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正覺寺

創建年代:民國四十八年(西元1959年)

歷史沿革:正覺寺開山師父道妙尼師雲遊四處尋建道場,民國四十五年某一日經過此地,見柴頭港福德祠前豎有乾隆年間「重修柴頭港福德祠碑記」以及北壇地藏菩薩及將軍祠,認為此地為佛教聖地,隨即在當年三月五日假福德祠安座佛位。道妙師父向外募緣有善士鄭等人獻捐地六分餘,充作正覺寺用地。民國四十八年正式成立「正覺寺籌建委員會」,推派王順反為主任委員,王朝榮為副主委,另有委員釋道妙、許萬亭、王順天、邱順興、李仲安等三十名熱心人士共同發起鳩資建寺,同年三月動工,至民國五十一年完成大殿外觀。民國五十六年「道妙尼師」積勞成疾,享年六十七歲而圓寂。民國五十九年二月杜居士因故辭任,由王石山、王柴錠、邱順興等多位大德,聯合接辦寺務。及民國五十九年,本寺護法信善大會決議並聘請,恭請臺灣府城古剎竹溪禪寺高僧然妙上人,為首任住持兼管理人(任住持二十載),寺務擴大增新,弘法利生普及,諸方信善趨皈依,寺譽宣揚遐邇,因乃尊崇上人為本寺重興第一代祖師。

 

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增建華嚴寶塔,次年完成兩廊廟堂供作講經與禪堂之用,六十四年又於寺中附設正覺幼稚園,同年九月啟建,至六十五年始全部完工。民國七十七年春然妙上人安詳圓寂,全寺痛失一位尊師,應信徒建議寺務重要不可無領導,由代理寺務監院勇定法師召開信徒大會,推選時任副寺覺華法師繼任本寺第二代住持,除續辦幼稚園外,並在八十五年十一月拆除原舊殿重建大雄寶殿,次年二月動工,預計三年內完成,為地下三層,地上三層的大殿及分列兩側的五層綜合大樓。地下為停車場、餐廳及活動用地,大殿一樓供奉地藏菩薩,二樓大雄寶殿,三樓禪堂。綜合大樓還包括會客室、祖師堂、客房等。工程款龐大,承諸護法、善信鼎力捐助,共同完成莊嚴道場,歷經三年多落成。主建築採以中國宮殿式歇山重簷建築,聘任名師李漢卿於通樑天花繪畫佛學經典故事精緻細膩。

入正覺寺的山門,即可見拜亭彌勒佛笑臉迎人,進大殿中奉祀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左側觀世音菩薩、右有地藏王菩薩,另外二側韋陀、伽藍二護法眾佛莊嚴法相。

環境描述:柴頭港溪由本寺右側後流出,昔為沙丘地形,如虎蹲之貌。據清乾隆三十七年「重修柴頭港福德祠碑記」記載:「…道憲大人奇仝列憲信官暨南北郊紳士舖民人等首倡樂助捐銀特修北壇地藏菩薩廟宇及將軍祠…」,因此,此處有「佛祖山仔」之稱。正覺寺正殿現貌金碧輝煌,氣勢宏偉,右側有圖書館大樓、東北側觀世音菩薩亭,正殿間有清初柴頭港溪的福德祠,寺右後方建有華嚴寶塔,本寺也附設幼稚園。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柴頭港溪的重要佛教道場之一。

正覺寺牌樓.jpg

正覺寺牌樓

正覺寺大殿.jpg

正覺寺大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黃蘖寺

創建年代:清康熙二十七年(西元1688年)歷史沿革:黃蘗寺位在北門外,清康熙二十七年(西元1688年)左營太守備官孟太志捐款興建寺院,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廟火毀壞;翌年,募資重建,殿有三落,祀奉黃檗禪師、觀世菩薩、文衡帝君、羅漢;寺院四周圍茂林修竹,景致清幽,木花果甚多。相傳因有反清人士(天地會人)寄居隱藏黃蘗寺內托缽為僧,因而成為反清復明的一處據點。清乾隆四十年間黃蘗寺方丈不慧大師與臺灣知府蔣元樞私交極好,當福建總督追拿天地會不慧大師,不慧大師得悉遂將天地會所藏的盔甲、糧餉、武器等焚毀,將其窩藏反清資金(傳有「黃金」大筆),交給蔣知府,請他善用資金,造福黎民。不慧大師被押至北京斬首,黃蘗寺在乾隆年後遂寂寥與荒廢。

日治初期已殘破不堪,明治三十三年(西元1900年)臺南縣知事新井良一向臺灣總督申請同意貫通大北門東側73公尺左右城垣,以利修築縱貫鐵路,同年六月十八日裁可。荒廢寺院殘跡更因縱貫鐵路興築經過加速黃蘗寺的破壞,該寺遂被日人拆除,改為育苗試驗圃。而後從日治時期的地圖上已見日人已在此興建鐵道宿舍。
黃蘗寺被毀後,原來寺內的文衡帝君神像今奉於天壇(二樓),其他神佛至今依然不知去向。

環境描述:黃蘗寺遺址,約在今小東路與北門路路口之東北側。

保存狀況:不存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佛教在府城的發展歷史,為府城七寺之一。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

黃蘗寺遺址約在今小東路與北門路路口之東北側。.jpg

黃蘗寺遺址約在今小東路與北門路路口之東北側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開元寺

創建年代:明永曆三十四年(西元1680年)

歷史沿革:明永曆三十四年(西元1680年)三月鄭經因為西征失利而退守臺灣,復明之志逐漸消失,隨著故老親信陳永華、楊英、柯平的相繼去世,不覺心灰意冷,終至不臨政事。同年十月鄭經選擇東寧府治之北的洲仔尾南,廣植樹木,茂林修竹,建造園亭,稱之為「北園別館」。

清領後因乏人管理;而逐漸荒廢,清康熙廿二年(西元1683年)因鄭成功子孫降清後,臺灣總鎮王化行、臺灣巡臺兵備道王效宗本地缺乏梵剎,視此處林木清幽,早晚霧氣瀰漫,為興建寺院最佳場所。清康熙廿九年(西元1690年)以「北園別館」故址改建為佛寺,名曰:海會寺,即為開元寺之初始肇建。

開元寺自肇建至今,屢次更改寺名。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臺灣掛印鎮總兵哈當阿重修時,將海會寺改名為海靖寺,其後因本寺規模宏大,為臺灣之冠,因此至遲在清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正式制訂寺名為「開元寺」。開元寺每隔二、三十年有小修,又六十年左右有大修紀錄,現已非昔日原貌,現存有乾隆四十年間嶈元樞之《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中,留有海會寺的圖像。

民國八十九年(西元2000年)是近一次整修,前殿、正殿又改變許多原貌,實為可惜。

開元寺佔地甚廣,座西朝東,經山門,穿過庭園即為第一進三川門,三川門寬為五開間繪有三組門神為蔡草如作品。門楣外懸有「開元寺」匾,內懸有「小西天」匾,門上林朝英書之竹葉、蟲形體不同字體的楹聯。內有唏哈二將雕像,極為精緻作品。第二進中央為彌勒殿供奉彌勒佛,背後奉韋馱護法,左右高大四大天王的泥塑神像,十分威武,兩側為開山堂(供有延平王鄭成功的神位牌)、淨業堂內有《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中有修建後「海會寺」的建築圖像。第三進為大雄寶殿,主供釋迦牟佛,坐騎乘青獅文殊菩薩、坐騎乘白象的普賢菩

薩。建築風格為閩南風格,材料為木構並加強磚造。後殿為大士殿,為鋼筋水泥建造,一樓功德堂內有名井一口,稱為「鄭經井」,及保存一些鄭經時代的文物,這些對於開元寺而言,都是具有相當深刻的意義。二樓主祀牽手觀音菩薩,左側旁祀鄭成功夫婦神位,兩側並四十八羅漢。環境描述:開元寺佔地甚廣,座西朝東,經山門,穿過庭園即為第一進三川門,第二進中央為彌勒殿、大雄寶殿,後殿為大士殿。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國定古蹟

文化資產價值:

一、具歷史文化價值
1.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原稱海會寺,歷史悠久。
2.開元寺為目前臺南市規模最大的古剎,也是臺灣最早官方創立的寺院,係佛教在臺傳揚與弘法的重要寺院。
3.三川門的立面格扇,木雕精緻、題材豐富,具藝術與文化之美。
4.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臺灣知府蔣元樞所立「重脩海會寺碑記」見證本寺沿革,「重修海會寺圖」雕刻詳實、雕工精美,其文與圖允為珍貴的建築史料。
5.開元寺為日治時期臺南詩社成員雅集之所,也是近代臺灣文學發展過程的重要場景之一。左廂日治時期南社所題對聯與昭和五年(1930年)酉山詩社的「詩魂」碑,即是昔日留存的文物。詩僧林秋梧(法號「證峰」)才華出眾,1903~1934年曾在開元寺修行,更增添豐美的藝文雅事。

二、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1.開元寺前身為明鄭時期所建「北園別館」,也是鄭經反清復明受挫後的主要住所。遺存鄭經井與七弦竹,寺方也供奉延平郡王神位與鄭成功夫人董氏塑像,以見證本寺與明鄭歷史的淵源。

2.嘉慶元年(1796年)福建水師提督哈當阿重修海會寺,並改寺名曰「海

靖寺」。今寺內猶留存哈當阿題立的「彈指優曇」、「三寶殿」、「不二法門」

三匾,及其撰文的「新修海靖寺碑記」,得見官方對本寺的重視。

3.民間相傳鄭經興築「北園別館」以供其母在此唸經禮佛,雖非史實,仍存董氏雕像奉祀於後殿,增其故事性。

三、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
傳統閩南建築,由中軸線的山門、三川門、彌勒殿、大雄寶殿、大士殿構成主要建築,保有典型佛教寺院的格局。

四、具建築史上之意義
1.開元寺有其寬宏清幽的空間,也有素雅的建築裝飾與豐富的宗教行為,乃是傳統佛教寺院的代表。

2.日治昭和六年(1931年)興建的圓光塔採用洗石子技法及瓷磚拼花的裝飾。
3.昭和九年(1934年)重建的左廂融入和洋風格。
4.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改建大士殿,採用RC結構,呈現不同時代的建築元素;二樓簷下吊筒採取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手相造型,合意也具創意。

開元寺三寶殿.jpg

 

開元寺三寶殿
開元寺大雄寶殿外觀.jpg
開元寺大雄寶殿外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其他各籍營兵公廳

創建年代:清領時期

歷史沿革:大北門城內,今北門路以西、成功路以北、公園路以東、公園南路以南一帶是清代府城駐防營區的集中地,所以來自福建各地的班兵在這個區域建立各自的公廳,以作為同鄉會館。從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臺灣府城街道全圖﹥、及日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仍有標示該衙署公廳,如有龍巖公廳(福建省龍巖州官兵之公廳)、提標公館、安平公廳(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官兵之公廳)、興化公廳(福建省興化府官兵之公廳)、督標公館(閩浙總督直轄之軍隊稱督標,該聽係督標營官兵在臺之公廳(館))、徐大公館等同鄉會館。然而在日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臺南城圖﹥只見興化公廳、龍巖公廳二處。

環境描述:今北門路以西、成功路以北、公園路以東、公園南路以南一帶。

保存狀況:不存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福建各籍營兵在府城的戍守情形與信仰。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各籍營兵公廳、會館.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各籍營兵公廳、會館

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中的興化公廳、福州公廳.jpg

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中的興化公廳、福州公廳

D廟壇功祠:官祀建築圖.jpg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福州公廳(福州會廟)

創建年代:清光緖五年(西元1897年)

歷史沿革:福州公廳或稱福州會廟,清光緖五年(西元1789年)總鎮署福州籍士兵為祈求往官兵渡海平安,而鳩資籌建的會館。公廳位於日治時期的北門町一丁目20番地,今西華堂對街北門教會至西側巷口南邊之高地,建築格局有本堂及左、右室;本堂奉祀新雕塑的天上聖母像,並配祀千里眼、順風耳、土地公;公廳另有廂房四棟作為福州鄉民來往休憩住所。

         日人入臺後,部份的福州人回到內地,因而公廳人潮漸漸衰微,信眾也減少很多(昭和五年信徒剩九人)。日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年)右廂無償借用,左廂由管理人林献瑞出借,年出租二十四圓,公廳收取租稅,作為聖母會祭祀經費。日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九月管理人陳木死亡,十月由林銀河接任管理人,因林銀河幼年,由林世鴻協助輔佐管理,十月二十七日林銀河辭去管理人之職,改由吳春水接任(任期至昭和八年廿五日),後再由鄭成接任管理人(昭和十三年九月五日死亡)。日昭和十七年(西元1942年)九月二十一日月公廳廢止。

戰後該,福州公廳所在的土地登記在三位管理人名下,而後轉為其後代子孫所有。公廳的建物隨著時間日漸毀壞,土地所有權又為他人所有,里民擔心公廳的神尊無安頓之所,發起募捐在廟前大榕樹下搭設鐵皮小屋供奉媽祖、千里眼、福德正神、文武判官等神尊。及至民民國一○二年(西元2013年)四月二十四日土地被售出,鐵皮屋遭拆除,眾神尊移奉到公園里長前任里長徐獻謙宅內,與徐家原奉祀的吳府千歲合祀。

環境描述:福州公廳坐北朝南,公廳前有小路(成功路22巷42弄),公廳後有西華堂,右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南中會北門教會(北忠街99號)。西有督標公廳,西南側有「協標中營衙署」(中協衙),中協衙之南有「火藥庫」。

保存狀況:不存,今已興建大樓。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福州籍營兵在府城的活動與信仰。

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中的福州公廳位置圖.jpg

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中的福州公廳位置圖

福州公廳舊址成功路22巷42弄至成功路22巷巷口東側一帶。.jpg

福州公廳舊址成功路2242弄至成功路22巷巷口東側一帶。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開基天后宮

創建年代:明永曆年間(西元1647年至西元1683年)

歷史沿革:開基天后宮俗稱「小媽祖廟」,以相對俗稱「大媽祖廟」的大天后宮,由於是最早的媽祖之一,故又稱「開基天后宮」。據聞廟宇創於明永曆年間,由里人奉萬曆年間的媽祖神像來臺,初建寮祀之,為府城中建於明代的媽祖之一。清乾隆年間,知府蔣允焄與蔣元樞曾加以修建。

日大正十五年(西元1926年)因久未修護又逢風雨侵襲,境內居民捐金重建。二次大戰時受盟軍轟炸,廟堂受損嚴重,於是民國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再次重修,至民國六十一年(西元1972年) 改建,添加了繁複的表面裝飾。民國九十二年(西元2003年)再次進行大修建,修護後成今貌。

廟堂之格局是狹長形,祭祀空間有外埕、內埕、三川門、拜亭及龍虎井、正殿、後拜殿、後殿等。正殿主祀媽祖,旁有千里眼、順風耳等。後殿的大雄寶殿則奉祀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土地公等。廟內奉有一尊明代崇禎十三年(西元1640年)刻製的媽祖像,極為珍貴(每年媽祖誕辰日廟方會請出崇禎媽供信徒祈求膜拜)。

開基天后宮的龍柱、石作、木作與剪黏都頗為精采。原立於三川殿門前的龍柱,向內移至拜亭,西洋柱頭,柱身有雲氣,雙龍雌雄各一,雄者開口,雌者反是,龍頭向上,至為有力。三川殿上有「憨番扛廟角」,憨番面黑而體白,且體型單薄,不像一般所見憨番身材壯碩。廟中彩繪部份係出自陳玉峰之徒府城匠師黃啟受之手。珍貴文物:

1.神像:崇禎媽祖,儀態端莊雍容,背刻「崇禎十三年」字樣。

相傳清乾隆四十年間臺灣知府蔣元樞重建該廟時所塑「觀音菩薩」

,側身傾首,單足跪姿,姿態優雅。(同時期蔣元樞所塑尚有大天后

宮與祀典武廟的「觀音菩薩」)

2.古匾:清乾隆年間之匾「海天福主」,清嘉慶年間府城名書法家林朝英所獻的「湄靈肇造」、「慈慧」匾,筆法蒼勁,自成一體,甚為特殊。

3.龍柱:三川步口單龍盤柱的花崗岩圓雕龍柱為本廟早期遺存文物,乃清初臺灣龍柱作品的特色,更是府城寺廟現存龍柱年代最早之一。

環境描述:小媽祖廟址位於昔日德慶溪注入臺江內海溪口的南岸,俗稱「水仔尾」。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林爽文事件後,清廷於巷道北側之小北門上加置「火炮」,(臺人俗稱「大銃」),於是出現「大銃街」,後來因巷道的發展,北段依然稱「大銃街」,而南段小媽祖廟前這段則遂改稱「小媽祖街」。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國定古蹟

開基天后宮外貌.jpg

開基天后宮外貌

開基天后宮的開基媽祖.jpg

開基天后宮的開基媽祖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化資產價值:創建於明永曆年間(16471683年),為臺南市最早興建的媽祖廟之一。昔日地近臺江內海、府城西濱,稱「水仔尾」,俗稱「水仔尾小媽祖廟」,見證府城海岸變遷。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神農殿(神農大帝廟)

創建年代:清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

歷史沿革:神農大帝廟,創建於清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位於大銃街尾,坐北朝南,清代小北門外的農家,有牛車載運、挑穀物來五穀王廟前交易,廟埕又有「豆仔市」之稱,原奉土地公,因往來以農人居多,信徒改以神農大帝為主神。日治時期巷弄中漸有「店頭」林立,戰前廟附近打鐵店有近十家。

日治初期因欠缺管理,信眾僅有12人,廟已荒廢傾圮,部分空地里人輪為菜園,直到日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管理人林扁、朱添財發起修建。

戰後廟堂又嚴重破損,民國四十三年(西元1954年)當地耆宿林英豪、吳清波、辛松頭、辛文蘭、唐壬三、李定等倡議重建,石姓里人獻廟地五坪在原「神農大帝廟」廟埕附近改建新廟-神農殿,同年竣工,廟向改坐東朝西。民國七十年間因開闢長北街,廟已破舊,由李王癸、王木源、辛再朝、李松木等倡議重建,大銃街里人合力捐建,民國七十五年(西元1986年)六月興工,民國七十七年(西元1988年)元月竣工而成今貌。

環境描述:於大銃街尾與長北街交會處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府城小北門城內的經濟生活型態,且有蔡草如大師珍貴石雕作品。

神農殿外貌.jpg

神農殿外貌

臺灣縣城隍廟正殿神像.jpg

神農殿正殿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臺灣縣城隍廟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年(西元1711年)

歷史沿革:臺灣縣城隍廟乃由臺灣縣知縣張宏創建於清康熙五十年(西元1711年),原建東安坊的縣署旁邊(舊中華日報後方,即今成功路郵政總局附近),主祀縣城隍爺「顯祐伯」。

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知府方邦基、知縣魯鼎梅將廟移到鎮北坊赤崁樓右邊,但隔年魯鼎梅又移到了縣署北邊(臺南救濟院之東側),之後屢次修建,其中知縣薛志亮於清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修建兩廊,擴大了廟宇規模。
日治時期該廟被日軍佔用,改為陸軍衛戍病院宿舍,而後日人行文請廟方管理人領回。直到日明治四十一年(西元1908年)九月里人集資壹佰肆拾元購買民房改建成廟宇(今址)。戰後廟宇廟樑腐朽、神像毀損,於在民國五十五年(西元1966年)四月重修落成,兩年後又增建地藏王殿。民國六十七年(西元1978年)九月間,因壁牆樑柱龜裂,由主任委員徐豐彩及委員發起重修建,得信眾響應捐助善款重建廟堂,民國六十九年(西元1980年)元月順利完工,恭迎神尊入廟安坐(今貌)。

臺灣縣城隍廟在建築相近一般廟宇,廟內不過其特殊的裝飾展現城隍廟特有之氣氛,入口門楣上懸掛著「爾來了麼」、殿前樑柱聯「陽報陰報善報惡報速報遲報豈日無報,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你知我知莫云不知」,城隍廟特有裝飾物「陽律欺瞞能倖免,陰司清算總難逃」,此「大算盤」日治時期至今。另外城隍爺配祀神有兩側的范謝兩將軍、二十四司。

文物:清代奉祀令牌:城隍、三川、風雲雷雨、社之神、稷之神五面木牌

民俗:遵循古制舉辦「暗訪巡查」,俗稱「夜巡」,近兩年改在農曆七月底鬼門關後第一個星期六的下午三點半,以城隍爺「大架」(籐轎之俗稱)辦理。「夜巡」前三天,張貼「放告」儀式,讓停留陽界的野鬼可以向城隍爺自白,為何尚逗留陽世之原由(目前改三年一次「放告」儀式)。

環境描述:德慶溪由廟後流經廟左側,向西注入臺江內海,廟前因為德慶溪的港道末端,而有「水仔尾」地名留存至今。原廟坐北朝南剛好正對德慶溪,可惜今德慶溪已蓋用箱涵在道路下方。

保存狀況:一般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清代臺灣縣的行政制度與縣署遷移,並延續民間信仰,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臺灣縣城隍廟外貌.jpg

臺灣縣城隍廟外貌

臺灣縣城隍廟正殿神像.jpg

臺灣縣城隍廟正殿神像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敬聖樓 (南社書院)

創建年代: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

歷史沿革:康熙三十六年(西元1693年)施世榜入選鳳山縣拔貢生,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春,羅漢門的朱一貴謀事起義,閩浙總督羅覺滿保任命施世榜為參軍協助清廷,而後施世榜行糧募集壯丁,入阿猴林搜捕逸匪,朱一貴事件平定後,被清廷受封為「都司」一職。

清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施世榜捐建「敬聖樓」,用以呼應明清兩朝以來倡導崇文敬字「拾字紙」的文風。
「敬聖樓」是清代臺灣府最早設置敬字亭之所,內奉祀文昌帝君。清乾隆十年(西元1745年)劉勝鳩眾修。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陳朝樑重修;清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生員陳廷瑜、拔貢黃汝濟、職員吳春貴、歲貢生韓必昌等鳩眾改建;嘉慶四年(西元1799年),增祀文聖倉頡,改為「南社書院」。

環境描述:書院建於大南門外,出大南門城往西有小路可達(今樹林街二段328巷之南側,寧南街120巷之東側一帶),日治時期南側有西本願寺,西北側有台南禪寺。

保存狀況:不存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清領時期臺灣敬字亭與書院史蹟。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南社書院.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南社書院

南社書院舊址約大南門外樹林街二段328巷之南側.jpg

南社書院舊址約大南門外樹林街二段328巷之南側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引心書院

創建年代:清嘉慶十五年(西元1810年)

歷史沿革:清嘉慶十五年(西元1810年)臺灣縣邑紳黃拔萃設置書院於檨仔林(今忠義路臺南美術館址)的原龍華派齋堂開化堂內,初稱「引心文社」,後改稱「引心書院」。清嘉慶十七年(西元1812年)臺灣縣知縣黎容與邑紳黃拔萃商議將「引心文社」改為「臺灣縣書院」,「臺灣縣書院」後遷至柱仔行北端之呂祖廟。清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臺灣縣知縣沈受謙購臺灣縣署南側民房遷建新書院,遂改稱「蓬壺書院」。

環境描述:「引心書院」初設福安坑溪之北側「檨仔林」內,「檨仔林」之稱乃因此地有種植大片的檨仔樹而得名,邑紳黃拔萃擇地於「檨仔林」之舊齋堂內開辦「引心書院」。昔日此處環境清靜優美,東有福安坑溪支流自府文廟流入老樹蒼鬱的「檨仔林」,溪水長流入海防廳(亦稱分府衙門)南側後,出「水門」,入臺江內海。西南處有著名的「磚仔橋」。

保存狀況:不存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清領時期臺灣書院的設置與發展。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引心書院.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引心書院

蓬壺書院外觀.jpg

蓬壺書院外觀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正音書院

創建年代:清雍正七年(西元1729年)

歷史沿革:清雍正六年(1728)皇帝諭旨:「福建、廣東兩省督撫,轉飭所屬府州縣有司及教官,遍為傳示,多方訓導,務使語言明白,使人通曉,不得仍前習為鄉音。」福建廣東兩省所屬府州縣乃設立「正音書院」,聘請當地駐防的人(滿州人)任教,書院特招秀才、舉人學習北京音。清雍正七年(西元1729年)臺灣府於臺灣縣署之左開設「正音書院」。以教官方語言,乃是一處由官方主導之傳授語音、矯正語音教育的場所。正音書院至清朝中葉之後逐漸停辦。

環境描述:正音書院當時設置臺灣縣署之左,乃今臺南火車站前(成功路路一帶)。

保存狀況:不存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清領時期臺灣書院史蹟,也是推行官方語言的教育機構。

 

正音書院當時設置臺灣縣署之左,乃今臺南火車站前(成功路路一帶)。.jpg

正音書院當時設置臺灣縣署之左,乃今臺南火車站前(成功路路一帶)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臺灣府城城垣小北門段殘蹟

創建年代: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

歷史沿革: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臺灣府城改以三合土、石構築城門及城樓。

張丙事件後,清朝官員於清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自小西門起,繞大

西門至小北門止,擴建外城並建月城,另開奠坤門、兌悅門、拱乾門三門,

以加強府城西緣濱海的防務。

          小北門毀於何時,尚無法確定時期,從大正十五年(西元1926年)〈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尚可看見小北門及城垣的痕跡,研判應是該時間前後被拆毀;據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的記載,民國六十年代還可看到一小段高一公尺、寬二公尺的殘垣。

目前僅存西門路四段16巷弄殘段,高200公分、上方寬90公分、下方100公分。

環境描述:自小北門段殘蹟右側進入西門路四段16巷,沿路都為三、四樓之建築,16

巷80號南側,該民房外圍牆左側為鄰房相隔,左側陡坡,鄰房直接在小北

門段殘蹟築起磚房,西側的鐵圍籬內也有明顯三合土的殘跡。

保存狀況:今西門路四段16巷80號南側圍牆,為小北門北城垣的一部分,此段城垣殘跡未被列古蹟保存,有被毀壞之可能。擬以「透地雷達」探測民房前空地,可能存地表下之城垣遺構。是臺灣府城城垣現存未被列古蹟的城垣段。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現存臺灣府城北段城垣幸存者,是臺灣府城重要的歷史遺蹟,早據民國

六十七年洪敏麟教授在「臺南市區史蹟調查」即已紀錄原臺灣府城五處

城垣殘跡,該段城垣為其中之一。

現存小北門城垣北段段殘蹟外觀.jpg

現存小北門城垣北段段殘蹟外觀

現存小北門城垣北段段殘蹟民居內外觀,已城垣表面上水泥.jpg

現存小北門城垣北段段殘蹟民居內外觀,已城垣表面上水泥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 臺灣府城小北門

創建年代:清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

歷史沿革:臺灣府城小北門,又稱鎮北門,創建於清雍正三年,係臺灣知縣周鍾瑄創

建木柵城所建城門之一。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改以土、石構築城門及城樓。張丙事件後,清朝官員於清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自小西門起,繞大西門至小北門止,擇地擴建外城並建月城,另開奠坤門、兌悅門、拱乾門三門,以加強府城西緣濱海的防務。

民國六十九年(西元1980年)成大光復校區興建學生活動中心時,出土小北門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鎮北門」門額殘碑,現存放成大歷史系歷 史文物館前方草坪;此外,清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小北門」門額及道光十六年(西元1836年)「鎮北門」,現由臺南市文化局收存,允為見證臺灣府城興修沿革的重要文物;小北門故址在今公園北路與西門路三段交會路口。

小北門毀於何時,尚無法確定但從日大正十三年(西元1924年)〈臺南市全圖〉小北門城門(鎮北門)尚存在,自昭和二年(西元1927年)〈臺南市街圖〉已不見小北門城門及小北門段城垣(小北門之東北角一帶到小東門遺址北側城牆已不在)。可是從大正十五年(西元1926年)〈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仍可看見小北門及城垣的痕跡,應是該段城垣拆除前後之間。

環境描述:大北門與小北門間的城垣先是環繞燕潭而建,到燕潭西緣便斜向西北延伸,銜接小北門,此段城門及城垣於日治時期已拆除。

保存狀況:城門已不存。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臺南府城重要的紀念史蹟。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小北門」位置.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小北門」位置

民國六十年市民蘇孝達重繪 「小北門」之明信片.jpg

民國六十年市民蘇孝達重繪 「小北門」之明信片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臺灣府城大北門

創建年代:清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

歷史沿革:臺灣府城大北門,創建於清雍正三年,係臺灣知縣周鍾瑄創建木柵城所建城

門之一。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改以土、石構築城門,並建城樓;後續以刺竹、綠珊瑚環繞木柵,增強防衛。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林爽文事件平定以後,改建磚石、土城垣,府城城郭的規模更顯宏偉完備。張丙事件後,清道光十六年(西元1836年)清朝官員在大南門、小南門、大北門、小北門及小東門等城門添建月城,具有加強防衛的作用。昔日臺江內海沿岸各村落經大北門進入府城販賣,在福隆宮廟口形成市集,所以大北門南側的小地名為「市仔頭」。

     日明治三十三年(西元1900年)臺南縣知事新井良一向臺灣總督申請同意貫通大北門東側73公尺左右城垣,以利修築縱貫鐵路,同年六月十八日裁可。

日明治四十四年(西元1911年)7月後大北門及其西側城垣被拆除,大北門城門的花崗岩石材,提供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兵營第二期工事所需之外,部份作為臺南公園造景,月城城垣上的硓石古石大部份用於建造臺南公園事務所,僅存清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大北門」門額,現存放鄭成功文物館,大北門故址在今北門路與小東路交叉路口南側(即北門路二段34號北側前馬路中間)。     

環境描述:大北門城垣北側有燕潭,即今臺南公園內的蓮花池,潭畔多古樹,景色清幽雅致,素為府城的遊覽勝地。大北門東北側有二股水源注入「燕潭」,「燕潭」是大北門天然的防禦空間,也成為「文元溪」及「文賢溪」的源頭。

保存狀況:城門已不存,臺南公園內有甕城的殘跡露出地表、北門路東側曾發現疑似甕

城的殘跡,擬於下期「透地雷達」探測可能存地表下之建築遺構範圍。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臺南府城重要的紀念史蹟。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大北門」位置.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的「大北門」位置

日治初期的大北門城(城內之貌).jpg

日治初期的大北門城(城內之貌)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校場與演武所

創建年代:清康熙三十八年(西元1699年)

歷史沿革:校場與演武所,係清代大北門城外的軍隊訓練場所,清康熙三十八年(西元1699年) 總鎮張玉麟建演武所,清乾隆十六年(西元1751年)總鎮李有用

增建後堂,清嘉慶十一年(西元1806年)臺灣縣知縣薛志亮重修。清光緒元年﹤臺灣府城街道全圖﹥仍有標示校場與演武所,及至日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日治二萬分之一臺灣堡圖﹥已見校場與演武所改為

練兵場。

環境描述:校場與演武所位於大北門外之北側,後有牛車路(約今北門路二段141巷),校場北側為演武所,西北側有地藏菩薩廟、北壇義塚,東有兵丁義塚(乃蔣元樞知府設置之)。校場約今臺南公園東北側,演武所約今臺南二中校東北側。

保存狀況:不存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清代臺灣的地方軍事設施。

5.校場與演武所.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

演武所舊址約在臺南二中東北角.jpg

現況照片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城守左營守備署

創建年代:清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

歷史沿革: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總督郝玉麟奏准添設城守營,置參將一員,倉庫、城門、砲臺及各汛塘悉歸防守。城守營分城守營左軍與城守營右軍,城守營左軍由參將直轄,下有守備與千總,設城守左營守備署,在北門內。清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捐俸購料,召匠興工重建,清光緒元年﹤臺灣府城街道全圖﹥仍有標示該營署,及日治時期始廢。

環境描述:城守左營守備署,位於尖山之東北坡,東南有中協衙、督標公廳、城守中營。西北側有路可通總爺街,後走鎮臺街可至總鎮署。約今北忠街與公園路口之西華郵局前一帶。

保存狀況:不存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清代臺灣的地方軍備

4城守左營守備署.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之城守營分城守營左軍

城守左營守備署舊址現況.jpg

城守左營守備署舊址現況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城守營參府署

創建年代:清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

歷史沿革:清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總督郝玉麟奏准添設城守營,置參將一員,將倉庫、城門、砲臺及各汛塘悉歸防守。城守營分城守營左軍與城守營右軍,城守營左軍由參將直轄,設城守營參府署,在北門內。清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捐俸購料,召匠興工重建,清光緒元年﹤臺灣府城街道全圖﹥仍有標示該營署,及至日治時期始廢。

環境描述:城守營參府署西行可至「協標中營衙署」,南行可至「道標都司衙署」,東北側有龍嚴公廳。約今北忠街16巷巷口之西,富北街之東側(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臺南辦事處),北忠街南側一帶。

保存狀況:不存

文資身份:無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清代臺灣的地方軍備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城守營參府署.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城守營參府署

城守營參府署舊址現況.jpg

城守營參府署舊址現況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中協衙

創建年代: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

歷史沿革:臺灣自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劃歸清朝版圖,由福建抽調水陸各營兵丁戍守臺灣,確立三年一換的班兵制度。臺灣班兵以綠營為主,分陸師與水師兩部分;水師為臺灣水師協標,置副將一員統領水師,又分臺灣水師協標中營、臺灣水師協標左營、臺灣水師協標右營,其中臺灣水師協標中營由副將直轄,設協標中營衙署,又稱中協衙。在清光緒元年﹤臺灣府城街道全圖﹥與日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臺南府迅速測圖﹥仍有標示該衙署,但到了日明治三十三年(西元1900年)﹤臺南府內外略圖﹥已改為「陸軍倉庫」。

環境描述:協標中營衙署位於尖山之東坡下,南側可見覆鼎金小丘,東側有「城守營參府署」,北經竹巷口街、新店尾街可至鎮臺街之總鎮署。約今北忠街南側,成功路40巷與22巷間之北段。

保存狀況:不存

文資身份:

文化資產價值:見證清代臺灣的地方軍備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之協標中營衙署(中協衙).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之協標中營衙署(中協衙)

中協衙舊址現況.jpg

中協衙舊址現況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臺灣總鎮署

創建年代: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

歷史沿革:清代在臺灣的軍備有陸路與水師二種,由總兵指揮,在總兵之下有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外委等相隸屬的武官。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總兵楊文魁所建總鎮署,從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臺灣府總圖中,當時稱為「總鎮盤」,坐東朝西,外以木柵為防衛,木柵城設四門。清乾隆五年(1740)總兵何勉添築「鎮守臺澎總兵官署」土城,高有一丈一尺(3.33公尺),周長三百三十丈(1000公尺),簡稱「營盤城」。鎮署建物座東北朝西南,前有大門,入角為儀門,內有大堂、二堂,西置廂房,東為花廳,背後(西) 是射箭場,設有箭亭;中有三致堂(總鎮張天駿題)、益求堂(總鎮甘國寶題)、鏡煙堂、和雨堂(俱總鎮哈當阿題)、芝蘭室(總鎮愛新泰題)鎮署由掛印總兵官,統轄本標中、左、右、城守四營及臺、澎水陸十三營官兵。日明治28(1895)日人領臺後,鎮署仍為軍事用途,初為「野戰砲兵第三中隊」,日明治41(1907)改為「砲兵第二大隊」使用,爾後在日昭和十年(1935)〈臺南市街圖〉已標示「陸軍經理部出張所」;日治時期原建築已盡毀。戰後,國民政府撤兵東遷來臺改為「聯勤汽車製造廠」,後又改以生產各式軍用配件之「陸軍兵工配件製造廠」,簡稱「配件廠」。民國70年政府精簡軍事,民國八十一年遷廠,五年後拆除「配件廠」,閒置好一段時間,後臺南市政府改為公車「兵工廠轉站」至今。

環境描述:總鎮署,位於臺灣府城大北門城垣往西經燕潭沿途北行高地之上,西至公園南路,東南角跨入臺南公園西南角,東北角逼近大北門城垣西段之城牆約18 公尺,北邊圍牆(L)118公尺,東南圍牆約137公尺,西南圍牆約286公尺,是清代臺灣府城公署中最廣闊之官署營地。出鎮署入昭安街,經竹巷口街可到達督標公廳、中協衙。

保存狀況:地面已不存原建物。擬以「透地雷達」探測可能存地表下之建築遺構。

文資身份:

文化資產價值:從清領時期歷經日治時期直到戰後,長期作為軍事用地,是臺南府城重要的軍事史蹟。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之「總鎮署」.jpg

1875年間〈臺灣府城街道圖〉中之「總鎮署」

臺灣總鎮署舊址現況.jpg

臺灣總鎮署舊址現況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3兩廣會館

創建年代:清光緒元年(1875)

歷史沿革:兩廣會館原稱「嶺南會館」,位於三界壇街南端,會館之南側龍王廟前有一座「重道崇文坊」,乃旌表府城文人林朝英樂善好施、修建臺灣縣學文廟,諭旨褒崇,建坊昭示。本館為廣東、廣西兩省在臺同鄉會館。清光緒元年兩廣總督岑毓英奉改建為廣東建築,稱為兩廣會館,日治時期曾借用為學校用途,後為日本政府徵用為教育博物館。太平洋戰爭期間受盟軍炸毀。

環境描述:兩廣會館位南門路東南側(原刑事大隊北側)與開山路路口,日昭和20(1945)太平洋戰爭為盟軍炸毀,戰後一樓改建為市場,二樓為住家,一樓早已停業,四周均為樓房商店將市場包圍,已無法感受會館氛圍。

保存狀況:原建物已不存。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113兩廣會館1.jpg

日治時期的兩廣會館

113兩廣會館2.jpg

113兩廣會館3.jpg

日治時期的兩廣會館 朝開山路 日治時期的兩廣會館 朝開山路


檢視較大的地圖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