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忠安宮

創建年代:民國七十五年

歷史沿革:本廟位大北門外廍仔後(開元路357巷一帶)小聚落,因今開元路357巷對面林森路有一糖廍,故稱為「廍仔後」。廍仔後有洪姓庄民,其曾太祖渡海來臺時,自家鄉奉請池府千歲神像以護祐來臺平安。

據該廟「沿革碑記」記載:創始年代久遠,已無人可考證。因大展神通,神威顯靈,普渡眾生,有求咸應,善男信女漸增,眾善信咸以神恩浩大,而無殿宇可居,乃提倡募捐,始建立本廟為「忠安宮」。民國七十五年(西元1986年)農曆六月十八日眾委員信眾合力買下本宮現址,各位熱心鼎力相助,樂捐建廟,而有今貌。

環境描述:北園街53巷弄內。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表現在地庶民信仰與地方家族歷史。

忠安宮外觀.jpg

忠安宮外觀

忠安宮正殿神像.jpg

忠安宮正殿神像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糖安宮

創建年代:清光緒年間

歷史沿革:糖安宫廟位於大北門內,山埔頭南坡下,清代曾有「糖間」於此,廟東側附近有很多墳墓,日而久之墳園毀損,白骨散露遍野,幸得善心人士設「集積所」於此收埋骨骸,並小祠膜拜「萬姓公」,年節有善人士敬拜糕品,後施食,故漸有遊民、乞丐聚集,始有「乞食寮」之稱。

「乞食寮」乃遊民雜處之所,遊民中有一頭人為臺灣府安定里許中營人鄭阿相,為人慷慨重義,豪邁可親,經常出面為地方排難解紛,受眾人尊重。鄭氏死後,地方人士認為他有功,奉其牌位於此,因為庇佑地方平安,尤其失竊事件請問萬分靈驗,可說有求必應,地方善德人士感念其澤遂集資蓋小祠奉祀。

二戰期間盟軍空襲臺南,山埔頭的軍營受爆擊,然小祠境內因鄭善士英靈保佑下無受災害,民國四十三年(西元1954年)由地方人士,乞求土城聖母廟「媽祖令旗」至小祠同祀。而後受天上聖母慈恩向上天奏薦鄭善士英靈,護國庇民,承玉旨勅封「鎮山元帥」,暨雕塑「騰風元帥」神像奉祀(自「後港唐安宮」迎請原自「四草大眾爺」香火入神),後又雕塑「天上聖母」金身合祀於本宮。民國七十六年(西元1987年)興建,民國七十八年(西元1989年)落成,並命名糖安宮。民國一○○年(西元2011年)再次重建,民國一○二(西元2013年)年建醮。

環境描述:本廟位於大北門內,山埔頭之中南坡下一小祠,清代曾有「糖間」於此,小祠東北一帶皆為墳墓。(見於西元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集積所」)

保存狀況:民國100年重新改建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由鬼魂之祭祀轉化升格為神明崇拜。

糖安宮外觀.jpg

糖安宮外觀

糖安宮左側神龕上的萬姓公神位牌.jpg

糖安宮左側神龕上的萬姓公神位牌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柴頭港土地公廟(柴頭港福德祠)

創建年代:清朝初期

歷史沿革:相傳明鄭時期漢人入臺時已有「柴頭港民社」於此。本祠建廟甚早,先民入臺,開荒墾地,福德正神,庇佑生靈,有感恩澤,建祠崇祀。廟左側豎有三塊清代修建捐題碑,乾隆三十七年「重修柴頭港福德祠碑記」、道光弍拾捌年「重興柴頭港載福祠碑記」、咸豐二年「柴頭港載福祠捐建右畔護室碑記」,由此得知清代三次重修記錄。

柴頭港溪由本祠右側後流出,昔為沙丘地形,如虎蹲之地貌,傳清乾隆年間以前有地藏菩薩廟於此一帶,故有稱「佛祖山仔」之稱。昔日「柴頭港福德祠」四周荒塚孤墳纍纍,然「地藏菩薩廟」與「將軍祠」何時毀廢則不知?

民國四十五年道妙師父(正覺寺開山師父)雲遊四處尋建道場,一日經過此地,見「福德祠」前豎有清乾隆三十七年「重修柴頭港福德祠碑記」:北壇地藏菩薩廟及將軍祠。此乃尋覓多時之佛教聖地,隨即當年三月五日假福德祠安座佛位。道妙師父向外募緣購五分餘,另有善士鄭獻捐地一分餘,共六分餘充作正覺寺用地。民國四十八年正式成立「正覺寺籌建委員會」,在三十名熱心人士共同發起鳩資建寺,同年三月動工,至民國五十一年完成大殿外觀。
民國五十八年(西元1969年)「福德祠」重建。民國八十八年福德祠管理人王進成及正覺寺管理人覺華(會果)法師共商倡議修建,因上次重建迄今三十餘載,今本祠傾圮壁裂,灰壁剝蝕,有信眾王進福允諾襄助,及管理人王進成、正覺寺共同捐資重建廟堂,十月十九日鳩工重修,翌年二月完成修繕,楹柱煥然,氣象改觀,神威廟貌,相互輝映(今貌)。

環境描述:柴頭港溪由本祠右側後流出,昔為沙丘地形,如虎蹲之貌。乾隆三十七年「重修柴頭港福德祠碑記」載有:「柴頭港福德祠附近有北壇地藏菩薩廟宇及將

軍祠」,因此,此處有「佛祖山仔」之稱,今夾於正覺寺與文物館大樓中。後為正覺幼稚園。正覺寺右側觀世音菩薩亭、華嚴寶塔(寺右後方)。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柴頭港溪的民間信仰之一。

柴頭港福德祠外觀.jpg

柴頭港福德祠外觀

柴頭港福德祠供奉的土地公土地婆.jpg

柴頭港福德祠供奉的土地公土地婆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總祿境下土地公廟

創建年代:清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

歷史沿革:清初總鎮署官兵來往府城市街,需經過坑仔街與禾寮港街,可至府署、縣署、十字大街。過坑仔街為總鎮署官兵經常往來的街道,因而改名「總爺街」。

「總祿境」,又名下土地公,相對於東側的「鎮轅境」,又稱頂土地公;「鎮轅境」位於總爺古街道之街首,總祿境則位於街尾都是該地信仰中心。

「總祿境」舊廟左側臨「過坑仔街」,位處於較低處,易聚財,因而民間有「求官者拜頂土地,求財者拜下土地」之說。總祿境拜亭與單殿所構成,據說此乃為太子太保王得祿感恩當年受土地公之助,而奏請清廷賜封恭塑神像,正殿的土地公手執金元寶,配祀招財童子、進寶童子,兩童子神像造型特殊。

民國七十二年(西元1983年)忠義路拓寬廟地被迫徵收,在管理人與眾信大德捐金重建新廟於原舊廟南邊20公尺,從位於小街成為大馬路之廟。

環境描述:昔日廟位於總爺街西段,禾寮港北岸的「過坑仔街」,乃為總鎮署官兵往來府署、縣署必經之處。民國七十二年因忠義路拓寬廟地被迫徵收,南移原舊廟20公尺處。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鎮北坊重要的土地公信仰之一。

總祿境下土地公外貌.jpg

總祿境下土地公外貌

總祿境下土地公舊址處.jpg

總祿境下土地公舊址處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鎮轅境頂土地公廟

創建年代:清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

歷史沿革:「鎮轅境」,又稱頂土地公,清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建,與同時創建「總祿境」,又名下土地公,為清代當地重要的土地公廟。「鎮轅境」位於總爺古街道之街首,另「總祿境」位於街尾,都是該地信仰中心。道光以來歷代均有重修。戰後初期有重建,近年改建後已不同原貌。

鎮轅境由單殿與拜亭所構成之簡單空間,比較特殊是雖為土地公廟,但拜亭卻採取燕尾屋脊形式,據說此乃為太子太保王得祿感恩當年受土地公之助,而奏請清廷封賜,甚至鎮轅境土地公也帶官帽,與眾不同,在臺南市的土地公廟中,極為特別。廟中尚有「顯靈保固」與「保我黎民」古匾及古香爐。鎮轅境亦陪祀臨水夫人與齊天大聖(大聖爺)。

環境描述:頂土地公廟位於總爺街東段,清領時期出總爺街即可見總鎮署之儀門。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鎮北坊重要的土地公信仰之一。

鎮轅境頂土地公外觀.jpg

鎮轅境頂土地公外觀

鎮轅境頂土地公正殿神像.jpg

鎮轅境頂土地公正殿神像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三老爺宮

創建年代:鄭氏時期(西元1662年之後)

歷史沿革:相傳開基建廟於鄭氏時期(西元1662年之後),主祀三老爺,為朱王爺、曹王爺、魏王爺,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境內三老爺街、安祿境以及鴨母寮街等里民合力捐建擴大廟宇,清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董事方献三、黃汝濟等發起倡修,今廟內留存清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重興三老爺碑記」即是該次重建記錄;而後屢有修建。現貌為民國九十二年(西元1993年)管理人與信眾倡議重建,民國九十五年(西元1996年)落成。

          三老爺究竟為何人,一直是討論議題;其中主祀朱王爺一般認為清代百姓不敢直諱稱呼鄭成功,採行變通權宜之計。雖然廟內也供奉玄天上帝,廟方則以朱府延平郡王稱呼神明,以強調本廟與鄭成功的關係,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民間傳說鄭成功壽誕日,三老爺宮也舉行慶典予以祝壽。
重建後的三老爺宮採鋼筋混凝土,空間以三川殿、中庭、正殿組成,居於禾寮港北側高地上,造型甚為宏偉;三川門三重簷間嵌有「開臺聖地」大理石額,表明本廟與鄭成功的關係,廟中楹聯也強化此種聯繫關係,並有多幅鄭成功的石刻,牆飾十二月令的工法相當別緻。

環境描述:建廟於尖山西坡,禾寮港溪北岸高地之上,南側有自清代販賣「鴨」聚集之街市,故俗稱「鴨母寮街」。今廟前的原禾寮港溪(德慶溪) 已改為箱涵,南側即為鴨母寮菜市場(戰後一度改為光復市場)。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府城重要的鄭成功信仰之一。

三老爺宮外觀.jpg

三老爺宮外觀

三老爺宮左側花神壁畫.jpg

三老爺宮左側花神壁畫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元和宮

創建年代: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

歷史沿革:元和宮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由里人鳩資興建,奉祀迎自福建泉州白礁之保生大帝,擇地於府城西北角,坐東朝西。清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總理呂盈泰、協辦林吉記、曾文贊,董事許世澤、陳和安、石轀中、洪助記發起重修,大銃街商民捐資。

日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大銃街耆老張藤伯倡擴建規模,迎奉臺灣總鎮署北側的白龍庵五福大帝(五靈公)及其附屬之中軍府爺及諸將爺等眾神尊。

日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里人發起重修。民國四十九年辛松頭、唐壬三、李誠智等發起重修。最近一次重修民國七十九年(西元1990年),於民國八十一年(西元1992年)竣工。

日本治臺後原總鎮署、白龍庵由日軍接管,日軍山砲隊駐營於此,「白龍庵」遂被毀。相傳日軍就地興建營房,用水孔急,里民以一擔水換一神像,將救出神像大部分寄放於大銃街元和宮,未及搶救者則被燒燬。主殿供奉保生大帝與白龍庵五福大帝,後殿奉祀觀音菩薩,左側殿奉祀中軍府中軍爺、右側殿奉祀眾壽堂陰陽都總管、右廂房奉祀如意增壽堂奉五靈公駕前什家將。
文物:光緒年間原白龍庵香爐保存於元和宮。

環境描述:位於大銃街上,大銃街乃是出入小北門之重要道路,北接小北門大街,南接米街。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鎮北坊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

元和宮外觀.jpg

元和宮外觀

元和宮正殿.jpg

元和宮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興濟宮

創建年代:創建於明鄭時期(西元1661~1683年)

歷史沿革:創建於明鄭時期(西元1661~1683年),主祀保生大帝,以醫術高明、慈善濟人著稱,世人尊為醫神,乃閩南地區的道教神祇。

臺灣初闢,奉祀保生大帝的廟宇最多,香火亦盛,成為臺灣主要民間信仰之一。又以位於府城北邊,里民習稱「頂大道公廟」,以區別位於南邊而俗稱「下大道公廟」的良皇宮。
廟為三開間三進,地勢較高,尤顯宏偉。三川步口壁堵的「福祿」雙龍紋飾、松樹雙鶴及梅花雙鹿石雕,皆動感十足。三川門壁堵飾以雙麒麟,左踏葫蘆、犀角,毛筆、錢錠;右踏琴、棋,書、畫;豐富而又多變化的圖案。

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的龍柱鐫刻工巧生動,紋飾細膩。皆具藝術價值。聖父母廳的山牆內壁,飾以三十六官將的泥塑彩繪,其造型或飛、或騎,栩栩如生,宛若騰空而出,尤具特色。原作品因時日久遠,部分泥作褪色或破損;民國九十四年(西元2005年)進行整修時,特別聘請原作者、薪傳獎得主陳壽彝就原作修護,讓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得以延續生命。

民國一○六年(西元2017年)再度進行重修,目前重修工程尚在進行。

環境描述:興濟宮乃坐北朝南,依尖山為靠山而建之,北側是是尖山之原祀奉「玉皇四殿下」的玉皇宮,廟前正向面向觀音街,昔日可看禾寮港溪,是風水寶地,西側官廳與觀音亭相鄰。興濟宮與觀音亭同一管理委員會。

保存狀況:上次修建後不久,三川門、廟內柱樑龜裂現象,目前正在進行整修中。

文資身份:直轄市市定古蹟

文化資產價值:府城重要的保生大帝信仰之一。

興濟宮外觀.jpg

興濟宮外觀

興濟宮正殿.jpg

興濟宮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興隆宮

創建年代:清道光十八年(西元1838年)

歷史沿革:興隆宮建於清道光八年(西元1828年),由大北門街之福建人信眾籌建,位於大北門街最東處,與大北門相鄰,里人俗稱為「北門廟」,主祀法主公,同祀註生娘娘。

日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臺南廳選定大北門城內外為臺南公園的預定地,本廟(原位大北門街)位在預定地上而被徵收,收到徵收補償約千圓,吳來(本廟管理人一)、呂賽商議將原舊廟之建材設法予以重建,乃與同時被徵收的辜婦媽廟合祀,購北門町三丁目31番地(今公園國小之東北側)之民房為廟堂。日昭和十九年一月廟廢,遷移附於陰陽公廟(花園町三丁目54番地),分三室奉祀,延續香火。

環境描述:舊址原於大北門內西側,俗稱「北門廟」。

保存狀況:廟廢,原附於陰陽廟之神像法子公、註生娘娘神像也遺失(神像已遺失多時)。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府城大北門一帶的民間信仰。

1907年〈臺南市街全圖〉中北門廟興隆宮的位置圖.jpg

1907年〈臺南市街全圖〉中北門廟興隆宮的位置圖

本廟原位大北門街內,日大正元年被徵收,與同時被徵收的辜婦媽廟購地北門町三丁目31番地(今公園國小之東北側)合祀。.jpg

本廟原位大北門街內,大正元年被徵收,與同時被徵收的辜婦媽廟購地北門町三丁目31番地(今公園國小之東北側)合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辜婦媽廟

創建年代:清道光四年(1824年)

歷史沿革:清道光四年(1824年)大北門街街民為祈求居住地方之安寧平靜,籌建辜婦媽廟建於大北門街與新店尾街交叉處,主祀辜婦媽,乃辜純湯之妻,同祀觀音佛祖、從祀太子爺。日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日人籌設臺南公園,本廟洽在公園預定地內,因而須讓渡廟地,信眾籌備廟堂重建事宜。由本廟管理人郭贊(任期至昭和五年四月廿六日止)與呂賽、吳來(任興隆宮管理人,任期至昭和八年十一月十四日止)、吳蕃薯(昭和七年間任辜婦媽廟管理人)、陳跳(任興隆宮管理人,任期昭和八年十一月十四日至昭和九年三月廿二日止)、鄭成(昭和八年任辜婦媽廟管理人,昭和九年三月廿三日同時擔任辜婦媽廟與興隆宮管理人)等,兩方人士集聚商議,眾人協議與興隆宮併合重建廟宇於北門町三丁目31番地(今公園國小之東北側),興隆宮、辜婦媽廟各分一室祭祀。到日昭和十七年前後因與興隆宮、陰陽公廟同屬管理人,三廟合併於花園町三丁目54番地,分三室奉祀,繼續延香火。

環境描述:舊址於新店尾街街尾,與大北門街交叉處,今臺南公園西側入口之東邊。

保存狀況:廟今已廢,日治時期已附祀於陰陽公廟。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大北門城內新店尾街與大北門街重要的庶民信仰之一。

附於「陰陽公廟」內的辜婦媽神像.jpg

附於「陰陽公廟」內的辜婦媽神像

陰陽公廟內「一品夫人辜婦媽令牌」.jpg

陰陽公廟內「一品夫人辜婦媽令牌」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陰陽公廟

創建年代:清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

歷史沿革:傳先民渡臺時攜帶陰陽公香火以祈平安,某日因同行鄉友病生,因自得陰陽公「香火」庇佑,病情奇速奏效,很快痊癒。里人為感念「陰陽公」保佑離鄉背井異地生活的這群人,口耳相傳陰陽公可治怪病,頗受里人尊崇。清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里人集資籌建本廟,正殿主祀陰陽公,為陰陽都司總管,漸漸成為大北門內重要信仰之一。陰陽公因司陰陽二界,故其臉部造型為黑白二色,極為特殊。

日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日本政府擬於廟地周圍建郵便局官舍因,因而被徵收助償五十圓,里人邱玉梯與竹巷口街保正召集里人商議重建廟堂,購地十八坪(花園町三丁目五四番地,花園小學西南側)與重建費金計百五十圓,不足乃由街坊居民捐寄附金興建之。日明治三十四年(西元1901年)九月動工,翌年元竣工。及至日大正十三年(西元1924年)又因廟前道路拓建廟宇受損,二次大戰期間廟宇受盟軍轟炸毀損。戰後於民國五十二年(西元1963年)重建。民國七十三年(西元1984年)再修,單殿建築,前面之騎樓面,原與忠義路的五帝廟極為相似,騎樓面是燕尾屋脊為特色。民國一○四年重建落成,今貌改為閩南式建築型式。另外,大北門內原興隆宮、辜婦媽廟於日治時併廟遷建於竹巷口街,今公園小校南側內,及至日昭和十七年(西元1924年)陰陽公廟與興隆宮、辜婦媽廟三廟管理人皆為鄭成,因而將興隆宮、辜婦媽廟的神像合祀於陰陽公廟,各為一室奉祀。

文物:清代古匾「陰陽都司總管」。

環境描述:廟前緊臨道路,廟堂狹窄。

保存狀況:良好,民國104年重建落成。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府城少見的民間信仰。

陰陽公廟外貌.jpg

陰陽公廟外貌

陰陽公廟大殿.jpg

陰陽公廟大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白龍庵

創建年代: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

歷史沿革: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5年),建總鎮衙署。後於其北側建「白龍庵」,祀奉由福州迎來五福大帝,為全臺少有的官建閩東式廟宇。臺灣府官兵多由福建省福州等地調派班兵來臺,每三年班兵輪調。為求渡海來臺航行平安及來臺士兵治病「水土不服」之症,遂自福州白龍庵迎來五福大帝神像。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於大北門城內鎮臺街(總鎮署衙北側)興建白龍庵。

    依據《安平縣雜記》﹤風俗現況﹥:「六月,白龍庵送船。每年由五瘟王爺擇日開堂,為萬民進香。三天後,王船出海(紙製王船)。先一日,殺生;收殺五毒諸血於木桶內,名曰「千斤擔」。當擇一好氣運之人擔出城外,與王船同時燒化。民人贈送品物米包,名曰「添儎」。是日出海,鑼皷喧天,甚鬧。一年一次,取其逐疫之義也。」當時「白龍庵送船」的陣頭、將爺(大身神兵神將)都為總鎮署官兵來當任之。相傳白龍庵之規模雄偉廣闊,計有七進,前殿為中軍府,二至六大殿由五部,十二刑部,內有一百零八庵,供奉三司六部,及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傳神像二千五百尊以上。據臺灣總督府檔案的紀錄,白龍庵建物有70坪,所屬空間達150坪,可一窺其腹地寬廣。福州信仰傳入臺灣後,又有漳、泉民眾也從福州白龍庵五福大帝另迎香火至亭仔腳街(今青年路府城隍廟西側)建「西來庵」,為臺灣府城府最早期信奉五福大帝的兩大系統。據傳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日人入臺後,於總鎮署駐山砲兵隊等軍事單位,白龍庵遂被毀。相傳日軍就地興建營房,用水孔急,里民以一擔水換一神像,將救出神像寄放於大銃街元和宮,未及搶救者則被燒燬;其中一尊張部堂神像,由里民李天賜奉請回家供奉,得以留存。戰後,於崇安街(原總爺街),里人新建白龍庵五靈堂,祀奉原搶救倖存的

張部堂神像為鎮殿主神。白龍庵孫將軍、斌將軍則安奉於市頭街龍巖公廳,龍巖公廳廢後,今附祀於福隆宮。白龍庵內祀奉的五瘟神,戰後信徒在總趕宮右前新建白龍庵安慶堂奉祀;另分出在小南門內原萬壽宮右側,新建慶安堂。原白龍庵所供奉的神像,今分別奉祀在臺南市區各廟宇;在元和宮有五靈公及部將,在福隆宮有孫將軍、斌將軍,在全臺白龍庵五靈堂有奉原白龍庵張靈公,在白龍庵安慶堂(廟名改稱五瘟宮)有五毒正神。

環境描述:昔日位鎮臺街,山埔頭之北坡上,西側斜坡至小北門段城垣(西門路三段)約一樓高,今臺南公園西側,約兵工場轉運站之北角。

保存狀況:不存,建議下期透地雷達試探,為府城五福大帝祖廟找出源頭。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為府城重要的五福大帝信仰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白龍庵位置.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白龍庵位置

元和宮正殿的原白龍庵五福大帝神像.jpg

元和宮正殿的原白龍庵五福大帝神像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三山國王廟

創建年代:清乾隆七年(西元1742年)

歷史沿革:清乾隆七年(西元1742年),由臺灣知縣楊允璽及臺灣鎮標左營游擊林夢熊,率領粵東商民所創建。清乾隆三十七年(西元1772年)廟右側增建韓文公祠,四年後改建成與主廟相連兩進廟堂;廟之左側逼聖母祠,右則為韓文公祠。清嘉慶七年(西元1802年)重修廟右側韓文公祠,並於廟後添置「潮州會館」,應潮州人往來臺灣與內地借居之會館。而後咸豐、同治及光緒年間均曾重修。

三山國王廟,座東朝西,面寬由三殿三進九開間廣東式建築,中央三山國王廟,主祀三山國王(潮州巾山、明山、獨山的三位山神),本廟由三川殿、拜殿及正殿組成,兩側有龍虎井,左為天后聖母祠,右側韓文公祠,以過水廊相通。韓文公祠之所以出現三山國王廟,乃因韓愈被貶到潮州做刺史,當地洪水為災,居民遂向這三座山祈求止雨,果然如願,韓愈因此奉三座山為山神,潮州人感念其恩,故加祭祀韓愈。從外貌觀上,與一般閩南式建築有異,是以磚疊砌後施以白灰粉刷,並沒有牆堵之裝修圖案。正脊平緩嵌入細緻剪黏,花草鳥獸嵌於正脊中間,豔而不俗,末端燕尾微揚、浪花捲捲曲,不失纖細,黑瓦綠釉瓦當仰瓦灰梗也十分罕見。廟內木構架十分精緻,獅座與螃蟹座造型優美,螃蟹座緊緊握住帽冠與鹿角,表達信眾「加冠晉祿」之祈求心理,也很精采。殿中懸掛乾隆九年(西元1744年)「三山明貺廟記」及清代乾隆皇市御筆「褒忠」乾隆十三年古匾;清代臺灣歷史上之民變後,有義民為國奉獻犧牲,官方立祠、賜匾封號以茲獎勵義民忠勇並撫恤義民殉難。三棟祠廟間的瓶形門洞,也彰顯其平安之意。三山國王廟之建築為臺灣碩果僅存之廣東式建築。

清代時每年元宵節三山國王廟「賽水仙」,廟口舉辦水仙花會活動,熱鬧異常,只是近年已不再舉行。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南大學的前身),日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創校於三山國王廟(借用廟內為校舍)。

環境描述:三山國王信仰源自廣東潮州。全臺各地也有不少三山國王廟,但臺南的三山國王廟卻是全臺灣唯一純粵東式建築,大木作精緻細膩,屋脊平直,均與閩南式建築不同,特別珍貴。

保存狀況:不佳,距上次修建後已久,牆壁白灰嚴重掉落,已可見到「夯土」牆面。戰後廟地無辦理登記,臺南市政府接收日產,目前為財政部國有財產局管理,廟方已集欠龐大租金,雖市府擬向文化部申請補助修護建築本體,但籌措配合修護款之經費可能有一大難題。

文資身份:國定古蹟

文化資產價值:
一、具歷史文化價值
  1.創建於清乾隆七年(1742年),歷史久遠。

2.三山國王廟為潮州籍移民的信仰中心,也是同鄉聚會場所,故又稱「潮汕會館」,見證粵籍客家人移民臺灣的史實。
3.乾隆九年(1744年)「三山明貺廟記」係刊錄明代禮部尚書盛端明「三山明貺廟記」之作,文中詳述三山國王聖蹟與敕號,俾益世人考證,允為廟藏珍貴文物。
4.乾隆十三年(1748年)「褒忠」古匾,乃乾隆皇帝御筆,呈現臺灣義民信仰的歷史背景。
5.唐代文豪韓愈曾因諫迎佛骨而被貶為潮州刺史,任期雖短,卻是治績斐然,德政於民,故潮人感念而建廟崇祀;本廟右殿為「韓文公祠」,主祀韓愈,得見韓愈與潮州籍移民
淵源深厚。
6.光緒十三年(1887年)圓柱狀樑籤,為見證本廟光緒年間重修的重要文物。

二、具建築史之意義
1.三殿三進九開間的廣東式建築,是臺南市唯一的廣東潮州建築。
2.正立面石造門框頗具特色;方形門印以篆文鐫刻吉祥祝頌辭(萬事、如意、順風、得利、富貴與財丁);兩側頂端分別雕飾仙鶴、祥龍與福鹿;兩側中間雕飾龍紋花
瓶式香插,裝飾與實用的設計為他廟少見。

三山國王廟外觀.jpg

三山國王廟外觀

三山國王廟正殿.jpg

三山國王廟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開基玉皇宮

創建年代:明永歷年間(西元1647年-西元1683年)

歷史沿革:開基玉皇宮為臺南兩大玉皇上帝信仰中心之一,據聞創建於明永歷年間,清康熙二十七年(西元1688年)總鎮楊文魁重修,初廟原供奉迎自大陸玉皇太子神像,稱玉皇太子廟。清嘉慶五年(西元1800年)臺灣府城地震廟毀,重建後加祀玉皇上帝,改名開基玉皇宮,玉皇太子降為陪祀神。光緒年間曾有重建,日大正十三年(西元1924年)里人捐金大修廟堂,但是毀於二次大戰,戰後又多次整修改建成今貌。

一樓正殿供奉玉皇上帝,右側奉北斗星君、右側月老公,二樓凌霄寶殿張天師、盤古、孚佑、三清道祖、四太子殿下、玉皇三公主、南北斗星君,萬神聚集之所。西側設有太歲殿。一樓西側有紅頭法師為信眾「制改」,消災解厄科儀,已成府城重要生命禮俗之一。

環境描述:位於玉皇宮街,尖山頂上,西坡有王氏宗祠、南坡大觀音亭、興濟宮。

保存狀況:良好,今年又重新彩繪油漆。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府城重要的天公廟信仰中心之一。

開基玉皇宮外貌.jpg

開基玉皇宮外貌

開基玉皇宮正殿.jpg

開基玉皇宮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市仔頭福隆宮

創建年代:清嘉慶七年(西元1802年)

歷史沿革:依《日治臺南市寺廟台帳》資料:福隆宮創廟於清嘉慶七年(西元1802年),主神保生大帝(木像)、觀音菩薩(木像)、關帝(木像)、土地公(木像)。清道光、光緒年間均有修建。

相傳市仔頭原供奉土地公,廟前市街原為米市街-城內重要米、番薯等糧食集散地,故為昔日出入大北門重要道路街頭,又稱為市仔頭街。後來市仔頭街往來的商人眾多,有自福建省同安縣白礁迎回保生大帝供奉;經市仔頭街土地公同意同時奉祀於廟內,不知何時更名「福隆宮」。

戰後荒廢,至民國四十七年境內信徒捐資重修四十八年落成。七十一年拆除舊廟重建,七十八年竣工,增建後殿觀音殿,九十年再次修建,成今貌。

主要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木造雕刻裝飾。挑高臺基,入廟須登樓而上,立面五開間,三川殿以大理石貼面,龍虎邊有石雕與龍柱,門神彩繪為王妙舜之作。八卦澡井、螭龍、鳳凰、象座、瓜斗、神龕等木構件精雕彩繪細緻,殿中「拯救世人」壁畫為蔡草如繪稿,杜木河之作。殿內圓柱柱頭採用捲曲的毛良葉裝飾頗為特色。前殿供奉保生大帝、文衡聖帝、吳府千歲及白龍庵寄祀的孫將軍、斌將軍(白龍庵廟廢後曾至龍巖公廳,後才移入福隆宮)。後殿供奉觀音佛祖、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等神祗。

文物:蔡草如壁畫,正殿神龕內「雲龍」墨水畫

環境描述:廟前市街原為米市街-城內重要米、番薯等糧食集散地,故為昔日出入大北門重要道路街頭,又稱為市仔頭街。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府城名師蔡草如水墨畫作

市仔頭福隆宮外觀.jpg

市仔頭福隆宮外觀

市仔頭福隆宮大殿.jpg

市仔頭福隆宮大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大士殿觀音堂

創建年代:清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

歷史沿革:大士殿觀音堂建於清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由臺灣府里人集資捐建大士殿觀音堂,主祀觀音佛祖,相傳先民為鎮壓紅毛鬼(荷蘭人)的邪氣,特建於於荷蘭人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文昌閣樓前)遺蹟上,慣稱「番仔樓佛祖」,乃普羅民遮城上第一座中國式殿堂建築,由三川門、拜亭、正殿組成。昔日大士殿觀音堂即面臨台江內海,清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修建赤崁樓大士殿,觀音堂改建在遺跡大門前。日明治二十八年(西元1895年)日人入臺後,大士殿觀音堂先後作為步兵第十六聯隊、衛戍病院、台南師範學校使用,於台南師範學校新舍落成遷出後。

日昭和十七年(西元1942年)日人在修建五子祠殘蹟時拆除了由民間集資興建的大士殿觀音堂。本堂一度寄於成功路大觀音亭,直到民國六十三年(西元1974年)購地重建於赤嵌街,而後迎回觀音佛祖。

環境描述:觀音堂原建於荷蘭人普羅民遮城(紅毛樓)遺跡上,昔日殿堂面對台江內海。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在地庶民信仰的展現,並見證普羅民遮城與台江地理環境的變遷。

大士殿觀音堂外觀.jpg

大士殿觀音堂外觀

大士殿觀音堂大殿.jpg

大士殿觀音堂大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大觀音亭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西元1647~1683年)

歷史沿革:大觀音亭創建於明永曆年間(西元1647~1683年),或云更早;原稱「觀音亭」,志書也記為「觀音廟」、「觀音宮」,祀觀世音菩薩,歷史久遠,後來為相對於府城小東門內的觀音亭,而習稱「大觀音亭」。
大觀音亭為三開間三進,地勢較高,老榕綠蔭,尤顯境幽室雅。三川門正脊的「福、祿、壽」三仙呈現道教風格,垂脊的四大天王流露佛教特徵,正殿脊飾「王母娘娘」更為罕見題材;但自官廳觀看兩者後殿簷飾,亭無華清爽而宮鮮艷藻飾,形成強烈對比,佛道互異。
三川步口內凹,中門敞開,兩側亦可出入,形成曲折迂迴的空間。左、右壁堵仿古新作彩繪泥塑,左側二人分持旗幟、綵球,右側二人分持戈戟、磬牌;以「旗」、「球」寓意「祈求」,以「戟」、「磬」寓意「吉慶」,乃是中國吉祥圖案運用諧音或同音取意的常見手法。

大觀音亭主祀觀世音菩薩,法相金面,盤坐蓮花座,頭戴寶冠,胸前著瓔珞,面容慈悲祥和,姿態優雅。十八羅漢分列左、右兩壁,其雕像或立姿、或坐姿,赤足露背,坐臥山林,怡然自得。月老神像慈祥和靄,腰前垂帶題有「百年偕老,二姓合婚」的祝頌語,長者風範的造型十分傳神。齊天大聖的造型是猴頭人身,專治桀驁不馴或著猴驚嚇的小孩;門神繪韋馱與伽藍尊者,迎立中門;哼哈二將分立左、右側門;出自民族藝師陳壽彝之手,為珍貴的藝術作品。

 

環境描述:明永曆年間大觀音亭建於尖山之南坡。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直轄市市定古蹟

     文化資產價值:興建於明鄭時期,為府城重要的寺廟信仰之一。

大觀音亭外觀.jpg

大觀音亭外觀

大觀音亭正殿.jpg

大觀音亭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崇德堂

創建年代: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年)

歷史沿革:崇德堂位於臺南市北區北華街184之1號。創建於日明治40年1917),係由先天道齋友陳耀文﹝法號明耀﹞發起,自報恩堂分來創建,同年10月15日落成。主祀觀世音菩薩,主要祭典日為二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兩天。民國46年(1957)堂內常住有五人,堂務由林窗負責,自耕少部分田園維持經常開銷,不足部分由報恩堂支援。崇德堂之堂務進入民國五十年代之後,趨於衰微,「已成為廢堂,空留一座正殿,供人憑弔。」該堂目前僅存正廳建物,如同廢墟而完全沒有教務活動。崇德堂座東朝西,建築外觀,三開間,正殿及左右偏殿組成,左右偏殿以八掛形之門連通,八掛門四角落繪以蝙蝠,以表「賜福」之意。正殿屋頂桁架木構件大多崩塌,兩偏殿的祖先堂或宗德堂之陳列神主牌位神龕尚存其下置以頂下桌,這兩空間可能是歷代堂主或齋眾與信徒之奉祀空間。兩偏殿居正殿之處各有小門可通往內室,今廢。簷廊的南北兩側有拱門可通兩側空間,正殿門柱、樑柱、樑枋、穿枋、樑檁、斗拱採以混凝土造,施以磨石子裝飾。左側壁堵施文書,右壁堵繪水墨畫。

環境描述:位北華街西南側下坡,東有澎湖人來臺新建「龍君殿」。東南側為禾寮港溪流經「三老爺宮」、「鴨母寮」。

保存狀況:目前已廢,僅存建物,待售。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係齋醮先天道在府城的齋堂。

崇德堂傾塌的大殿.jpg

崇德堂傾塌的大殿

崇德堂左側壁堵牆之書畫.jpg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崇德堂

創建年代: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年)

歷史沿革:崇德堂位於臺南市北區北華街184之1號。創建於日明治40年1917),係由先天道齋友陳耀文﹝法號明耀﹞發起,自報恩堂分來創建,同年10月15日落成。主祀觀世音菩薩,主要祭典日為二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兩天。民國46年(1957)堂內常住有五人,堂務由林窗負責,自耕少部分田園維持經常開銷,不足部分由報恩堂支援。崇德堂之堂務進入民國五十年代之後,趨於衰微,「已成為廢堂,空留一座正殿,供人憑弔。」該堂目前僅存正廳建物,如同廢墟而完全沒有教務活動。崇德堂座東朝西,建築外觀,三開間,正殿及左右偏殿組成,左右偏殿以八掛形之門連通,八掛門四角落繪以蝙蝠,以表「賜福」之意。正殿屋頂桁架木構件大多崩塌,兩偏殿的祖先堂或宗德堂之陳列神主牌位神龕尚存其下置以頂下桌,這兩空間可能是歷代堂主或齋眾與信徒之奉祀空間。兩偏殿居正殿之處各有小門可通往內室,今廢。簷廊的南北兩側有拱門可通兩側空間,正殿門柱、樑柱、樑枋、穿枋、樑檁、斗拱採以混凝土造,施以磨石子裝飾。左側壁堵施文書,右壁堵繪水墨畫。

環境描述:位北華街西南側下坡,東有澎湖人來臺新建「龍君殿」。東南側為禾寮港溪流經「三老爺宮」、「鴨母寮」。

保存狀況:目前已廢,僅存建物,待售。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係齋醮先天道在府城的齋堂。

崇德堂傾塌的大殿.jpg

崇德堂傾塌的大殿

崇德堂左側壁堵牆之書畫.jpg

崇德堂左側壁堵牆之書畫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西華堂

創建年代: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

歷史沿革: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由鍾、翁、吳、劉等齋友發起在府治赤嵌城北建堂開基,主祀釋迦牟尼,為臺南金幢派翁文鋒支派的唯一齋堂。其後歷代多有修建,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西華祖堂碑記」、日昭和二年(西元1894年)「西華堂建基業碑記」見證沿革史實,允為珍貴文物。

西華堂的空間格局為二進三廂的傳統合院建築,由凹壽形的堂門、正殿與兩側的廂房所組成,堂前還有前埕與花園,呈現齋堂鬧中取靜的幽雅環境。兩側山牆上端裝置S形鐵質構件,俗稱「壁鎖」,用來穩定棟樑與牆壁的結構,民俗也認為具有辟邪的作用,傳係荷蘭傳入西洋建築的遺風。
清同治七年(西元1868年)「海宇春和」、清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庇邇遐靈」古匾,以及日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許南英題匾「慈雲普濟」及對聯「擊缽高吟,笑同人自生詩障;聞鐘忽悟,求我佛為脫俗緣」,留下文詞、書法俱佳的筆墨,深具文化資產的價值;從落款與跋文,得知府城南社文友也在此聚會唱酬,擊缽吟詩、聞鐘悟道,展現文人的生活情趣;門神彩繪伽藍護法與金剛力士、枋木彩繪「佛陀誕生」、屏風彩繪「師子傳法」與「迦葉付法」;次間縧環板彩繪「降龍尊者」、「伏虎尊者」,用以傳頌佛經典故,皆民族藝師潘麗水遺作,極具藝術價值,尤屬珍貴。(曾)

環境描述:西華堂東有「城守衙」,西南有「中協衙」,南有督標公廳、福州公廳,北邊遠處為燕潭。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直轄市市定古蹟

     文化資產價值:齋醮金幢教翁文峰派在府城唯一的齋堂。

西華堂外觀.jpg

西華堂外觀

西華堂正殿.jpg

西華堂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