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龍君殿

創建年代:民國七十七年(西元1988年)

歷史沿革:清末至日治時期有澎湖縣白沙鄉鎮海港(鎮仔港)宗親姑婆祖「龍君」乩身「龍君」神表明要來救世,凡有欲求助者於公厝香爐插香祈求「龍君」相助,姑婆祖即從菜宅(菜園)奔回家中「起乩」降駕,龍君的信仰神威顯赫遠播全村及鄰近村莊(今「通樑」一帶尚存「龍君」信仰)。後因澎湖討海生活不易土地又貧瘠,青壯的宗親陸續遷居臺南府來工作,跟隨著也將「龍君」信仰帶入臺南,最初宗親擇白金町(今國花大樓)而居設堂,名曰:「惪華堂」。二次大戰前「惪華堂」之土地被徵收為防空用地,「龍君」則改奉於赤崁街宗親宅中延香火。

民國七十年宗親商議購地重建廟堂,七十六年購得現廟地,民國七十七年(西元1988年)始建廟,民國八十六年(西元1997年)建廟重建金壁輝煌之聖殿,重建後雷德南木雕師傅塑鎮殿神尊外,神龕前移山大將、倒海大將、食鬼大將、吞精大將四大將立於殿內,令人有震撼與尊崇之感,雖為新塑之像頗為傳神。

本廟主祀龍君星君(蒼天上帝,農曆十月十五日聖誕),慣稱「龍君」;同祀金府千歲(左)、鎮海太子(右),配有移山大將、倒海大將、食鬼大將、吞精大將。後殿主祀準提菩蕯、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十大菩薩等,係來臺後增祀奉佛教神尊。近年宗親沿用舊堂號新設「惪華堂」。

蒼天上帝來源:

五方上帝,即東、南、西、北、中五方上帝,又稱為五帝、五方帝、五天帝、五方天帝、五方天神等。早在周朝時,依據周禮,人們就以六輅祭祀昊天上帝和東、南、西、北、中五方上帝。按《道書》五方五帝:北曰北極,以紫微大帝(玄帝),主之綜御萬星;南曰南極,以長生大帝(赤帝),主之綜御萬靈。西曰太極,以天皇大帝(白帝),主之綜御萬神。東曰東極,以青華大帝(蒼帝),主之綜御萬類。四極大帝輔佐昊天大帝,以綜御萬天。

環境描述:位北華街東北側,西側下坡有臺南齋教的崇德堂。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在地庶民信仰。

龍君殿外觀.jpg

龍君殿外觀

龍君殿正殿.jpg

龍君殿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