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2五妃墓、五妃廟

創建年代:明永曆37年(1683

歷史沿革:明永曆37年(1683年)正值明鄭王朝傾危的時刻,寧靖王朱術桂秉持忠義、不願投降清朝,打算以身殉國。寧靖王遂向五位媵妾說:「我之死期已到,汝輩或為尼或適人,聽自便!」媵妾回答:「王既能全節,妾等寧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請先賜尺帛,死隨王所;從一而終之義,庶不忝耳。」於是,五位媵妾先行戴冠插笄、服飾整齊,一起自縊於堂內,匆容就義的行為不讓鬚眉。時人景仰如此忠貞節烈,乃將五人合葬於魁斗山,不封不樹,稱為「五烈墓」。

至清康熙末年,後人追思五女的忠義精神,尊媵妾為「妃」,始稱「五妃墓」。及清乾隆11年(1746)臺灣海防同知方邦基繕葺其塋廟,形成今日前廟後墓的格局,就以「五妃廟」的名號而著稱。

日昭和2年(1927),日本愛國婦人會臺南州部長室人愛枝感於五妃貞烈,修祠闢路,煥然一新。廟前立有臺南州知事喜多孝治的「五妃之碑」。

環境描述:五妃廟在鬼仔山頂;從前的五妃廟附近地勢較高,為一小丘;又以位於府城南郊,人稀地僻而曾為墳地,俗名「鬼仔山」,但以諧音而雅稱為「魁斗山」或「桂仔山」。「桂」、「貴」、「魁」皆「鬼」的諧音雅化。桂子山既無桂樹又無桂花,那來的「桂子飄香」;或謂記念寧靖王朱術「桂」的五位「妃」子,都是文學的美談而已。

保存狀況:五妃墓原是一座不封不樹的墓塋。清乾隆11年(西元1748年)巡臺滿御史六十七及漢御史范咸,命海防同知方邦基修墳,並在墓前建廟祭祀,所以後人多稱「五妃廟」。又在南門外立「五妃墓道」碑,「弔五妃墓」詩及跋,這座石碑現在仍保存在大南門碑杯中。201626日地震廟內牆壁部份裂痕。

文資身份:國定古蹟

現況照片

92五妃墓、五妃廟1.jpg

五妃廟正殿

92五妃墓、五妃廟2.jpg

92五妃墓、五妃廟3.jpg

五妃墓 祀奉兩殉死宦官義靈君墓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