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祝三多廟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63號       

創建年代: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歷史沿革:

祝三多廟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里人信眾鳩資興建。[1]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當地士紳蘇東盛遷於現址。清咸豐五年(1855)廟因樑棟崩折、牆壁傾斜頹圮,爐主石元益發起信眾鳩資修建。戰後數度修建,原貌已失,未能提列古蹟。廟堂三川步口之上懸掛「祝三多」,上款「道光癸卯(1843)年陽月穀旦」,下款「眾弟子公仝建建」 ,正殿懸掛「德厚年豐」,廟內左牆嵌有咸豐乙卯(1855)年桐月「重建碑記」。

八協境祝三多廟位於東門路上,西臨鐵路因而建築格局狹小,廟堂採鋼筋混凝土建造,立面貼有磁磚,仿磚造之裝飾。

「祝三多」之意乃地方境眾祈求「多福」、「多祿」、「多壽」謂之「三多」,為當地居民信仰之中心。

環境描述:祝三多廟位於東門城西坡之祝三多街,廟西臺鐵軌道,位於崙仔頂,廟西為大人廟。

DSC_7035.jpg DSC_7040.jpg

 

 

 

[1]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