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5開山宮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1646~1683

歷史沿革:相傳荷人據臺前本地即有一將軍祠,所奉為隋虎賁中郎將陳稜。一為明永曆年間,里人自泉州上白礁分奉保生大帝神像來臺,兩者共祀一廟,由寧靖王朱術桂加封為「開山宮」。又見《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神教〉記載:「陳稜之廟在西定坊新街,面海,曰開山宮,為鄭氏所建,以稜有開臺之功也。」

開山宮最晚建於鄭氏時期(1662~1683),主要奉祀保生大帝-吳夲,名間俗稱:「大道公」、「大道真人」、「吳真人」,同祀隋虎賁中郎將陳稜神位及天醫真人(孫真人)、感天大帝(許真君)於正殿。乾隆、道光、同治年間均有修建,清光緒9年(1883)暴風雨廟毀,新街歐陽騰、許如壁、徐光樟、葉登科等人發起捐金重建廟宇。日明治42年(1909)日人徵收廟拆偏殿以拓寬錦町,日昭和18年(1943)日人徵收廟宇為防空設施,廟內眾神尊暫居保西宮。尚存舊廟石柱存於廟口,其對聯:「克壯觀瞻隆古地」、「聿新營建重開山」。

戰後民國37年(1948)地方士紳鳩資重建。民國76年(1878)再度創建,85年(1996)落成建醮。

環境描述:開山宮在西定坊新街,廟埕左側有一井,水源清澈豐沛,右側有石階可下「下帆寮街」,有巷可登屎仔頂,西出臺江(西門路二段)。廟後不遠有巷可接佛祖廟仔(慈蔭亭),北巷通過民生路,南接南巷。

保存狀況:歷代均有重建修護,民國85(1996)重建完工,保存良好。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75 開山宮1.jpg

開山宮立面

75 開山宮2.jpg

75 開山宮4.jpg

十八羅漢石雕 開山宮廟埕前有一口井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