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元和宮

創建年代: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

歷史沿革:元和宮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由里人鳩資興建,奉祀迎自福建泉州白礁之保生大帝,擇地於府城西北角,坐東朝西。清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總理呂盈泰、協辦林吉記、曾文贊,董事許世澤、陳和安、石轀中、洪助記發起重修,大銃街商民捐資。

日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大銃街耆老張藤伯倡擴建規模,迎奉臺灣總鎮署北側的白龍庵五福大帝(五靈公)及其附屬之中軍府爺及諸將爺等眾神尊。

日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里人發起重修。民國四十九年辛松頭、唐壬三、李誠智等發起重修。最近一次重修民國七十九年(西元1990年),於民國八十一年(西元1992年)竣工。

日本治臺後原總鎮署、白龍庵由日軍接管,日軍山砲隊駐營於此,「白龍庵」遂被毀。相傳日軍就地興建營房,用水孔急,里民以一擔水換一神像,將救出神像大部分寄放於大銃街元和宮,未及搶救者則被燒燬。主殿供奉保生大帝與白龍庵五福大帝,後殿奉祀觀音菩薩,左側殿奉祀中軍府中軍爺、右側殿奉祀眾壽堂陰陽都總管、右廂房奉祀如意增壽堂奉五靈公駕前什家將。
文物:光緒年間原白龍庵香爐保存於元和宮。

環境描述:位於大銃街上,大銃街乃是出入小北門之重要道路,北接小北門大街,南接米街。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鎮北坊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

元和宮外觀.jpg

元和宮外觀

元和宮正殿.jpg

元和宮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