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1全臺吳姓大宗祠
創建年代:清同治7年(1868)
歷史沿革:全臺吳姓大宗祠創建於清同治7年(1868)臺灣道吳大廷、臺灣水師協標副將吳春坡先後倡建,因故未及興工;及至清光緒6年(1880)臺灣總兵吳光亮、吳本杰召集吳姓族親同心協力、捐貲興建祠堂,奉祀吳姓祖宗泰伯公、仲雍公、季札公暨列祖列宗。
全臺吳姓大宗祠歷代皆有修葺,民國56年(1967)重修,民國92年(2003)再度修復,即成今貌。以正堂為主要空間,前有庭院幽靜,洗石子大門頗為精緻。
環境描述:正堂三開間,寬宏肅穆;神龕奉祀吳姓始祖神位,並作人像彩繪,簡述生平。左右配祀保生大帝、吳鳳神位,並作中堂佈置,彩繪「真人煉藥」與「吳鳳成仁」二圖;此為本市民族藝師潘麗水繪作、潘春源撰聯,子繪父書,更見薪火相傳。堂內兩壁摹寫宋儒朱熹所書「忠孝節義」,宣揚倫常;葉公超所書楹聯「世系衍延陵,克紹箕裘,孝子賢孫繩祖武;家國承泰伯,重新祠廟,春霜秋露肅烝嘗」,彰顯香火永續,慎終追遠的本義。
保存狀況:本祠歷代皆有修葺,今貌即係民國56年(西元1967年)重修。雖居小巷,四週高樓環擁;但是庭院幽靜、老榕飄絲,掩映傳統建築,古意盎然。宗親春、冬二祭,依然俎豆馨香、繩繼綿世。
文資身份:直轄市定古蹟
現況照片
宗祠外觀 |
宗祠之山門 | 宗祠內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