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8德化堂

創建年代:清道光14年(1834

歷史沿革:德化堂屬於齋教龍華派的齋堂,清乾隆30年(1765)龍華派傳入府城;其後續有弘法,先後建立安平化善堂、檨仔林建立開化堂、覆鼎金德善堂。及清道光14年(1834)謝普爵集合齋友歐普義、黃土司、嚴海浪、李普定等捐資在馬公廟街建德化堂,主祀觀世音菩薩。
堂原為三進兩廂的四合院傳統建築,日大正7年(1918),因進行市區改正,開闢公園路,德善堂被毀而併入德化堂中,今德化堂猶存昔日德善堂的門額「德善」。日大正12年(1923),開闢府前路,德化堂前埕、軒亭及山門被拆,乃在正堂前加建拜亭及山門,成為二進兩廂的三合院形式,外護圍牆。

日治末期,左、右護龍均遭盟軍戰機的轟炸而毀於戰火,其後重建,部分山牆改為洗石子,屋頂換上綠色琉璃筒瓦,大木重新粉刷,盤頭與挑簷泥塑花葉、連續卷幔等西式紋飾,形成中西合併的風貌。

環境描述:位山仔尾北坡,右為鬼仔埔之府學,環境幽雅之所。

保存狀況:採用民居造形,為兩進兩廂房的傳統建築,由於門廳、拜亭與正堂利用傳統減柱法連接,因此空間顯得寬敞疏闊,採光極佳。201626日臺南地震,牆壁及圍牆嚴重龜裂。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48 德化堂1.jpg

 

德化堂正面外觀

 

48 德化堂2.jpg

 

48 德化堂4.jpg

 

以四大天王為門神

 

臺南僅存的「敬字亭」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