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B城門 (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5.原臺南公園管理所(原名「原臺南公園事務所」)

創建年代:日大正2年(西元1913年)

歷史沿革:原臺南公園事務所,興建於日大正2年(西元1913年)。位臺南公園偏北處,是獨棟一層樓高的「西洋風」西式建築,具雙坡水的斜屋頂,面鋪魚鱗板瓦,入口屋頂下置托架,呈圓拱形,右側立方形廊柱則以雙柱為單位,下承洗石子基座,柱身上小下大,上端以插銷固定;左前有木柱柱列,頗具特色。更有特色的是,牆身硓古石處理為主,與附近的硓古石假山相互呼應,並有綠釉花磚通氣孔,入口破風處理,兩側設對稱出挑木作斜撐。

臺南公園為府城最大的開放空間,為日治時期依現代公園觀念所規劃的綠地。日大正2年(西元1913年)5月臺南廳召急營建業者舉行臺南公園事務所、宿舍及公共廁所等附屬建築物統包營造投標,由原籍日本愛媛縣竹林安太郎以三千九百圓得標,並在同年8月31日完工。園內遍地花草樹木,亦充作熱帶實驗林,公園內設有小橋、涼亭、喫茶店、猿猴柵、及管理所等設施,而公園事務所更為日治臺灣第一座現代化公園之管理單位,日本裕仁皇太子臺南行啟,於日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四月廿日繞行臺南公園時,曾經過此棟建築。原臺南公園事務所於戰後一度作為「臺南公園派出所」使用,現則空置。

環境描述:位於臺南公園北角,日大正元年未興建臺南公園前,「臺南公園事務所」原是「煉瓦場」工場,四周凹地,燕潭小溪流經「臺南公園事務所」北側及西側,後會合流出公園,流經「竂內」,後向西流出海。

保存狀況:整修後,屋頂已跟舊貌不復。

文資身份:直轄市市定古蹟,建議其指定名稱可由「原臺南公園管理所」修正為「原臺南公園事務所」。

文化資產價值:因臺南公園的誕生而設置公園事務所,具歷史、文化價值。

原臺南公園事務所.jpg

原臺南公園事務

原臺南公園事務2.jpg

原臺南公園事務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年(西元1897年)

歷史沿革:於赤崁樓設立日本陸軍臺南衛戍病院,日大正六年(西元1917年),依日軍第三期永久兵營計畫重建較大規模之院舍於日軍步兵第二聯隊(今成功大學光復校區)之北側,規模非常完整。日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年)更名為臺南陸軍病院。

整棟建築為木構磚造而成,其建築特色,除原講堂外,其餘6棟建築均設有通氣孔並抬高基腳,構造以洗石子為主。牆身為荷式清水紅磚。以數排南北向之建築以廊道相接而成,最大特色不同形式之連續拱圈迴廊,基座抬高,屋頂有小巧的通氣塔,均為適應臺灣南部氣候,極具特色。建築屋頂中有些部分還留有老虎窗及通風塔之設置。樓板為鋼筋混凝土、室內地板面材以磨石子為飾。為方便通風,其窗戶配置多且大。門廊為方便病床進出也均設計寬敞。民國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國民政府軍接收此處;並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軍醫院,六月中旬開始收療病患。隔年,更名為「臺灣省陸軍司令部軍醫院」,並於民國三十九年(西元1950年)四月改制「陸軍總司令部軍醫院」,十月再改編成為「陸軍軍官學校軍醫院」。民國四十一年(西元1952年)三月改制為「陸軍獨立醫院」,五月再更名為「陸軍醫院」,直屬於陸軍總部。民國四十三年(西元1954年)「陸軍醫院」升等成為「聯勤第四總醫院」,直屬聯勤總司令部。四十四年(西元1955年)改隸陸軍供應司令部軍醫屬,醫院名稱成為「陸軍第四總醫院」。民國四十九年(西元1960年),陸軍總部為統一各醫院番號,遂將醫院名稱更名為「陸軍第804總醫院」,俗稱「804」。

民國八十九年(西元2000年),醫院現址撥交給國立成功大學,並於民國九十年(西元2001年)完成國立成功大學力行校區西側用地(原804軍醫院)校園規劃。民國一○二年(西元2013年)原臺南衛戍病院修繕完成,五月八日成功大學文學系遷入此建築。

環境描述:位大北門城垣之北側,縱貫鐵路之東側,西為黃檗庵舊址。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直轄市市定古蹟

文化資產價值:原日本陸軍臺南衛戍病院平面配置均為「分館式」,即採用依不同機能將建築物分棟設置,並以廊道連接的醫院配置模式,為臺灣日治時期病院建築主要之配置形式。在構造特質上,7棟建築均為紅磚承重牆及山形式木桁架屋頂構造,具體呈現臺灣第三期「永久兵營」計畫所有的建築特徵。陸軍臺南衛戍病院,乃全國僅存的一座具完整的軍事醫院建築群。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一景.jpg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一景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外觀.jpg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外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原臺南陸軍偕行社 (臺南市北區公園南路21號)

創建年代: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

歷史沿革:日本國在明治十年(西元1877年)二月十五日創立陸軍偕行社,為陸軍將校修養、親睦團體的集會所與社交場(俱樂部),其功能為陸軍文康俱樂部,似今國軍英雄館。日人於臺灣設有五座陸軍偕行社,即北投偕行社、臺北偕行社、臺南偕行社、澎湖偕行社、基隆偕行社。臺南偕行社成立於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據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年)<臺南及安平街圖>標示,原址在下橫街「臺灣銀行」之東側(原十五憲兵本部址,今陳德聚堂北側)。日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遷移現址,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落成。本建築為一層磚造、二層木造建築,臺基以不規則為石塊砌造基座,設有通風口,斜屋頂、石片瓦作,二樓木構外露「木摺壁」(白灰、麻絨、細砂施以壁面,慣稱「木板條泥壁」),外牆粉牆採拋泥式,斜屋頂石片瓦作屋面。主要入口內凹,挑高之室內大廳設置有L型木造樓梯獨具特色。

環境描述:偕行社位於臺南公園之南側,市仔頭福隆宮廟後右側,昔日偕行社四周空曠,建物外有硓古石疊砌的圍牆,現存一小段圍牆,已被居民當成他們家的牆壁使用。

保存狀況:不佳,待修護中

文資身份:歷史建築

文化資產價值:日人於臺灣設有五座陸軍偕行社,僅存臺南陸軍「偕行社」。

原臺南陸軍偕行社外觀.jpg

原臺南陸軍偕行社外觀

原臺南陸軍偕行社內木造樓梯.jpg

原臺南陸軍偕行社內木造樓梯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出張所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四年(西元1901年)

歷史沿革: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出張所」位於今北門路,係於日明治三十四年(西元1901年)十二月廿四日,臺灣總督府以告示第143號設立,設立之初尚未擁有辦公廳舍,而是向臺南廳及臺南郵便局租用。日明治三十八年(西元1905年)四月一日開始實施煙草專賣,「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出張所」乃於臺南市北門町二丁目二番地興建辦公廳舍,即今菸酒公司臺南營業處位置。

日明治三十九年(西元1906年)十一月廿八日,專賣局臺南出張所新建廳舍啟用,並增加煙草製造、保管、販賣等事務以及負責監督臺南之煙草承包商,並掌理南部一帶之配給、販賣事務。日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年)七月一日實施酒類專賣,同年十月裁撤「臺南出張所」改設「臺南支局」,管轄區域有臺南市、新豐郡、曾文郡、新化郡、北門郡;由單純負責煙草專賣業務之機構,所掌理的事務與酒類專賣有關者可分為「酒類及酒精的製造、買賣、保管、引渡、檢查、取締其他酒類及酒精專賣相關事項」及「白麴、紅麴、酒母及未過濾酒之取締相關事項」二類。
日大正十三年(西元1924年)十二月專賣局制度改正,其下各出張所乃獨立皆由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監督,「臺南支局」之行政管轄範圍乃趨單純。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十一月「臺灣省專賣局」改組成立後,「專賣局臺南支局」隨之改為「臺灣省專賣局臺南支局」,掌管菸草、酒等的產製、購運、銷售等業務。
民國三十六年五月「臺灣省專賣局」改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後,更名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南分局」,辦理臺南縣市之菸酒配銷業務。
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一日,「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南分局」改組為「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臺南營業處」,掌管購運、銷售菸酒業務。九十八年已停止營業,進行建築大整修,今更改使用功能,由文建會規劃為「臺南創意文化園區」。

環境描述:主要入口在西面,北、南面各有小入口。東側之池水庭園及樟樹、毛柿等老樹等保有日式庭園,並有「昌南社」石碑及石板,東側與鐵道景觀相輝映。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直轄市市定古蹟

文化資產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臺實施「專賣制度」。日明治三十八年(西元1905年)開始實施煙草專賣,「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出張所」,其建築為日治時期專賣局廳舍之代表。建築坐東朝西,單層紅磚建築。其左右角間頂突出山牆屋頂,山牆中設有圓窗飾有放射狀的拱心石。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出張所外觀.jpg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出張所外觀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出張所東側景觀.jpg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出張所東側景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臺南慈惠院

創建年代:日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

歷史沿革:日人領臺後將原清代臺灣府之「養濟院」、「義塚」、「普濟堂」「育嬰堂」、「卹嫠局」等五公益團體財產合併為「慈惠院」。日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建立恤貧救災制度,以清代各慈善機構之財產、地方募款及日皇賜金等作基金,創立「慈惠院」,除臺南慈惠院外,其他縣市另有六所「慈惠院」,收容分為獨身無依、殘疾、病傷、老衰、幼弱、守節寡婦等。日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設置「縣立臺南慈惠院」。日明治三十七年(西元1904年)日本政府公布「臺灣慈惠規則」計14條,規範各種管理及救濟工作教育遊民習藝業務,均收養鰥寡孤獨貧困無依者照顧為其宗旨。戰後「臺南慈惠院」改稱「臺灣中正醫院」,隔年合併「臺南愛護寮」,成立「臺南市救濟院」,民國三十七年遵照社會法改組為「私立臺南救濟院」,並依法登記「財團法人」。民國四十四年奉省政府令改稱「臺灣省私立臺南救濟院」。民國五十七年(西元1968年)七月鑑於救濟院名稱不雅,全國公、私立救濟院一律改為「仁愛之家」。民國六十五年(西元1976年)奉省政府令改稱「臺灣省私立臺南仁愛之家」。

環境描述:日人入臺後,清代義塚、乞食寮等公益救濟團體組織之財產合併為慈惠院, 故「臺南慈惠院」產業龐大,原台南縣、市皆有眾多房地產業,昔日墓地今成為高樓大廈出租之良地。

保存狀況:良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臺灣社會救濟事業史蹟。

「臺灣省私立臺南仁愛之家」附屬之成功診所.jpg

「臺灣省私立臺南仁愛之家」附屬之成功診所

臺南慈惠院為「臺灣省私立臺南仁愛之家」之前身.jpg

臺南慈惠院為「臺灣省私立臺南仁愛之家」之前身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潮汕會館

創建年代:清嘉慶七年(西元1802年)

歷史沿革:清乾隆七年(西元1742年),由臺灣知縣楊允璽及臺灣鎮標左營游擊林夢熊,率領粵東商民所創建。清乾隆三十七年(西元1772年)廟右側增建韓文公祠,四年後改建成與主廟相連兩進廟堂,廟之左側逼聖母祠,右則為韓文公祠。清嘉慶七年(西元1802年)重修廟右側韓文公祠,並於廟後添置「潮洲會館」,為潮州人在外地之會館,並潮州鄉鄉親聯誼聚會場所,提供暫時居住之所。附於三山國王廟之後方。

保存狀況:不佳土造廟壁多處破損嚴重

文資身份:三山國王廟為直轄市市定古蹟(會館附於三山國廟)

文化資產價值:潮州籍人士在府城的會館。

潮汕會館.jpg

潮汕會館

潮汕會館2.jpg

潮汕會館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