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糖安宮

創建年代:清光緒年間

歷史沿革:糖安宫廟位於大北門內,山埔頭南坡下,清代曾有「糖間」於此,廟東側附近有很多墳墓,日而久之墳園毀損,白骨散露遍野,幸得善心人士設「集積所」於此收埋骨骸,並小祠膜拜「萬姓公」,年節有善人士敬拜糕品,後施食,故漸有遊民、乞丐聚集,始有「乞食寮」之稱。

「乞食寮」乃遊民雜處之所,遊民中有一頭人為臺灣府安定里許中營人鄭阿相,為人慷慨重義,豪邁可親,經常出面為地方排難解紛,受眾人尊重。鄭氏死後,地方人士認為他有功,奉其牌位於此,因為庇佑地方平安,尤其失竊事件請問萬分靈驗,可說有求必應,地方善德人士感念其澤遂集資蓋小祠奉祀。

二戰期間盟軍空襲臺南,山埔頭的軍營受爆擊,然小祠境內因鄭善士英靈保佑下無受災害,民國四十三年(西元1954年)由地方人士,乞求土城聖母廟「媽祖令旗」至小祠同祀。而後受天上聖母慈恩向上天奏薦鄭善士英靈,護國庇民,承玉旨勅封「鎮山元帥」,暨雕塑「騰風元帥」神像奉祀(自「後港唐安宮」迎請原自「四草大眾爺」香火入神),後又雕塑「天上聖母」金身合祀於本宮。民國七十六年(西元1987年)興建,民國七十八年(西元1989年)落成,並命名糖安宮。民國一○○年(西元2011年)再次重建,民國一○二(西元2013年)年建醮。

環境描述:本廟位於大北門內,山埔頭之中南坡下一小祠,清代曾有「糖間」於此,小祠東北一帶皆為墳墓。(見於西元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集積所」)

保存狀況:民國100年重新改建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由鬼魂之祭祀轉化升格為神明崇拜。

糖安宮外觀.jpg

糖安宮外觀

糖安宮左側神龕上的萬姓公神位牌.jpg

糖安宮左側神龕上的萬姓公神位牌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