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5大埔福德祠
創建年代:清康熙年間或更早
歷史沿革:原稱大埔尾土地祠,創建於康熙年間或更早,祀土地公。清道光22年(1842)修。清咸豐9年(1859)4月曾君騰發起大埔街住戶三十九人鳩資改建。日大正元年(1912)12月,保正葉永聲倡修,翌年(1913)元月竣工。
日昭和16年(1941),日人開闢大埔尾街接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前道路,大埔尾土地祠適在路中被拆除,土地公神像暫厝臨水夫人媽廟。民國37年(1948)蔡萬生等發起新建大埔福德祠於開山路、大埔街口處,現址。
往昔「每歲二月二日、八月十五日,沿戶鳩資演劇,張燈慶讚」,迄今土地公聖誕依舊熱鬧非凡,祝壽慶典年年舉辦,不愧為「小南門」區域的信仰中心。
環境描述:原位大埔尾,戰後重建於大埔街頭。
保存狀況:原建築已不存,現為戰後重建。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大埔福德祠 |
祠內祭祀空間 |
兩側「身堵」貼有蔡草如天山畫室的磁磚彩繪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