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7東嶽殿(嶽帝廟)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1666~1673)

歷史沿革:創建於鄭氏時期,或云明永曆27(1673),主祀東嶽大帝,習稱岳帝廟,也稱嶽帝廟,乃是全臺最古老的岳帝廟。原建築為三進二廂,巍峨崇煥。惜因日治時期以來,兩次拓寬廟前道路而拆除廟埕、鐘鼓樓、三川門與拜殿,右廂亦不存,成為三進一廂的祭祀空間。舊廟貌於民國80(1991)重修,歷時三年而竣工,呈現古蹟修護後煥然一新的風貌。

東嶽大帝居殿堂之上,嚴肅莊穆;功德司與速報司分居左右兩旁;牛頭、馬面二差役亦聳立兩側;謝必安、范無救二將軍傳神的雕造令人心悸;中殿主祀地藏王菩薩,配祀十殿閻王;後殿主祀酆都大帝,主宰冥界森羅殿與最後審判;陰暗的空間與佈置,呈現東嶽殿應有陰森威嚇的情境效果。
嶽帝廟廟中法事頻繁,信徒透過打城超拔、血懺轉世、牽亡懷思等科儀法術,嘗試與親人的亡魂進行溝通、聯繫,用以安定人鬼之間的關係,慎終追遠的美德亦流露無遺。東嶽殿的宗教儀式已成為府城民俗的特色,代表陰廟的特殊風采。

環境描述:臺灣信眾重要法事科儀之所,隨時皆在進行作業中,一年中只有農曆七月是清閒的期間,民眾藉有紅頭法師與冥界的親人溝通,讓人界與冥界得以聯繫,是後輩對先人慎終追遠的場域之所。

保存狀況:建築體三進兩廂、坐北朝南,目前只剩正殿及後殿仍維持舊貌,為承重牆及疊斗式木構架的混合構造。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67 東嶽殿(嶽帝廟)1.jpg

東嶽殿外觀

67 東嶽殿(嶽帝廟)2.jpg

67 東嶽殿(嶽帝廟)3.jpg

牛頭馬面是東嶽大帝重要兩位差役 民間信仰中嘗試與親人的亡魂進行溝通時,委請紅頭法師進行科儀法術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