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臺南神學校 /臺南市東區東門117號

創建年代:清光緒二年(1876)

歷史沿革:清同治四年(1865),英國長老教會派馬雅各醫生來臺宣教,為訓練傳教人員,於臺南及旗后分別設置「傳教師訓練學校」,至清光緒二年(1876)合併,第一任校長巴克禮及李庥兩位牧師召集臺南與旗后之學生一起在二老口醫館內教授聖書之道理,為臺灣基督長老教神學校的濫觴,初有學生十數名,校舍只有一座及宿舍一棟。清光緒八年(1882)馬偕醫生正式創辦的「理學堂大書院」,臺南神學院比北部早了六年之久。

日治初期曾停辦,後因長老教會為宣揚基督教旋而復校,因學生日增,校舍不敷使用,巴克禮牧師返回英國募得一千圓增建校舍,於日明治三十四年(1901)二月落成,日大正二年(1913)正式改名「臺南神學校」,到了日昭和十五年(1940)太平洋戰爭爆發,因日本政府干涉宗教日益嚴重,被逼迫停辦,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復校,並改名「臺南神學院」。民國四十一年(1952)接受美國金陵基金會贊助新建臺南神學院禮拜堂。

臺南神學院包含校舍本館與禮拜堂,兼具西方宗教與臺灣地域色彩。空間方面,形如ㄇ字,座南朝北對稱,中央及兩端處均略為突出,中央為門廳,於南北設有入口。中央及兩端突出量體飾以尖塔之開口部,以傳達西方宗教之意涵,一、二樓開有尖拱窗之上並有哥德教堂慣用四葉窗,其他部份採用圓拱窗。屋身略帶左西方哥德之建語彙,但屋頂卻採用臺灣傳統屋瓦,因而加強化本土之色彩,懸山的屋頂,出簷甚小但有簷飾,正面中央山牆頂部有一尖塔,則有哥德建築小尖帽之意象。有些柱子為簡化之托次坎柱式。[1]

禮拜堂外貌全用洗石子,牆面為灰色,線腳部份為暗綠色裝飾,西向入口處仿羅馬風格特徵之一,採用玫瑰窗裝飾、圓拱窗,及山牆立面飾以倫巴底帶建築語彙,連續之小拱圈並採綠色洗石子。通廊部分的通氣孔,釉面空心磚,屋頂採用台傳統屋瓦;增加了本建築的本土性色彩。

DSC_6934.jpg DSC_6988.jpg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36-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