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城牆.槍樓.砲臺

1.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成大光復校區)

創建年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歷史沿革: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以後,改建磚、土城垣,府城城郭的規模更顯宏偉完備。

日治時期由於近代新式武器的發展,造成攻防型態的改變,城垣失去防禦價值;並因開闢道路、建設學校、築造機關等都計規劃,相繼拆毀台灣府城,城門唯留下大南門、大東門、小西門、兌悅門,至於城垣,僅存南門段與小東門段兩處殘蹟,較具規模,以及東門段的部分殘蹟。

小東門段城垣殘蹟位於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東畔,共有兩段,北段約20公尺,南段約38公尺;城垣三合土的結構多已斷裂、剝落,雜草叢生、樹根盤錯,與遷建的小西門、出土的小東門城基,共顯滄桑。

民國九十八年(2009)十月「台灣府城城垣殘跡非破壞探測考古試掘及維護工法研究」計畫,在成大校園進行小東門段城垣的試掘,成大執行團隊在修齊大樓後、中文系館、城垣與小東門遺址相接處皆掘獲城垣的遺址,對於城垣、城門的位置走向及構築工法有所了解[1]

DSC_7313.jpg DSC_7314.jpg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成大光復校區)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成大光復校區)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1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