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B城門 (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祝三多廟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63號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歷史沿革:

祝三多廟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里人信眾鳩資興建。[1]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當地士紳蘇東盛遷於現址。清咸豐五年(1855)廟因樑棟崩折、牆壁傾斜頹圮,爐主石元益發起信眾鳩資修建。戰後數度修建,原貌已失,未能提列古蹟。廟堂三川步口之上懸掛「祝三多」,上款「道光癸卯(1843)年陽月穀旦」,下款「眾弟子公仝建建」 ,正殿懸掛「德厚年豐」,廟內左牆嵌有咸豐乙卯(1855)年桐月「重建碑記」。

八協境祝三多廟位於東門路上,西臨鐵路因而建築格局狹小,廟堂採鋼筋混凝土建造,立面貼有磁磚,仿磚造之裝飾。

「祝三多」之意乃地方境眾祈求「多福」、「多祿」、「多壽」謂之「三多」,為當地居民信仰之中心。

環境描述:祝三多廟位於東門城西坡之祝三多街,廟西臺鐵軌道,位於崙仔頂,廟西為大人廟。

DSC_7035.jpg DSC_7040.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8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通俗信仰廟宇

1.東門大人廟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17號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

歷史沿革:

創建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位臺灣府東南,三川臺北坡,依三川臺為屏,乃為風水寶地。清光緒十年(1884)因年久廟堂失修頹廢,由信徒募集重修。日大正年間(1924-1929年)因實施市區改正計畫大人廟廟堂受毀而改建。日昭六年(1931)興建綠圓(圓環),大人廟被迫遷移。戰後攤販聚集,熱鬧非凡,廟堂香火愈加興盛,此時廟管理人莊燦珍與信眾商議籌資重建,始於民國四十四年(1955)十二月,隔年臘月落成,廟口採用磨石子柱子,其柱頭為木構頗為特色。廟內彩繪聘請潘春源、蔡草如創作,龍虎井塑造精美,下方有洗石子的回首麒麟腳踏四寶。廟內地板有八角形黑白相間與紅色的十字磨石子具有特色,神龕花罩、八卦澡井、木構穿斗、雕花雀替、獅座等木構件精雕細緻。民國六十三年(1974)臺南市政府興建東門陸橋,附近商舖生意一落千丈,香火日漸蕭條。民國六十六年(1977)莊燦珍家屬捐出廟地。至今已久日未修建,廟內因漏雨,而嚴重斑剝並蛀蟲之害,急待信眾捐助修建。

大人廟主要供奉朱、池、李王爺,三位王爺乃代天巡狩之神祇,另一說詞乃為民眾為思念鄭成功與長子、長孫等三人,因而塑其像供奉,藉說奉朱、池、李代天巡狩三王。

環境描述:大人廟是防守府城垣東北段小東門及大東門主廟(總簽首),與祝三多廟、。

保存狀況:廟內漏雨、嚴重斑剝並蛀蟲之害,廟況急待整修中。

DSC_7533.jpg DSC_7537.jpg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西德堂/臺南市中西區文賢路36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年(1897)

歷史沿革:

西德堂,原名西竺堂,屬金幢教蔡阿公派下齋堂。創立於日明治三十年(1897),由陳快發起,為首任堂主,原址在原西竹圍街 (即今後火車站前鋒路附近 )。

日明治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905-1906年)左右,因日本政府為興建官舍徵收「西竺庵堂」土地,陳快將補償款交給弟子(齋友)林月,遷至硓古石街一九一番號,借用林月 (法名:「月治)房舍重興,名「金幢西德堂」,與陳快 (法名:「快姑)之兒子蘇主愛(法名:「祖仁」,永康庄網寮人) 共同管理堂務。後於日大正三年 (1914) 遷建於硓古石街外,今現址為兩層樓齋堂,並改名為「西德堂」。

昔入山門,經長廊進堂門,今長廊已廢為前埕。入堂門一樓「正廳」神龕,祀奉準提觀音、玄天上帝、濟公活佛、觀音菩薩、關帝聖君、三太子等。左側辦公室,右側有「堂房」(昔日齋友休息客間),廳堂通道可通後院,為堂主家人生活空間。

二樓「西德堂」為本堂主要的祀奉空間,明間 (中央) 神龕上懸掛「三寶殿」匾,祀奉釋迦佛祖、千手觀音、觀音菩薩、天公畫像、三官大帝畫像。三寶殿後方為「內家鄉」,主祀李夫人(姑奶奶李玉英畫像),神龕左側有韋馱畫像。左側神龕三官大帝畫像,前奉福祿壽三仙。右側神龕天地君臣師神位、文昌帝君神位、大成至聖先師神位[1]

左廳神龕上懸掛「慈航慧海」匾,為日大正五年 (丙辰年,1916)齋友陳子襟所獻。神龕祀奉釋迦佛祖、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畫像,前奉呂仙祖、玄天上帝、四面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太子神像等。右廳為西德祖堂,神龕祀奉開山後功勞者齋友及創堂蘇家神位。

西德堂 (3).jpg 西德堂 (10).jpg

 

 

 

[1] 徐明福、張崑振《台南市的齋堂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2001),頁95-101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龍山寺 /臺南市東門路2段龍山里134巷27號

創建年代:清雍正初年間

歷史沿革:龍山寺,一說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一說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傳說明鄭時期先民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海龍山寺,奉請「觀世音菩薩」香火袋來臺,初奉於草厝。據《續修臺灣縣志》卷五〈外編・寺觀〉載:「在大東門外。建於雍正年間,里人眾建廟,乾隆五十四年里人王拱照等倡修。[1]」里人為了表達追念溯源之心,乃沿襲祖籍泉州府安海「龍山寺」之寺名。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總理張鳴鳳、林國春又修繕本寺。清同治十年(1871)董事戴源發、林吉成、李泉發等發起重修。後清光緒十一年(1885)再修。曾被譽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

龍山寺故址於大東門內隅,即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南區分署(原稱「臺灣省糧食局臺南事務所」)。日昭和二年(1927),日本政府實施〈臺南市市區改正計畫〉拓寬東門大街,由管理人許薰其、許朝成、蔡添福、劉玉研議後而遷移至東門路二段134巷27號現址。民國七十四年(1985)曾有重建。民國八十九年(2000)十月曾因電線走火二、三樓遭祝融之災,同年召開信徒大會,籌劃修建事宜。民國九十一年農歷十二月落成安座,今貌。今一樓主祀觀世音菩薩、韋馱尊者、迦藍尊者、二樓奉祀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迦藍尊者、彌勒佛、福德正德等神尊。

環境描述:原廟位於大東門城西側,因日人拓寬東門大街遷移至大東門外今址。

DSC_0267.jpg DSC_0275.jpg

 

臺南市東門路2段龍山里134巷27號

 

 

[1]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344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寺廟祠堂

  1. 彌陀寺 /臺南市東門路一段133號    

創建年代:明永曆三十一年(1677)

歷史沿革:彌陀寺位於大東門內龍泉井街,創建於明永曆年三十一年(1677,清康熙十六年),由信官洪元弼捐建「彌陀室」,初建時規模不大,為臺灣最早創建之佛寺之一清康熙年間,不斷擴建,規模漸至690坪多,乃稱「彌陀寺」。《臺灣府志》卷九〈 外志‧寺觀(附宮廟)〉記載:彌陀室,在附郭之東。庭宇幽靜,佛像莊嚴;傍植檳篁,名花芬馥,可供遊詠。」[1]曾被譽為府城三大古剎之一;並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為昔日府城重要名勝。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臺灣知縣王兆陞建書院附於彌陀室,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 監生董大彩重建中殿一座,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一峰禪師鳩建僧房六間,監生陳仕俊倡議於寺西邊建閻君殿暨東建三官殿,拓建改名為「彌陀寺」。嘉慶己未年(1799)由府城黃鐘岳、林中鶴、林通全、黃拔萃仕紳等人發起重建。道光二十五年(1845)經總理金成玉(商號名,黃家的糖間)、董事蔡聯輝等人再次修築本寺[2]

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董事王昭德、黃加冬等人鳩資重建。日大正元年(1912)曾充為新豐郡役所,日大正十二年(1923)的日人歸還寺黃茂笙、黃谿荃(兄弟)及住持僧王兆麟集眾倡議捐資重建彌陀寺,日大正十五年(1926)臘月起工,日昭和三年(1928)竣工。日治末期,彌陀寺受盟軍轟炸受損,戰後財力短缺未加以修葺,民國六十年(西元1971年) 彌陀寺佛寺改建,至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竣工 ,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為三層宮殿式建築風格,乃成今貌。又市府在龍泉街上興建「東門陸橋」橫在寺前,使得昔日古寺風貌之宏偉視覺全失。

本寺正殿一樓主祀釋迦牟佛,同祀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二樓奉祀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後殿一樓奉祀地藏王菩蕯、達摩尊者、臺灣知縣王兆陞;另奉有臺灣知府蔣毓英、巡臺察院兼理學工科給事中大檀樾主大老爺單德謨及寺方歷代宗師蓮座,後殿二樓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韋馱尊者、迦藍尊者、十八羅漢、肖像,寺中大佛雕像精緻。 (早年原本曾祀奉保生大帝、三官大帝等,前幾年寺方將道教神尊轉送各方信眾)。

「山門」立有清嘉慶十年(1805)「重建彌陀寺碑記」,碑文銘記當時黃拔萃、黃葵共捐銀一千大元,監生林中鶴、林道生各捐銀五百餘大元,三郊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共捐銀三百大元,職員趙朝陽捐銀二百八十大元、戴同源捐銀二百大元,職員監生林朝英捐銀一百九十大元。

一峯亭林朝英所撰古匾:清嘉慶四年(1799)「彌陀寺」、「西方聖人」,嘉慶五年(1800)有「大雄寶殿」、「一片慈雲」,清嘉慶六年(1801)有「鷲峰正氣」,清嘉慶十年(1805)有「小西天」及「慈雲獻彩」。另清嘉慶十七年(1812)有「西來意」梅峰書,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經總理金成玉(糖間商號)、董事蔡聯輝等再修並贈「超然世界」匾一方。

此外有清嘉慶六年(1801)「法雨灑瀛東,溥沾世界;慈雲光海表,提醒沙門」對聯。

P1820957.jpg P1820958.jpg

 

 

 

[1]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220

[2]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7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海安宮/臺南市中西區金華路4段44巷31號

創建年代:創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

歷史沿革:清乾隆元年(1736),由三郊「金永順、蘇萬利、李勝興」自湄洲恭奉媽祖香火來臺,並由郊商醵金五千圓,於西定坊港口建廟,後屢次修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奉命來台平亂之欽差大臣福康安,因感念媽祖庇佑,乃率官兵重建,由郡守楊廷理主持其事,並贈乾隆帝御匾「佑濟昭靈」,且有文武官列名碑記。廟為三進,中殿祀天后,後殿祀觀音大士,並列祀典春秋兩祭。嘉慶三年(1798)修葺,董事趙寶、仕紳陳啟良、郭拔萃等輩倡修。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三月,因平定海賊蔡牽而建功的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獻「聖慈母德」匾。又清光道二十六年(1846),有三郊獻「海邦濯靈」匾,此後本廟即由官府改交三郊管理。日昭和二十年(1945)三月,太平洋戰爭末期,廟受盟機轟炸,燬於戰火,僅存一對清代初期石龍柱[1]

民國三十六年(1947)由地方士紳劉阿丁、郭為珍等人鳩資重建,依原址先建正殿,奉祀天上聖母。民國三十八年(1949)召開信徒大會,並成立「海安宮管理委員會」,由石水德、張煌、蘇榮等委員發起募捐,於民國四十年(1951)新建後殿祀觀音大士並設拜亭。民國五十一年(1962)後殿傾圯,石水德、張煌兩人發起重建廟堂,此次改建為北方式建築。民國六十四年(1975)正月竣工,殿前新塑千里眼、順風耳委請邱火松先生新作,正殿兩側大幅銅製壁堵「化草為木,遇難慶生」、「施救旱災,萬民沾思」委請府城藝師蔡草如創作。後殿同祀觀音佛祖、十八羅漢、三官大帝、註生娘娘、福德正神、虎爺。民國102年再重修近期又重建廟堂,修建後廟貌閩南式廟頂。民國一○三年(西元2014年)十一月四日慶成建醮大典。

廟外右側立有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康熙五十六年(1717)「台灣海防同知洪一棟紀功碑」。

DSC00783.jpg DSC00810.jpg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編號4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官祀廟壇功祠

1.風神廟/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31438

創建年代:清乾隆四年(1739)

歷史沿革:

清乾隆四年(1739),臺灣巡道鄂善於南河港鎮渡頭渡口前,興建風神廟主祀風神爺,向為來往官員、商旅所崇祀,以感念風神爺護庇臺海航行船隻的安全之恩;並於廟內設置「官廳」,廟前置「接官亭」牌坊,做為內地往來臺灣府城、文武官員迎送餞別的地方,為當時臺灣府極為繁榮之所。

清乾隆三十年(1765),臺灣知府蔣允焄重修。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捐俸大修風神廟,從「風神廟接官亭暨石坊圖碑」得見風神廟昔日寬宏的格局[1]。建築三進大門、官廰、正殿、大士殿;東側建公館,前庭建峴石亭、棠蔭亭,改建「接官亭」石坊(相傳風神廟前是「烏龜穴」,石坊是便於鎖住龜頭,以防擾動港道),規模加廣。日大正七年(1918)日人進行市區改正計畫,重修風神廟正殿,大士殿被拆除,另存官廳。日大正十三年(1924),地方士紳出資就「官廳」重新整修,但是規模已大不如前;又由於滄海桑田,河港變成巷道、車輛取代船隻,風神廟的地位一落千丈,今日風神廟僅存拜亭、兩廂與正殿,格局甚小。日昭和五年(1930),廟左側「峴石亭」頂部因地震塌毀。民國三十六年(1947)棠蔭亭因地震被震垮。民國四十六年(1957)謝江泉再度發起修建。最近整修是在民國八十二年(1993)重修在原棠蔭亭基地,依「峴石亭」仿造新石亭,成為風神廟的鐘鼓樓新貌。正殿神龕中奉風神爺,左側陪祀蔣元樞神像,某日神像被竊,如今只能將「蔣元樞神像照片」留作憑弔;另奉觀音普薩、天真聖祖、武財神,神龕前左右配祀有雷公、電母,雷公鳥嘴鳥爪、手執斧鑿、腳踏皮鼓,氣勢不凡;電母神采奕奕、手握明鏡,照亮人間善惡是非,皆為府城寺廟神像藝術所罕見。左廂設「郭王堂」祀廣澤尊王、妙應仙妃,後於右側奉天上聖母、千里眼、順風耳。門神彩繪秦叔寶、尉遲恭,乃民俗藝師潘岳雄的作品,具藝術價值。廟內存有日大正十三年(1924)信徒贈「和以被物」匾額。

 環境描述:風神廟座北朝南,為前有拜亭的三合院建築,今貌甚為簡樸。清乾隆年間廟庭前即古鎮渡頭碼頭、接官亭及碑亭,民國八十一年(1992)信整修被誤修成兩側為石造「鐘鼓亭」,廟前右旁豎有修建碑記。民國一0五年(2016)2月6日清晨臺南大地震,「鐘亭」全毀,「鼓亭」傾斜,修復後正名「峴石亭」、「棠蔭亭」。

P1220956.jpg P1450007.jpg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71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安平路6769號間巷道隘門 / 民生路與海安路路口

創建年代:清代中期

歷史沿革:

清代中期,臺灣治安問題讓官員疲於奔命,「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之禍,人民生活也苦不

堪言。清同治元年(1862)臺灣府城有城防聯境之設,幾間廟組織為一聯境,一起防守一處城

門。而較小的街廓內防衛,則設立隘門加以防衛,杜絕宵小與盜賊,入夜後隘門關閉,街坊內

派人守更。早期府城內的古街多處設有隘門,今此隘門已不存。[1]

洪敏麟在民國66年(1977)進行「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誧計畫」當時尚有紀錄到此「隘門」。

及至民國81年(1992)臺南市政府開挖地下道時隘門被拆除。

環境描述:隘門位於外新街,在早期府城外南邊商業街廓內(原安平路與海安路會口西南角)。

MVIMG_20190626_144247.jpg MVIMG_20190626_144323.jpg
原安平路6769號間巷道隘門 / 民生路與海安路路口 原安平路6769號間巷道隘門 / 民生路與海安路路口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頁10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永固金城 /臺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二段

創建年代:光緒元年(1875)

歷史沿革:

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臺加強海防,其中首要之務便是在臺灣府二鯤鯓修建「二鯤鯓砲臺」(亦稱:億載金城),以三合土採用「夯土」工法。

光緒元年(1875) 沈葆楨以為防守城西,設置「永固金城」,俗稱「土城」,其主要建築法,採用三合土以「夯土」築成防守城堡。與鎮海營距里許,防守內陸與安平鎮路間,東側保衛府城,西向照應安平。[1]

日治入臺,將「永圖金城」改設痲瘋病院(避病院),做為痲瘋病院的「隔離區」,稱為「臺南濟生病院」。戰後「濟生病院」改為「空軍醫院」(1983年遷院),原建築已不存。

環境描述:其址在原「空軍醫院」。日治已廢 。

IMG_20190626_143603.jpg IMG_20190626_143522.jpg

 

臺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二段 ,,戰後「濟生病院」改為「空軍醫院」(1983年遷院),原建築已不存。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頁10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臺灣府城艮方砲臺 / 臺南市東區長榮路32巷(長榮中學南側門出口處)

清道光十二年(1832)張丙反清事件平定後,為強化城防,清道光十五年(1835)臺灣府城相關城門以磚石添砌外城,唯有大東門外圍植莿竹,大東門外城並新建銃樓兩座,用以鞏固城防,安定人心。

其中一座銃樓位於東外城東北,居八卦「艮」方,故稱「艮方砲臺」,可惜此砲臺今已毀。清光緒十一年砲臺北側臺南長老教會創建「長老教中學堂」(今長榮中學)[1],日治時期傳統城防改為新式武器,砲臺的軍事地位喪失,逐漸荒蕪,終至被拆除。

環境描述:艮方砲臺防守臺灣府城東北側,位於臺南市東區長榮路32巷,長榮中學南側校門出口處。 

艮方砲台 (6).jpg 艮方砲台 (3).jpg
長榮中學南側門出口處 臺南市東區長榮路32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頁105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臺灣府城巽方砲臺 / 臺南市東區光華街8

清道光十二年(1832)張丙反清事件平定後,為強化城防,道光十五年(1835)臺灣府城相關城門以磚石添砌外城,唯有大東門圍植莿竹,並新建銃樓兩座,用以鞏固城防,安定民心。

銃樓即砲臺,其中一座位於東外城東南,居八卦的「巽」方,故稱巽方砲臺,乃是臺南市僅存的陸地砲臺。及日治時期,傳統城防因新式武器功能不同,砲臺的軍事地位喪失,逐漸荒蕪,終至廢棄。民國三十七年(1948)修禪院承租此地,建設齋堂以供唸經禮佛;砲臺因此納入寺院之中,與外界隔開而得以維持舊貌。

砲臺坐北朝南,呈長方錐狀的平臺,基座與四角隅以花崗石材構築,堅強穩固;壁體以老古石夯實土方,外敷灰泥。北向立面圓拱門洞居中,以供進出;兩側方窗以供通風,長方門洞最左以供登上平臺;皆以花崗岩石條構築,表現傳統建城工法。

修禪院近年重修,拆除老舊齋堂,砲臺得以臨街展現雄風。砲臺銃口猶存,登臨平臺,紅磚青苔尚存古意。[1]

DSC_7201.jpg P1860626.jpg

 

 


檢視較大的地圖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131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原臺灣府城東門段城垣殘蹟 / 臺南市東門路一段15623號南側與光華街225號對面

創建年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歷史沿革: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以後,改建磚、土城垣,府城城郭的規模更顯宏偉完備,為臺灣府城城池一部分,具有歷史意義。
現況係二處城牆夯土結構殘蹟,依其構造及外觀推測,應與今成大光復校區內小東門段殘蹟相似,南段位於民宅內,總高1.35公尺,底寬0.8公尺,端寬0.7公尺,總長4公尺。自外部觀察,整體舊貌已不復見,僅存牆身,被民屋包圍著,表面多處長有雜物,有破壞結構之虞。
北段介於兩民宅間,總長2.4公尺,高約為1.4至1.6公尺,牆深達0.4至0.5公尺。自外部觀察,應屬磚石構造,由端部往底部放腳處理,東西側立面呈梯形。西臨東榮街面遭鐵柵阻隔難以進入,無法窺其全貌,從柵條縫隙可見殘存牆身呈現破敗景象,地面落葉堆積,景觀雜亂。[1]

環境描述:東門段城垣位於府城城垣東南角,城外即永康、仁和里。

DSC_7110.jpg

 

DSC_7115.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11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城垣南段殘蹟(臺南一中本部,西南側) / 臺南市東區以勝利路號

創建年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歷史沿革: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以後,改建磚、土城垣,府城城郭的規模更顯宏偉完備。

現存臺南一中本部西南側,早年城垣殘蹟,尚有車棚保護,城垣殘蹟保存情況較好,近年因學校拆除車棚,學生到此走動減少,又因改為壓克力後透明罩,半封閉下鼠輩橫行,日漸破損中。

DSC_1148.jpg DSC_1159.jpg

 

臺南一中本部,西南側

 

臺南一中本部,西南側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城牆.槍樓.砲臺

1.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成大光復校區)

創建年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歷史沿革: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以後,改建磚、土城垣,府城城郭的規模更顯宏偉完備。

日治時期由於近代新式武器的發展,造成攻防型態的改變,城垣失去防禦價值;並因開闢道路、建設學校、築造機關等都計規劃,相繼拆毀台灣府城,城門唯留下大南門、大東門、小西門、兌悅門,至於城垣,僅存南門段與小東門段兩處殘蹟,較具規模,以及東門段的部分殘蹟。

小東門段城垣殘蹟位於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東畔,共有兩段,北段約20公尺,南段約38公尺;城垣三合土的結構多已斷裂、剝落,雜草叢生、樹根盤錯,與遷建的小西門、出土的小東門城基,共顯滄桑。

民國九十八年(2009)十月「台灣府城城垣殘跡非破壞探測考古試掘及維護工法研究」計畫,在成大校園進行小東門段城垣的試掘,成大執行團隊在修齊大樓後、中文系館、城垣與小東門遺址相接處皆掘獲城垣的遺址,對於城垣、城門的位置走向及構築工法有所了解[1]

DSC_7313.jpg DSC_7314.jpg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成大光復校區)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成大光復校區)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118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兌悅門/臺南市中西區文賢路、信義街交叉口

創建年代:清道光十五年(1835)

歷史沿革:清道光十二年(1832)臺灣發生張丙之亂,清廷認為府城城防尚待加強,所以從清道光十五年(1835)起,除了在各城門加建甕城外,還在大東門和大西門兩處城外已經發展得相當繁榮的街區,分別加築外護,其中大東門外護用的主要是竹子。自小北門起繞大西門至小西門,密樹木柵,並加奠坤門、兌悅門、拱乾門三門。西外城頂端築兌悅門當地,人稱為「甕城」,住附近的居民也稱住在「甕城腳」[1]

「兌」是八卦中的西方,兌悅門連兩端硓古石短牆,完成後形如弓,而硓古石街則如一枝利箭,向西射向安平鎮。五條港與安平同為商業區,所以安平便將原荷蘭教堂的兩尊石將軍,移來放在原安平開臺天后宮門口(今石門國小西北側),正對煞氣以化解惡運。後五條港區甕城腳又置一隻石獅坐鎮,加強防護。臺灣府城昔日貿易興盛時,澎湖的船隻都載了大量硓古石做壓艙石,上岸後就四處棄置,改載貨物。兌悅門段的城牆是就地取材,拿當地硓古石街(信義街)上到處都是的珊瑚礁石來修造的。

兌悅門的城門,材料採以硓古石及磚造并用,並用花崗岩補強重要節點,旁立有一方《修造老古石街路頭碑記》,另有《老古石街公議》碑,置放在「石獅公館」對面兌悅門的城門(內)旁。後方有老古石街集福宮。

環境描述:兌悅門是臺灣府城外城的城門之一,也是目前尚在通行的唯一城門,規模不大,小巧可愛。兌悅門為西城外護,另有小北門外的「拱乾門」和小西門外的「奠坤門」,但已不存。

兌悅門 (2).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111-112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仁和門 /臺南市東區東光華街與府東街路口

創建年代:清道光十六年(1836)

歷史沿革:

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張丙事件後,清道光十六年(1836)臺灣府臺灣縣各城門增建月城,為加強防務於大東門外創置竹城,並開設永康、東郭、仁和門等三門以屏藩大東門城垣。「仁和門」位於大東門南側城垣與外城門交接處[1]

環境描述:仁和門約今光華街與府連路間,是出入德篙厝庄(東區德高里一帶)的主要門戶,今不存。

仁和門 (1).jpg 仁和門 (3).jpg

臺南市東區東光華街與府東街路口

 

 

臺南市東區東光華街與府東街路口


[1] 黃典權《古臺灣府治海桑城坊考》(臺南市:作者印行,1973),頁2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永康門 /臺南市東區勝利路與勝利路12巷路口

創建年代:清道光十六年(1836)

歷史沿革:

清道光十二年(1832)張丙事件後,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臺灣府城相美城門增建月城,以加強防務於大東門外創置竹城,並開設永康、東郭、仁和門等三門以屏藩大東門城垣。永康門毀於日治初期,開闢大東門城、小東門城間道路[1]

環境描述:「永康門」是大東門城垣與外城交界的外城門,約今勝利路北側勝利路12巷間路口,早期大東門出此城門可通往永康、仁德、歸仁、關廟、龍崎等地區。今已不存。

永康門 (1).jpg 永康門 (9).jpg

 

臺南市東區勝利路與勝利路12巷路口

 

臺南市東區勝利路與勝利路12巷路口

[1] 黃典權《古臺灣府治海桑城坊考》(臺南市:作者印行,1973),頁2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東郭門 / 臺南市東區林森路一段與衛國街路口

創建年代:創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936)

歷史沿革:

連橫《臺灣通史》卷十六〈城池志〉:道光四年許尚之變,十二年張丙之變,南北相擾,官紳議建外郭,不許,僅築東郭之門,旁植刺竹,設仁和、永康二門以出入之。同治元年五月十一日,地大震,城壁多壞,修之。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又發國帑,大修之。十三年,移臺灣府縣於臺中,改稱臺南,而縣曰安平。[1]

清道光十二年(1832)張丙事件後,清道光十六年(1836)臺灣府相關城門增建月城,以強防務於大東門外創置竹城,並開設永康、東郭、仁和門等三門以屏藩大東門城垣。「東郭門」約位於大東門外城東側頂端的[2]

環境描述:東郭門位於大東門外城東端,今東門路二段、衛國街、林森路一段間路口,通往仁德庄、舊社(歸仁區)的主要門戶。今已不存。

東郭門 (1).jpg 東郭門 (6).jpg

 

臺南市東區林森路一段與衛國街路口

 


[1] 連橫《臺灣通史》卷十六〈城池志〉(臺北市:中華叢書委員會,1955),頁360

[2] 黃典權《古臺灣府治海桑城坊考》(臺南市:作者印行,1973),頁29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小東門遺構/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成大光復校區

創建年代:清雍正三年(1725)

歷史沿革:小東門創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係臺灣知縣周鍾瑄創建府城木柵城所設七座城門之一。清乾隆元年(1736)將臺灣府改築土、石構造城門,並建城樓;後續以莿竹、綠珊瑚環繞木柵,增強防衛。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以後,改建磚、土城垣,府城城郭的規模更顯宏偉完備。清道光十五年(1835)為加強防務,大南門、小南門、大北門、小北門及小東門等城門添建月城[1]。日治時期後新式武器出現,城垣失去防禦價值,小東門於日明治四十四年(1911)前拆除。而後城垣陸續拆除,並開闢道路、軍事機關或學校,日昭和十年(1935)府城城門僅存大東門、大南門、小西門、兌悅門,城垣僅存南門段與小東門段兩處殘蹟較具規模,以及東門段的部分殘蹟。小西門於民國五十九年(1970)因逢甲路拓寬,小西門搬遷至成功大學保存[2]

民國九十九年(2010)「台灣府城城垣殘跡非破壞探測考古試掘及維護工法研究」計畫,在成大校園進行小東門段城垣的試掘,成大執行團隊在修齊大樓後、中文系館、城垣與小東門遺址相接處皆掘獲城垣的遺址,在小東門城試掘中,主城門與甕城門基座均保存在地下,其範圍跨越勝利路。

小東門遺址 (4).jpg 小東門遺址 (32).jpg

 

 


[1] 黃典權《古臺灣府治海桑城坊考》(臺南市:作者印行,1973),頁23-29

[2] 《中華日報》,民國5949日,第2版。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城門

  1. 大東門(迎春門)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勝利路口    

創建年代:清雍正三年(1725)

歷史沿革:大東門的創建始於清雍正三年(1725),係知縣周鍾瑄創建木柵城時所設七座城門之一。清乾隆元年(1736)將臺灣府包括大東門在內的七座城門改築為石門,現嵌於大東門的外門額「東安門」即是改築為石門時所留存;清代臺灣府於大東門外的春牛埔舉行「迎春禮」,故大東門也稱為「迎春門」。

大東門 (26).jpg

 

大東門(迎春門)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勝利路口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