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大南門(寧南門)

創建年代:清雍正3年(1725

歷史沿革:清雍正3年(1725)臺灣府城始建木柵,築城門七座以固防。清乾隆元年(1736)改以土、石(花崗岩)構築城門,並建城樓;後續以刺竹、綠珊瑚環繞木柵,增強防衛。清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以後,改建磚、土城垣,並新建小西門,合原有大西門,大、小東門,大、小南門與大、小北門共計八座城門。於是,府城的屏障益固;爾後,續有修葺,並建外城,府城城郭的規模更顯宏偉完備。

進入城門,發現入口比出口略小,乃為安置與伏貼城門而設計。圓弧形城壁又稱甕城或半月城,屬於小型外郭,具有加強防衛的作用。內城城壁間嵌有道光28年(1848)所立的示禁碑記,刻著「農商負販、車牛往來,不許兵役勒索,特示」諸字,可供了解清代吏治與社會問題。

清乾隆40年(1775)「寧南門」門額,與日昭和2年(1927)「大南門」門額,見證臺灣府城整修擴建的史實,為重要的歷史文物。

環境描述:小南門、大南門、小西門位在福安坑溪南岸,該溪為臺灣府城的左內河;法華寺、竹溪寺位在溪仔墘溪北岸,該溪為臺灣府城外的左護河。

保存狀況:大南門於二戰後遭侵占作為住家使用,民國51(1962)颱風過境,大南門嚴重崩毀,但並未因此而加以整修,一直到民國64(1975)台南市政府推動觀光年活動,進行「名勝古蹟整修三年計畫」,才得以遷移違建戶與整修城牆,大南門乃於民國67(1978)修護完成,重修的城樓屬仿前大南門古式RC造建築,民國88(1999)再重建成為今日的面貌。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大南門(寧南門).jpg

大南門外觀

大南門馬道上1.jpg

大南門馬道上2.jpg

大南門馬道上 大南門馬道上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