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慈雲寺

創建年代:民國五十三年(西元1964年)

歷史沿革:慈雲寺位於大北門外馬車寮,現今臺南市公園路一帶。慈雲寺開基「文殊菩薩」為里人蘇啟家中的祖佛,乃清代先祖所留傳,二次大戰時蘇家為躲避空襲,遠離舊家避難,文殊菩薩留置舊宅。相傳戰後有孩童進到蘇家舊宅內發現這尊「菩薩」,「菩薩」極為靈感,信眾以手轎奉請佛祖降駕,弟子問其神佛尊號為何,菩薩示名法號:「青虛慈雲文殊菩薩」,信眾欲奉請求降駕救世,待等三天後,佛祖即至天庭領旨,地府領令,「菩薩」降駕交代救世普渡眾生。蒙蘇家將祖佛-「菩薩」獻出為公「佛」。這時恰好境內周大德之子走失,不知去向。「文殊菩薩」降駕指示:三日後即有好消息。三日後真如「菩薩」所言,此時「文殊菩薩」神威顯赫,名聲傳至全境內,境內信徒漸漸增多。而後「菩薩」降駕交待每年須回大岡山超峰寺謁祖後,由境內信眾,擲茭輪值爐主,並奉請「菩薩」鎮宅一年,隔年再重擲爐主,此後信徒日益增多。至民國五十三年(西元1964年),信眾決定擇地建寺,廟名為「慈雲寺」。「慈雲寺」座北朝南,可遙望大崗山超峰寺,深具飲水思源之意。本寺落成後正殿奉觀世音菩薩(鎮殿)、開基文殊菩薩、三官大帝、中壇元帥,及超峰寺如來太子、天虎將軍、聖母之令牌等。

文物:主香爐係以珍奇的青斗石為石材精雕而成。香爐之前緣正中,龍首朝天,兩側握把則為雙獅聳立,莊重沉穩;造型古樸著麗,雕工細膩至極,栩栩如生,凝視香爐,崇敬之心,油然而成。

環境描述:本寺位於馬房山之西南坡,廟一帶為馬車寮,早期居民不多,馬房山之西南坡有大片蓮霧果園,有人又稱此為蓮霧仔腳。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在地庶民信仰。

慈雲寺外觀.jpg

慈雲寺外觀

慈雲寺正殿.jpg

慈雲寺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