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5吳園
創建年代:清道光20年(1840)
歷史沿革:吳園位於府城枋橋頭街。
清道光20年(1840)間府城富紳吳尚新所興建的花園,「優以泉石之奇,花木之妍」,又稱為小植物園。「假山擬仿漳州飛來峰,亭臺樓閣、假山、池塘等,飛榭樓亭,紆斜高低,甚為幽邃閑雅」。
原臺南公會堂,日明治44年(1911),臺南官民集資四萬圓,於東邊建西式臺南公館。日大正12年(1923)改稱為「臺南公會堂」,是日治時期全臺第一座供民眾官方集會活動的公共建築物,不僅創建年代遠早於其他公會堂,就建築規模和型制而論,除臺北、臺中公會堂外,為其他公會堂所不能及,得見日治時期臺南市各類公眾活動的鼎盛狀況,也驗證當時臺南市仍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臺南公會堂建築主要由前棟洋樓與後棟大集會堂組成,臺南公會堂整棟建築應用了許多西方歷史建築之語彙與元素。
日明治44年(1911)原稱「臺南公館」,日大正12年(1923)改稱「臺南公會堂」,是日治時期全臺第一座供民眾官方集會活動的公共建築物。
環境描述:吳園以德慶溪支流營造亭臺樓閣、池塘等景致。德慶溪支流自山川臺南端之西,西北流經清水寺前,入鷲嶺東坡溝仔底之太平境教會前,沿吳園右,於蕃薯崎東側接德慶溪(今公園路遠東百貨公司前)。
保存狀況:現存仿漳州飛來峰假山、亭臺樓閣、池塘等,另園區內地表有青斗石、花崗岩之石材及古井三口。
文資身份:無
現況照片
吳園 |
亭臺樓閣、池塘 | 仿漳州飛來峰假山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