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1文昌祠
創建年代:清嘉慶21年(1816)
歷史沿革:清嘉慶21年(丙子年,1816)分巡臺灣道糜奇瑜,擇地於三川臺之西北坡興建文昌祠,文昌祠位於在御史衙遺址(清廷於朱一貴事件後,於臺灣設巡察御史,官署即稱「御史衙」),今奎樓書院東側,臺灣縣縣學之北側(今萬昌街西側與府前路一段巷90巷34弄內間),主祀文昌帝君。
太平洋戰爭期間,本祠受B2轟炸,幾乎全毀。戰後後民眾侵據,改建為一樓民房居住,目前約近三十戶住於此,部份為廢墟,奎樓書院東北側的古牆與奎樓幼稚園教室相連。
環境描述:戰後後民眾侵,改建為一樓民房,目前約近三十戶住於此。
保存狀況:太平洋戰爭期間,本祠受B2轟炸,幾乎全毀,僅存府前路一段巷90巷34弄30號之北側一道古牆。戰後後民眾侵據,改建為一樓民房居住,目前約近三十戶住於此,部份為廢墟,奎樓書院東北側的古牆與奎樓幼稚園教室相連。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1911年臺南市區改正計畫圖中的文昌祠 |
府前路一段巷90巷34弄內 | 僅存古牆府前路一段巷90巷34弄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