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4永華宮
創建年代:清乾隆15年(1750)
歷史沿革:據日大正8年(1919)《臺南市寺廟臺帳‧永華宮》略謂:「乾隆年間,有貞婦陳首娘含冤自盡,里人埋葬在山仔尾西坡。但不久時常顯靈,引起附近居民驚恐,里人乃請岀陳永華私奉的『廣澤尊王』,終於平息。清乾隆十五年,里人感念王爺神威,就地建廟。清光緒十九年,董事黃希文等修『永華宮』(同祀陳永華神像及三坪祖師、南斗星君、達摩祖師等)。」
日明治43年(1910)1月,日人在「永華宮」旁新闢臺南廳農會農園,作為苗圃兼種畜場,於翌年(1911)1月完成。日大正元年(1912),臺南廳農會無限期租用「永華宮」左右兩廂為宿舍之用。
日大正11年(1922),日人拆除「昭忠祠」、「永華宮」一帶建物,改築臺南市尹及其他官舍,開闢臺南市尹官舍前道路,西接大南門街。日大正14年(1925),「永華宮」遷於山仔尾北坡,文廟東邊的柱仔行街內現址。民國49年(1960),林全興等新修三大殿、四垂亭等。民國90年(2001)再次重建落成。
環境描述:原位山仔尾西坡,可俯視福安坑溪,日大正14年(1925)遷址於山仔尾北坡,文廟東邊的柱仔行街內。
保存狀況:歷代均有重建修護,最近一次修建為民國90年(2001),保存良好。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永華宮送神日 |
永華宮三川殿正面 | 永華宮正殿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