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 / 地址:臺南市東區民族路一段1號

創建年代:日大正十一年(1922)

歷史沿革: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校其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日大正十一年(1922)創建於竹園岡,初借用竹園小學部份校舍充當臨時校舍,第一任校長高橋隆氏。日大正十二年(1923)竹園國小遷至花園町(臺南公園的南側),將校舍移撥給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當校舍,學校並進行校舍之改建,由臺南州土木課營繕係設計。日大正十五年(1926),校舍重建完工。日昭和三年(1928)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本館改建落成,即今西側行政教學大樓,西棟行政大樓師生慣稱「紅樓」,此建築屬紅磚折衷式樣。其建築造型極為一字型平面,正中央為一高起之山牆,內有勳章飾。正向入口則設有三個拱圈。東西兩側各有廊道,西側廊道為弧拱,東側廊道為平拱。

日昭和六年(1931)「講堂」落成,即今「小禮堂」。「講堂」乃為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所設計,與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之文學院與圖書館同屬臺灣少見之仿羅馬(Romanesque)式樣,山牆屋簷採用精緻的「倫巴底」帶(Lombard Band)洗石子做成連續小拱圈,倫巴底源自義大利北部倫巴底之建築裝飾。南側有8個拱圈的迴廊,內部的主要空間沒有柱子,舞臺設在東端,後臺準備室則呈環形,類似羅馬的巴西利卡式小教堂,西面山牆大圓拱,圓拱處理比磚牆面突出,使山牆更具立體感。門扇本身亦處理為圓拱形,大門之上二樓以兩根簡化籃式柱頭分割並支持拱圈之三連拱窗,窗臺亦作倫巴底帶之處理,拱窗上則以一牛眼圓飾。東面山牆屋簷亦為倫巴底帶之處理。「小禮堂」其功能為學校師生共同集會之處。[1]

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舍不斷發展,而學風優秀使其成為臺南州入學競爭最劇烈學校之一。戰後,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現稱「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本館中央主體改貼馬賽克磁磚。

DSC_1171.jpg

DSC_1133.JPG

 

 

 

[1]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1995),頁118-1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