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南市中西區文化資產 (1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73臨水夫人廟

創建年代:清乾隆年間(1736~1786

歷史沿革:臨水夫人廟,創建於乾隆年間(1736~1786),原來規棤模很小。清咸豐2(1852)修建頗有規模之廟堂。據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外編》寺觀云:「臨水夫人廟,在寧南坊,今移在東安坊山仔尾。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里人梁厚鳩眾建。」

夫人媽自清代傳至臺灣後,流傳之信仰主要以求子嗣、保胎與保護幼童為首要任務,其他如驅凶、除邪、祈福禳災、治病反而次之,是全臺孕婦、嬰兒主要的神祇。民間稱呼很多種,有臨水夫人、慈濟夫人、南臺助國夫人、順天聖母、順懿夫人、碧霞聖母、天仙聖母,但府城習慣稱呼為「夫人媽」。夫人媽,與兩師妹林紗娘、李三娘;被道教崇奉稱「三奶夫人」,為臺灣著名之婦幼守護神。本廟並陪祀註生娘娘、花公、花婆、顧花童子、顧花童女、三十六婆姐大聖爺等神祇頗為特殊。

清光道12年(1832)、光緒年間曾修建廟宇;日昭和10年(1935)信眾發起重建;民國37年(1948)與51年(1962)又有整修廟宇,並改稱「臨水夫人媽廟」。其後因年失修廟宇損毀,民國72年(1983)正月再重建,民國104年(20151月重建落成。

早期的臺灣依靠著夫人媽來護婦、保胎、護幼,固每年農曆七月七日特來廟向夫人媽恩,備牲禮、大麵、油飯、麻油肉酒、雙連龜(男)、紅龜(女)、甜芋,備以圓仔花、胭脂水粉、七娘媽亭和金紙、鳥母衣等供品答謝神恩,另外廟方有辦理「做十六歲-出鳥母宮暨送回契子書祭典科儀」,契子須報名參加,「出鳥母亭祭典科儀」尾聲,十六歲青年男女,躦入在七娘媽亭及排滿供品的長案桌下,男左女右躦繞三次,最後一次由長者牽起表示「出鳥母宮」(俗稱「做十六歲」),是臺南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

環境描述:臨水夫人廟在山仔尾,福安坑溪於廟之右側,廟前有延平郡王祠、大埔福德祠、西通柱仔行永華宮(原舊址)、功臣祠、御碑亭,接大南門街。

保存狀況:歷代均有重建修護,民國104(2015)重建落成而成現貌。

文資身份:無文資身份,但具有無形文資產之價值。

現況照片

 

 

73 臨水夫人廟1.jpg

整修後外觀

73 臨水夫人廟.jpg

73 臨水夫人廟2.jpg

正殿 廟埕兩側的故事牆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2辜婦媽廟

創建年代:清乾隆54(1789)

歷史沿革:據傳創建於清乾隆54(1789),里人為表彰辜婦媽而建。辜婦林氏臺灣縣人士,二十歲時嫁東安坊辜湯,結褵不久其夫因病而亡,林氏年二十二歲,無子撫育夫之妾所生二子,並事姑至孝,同時樂善好施,清康熙34(1695),林氏夫人仙逝。地方將其善行呈報官府,臺灣知縣李中素手書「節孝」贈之。清雍正5(1727)追贈誥封為辜太夫人,為一品等級,同時入祀於節孝祠。清乾隆54(1789)里人感念其德,乃鳩資於其所居附近建廟,稱為辜婦媽廟。清咸豐年間曾有修建,清光緒年間加建後殿,以奉祀貞女黃寶姑。民國66(1977)重修建。後殿民國88(1999)整建,修建後供奉觀世音菩薩。爾後在民國93(2004)96(2007)均有修建。

環境描述:辜婦媽廟坐北朝南,左側有街以廟為名辜婦媽街。北接府東街、洪公祠,右側可通經歷廳、東市場。

保存狀況:歷代均有重建修護,最近一次修建為民國96(2007),保存良好。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72 辜婦媽廟1.jpg

整後的辜婦媽廟立面

72 辜婦媽廟2.jpg

72 辜婦媽廟3.jpg

廟左側的辜婦媽街 辜婦媽廟之後殿立面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1西來庵

創建年代:清道光年間

歷史沿革:西來庵於清道光年間創建,原位在亭仔腳街(今府城隍廟西側,現青年路基督教會),為設扶鸞之所,由福建省福州白龍庵奉請香火,主祀五靈公(五福大帝)。日大正4(1915)廟內執事余清芳策劃密謀反日,事蹟敗後廟毀,為日治後期臺灣史上大規模武裝抗日事件,稱為「西來庵事件」。

西來庵事件廟毀土充公,廟之建材售已將重建之神安廟。民國42(1953)信徒發動重建廟宇正興街50號。民國82(1993)又逢道路拓擴,被迫遷建北區大興街。

環境描述:舊址於今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台南教會,青年路125號。西來庵之遺構:日昭和2年(1927)日本政府出售;在日大正4年(1915)西來庵余清芳事件後,所拆除亭仔脚街西來庵廟內的九龍眉神龕、藻井、石鼓、精緻插花雕刻等建材。時逢新興街福德祠、土地公口街保興宮、四安境牛磨後檺林宮三廟蕫事商意合併,擇原神安廟外新街重建宏偉廟宇─神興宮,於是由購買原亭仔脚街西來庵建材,現存神興宮(中西區民生路221)廟內。

保存狀況:原建物於日治時期已拆除,今西來庵已遷建他處。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71 西來庵2.jpg

 西來庵舊址處

71 西來庵1.jpg

71 西來庵4.jpg

日治時期西來庵正殿 西來庵噍吧年紀念館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0五帝廟

創建年代:清嘉慶元年(1796

歷史沿革:五帝廟創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原稱「觀音堂」,奉其觀世音菩蕯,後又奉五顯大帝,佛教稱為華光天王佛,道教稱作五顯靈官馬元帥,威靈顯赫,神通廣大,有求必應,香火旺盛,膜拜之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後來名為「五帝廟」。創建後歷代均有重修。清同治12(1873)剝蝕嚴重,有礙觀瞻廟,信徒發動募捐重建。

後,日大正12年(1923)間因擴寬道路,廟地為日官方徵購,經信徒發動募捐,購得兩民房,因而遷建於現址,日大正13年(19245月動工,同年10月竣工。戰後,廟堂年久失修,頹朽不堪,管理人葉萬福、林松、賴淵爵發動信徒修建,民國35(1946)完成,正殿壁間現存有新營名醫沈乃霖之文,及潘春源畫作《三綱五常》。民國73(1984)馬路再次拓寬而拆除前殿改建,翌年整建完成,只剩下騎樓與單殿建築、三川門、門枕石。

民國99(2010)因棟樑白蟻啃蝕嚴重,目前重建中。

環境描述:原建築乃奎樓之東側,亦即今中正路與忠義路交叉之中心;日大正12(1923)間因擴寬道路,因而遷建於現址。

保存狀況:日大正131924改建,古貌不存,近年拆除重建。留存日大正13
          (1924)「重建五帝廟碑記」。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70 五帝廟1.jpg

整修中的五帝廟

70 五帝廟2.jpg

70 五帝廟3.jpg

臺南迅速測圖中五帝廟 目前五帝廟臨時行館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三官廟

創建年代:清乾隆43(1778)

歷史沿革:三官廟創建於清乾隆43(1778),主祀天官、地官、水官大帝,陪祀天醫真人、財神趙公明、太陽神君、朱衣金甲、周公、桃花女及重修廟宇葉履仲長生祿位;三官大帝全名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臺灣民間則稱之為「三界公」,為臺南市主三官大帝最重要的廟。
三官廟原址相傳為清乾隆40(1775)間臺灣知府蔣元樞的別館。清乾隆43(1778)知府蔣元樞離臺後,臺灣百姓感念其恩澤,將其別館改為「蔣公生祠」,奉其長生祿位。

清嘉慶年間,官府認為祠中百姓供奉三官的帝鐺祠不敬,乃另建三界壇於今民生派出所一帶,生祠轉趨沒落。清咸豐4年,有袁明高者來帶此懸濟世,香火再度興盛,清咸豐10(1860)士紳葉履仲加以重建。日治時期,雖維持「蔣公生祠」石造門額,視為官廟,但改立為幼稚園,後來神像被移至文昌祠,廟宇改為國語講習所。

民國37(1948)里民重修廟堂,迎回神像。民國76(1990)正殿竣工安座,三川殿則民國85(1996)才完成。

環境描述:三官廟位於寧南坊,廟前可鳥瞰臺灣道署,廟後有街名三官堂後,可至報恩堂,左以鄭氏家廟為鄰。右行可達「打石街」(今民生路)

保存狀況:民國76(1990)正殿竣工,民國85(1996) 興建三川殿而成今廟貌。廟
          內留存清乾隆43(1778)「蔣公生祠」碑及民國37(1948)「重俢三官
          廟碑記」。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69 三官廟1.jpg

三官廟立面

69 三官廟2.jpg

69 三官廟3.jpg

三官廟正殿 三官廟內左壁留有「蔣公生祠」門額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8總趕宮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1647~1683)

歷史沿革:總趕宮為明鄭時期水師所建,主祀軍船守護神倪總管,原名聖公宮,清乾隆年間改稱總趕宮沿用至今。清朝入臺後廟宇由民間接管,歷經多次整修。民國55(1966)重修成今貌,民國74(1985)廟右廂重建成北方式樣的觀音廳,與廟貌甚不搭配。正殿中央為倪總管神像,兩側則奉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並供奉臺灣巡道楊廷理及仕紳黃化鯉長生祿位,頗為特殊。右側牆下方,有道光15(1835)重建廟紀念石碑。廟內所奉開漳聖王,乃原開漳聖王廟於日治時期因興建第二高等學校拆除廟後移入本廟。

民國97(2008)廟宇重建,民國99(2010)1113日舉行落成火安座大典。

環境描述:赤崁自荷鄭時期始有大量漳、泉等先民渡臺,以信奉海神居多,海神中除媽祖外,另有總管船舶之神。

早期臺江沿岸居民,大多以捕魚或養殖為業,故先民特擇赤崁南側較高之地建廟,感念倪總管保護沿海居民平安,昔日由廟口即可俯視臺江內海。今廟口巷弄依舊向西傾斜,可通舊時臺江內海沿岸(今西門路二段東側)

保存狀況:廟建築為三開間二進一廂,經數十年的滄海桑田,總趕宮現已成為繁華的中正路商業區內小巷中的祠廟,隱於繁華的中正路旁巷內,廟埕相對於廟體成寬闊的四方形,四周除東面的雜貨店、瓦斯行,北面的五瘟廟、電器行外,其餘皆為住宅,來人若非對此區地形地物熟悉,已不易發覺其所在。古蹟左右均緊鄰民宅,幸廟埕寬敞,由前庭眺望,景觀尚可。「門像」之彩繪乃近期再次重修時特聘府城彩繪陳壽彝重繪。

          201626日臺南地震三川殿壁與牆位移,右三川步口壁與柱位移,三川殿壁柱向前傾。神龕左壁粉刷龜裂。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68 總趕宮1.jpg

總趕宮立面

68 總趕宮2.jpg

68 總趕宮3.jpg

總趕宮前埕外觀 總趕宮三川殿立面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東嶽殿(嶽帝廟)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1666~1673)

歷史沿革:創建於鄭氏時期,或云明永曆27(1673),主祀東嶽大帝,習稱岳帝廟,也稱嶽帝廟,乃是全臺最古老的岳帝廟。原建築為三進二廂,巍峨崇煥。惜因日治時期以來,兩次拓寬廟前道路而拆除廟埕、鐘鼓樓、三川門與拜殿,右廂亦不存,成為三進一廂的祭祀空間。舊廟貌於民國80(1991)重修,歷時三年而竣工,呈現古蹟修護後煥然一新的風貌。

東嶽大帝居殿堂之上,嚴肅莊穆;功德司與速報司分居左右兩旁;牛頭、馬面二差役亦聳立兩側;謝必安、范無救二將軍傳神的雕造令人心悸;中殿主祀地藏王菩薩,配祀十殿閻王;後殿主祀酆都大帝,主宰冥界森羅殿與最後審判;陰暗的空間與佈置,呈現東嶽殿應有陰森威嚇的情境效果。
嶽帝廟廟中法事頻繁,信徒透過打城超拔、血懺轉世、牽亡懷思等科儀法術,嘗試與親人的亡魂進行溝通、聯繫,用以安定人鬼之間的關係,慎終追遠的美德亦流露無遺。東嶽殿的宗教儀式已成為府城民俗的特色,代表陰廟的特殊風采。

環境描述:臺灣信眾重要法事科儀之所,隨時皆在進行作業中,一年中只有農曆七月是清閒的期間,民眾藉有紅頭法師與冥界的親人溝通,讓人界與冥界得以聯繫,是後輩對先人慎終追遠的場域之所。

保存狀況:建築體三進兩廂、坐北朝南,目前只剩正殿及後殿仍維持舊貌,為承重牆及疊斗式木構架的混合構造。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67 東嶽殿(嶽帝廟)1.jpg

東嶽殿外觀

67 東嶽殿(嶽帝廟)2.jpg

67 東嶽殿(嶽帝廟)3.jpg

牛頭馬面是東嶽大帝重要兩位差役 民間信仰中嘗試與親人的亡魂進行溝通時,委請紅頭法師進行科儀法術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6仁厚境福德祠

創建年代:清嘉慶2年(1797

歷史沿革:創建於清嘉慶2年(1797),日明治34年(19012月,郭廷會等街眾修。日大正年間實施市區改正,因祠廟正為開闢綠町二丁目道路中,祠毀,鎮殿福德爺神尊則寄奉於東嶽殿,開基金身(神像)寄祀於奎樓書院,一段時間奎樓書院破損,信徒商議奉於前清舉人蔡國琳家族中,後輾轉改為擲筊選出爐主輪值祀奉開基福德爺(信眾稱呼開基「伯公仔」)

民國91年(2002),信徒合力另覓新址於原址對街臺南地方法院院長宿舍左旁巷內;是年10月動土興建。於民國93年(20042月完工;4月,迎回福德正神鎮殿金身安座,今貌。民國104年(2015)再次整修祠廟。

環境描述:原於岳帝廟街之南側,今府前路一段90巷南段,乃八協境東嶽殿與六合境交界處今巷口路中。

保存狀況:原建物已不存,現在廟宇為民國93年(2004)重建,民國104年(2015)再次整修。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66 仁厚境福德祠1.jpg

修護後仁厚境福德祠

66 仁厚境福德祠2.jpg

66 仁厚境福德祠3.jpg

104年修護後仁厚境福德祠外觀 104年修護後仁厚境福德祠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5大埔福德祠

創建年代:清康熙年間或更早

歷史沿革:原稱大埔尾土地祠,創建於康熙年間或更早,祀土地公。清道光22年(1842)修。清咸豐9年(18594月曾君騰發起大埔街住戶三十九人鳩資改建。日大正元年(191212月,保正葉永聲倡修,翌年(1913)元月竣工。

日昭和16年(1941),日人開闢大埔尾街接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前道路,大埔尾土地祠適在路中被拆除,土地公神像暫厝臨水夫人媽廟。民國37年(1948)蔡萬生等發起新建大埔福德祠於開山路、大埔街口處,現址。

往昔「每歲二月二日、八月十五日,沿戶鳩資演劇,張燈慶讚」,迄今土地公聖誕依舊熱鬧非凡,祝壽慶典年年舉辦,不愧為「小南門」區域的信仰中心。

環境描述:原位大埔尾,戰後重建於大埔街頭。

保存狀況:原建築已不存,現為戰後重建。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65 大埔福德祠1.jpg

大埔福德祠

65 大埔福德祠2.jpg

65 大埔福德祠3.jpg

祠內祭祀空間

兩側「身堵」貼有蔡草如天山畫室的磁磚彩繪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油行尾福德爺廟

創建年代:清嘉慶年間

歷史沿革:創建於清嘉慶年間,主祀福德正神,同祀施琅將軍,配祀文、武判,協侍招財、進寶等神祇。本廟原由信徒謝安生等創建於今開山路,及至明治39年(1906)謝錫濤等遷移至現址。民國36年(1947)沈阿雲等發起重修謝錫濤等遷移至。最近一次重建是在民國75年(1986),由管理人及數位執事發起,於民國77年(1988)重建完工而成目前金壁輝煌之規模,以一般土地廟而言,本廟之規模可謂大矣。廟方已無留存昔日之文物,除神像外,舉凡供桌、燈座、香爐、匾額等皆為民國77年(1988)以後所置。

另有亭仔腳福德祠,原建於清乾隆10年(1745),至日大正5年(1916)因年久失修幾成廢屋,終於在日昭和18年(1943)被拆除,因之土地公神像併至油行尾福德爺廟合祀。

油行尾福德祠土地公傳說由施琅擔任,也是「六合境」一大傳奇。

環境描述:油行尾在東安坊,以研磨食用油業成街或賣油,因而得名。本街府前路一段122巷向南延至延平郡王祠前止,今已無此行業。

保存狀況:民77年(1988)重建完工而成目前金壁輝煌之規模,以一般土地廟而
          言,本廟之規模可謂大矣。廟方已無留存昔日之文物,除神像外,舉凡
          供桌、燈座、香爐、匾額等皆為民國
77年(1988)以後所置。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64 油行尾福德爺廟1.jpg

油行尾福德爺廟外觀

64 油行尾福德爺廟2.jpg

64 油行尾福德爺廟3.jpg

近年前案桌新供奉施琅將軍,增加其傳奇故事

油行尾街只剩廟右側一小段,其餘都

在都市計劃中消失了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3三四境載福祠

創建年代:道光18(1838)

歷史沿革:道光18年間三四境街之商戶商議建祠,並集資捐募建本祠,最初約四十名信徒,後來部分信徒遷居,一時剩下二十人,土地祠漸次凋萎,直到清同治8(1869)祠廟始有修繕。日明治36(1903)市區改正本祠因位於拓寬道路上,廟毀,後遷建於現址,民國44(1954)又再次修建。

環境描述:三四境載福祠,管理三四境街,今之民族路與忠義路交叉口北側。

保存狀況:日治時期闢建道路,原建物已拆除不存。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63 三四境載福祠1.jpg

三四境載福祠今貌

63 三四境載福祠2.jpg

63 三四境載福祠3.jpg

三四境載福祠外觀 三四境的載福祠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小南天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20(1666)

歷史沿革:創建於明永曆年20年間(1666),相傳明鄭時期「小南天」匾為寧靖王朱樹桂手書,但年久已佚失。

清康熙23(1684)曾進行修建,清雍正初年(1723)臺灣巡道吳昌祚修建,清乾隆58(1792)巡道金溶偕里人士再修。清嘉慶19(1814)小南天因年久失修,已呈頹廢,里人發起募金重建,於清嘉慶23(1818)俢建完工,懸掛「嘉慶乙卯年,小南天」匾。而後又有多修建。原廟址在臺灣巡道署左畔,日昭和4(1929)市區改正時,遷建「蕃薯崎」現址,廟雖小,福德靈驗。

環境描述:自日昭和4年遷建「蕃薯崎」崎頂至今。為臺灣島上較早之土地祠,據傳明鄭時期已建祠。

保存狀況:單殿格局,建物維護良好。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62 小南天1.jpg

蕃薯崎崎頂小南天外觀

62 小南天2.jpg

62 小南天3.jpg

小南天外觀

小南天右前方有一座小廟-南城隍,經此可至「石厝巷」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馬公廟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

歷史沿革:馬公廟,原稱馬王廟,主祀馬王爺,為馬兵的保護神。據清康熙59年(1720)陳文達《臺灣縣志》所記:「馬王廟,偽時建。」由於明鄭係清朝的敵對政權,清朝所修志書凡是提及「明鄭」,皆以「偽時」代稱,表現否定的意念。明鄭時期(1661~1683)馬兵駐防在福安坑南側,稱「馬兵營」(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7號原臺南地方法院一帶),並在山仔尾(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府前路、開山路之間)東坡建馬王廟,以為馬兵營伍的守護神。

清朝領有臺灣後,馬兵營移駐山埔頭總兵署(臺南市中西區公園路、前陸軍兵工配件製造廠,現為長途客運轉運站),原有的馬兵營遂成為福建省漳州籍移民的聚集地,馬王廟改祀漳籍移民自原鄉馬公廟攜來之神,所以又稱「馬公廟」,成為漳籍人士的信仰廟宇,一般志書雖仍記為「馬王廟」,但地方皆習稱「馬公廟」。

清乾隆42年(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捐俸重修,迨至清道光30年(1850)里民鑑於廟室狹窄,空間不敷使用,因而發起重建,並在清咸豐四年(1854)竣工。及至日大正15年(1926)因年久失修,棟宇傾頹,再度進行重建。民國59年(1970)又行重建,新建的馬公廟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其格局包含中央的三川殿、拜殿、正殿與兩側的廂房,屋頂為綠色琉璃瓦,即為今日所見廟貌。

因為人稱「蔣公子」的臺灣知府蔣元樞曾修「馬公廟」,故有一說將「馬公廟」列為清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

環境描述:明鄭時期(1661~1683)馬兵駐防在福安坑南側,稱「馬兵營」,並於三川臺西、山仔尾北坡建馬王廟,為馬兵營的守護神。廟前低窪但永不積水,為地理師眼中的寶穴─「雞母穴」,曾有一段蔣公子敗地理故事傳奇。

保存狀況:歷代均有修建,民國59年(1970)又行重建,新建的馬公廟為鋼筋混凝
          土建築,其格局包含中央的三川殿、拜殿、正殿與兩側的廂房,屋頂為
          綠色琉璃瓦,即為今日所見廟貌。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61 馬公廟1.jpg

馬公廟外觀

61 馬公廟2.jpg

61 馬公廟3.jpg

正殿立面 臺灣知府蔣元樞贈「觀其所感」匾額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開隆宮

創建年代:清雍正10(1732)

歷史沿革:開隆宮又稱七星娘娘廟,創建於清雍正10(1732),主祀七星娘娘,為府城著名護幼的廟宇之一。七星娘娘乃自浙江寧海分香而來。清道光23(1843)、日大正14(1925)均曾修繕;民國57(1968)重建,民國75(1986)重修,現存歷代重修古碑。

本廟的﹤七娘媽生.做十六歲﹥為無形文化資產。

府城特有民俗「做十六歲」,「七娘媽」,又可稱為「七星娘娘」,是婦女和幼兒的保護神。每年七娘媽聖誕(農曆七月七日)前夕,父母會帶著幼兒前往廟內拜契,並在幼兒的脖子上「捾絭」(讀如「握卷」,將紅線圈掛古錢或鎖牌),以祈求七娘媽庇祐幼兒平安健康的成長,同時每年也會進行「換絭」,直到十六歲成年,回廟內向七娘媽酬謝神恩,感謝這十六年來庇祐,備油飯、麻油肉酒、大麵、雙連龜(男)、紅龜(女)、甜芋,並備圓仔花、胭脂水粉、七娘媽亭和金紙、鳥母衣等物品酬拜神明,而後由兩位家族長輩提持「七娘媽亭」懸空,成年的子女男左女右彎腰躦繞七娘媽亭三次,出「姊媽宮」或「出鳥母宮」。這是府城人主要「做十六歲」的廟宇之一。

環境描述:位於臺灣府考棚西北側,西南有溝仔底溪流入吳園,後與德慶溪主流會流。

保存狀況:今貌為民國75(1986)重修,留存清道光23(1823)「重興開隆宮碑記」、日大正14(1925)「開隆宮重修碑記」。

文資身份:民俗及有關文物

現況照片

60 開隆宮1.jpg

七夕節七娘媽聖誕日熱鬧之景

60 開隆宮2.jpg

60 開隆宮3.jpg

酬謝神恩七娘媽供品 開隆宮成年禮以躦桌下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9昆沙宮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

歷史沿革:昆沙宮,主祀中壇元帥,即太子爺,亦稱下太子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位於現址西側,清乾隆年間因築小西門(靖波門)而遷建現址東側。清嘉慶15(1810)重修,又道光、光緒年間亦有重修。日明治32(1899),又因原址興建監獄宿舍而遷建於現址,日昭和5(1930)因地震損毀而重建,戰後,民國36(1947)再修,現貌為民國76(1987)重建之貌。

昆沙宮原為古樸之木構建築,牆上有精美之泥塑,但改建後成為鋼筋混凝土二進三開間之建築,前有拜亭,屋頂仍採傳統閩南燕尾形式,只留部份原有的交趾燒嵌於正殿上,傳為葉王師徒之作品。

環境描述:昆沙宮原址隔福安坑溪在鳳山縣土墼埕,坐東朝西,可俯視臺江內海。明治32(1899),興建監獄宿舍,而移建廟東今址,改為坐南朝北,而福安坑溪正由右側環繞廟前向西流,注入臺江。日治末期溪流改道,民國60年代福安坑溪也覆蓋混凝土涵箱。

保存狀況:歷代均有修建,民國76(1987)重建而成今貌,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59 昆沙宮1.jpg

昆沙宮外觀

59 昆沙宮2.jpg

59 昆沙宮3.jpg

59 昆沙宮4.jpg

三川步口 內部空間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沙陶宮

創建年代:明永曆35年(1681

歷史沿革:創建於明永曆35年(1681),當時僅為承天府臺江臨水東岸的一草庵,主祀太子爺,亦是中壇元帥李哪吒。傳說國姓爺庶長孫鄭克臧死後,化身為本廟的太子爺,俗稱「頂太子廟」,以別於昆沙宮稱為「下太子廟」。又相傳拜殿上書「沙淘宮」匾,係寧靖王朱術桂手筆。清乾隆39年(1774),因廟堂狹小,風雨侵蝕不堪使用,總理候自成、林庇觀及信眾邱廷玉等鳩金,於8月動工修建,三個月後竣工。清道光16年(1836)總理王慶宜、楊萬里、爐主陳允官、董事曾藏春等十一人鳩金重建。

日大正10年(1921)再修建。民國38年(1949),廟宇侵蝕壞損,李有長等捐資重修。民國65年(1976)廟宇屋頂漏雨,眾人組成修建委員會,依廟原貌重修;民國69年(1980)重建落成後,川殿、拜殿、正殿仍保留部分古樸風貌。

民國79年(2008)年動工興建「雲霄寶殿」;民國104(2015)修建廟宇主體重建。

環境描述:昔日位於臺江內海邊,座東向西,可見荷蘭城(今安平古堡)與七鯤鯓羅列,唯今已海填陸身,因身於高樓大廈之中

保存狀況:原建物已拆除,目前正在重建。留存清乾隆39(1774)「重築沙淘宮記」、清道光16(1836)「重修沙淘宮記」、日大正10(1921)「重脩沙淘宮碑記」、「重俢沙淘宮工料開支碑記」。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58 沙陶宮1.jpg

新建中外觀

58 沙陶宮2.jpg

58 沙陶宮3.jpg

舊貌不存,沙陶宮重修進行中 沙陶宮之統軍營外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7開基靈祐宮

創建年代:相傳創建於明永曆25年(1671

歷史沿革:相傳創建於明永曆25年(1671),主祀玄天上帝,俗稱「小上帝廟」,以別於俗稱「大上帝廟」的北極殿。歷代皆有修葺,迨至日治時期,日人為擴建明治公學校(今成功國小),正殿遂遷移於三川門前,整座廟宇全然反向,而成今日坐東朝西的方位。

主神居殿堂之上,肅穆威儀。殿前兩位護法氣宇軒昂,康元帥紅臉執簡,居左;趙元帥黑面持鞭,居右。灰壁彩繪三十六官將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官將座騎尤多奇禽異獸,引人入勝。

清嘉慶2年(1797)石製香爐、清道光15年(1835)「赫聲濯靈」與清咸豐6年(1856)「天樞北極」匾額,皆鎮廟文物。諸多古物,尤增古蹟價值。

環境描述:民國94(2005)修復時,清理三川門牆壁而發現昔日出簷砌磚牆壁與灰壁畫作等遺跡,特意保留,用以見證廟宇反向重建的事實(原建築乃坐西北朝東南,今廟堂為坐東朝西)

保存狀況:民國94(2005)曾作修復201626日地震屋頂剪貼有脫落,目前正在修復中。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57 開基靈祐宮1.jpg

靈祐宮外觀

57 開基靈祐宮2.jpg

57 開基靈祐宮3.jpg

正殿立面 廟前牌坊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北極殿

創建年代:明永曆25年(1671

歷史沿革:本廟創建於明永曆25年(1671,主祀玄天上帝,本稱玄武大帝,宋真宗因避其始祖趙玄朗名諱,改為真武大帝,民間習稱「上帝公」。本廟建於鷲嶺北坡之上,古諺道:「上帝廟埁墘,水仙宮簷前」,由此得知府城東高西低的特徵,座南朝北,面寬三間、縱深從三川殿、中庭、正殿拜亭、正殿、後殿拜亭、後殿。
清廷入臺後,十字大街東西向(大井頭至鷲嶺一帶)發展極速。康熙末年,廟前街道自大井頭街到嶺後街已形成帽街、竹仔街、枋橋頭街。至乾隆初年,廟前街道改稱「上帝公街」,之後新的街道陸續產生,如花街、鞋街、武館街等,可了解北極殿街前商業發展的過程。
殿內有全臺最古老的匾額,為明寧晴王朱術桂於明永曆23(1669)敬獻的「威靈赫奕」。

環境描述:上帝公廟位於鷲嶺頂。府城諺語:「上帝廟埁墘,水仙宮簷前」,正可以表達北極殿位處府城境內至高點上。

保存狀況:有三川殿、中庭、正殿拜亭、正殿(含後檐廊)、後殿拜亭、左右廂房、龍、虎井、後殿等空間格局。歷代皆有修建,今貌為民國70(1981)修護。

文資身份:國定古蹟

現況照片

56 北極殿1.jpg

北極殿位處府城境內至高點

56 北極殿2.jpg

56 北極殿3.jpg

56 北極殿4.jpg

內部空間門神 彩繪為名師潘麗水之作 內部空間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5天壇(天公廟)

創建年代:清咸豐四年(1854

歷史沿革:天壇創建於清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主祀玉皇上帝,舊稱「天壇」、「天公壇」,俗稱「天公廟」,位於鷲嶺,處為府城民間信仰的重鎮。

天壇的三川門不繪寺廟常見的門神,而施用門釘;因為玉皇上帝乃九五至尊,必用顆顆排列整齊的門釘,用以彰顯帝格。正殿高聳,供奉「玉皇上帝聖位」而不塑造神像膜拜,以示天本無相,至尊崇高的神格。

廟內留存多方古匾,深具文字性文化資產的價值。其中正殿檐廊的「一」字匾以宗教意境取勝,素稱府城三大名匾之一;其書法最為精簡,只有一劃,呈現俗語所說「千算萬算,不如老天爺一算」的意義,更喻意「唯天唯大、一以貫之」的道理。清光緒16年(1890)「三才弌理」匾額宣示敬天與王道的傳統思想,亦具特色。

牆壁間嵌立多件石碑,是廟方的歷史沿革。清咸豐5年(1855)「臺郡天公壇碑記」、「臺郡天公壇創建捐題碑記」詳述本廟創建緣起與建築規模,並詳載各級官員、地方仕紳與商號的捐款銀兩,可見天壇在府城信仰中極受尊崇。

從每年正月初九天公生,民眾絡繹不絕相繼前來朝拜,人潮將廟裡廟外擠得水洩不通的情形,即可看出天壇在民眾的信仰生活佔有重要地位,「天壇玉皇上帝誕辰」深具民俗信仰特色的文化資產。(市定古蹟)

環境描述:天壇,又稱「天公壇」,俗稱「天公廟」,位於鷲嶺西坡,相傳為延平郡王鄭成功於此築臺祭天之所。廟埕、三川殿、正殿、後殿及前後過水廊組成與一般傳統廟宇格局相若。廟埕前置一照牆,雕塑相當生動,三川殿前石獅、抱鼓石造型幽雅生動為重要文物。門板則以門釘取代門神,以彰顯玉帝之神格。

正殿前檐懸「一」字匾,為府城三大名匾之一。正殿奉祀玉皇上帝牌位,不設神像,神龕雕刻華麗。後殿奉祀斗母、南斗、北斗等諸神,與庶民信仰中生老福壽功名利祿重要關聯,也是臺灣庶民改運、祈福之場域。

保存狀況:民國922003三川殿整修及民國952006正殿整修,將當時創建時文物加以重新彩繪及維護恢復當時的建築風格。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55 天壇(天公廟)1.jpg

天壇外觀新貌

55 天壇(天公廟)2.jpg

55 天壇(天公廟)4.jpg

三川殿立面 正殿立面空間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慈蔭亭

創建年代:清康熙56(1717)

歷史沿革:慈蔭亭,俗稱「北巷佛祖廟」。建於清康熙56(1717),廟址原位於「北巷」中段,主祀觀世音佛祖,此乃先民自南海普陀山分火而來,清嘉慶年間曾加整修,及至清道光20(1840)因暴風雨廟宇破損嚴重,由黃應清、陳科升、陳科運、林溶、陳豐源、張主興等發起修廟,武舉人黃應彪與舉人韓治捐地建廟,信徒共募集九百二十四餘圓修建廟堂。至日明治40(1907)暴風雨再次破損,董事莊清溪、謝景我、周盜戰等發起信募集醵金再修。戰後又有多次俢建,民國94(2005)再次重建,翌年落成。

環境描述:佛祖廟位於帆寮街之東側,廟之右後巷弄稱之北巷,故有稱「北巷佛祖廟」。

保存狀況:歷經多次興修重建,今貌為民國95(2006)重建落成。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54 慈蔭亭1.jpg

慈蔭亭外觀

54 慈蔭亭3.jpg

54 慈蔭亭4.jpg

廟後的北巷 正殿的觀音佛祖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