DSC_7462.jpg

 

 

環境描述:「前甲仔」為「關帝廳」信仰圈六角頭之一,但庄內另有黃姓奉祀原鄉之關帝聖君,後為「前甲仔」公廟。廟位於「關帝廳」之東北方。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關帝殿(關帝廳)/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二段96巷1巷1弄1號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

歷史沿革:

相傳明永曆二十九年(1675 )有「保舍」者自內地將關帝神像恭迎來臺,於承天府東郊定居,後人稱此地為「保舍甲 」,後來建廟奉祀文衡帝君,名曰「保舍甲關帝廳」,本廟自明鄭時期為臺灣府城東郊重要信仰之一。

依據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陳文達《臺灣縣志》 〈雜記志九.寺廟/在永康里〉記載:「關帝廟,一在許厝甲,偽時建。係茅屋,開闢後易茅為瓦,鄉人同建。一在保舍甲,偽時建。臺廈道陳璸匾曰『停驂默禱』。[1]」可惜本廟原有陳璸「停驂默禱」匾已佚失。

清嘉慶十四年(1809)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追捕海賊蔡牽,有感於關聖帝君神蹟顯赫,乃捐金增修建廟堂,今廟堂懸掛嘉慶丁丑(嘉慶廿二年,1817)年王得祿敬題「忠義配天」匾,以表彰威靈顯赫。清咸豐六年(1856)府城富高石時榮捐金重建,獻「聖神文武」匾,清光緒七年(1881)庄民許載等人鳩資重建。

日大正十五年(1926)、民國三十五年(1946)等都曾修建。民國七十年間市府規劃開闢中華東路,本廟民國七十二年(1983)成立重建委員會,中華東路開闢廟堂部分為路地,再則廟堂已久未修屋頂已破損,於民國七十四年(1984)八月六日正式動工。由張慶飛主委協同六角頭(關帝廳(關聖)、前甲仔、後甲仔、許厝甲、姓林角、虎尾寮仔)等地方人士同心協力之下,終於在民國七十六年(1987)農曆五月十三日完工,並於翌年舉行安座大典。重建後則氣象一新,殿宇富麗堂皇,仍然保有傳統閩南式建築古色古香的風貌,信徒益增,廟貌巍峨。民國七十九年(1990)廟名改為「關帝殿」。

環境描述:關帝廳位於大東門城東北方,關帝廳分為關帝廳等六角頭共同信仰。廟北有「許厝甲」,日治時庄民土地日人徵為「跑馬埔」,後庄民遷於此。廟東北為「前甲仔」、「後甲仔」。廟東為姓林角。廟東南為「虎尾寮仔」。廟西昔日有糖廍,名曰「太爺廍」。

DSC_7410.jpg DSC_7443.jpg

 

 

 

[1]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212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聖公廟/臺南市東區樹街79號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歷史革沿:

本廟相傳自「中樓子」分靈,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建於東安坊彌陀寺左[1]。聖公廟主祀聖公爺,傳為開漳聖王(另一說海航總管倪軼),從祀聖公夫人。後來多有修茸,香火亦盛聖公廟於日大正四年(1915年)由管理人林火與信徒鳩資重建,而後增奉土地公。日昭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因都市改正計畫,廟地均被徵收由管理人發起捐款,遷至東門町三丁目三九番地。

日治昭和十二年1937年)《寺廟臺帳.臺南市》登記為聖公廟街(東門町二丁目六十九番地)。

民國七十七年(1988年)因為拓寬東門路一段156巷(東榮街街口),廟毀,後由信徒許文正捐地,及前臺南市議會議長張坤山等人捐款遷建於現址,翌年十二月入廟安座。(為昔八協境之一)

 廟口掛「聖公廟」匾,甲寅桂月重新,眾弟子一同重修。廟內懸掛「聖神功化」一匾,可惜未見有落款名。

環境描述:位於龍泉廟街之東,廟前稱為「聖公廟街」,今東門路與東榮街街口,原建築剩廊柱,其餘土地搭建鐵皮屋,加以使用。

DSC_7079.jpg DSC_7104.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臺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10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龍泉井廟/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114

創建年代:清乾隆年間

歷史沿革:本廟原主祀福德爺,後由里人林中鶴自安溪清水岩祖師廟奉請清水祖師,稱為「祖師公廟」。清嘉慶廿二年(1817)董事林有華鳩資二百餘圓重修[1],廟門懸掛金色大字「龍泉井」,嘉慶丁丑年(二十二年,1817年) 瓜月穀旦,眾弟子敬立。楹聯左書「清淨祖師嚴神昭海國」、右書「水泉寺井潔佛化龍山」。本廟因位於龍泉井街前而得名,龍泉井街昔日街上有一口井,井水清澈,名曰「龍泉井」,為街名之由來。

日大正二年(1913)廟堂,由管理人陳壽、黃欣管理人發起重修。日昭和五年(1930)因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廟堂受隕,由龍泉井街仕紳黃欣、黃溪泉、周大朝、林樹、陳振福等捐金重建。戰後原廟內有一尊軟身的清水祖師無故失竊。龍泉井廟原街屋形式與鄰屋連為走廊,廊柱為托次坎式的方形柱,門身兩旁、廊牆、裙堵立面均以洗石子裝飾,木構門面梳窗門板,門面與左右身堵彩繪已斑剝不見形貌。本市有泉北里、泉南里是因位於龍泉井廟之北、南而命名之。

廟口高掛兩燈籠,燈籠題有福德正神、清水祖師字樣,但內只見兩尊的清水祖師奉於神桌,福德爺奉於林姓管理人住宅(可能擔心福德爺又被竊)。民國一○六年(2017)因年久失修廟堂漏水、牆壁斑駁嚴重,今管理人為林樹子孫林復成發起捐金重建。民國一○七年(2019)獲民眾通知失竊的軟身清水祖師重回廟堂。今廟堂為民國一○八年(2019)竣工後貌。

環境描述:廟前為龍泉井街(在東門路一段116巷以西(即未到祝三多廟前一帶)。街東為出大東門城重要路徑,廟西昔有黃家粉間及固園(該園建造於日治時期),為當時文人聚會之所。

DSC_6874.jpg DSC_6877.jpg

 

龍泉井廟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114號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