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原臺南縣知事官邸 / 臺南市東區衛民街1號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三年(1900)

歷史沿革:

創建於日明治三十三年(1900)四月,臺南縣知事官邸乃屬紅磚式建築的典範之一,更為臺灣現存極少數日治時期小型官邸。

臺南縣知事官邸是一座磚造的精緻建築,座東朝西,高二層樓,建築主體規模不大,中央入口上方有一座三形的山牆(原為弧形的高大山牆,略有巴洛克風格),前後均設有拱廊,中央與兩側均突出成八角狀,形成十一個拱圈的立面,磚造拱廊、拱柱直接外露,飾以粉拱廊。

日治時期臺南知事官邸建築曾有數次主要用途變遷:
一、「臺南縣知事官邸」時期(1900至1901年):
創建之初係計畫用來作為首長官邸「臺南縣知事官邸」,當時縣知事為今井艮一(任期自明治三十三年(1900)至明治三十四年(1901)11月)。

二、多用途使用時期(1901至1920年):

明治三十四年(1901)11月廢縣置廳以後,臺南廳首長官邸為新建在附近的「臺南廳長官邸」,首任臺南廳廳長為山形修人。此一時期原知事官邸建築係由臺南廳代管,其「日本造(和館)」部分曾借予陸軍使用,而曾轉用為「旅團長官邸」;洋館部分曾作為「臺南廳廳員之讀書俱樂部」…等用途,但其最主要名稱與定位,則為總督至臺南巡視時的「總督臺南官邸」與皇族至臺南巡視時的「御泊所(行館)」。由於此一階段開始其兼有「總督官邸與皇族行館」之功能,因此包括日本閑院宮戴仁親王夫婦於1908年10月25日與1916年4月21至22日、北白川宮成久王夫婦於1916年10月25至26日、久彌宮邦彥王夫婦於1920年10月24至26日…等皇族訪問臺南時宿泊的行館皆設於此。

三、「臺南州知事官邸」時期(1920至1945年):
日大正九年(1920年)改廳設州,末代臺南廳長枝德二轉任臺南州知事,臺南州的首長官邸再度搬遷回原知事官邸建築,並改稱「臺南州知事官邸」,後居住於此的歷任州知事包括枝德二、吉岡荒造、松井榮堯、喜多孝治、片山三郎、永三止米郎、名尾良辰、橫光吉規、今川淵、藤田傊治郎、川村直岡、石井龍猪、一番瀨佳雄、宮木廣大、宮尾五郎等人;此一階段仍兼有總督與皇族行館之功能,因此包括日本東宮太子裕仁與隨行的伏見宮博義王於日大正十二年(1923)四月二十日、秩父宮雍仁親王於日大正十四年(1925)六月二日、高松宮宣仁親王於日大正十五年(1926)四月十日、北白川宮大妃富子於日大正十五年(1926)十月廿九日、朝香宮鳩彥王於日昭和二年(1927)十一月十日至十一日、久邇宮邦彥王於日昭和三年(1928)年四月六日至七日、愛國婦人會總裁宮東伏見宮依仁親王妃周子於日昭和四年(1929)十月廿八日、賀陽宮恒憲王於日昭和六年(1931)六月十三日、伏見宮博英王於日昭和八年(1933)七月廿八日、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王於日昭和九年(1934)年九月廿六日、朝鮮(昌德宮)李垠王於日昭和十年(1935)一月廿三日至廿四日、東久邇宮稔彥王於日昭和十二年(1937)年六月十三日皇族訪問臺南時宿泊的行館皆設於此。

日昭和十二年(1937)爆發中日戰爭,日昭和十六年(1941)日本又投入二次世界大戰,臺灣地區亦進入戰時狀況,為了防備空襲,知事官邸在館東南側增建一官邸使用之防空洞,其表面覆以老古石,偽裝良好;戰時此官邸並未遭到轟炸與毀損。

戰後臺南縣知事官邸曾作地政事務所、民防指揮部、東區區公所及臺南市機關員工消費合作社等用途,由於建築曾設置有報時鐘臺,俗稱「時鐘樓」。[1]

DSC_7260.jpg DSC_7263.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199-2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