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2蓬壺書院

創建年代:清光緒12年(1886

歷史沿革:蓬壺書院的前身為引心書院,清光緒12年(1886)臺灣縣知縣沈受謙移至赤嵌樓之右,改為今名,並建文昌閣與五子祠,以振興文教,造育人才,為當時最大的書院,今尚存匾額及頭門。

環境描述:嘉慶15(1810)蓬壺書院的前身為引心書院,由邑紳黃拔萃設檨仔林街齋堂內,兩年後知縣黎溶議改為臺灣書院,後遷至柱仔行呂祖廟,清光緒12年(1886)臺灣縣知縣沈受謙移至赤嵌樓之右,日治初期日人充當衛戌病院,因失修僅存臨縣口街的蓬壺書院門廳。

保存狀況:僅存臨赤嵌街蓬壺書院門廳。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臨赤嵌街蓬壺書院門廳.jpg

臨赤嵌街蓬壺書院門廳

蓬壺書院門廳東側.jpg

蓬壺書院門廳南側.jpg

蓬壺書院門廳東側 蓬壺書院門廳南側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的頭像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樹谷文化基金會考古推廣補助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