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臺南公園

創建年代: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

歷史沿革:臺南公園位於市區北邊,創建源自日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臺南市區改正委員會討論設置的地點,選擇在臺灣府城大北門內、外燕潭一帶,北面至臺南中學校,西側至砲兵隊。明治四十四年(西元1911年),臺南廳利用原有官有家,又徵收興隆廟、辜婦媽廟、民屋、魚塭、慈惠院附屬乞食寮及墓地共計9甲多之私有地,因應地形加以規劃,並將原有樹木(老榕十多棵,有幾棵龍眼樹、苦楝及幾叢竹林)保留。明治四十五年(西元1912年)二月變更公園面積15甲,營造預算總額多達十九萬圓,工期預計四年。當時造營經費由臺南廳向諸多機關團體、仕紳募款。

日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十一月臺南公園營造動工,日大正六年(西元1917年)六月十七日舉行開園式,稱為「臺南公園」。公園偏北處,是獨棟一層樓高原臺南公園事務所(戰後為臺南公園派出所),洋風建築,具雙坡水的斜屋頂,面鋪魚鱗板瓦,入口屋頂下置托架,右側立方形廊柱則以雙柱為單位,下承洗石子基座,柱身上牆身硓古石處理為主,頗具特色。

甲二分七厘七毛八絲),是日人依現代公園觀念所規劃的綠園。園內遍地花草樹木,擁有花園、苗圃、綠棚、假山、小橋、瀑布、涼亭、噴泉、動物飼育舍、廁所、操場、營造紀念塔、忠魂碑(市府文化局收藏)、喫茶店、園丁宿舍及事務所等設施,假山、瀑布特自日本今愛媛縣淡綠色庭園石頭及關子嶺山石,原大北門的硓古石不足又自打狗(高雄)採購,現代化公園將提供市民休閒娛樂空間。

日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四月二十日,日本裕仁皇太子臺南行啟,繞行臺南公園時,曾經過此棟建築。原臺南公園事務所戰後一度作為「公園派出所」使用,現則空置。國民政府來臺後改稱「中山公園」,民國九十年(西元2001年)張燦鍙市長任內,將公園名稱恢復為「臺南公園」。

環境描述:公園區面積4萬餘坪,除利用原有樹木資源外,並在園內遍植許多熱帶林木,目前約有木本植物160種、800多棵,亦充作熱帶實驗林,公園內設有小橋、涼亭。早期是臺南市綠地面積最大、樹木最多的公園。

保存狀況:原臺南公園建園之植栽所剩不多,原有的最吸引的噴泉,也因管理單位改造臺灣城城垣之意象而毀之。原木造草頂涼亭也改為鋼金水泥造。原營造紀念塔、忠魂碑戰後已被拆除。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臺南公園係由臺南地區地方人士積極參與而設立,具社會價值;豐富的自然水域及人造景觀,融合東西方景觀設計風格與美學,具文化及藝術價值。

臺南公園-原月見亭.jpg

臺南公園-原月見亭

臺南公園燕潭.jpg

臺南公園燕潭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