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盲啞學校
創建年代:清光緒17年(1891)
歷史沿革:清光緒17年(1891)長老教甘為霖牧師於洪公祠建物,設置盲人學堂,名為「訓瞽堂」,啟開了臺灣盲人點字教育。
日明治30年(1897),訓瞽堂因租期屆滿停辦。甘為霖牧師書文致臺灣總督府學務長的伊澤修二請求支持盲人教育,並有意將訓瞽堂交由日本政府經營。日明治33年(1900),臺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向當時日本政府建議再度恢復盲人教育,並將訓瞽堂併入臺南慈惠院的院務工作。
在臺南市的岳帝廟街文昌祠後民房設立「教育部」,專門教育盲人,修業年限為普通科五年(修身、國語、算術、體操、唱歌)與技藝科三年(日本按摩術)。而教育部的房舍,當時是由士紳許廷光管理,創立之初,因為經費缺乏,由許廷光等人自行出資四百圓來將房舍改造以便能做為教室。臺南慈惠院每月出資10圓,以租借桌椅等設備,同年12月9日,經臺灣總督府認可,校名改稱「臺南盲啞學校」,增設啞生部普通科(修業年限五年),教授修身、國語、算術、圖畫、體操等課,是盲啞合校的開始。
日大正4年(1915)9月16日,臺南慈惠院教育部接受日本「恩賜財團明治救濟會長」捐款25000圓興建新校舍現址,並撥地一千七百餘坪,在壽町(原北門路臺南校區,)建盲啞學校,同年11月竣工,名稱臺南盲啞學校。
民國51年(1962)校名改稱「盲聾學校」。民國57年(1968)又改為「臺南啟聰學校」,專收聽覺障礙之兒童、青年學子。臺南啟聰學校民國101年(2012)2月1日併入臺南大學,更名為「國立臺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
環境描述:臺南啟聰學校已改建新校舍。
保存狀況:原建物已拆除改建新校舍。
文資身份:無
日大正4年臺南盲啞學校外觀 |
臺南盲啞學校舊址 | 臺南盲啞學校舊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