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0慎德堂
創建年代:清道光元年(1821)
歷史沿革:據日大正4年(1915)《臺南市寺廟臺帳》記載,「慎德堂」建創於清道光元年(1821),由居住臺南市的金幢齋友商討後建立。又據日昭和3年(1928)﹤建慎德堂碑記﹥之記錄:「清康熙年間,其門下蔡阿公派下,始渡臺建斯堂於赤崁之東安上坊,顏曰:『慎德』」。
康熙52年(1713)派門人來臺與信徒林朝治等人鳩資購於廣慈庵前,擬重建。又云:道光元年(1821)創建。齋教金幢教蔡阿公派下齋堂慎德堂,原創建於在府城舊縣頂(今臺南火車站前),祀奉釋迦佛祖與觀音佛祖。清光緒19年(1893)遷建至「覆鼎金」西坡,廣慈庵之西北方至今。日大正3年(1914)間因日人實施市區改正,開闢大正町,慎齋堂被拆除,信徒將佛像與本堂合併奉祀,合稱為「慎德齋堂」。日大正7年(1918)因日人實施市區改正,開闢花園町道路,廟堂前進四垂亭拆除,被迫向東縮,大殿直接鄰近道路。
環境描述:位於覆鼎金坡下,昔日見有德慶溪川流於廟前,景致幽雅宜人之所。今本堂臨公園路,對面的教會、第二幼稚園及健保局原為廟產,因故讓出土地。日大正7年(1918)因日人實施市區改正,開闢花園町道路,被迫拆建日治時期之建築風格,惜戰後改建,古貌不復。
保存狀況:日治時期原齋堂因拓寬馬路被拆除,「慎齋堂」與「慎德堂」合併奉祀,改稱「慎德齋堂」。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
慎德齋堂正面外觀 |
|
|
慎德齋堂立面 | 二樓之大悲樓祀奉觀音佛祖、釋迦佛祖、文殊與普賢萻薩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