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海東書院
創建年代:清康熙59年(1720)
歷史沿革:海東書院創建於清康熙59年(1720),係臺廈兵備道梁文煊所建,該書院原位於府學(臺南孔子廟)的右後側,後作為歲、科校士所,書院幾廢。而後幾經遷建;清乾隆4年(1739),督學單德謨別建校士院於東安坊(臺灣縣學宮之左),清乾隆5年(1740)巡道劉良璧重修,於是書院復振。清乾隆15年(1750)新建縣署於紅毛樓右;乃修東安坊廢縣署為書院。清乾隆17年(1752)詔以巡道兼提督學政,其後歲、科校士於道署,校士院遂曠。清乾隆17年(1752),巡道覺羅四明修荒廢已久的校士院為海東書院。清乾隆30年(1765)臺灣知府蔣允焄擇府學西側重建海東書院。
日治初期日人創設「臺南第一公學校」(後改校名為「臺南師範附屬公學校」、「臺南師範附屬國民學校」)以臺南孔子廟為校舍,西側的海東書院也成為其校舍的一部份,迨至日大正6年(1917)始遷入位今臺南市樹林街的新校舍,即今「臺南大學附屬國民小學」。臺南第一公學校遷離孔子廟與海東書院後,日大正8年(1919)海東書院又成為「臺南市第三公學校」的校舍。第三公學校創立於日大正8年(1919)4月8日,日昭和3年(1928)改稱「末廣公學校」,至日昭和4年(1929)4月移至現址。日昭和11年(1936)日人拆除海東書院,改建為武德殿(即今忠義國小禮堂)。
環境描述:清乾隆30年(1765)臺灣知府蔣允焄擇府學西側重建海東書院,東有福安坑溪支溪,前方為福安坑。
保存狀況:日昭和11年(1936)日人拆除海東書院,改建為武德殿,即今忠義國小禮堂。現存清道光8年(1828)「海東書院樂捐生息碑記」、清道光10年(1830)「海東書院膏伙經費捐輸碑記」、清道光10年(1830)「海東書院膏伙經費捐題碑記」存立大南門碑林。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海東書院舊址 |
臺灣府城街道全圖中海東書院 | 海東書院舊址東側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