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3關帝廳
創建年代:清雍正年間(1723~1735)
歷史沿革:原位於臺灣道署之左,主祀關帝爺,為臺灣巡道署之官吏所祭拜的關帝廟,據傳為清雍初年臺灣巡道吳昌祚建,清乾隆58年(1793)重建。日昭和2年(1927)末廣町商舖,組織一個店舖住宅速成會,於末廣町南北兩側興建連續店舖住宅,廟宇被拆除,廟毀。嗣經里人及舖戶鳩資重修,擇「講古腳」之觀音佛祖地(現址)新建廟堂。無奈太平洋戰爭又有所毀。
民國37年(1948)信眾商議集資重修。因「講古腳」為低窪地,一雨成澤,短短二十年間廟堂棟柱侵蝕重嚴堪虞。
民國59年(1970)信徒取得土地所有權,擇期重建。重建時特將臺基增高四台尺,廟身前向前延伸二十寸,於民國60年(1971)孟冬落成。其廟雖經過輾轉遷徙,然本鎮關帝爺金身完整無瑕,真是奇蹟神靈。民國104年(2015)再次重修至本年6月27日入火安座,廟堂煥然一新。
環境描述:原位於臺灣道署之東南側,現位於友愛街巷中。
保存狀況:為一間二進、一層樓高、琉璃瓦屋頂、R.C.造之建築物,由拜亭及正殿組成,形制屬最單純之「一廳一拜亭」格局,為規模略小之街廟。保存潘麗水的門神、壁緒彩繪及潘春源、朱玖瑩書 法之作,具有藝術文化之價值。
文資身份:歷史建築
關帝廳正面 |
正殿潘春源敬撰書法 | 正殿原潘麗水畫作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