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0五帝廟

創建年代:清嘉慶元年(1796

歷史沿革:五帝廟創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原稱「觀音堂」,奉其觀世音菩蕯,後又奉五顯大帝,佛教稱為華光天王佛,道教稱作五顯靈官馬元帥,威靈顯赫,神通廣大,有求必應,香火旺盛,膜拜之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後來名為「五帝廟」。創建後歷代均有重修。清同治12(1873)剝蝕嚴重,有礙觀瞻廟,信徒發動募捐重建。

後,日大正12年(1923)間因擴寬道路,廟地為日官方徵購,經信徒發動募捐,購得兩民房,因而遷建於現址,日大正13年(19245月動工,同年10月竣工。戰後,廟堂年久失修,頹朽不堪,管理人葉萬福、林松、賴淵爵發動信徒修建,民國35(1946)完成,正殿壁間現存有新營名醫沈乃霖之文,及潘春源畫作《三綱五常》。民國73(1984)馬路再次拓寬而拆除前殿改建,翌年整建完成,只剩下騎樓與單殿建築、三川門、門枕石。

民國99(2010)因棟樑白蟻啃蝕嚴重,目前重建中。

環境描述:原建築乃奎樓之東側,亦即今中正路與忠義路交叉之中心;日大正12(1923)間因擴寬道路,因而遷建於現址。

保存狀況:日大正131924改建,古貌不存,近年拆除重建。留存日大正13
          (1924)「重建五帝廟碑記」。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70 五帝廟1.jpg

整修中的五帝廟

70 五帝廟2.jpg

70 五帝廟3.jpg

臺南迅速測圖中五帝廟 目前五帝廟臨時行館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