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1馬公廟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

歷史沿革:馬公廟,原稱馬王廟,主祀馬王爺,為馬兵的保護神。據清康熙59年(1720)陳文達《臺灣縣志》所記:「馬王廟,偽時建。」由於明鄭係清朝的敵對政權,清朝所修志書凡是提及「明鄭」,皆以「偽時」代稱,表現否定的意念。明鄭時期(1661~1683)馬兵駐防在福安坑南側,稱「馬兵營」(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7號原臺南地方法院一帶),並在山仔尾(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府前路、開山路之間)東坡建馬王廟,以為馬兵營伍的守護神。

清朝領有臺灣後,馬兵營移駐山埔頭總兵署(臺南市中西區公園路、前陸軍兵工配件製造廠,現為長途客運轉運站),原有的馬兵營遂成為福建省漳州籍移民的聚集地,馬王廟改祀漳籍移民自原鄉馬公廟攜來之神,所以又稱「馬公廟」,成為漳籍人士的信仰廟宇,一般志書雖仍記為「馬王廟」,但地方皆習稱「馬公廟」。

清乾隆42年(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捐俸重修,迨至清道光30年(1850)里民鑑於廟室狹窄,空間不敷使用,因而發起重建,並在清咸豐四年(1854)竣工。及至日大正15年(1926)因年久失修,棟宇傾頹,再度進行重建。民國59年(1970)又行重建,新建的馬公廟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其格局包含中央的三川殿、拜殿、正殿與兩側的廂房,屋頂為綠色琉璃瓦,即為今日所見廟貌。

因為人稱「蔣公子」的臺灣知府蔣元樞曾修「馬公廟」,故有一說將「馬公廟」列為清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

環境描述:明鄭時期(1661~1683)馬兵駐防在福安坑南側,稱「馬兵營」,並於三川臺西、山仔尾北坡建馬王廟,為馬兵營的守護神。廟前低窪但永不積水,為地理師眼中的寶穴─「雞母穴」,曾有一段蔣公子敗地理故事傳奇。

保存狀況:歷代均有修建,民國59年(1970)又行重建,新建的馬公廟為鋼筋混凝
          土建築,其格局包含中央的三川殿、拜殿、正殿與兩側的廂房,屋頂為
          綠色琉璃瓦,即為今日所見廟貌。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61 馬公廟1.jpg

馬公廟外觀

61 馬公廟2.jpg

61 馬公廟3.jpg

正殿立面 臺灣知府蔣元樞贈「觀其所感」匾額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