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朝興宮溫陵廟(溫陵廟)/臺南市中西區濟生街641

創建年代:創建於嘉慶初年

歷史沿革:

   本廟原稱「溫陵祖廟」,簡稱「溫陵廟」,係由溫陵(泉州古名)地方人士攜帶媽祖神像香火來臺,在府城鷲嶺西南方上橫街(今忠義路二段)「石坊腳」南側建廟祀奉。據清嘉慶十二年(1807)《續修臺灣縣志》已有溫陵祖廟之記載,後由三郊管理。據《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在清道光九年(1829)、十五年(1835)皆曾重修與擴建。

日治初期,溫陵廟之右廂曾被臺南郵便局無期限、無租金、無契約借用為倉庫,迄日大正二年(1913)五月始歸還,翌年六月溫陵媽信眾醵金千餘圓重修,中堂、後堂及左廂則租給防疫合作社事務所,有契約但無期限,年租四百三十二圓。日治末期,原三郊產業被變賣,本廟亦被賣予延平公司。戰後廟被拆毀,寄奉於營仔腳(「永固金城」之東側)朝興宮合祀,期間溫陵廟信徒訴諸法律,歷時八年,最高法院判定延平公司勝訴,而延平公司為平息眾怒,乃於今址購五十坪土地贈與溫凌廟;當時營仔腳「朝興宮」亦受贈另一筆九十坪土地,兩廟主事提議合併重新建廟,合稱「朝興宮溫陵廟」。民國五十三年(1964)完工並立有重建碑記。民國九十六年 (2007) 又新建廟宇,即今廟貌。主祀池府千歲、天上聖母,配祀千里眼、順風耳。同祀地府千歲、福德正神、虎爺。[1]

環境描述:原於上橫街石坊腳南側,戰後廟毀寄奉於營仔腳之朝興宮,而後二廟於現址建廟合祀。

朝興宮溫陵廟 (3).jpg 朝興宮溫陵廟 (9).jpg

 

 

 

[1] 范勝雄《西城風華.寺廟》手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