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元寺

創建年代:明永曆三十四年(西元1680年)

歷史沿革:明永曆三十四年(西元1680年)三月鄭經因為西征失利而退守臺灣,復明之志逐漸消失,隨著故老親信陳永華、楊英、柯平的相繼去世,不覺心灰意冷,終至不臨政事。同年十月鄭經選擇東寧府治之北的洲仔尾南,廣植樹木,茂林修竹,建造園亭,稱之為「北園別館」。

清領後因乏人管理;而逐漸荒廢,清康熙廿二年(西元1683年)因鄭成功子孫降清後,臺灣總鎮王化行、臺灣巡臺兵備道王效宗本地缺乏梵剎,視此處林木清幽,早晚霧氣瀰漫,為興建寺院最佳場所。清康熙廿九年(西元1690年)以「北園別館」故址改建為佛寺,名曰:海會寺,即為開元寺之初始肇建。

開元寺自肇建至今,屢次更改寺名。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臺灣掛印鎮總兵哈當阿重修時,將海會寺改名為海靖寺,其後因本寺規模宏大,為臺灣之冠,因此至遲在清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正式制訂寺名為「開元寺」。開元寺每隔二、三十年有小修,又六十年左右有大修紀錄,現已非昔日原貌,現存有乾隆四十年間嶈元樞之《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中,留有海會寺的圖像。

民國八十九年(西元2000年)是近一次整修,前殿、正殿又改變許多原貌,實為可惜。

開元寺佔地甚廣,座西朝東,經山門,穿過庭園即為第一進三川門,三川門寬為五開間繪有三組門神為蔡草如作品。門楣外懸有「開元寺」匾,內懸有「小西天」匾,門上林朝英書之竹葉、蟲形體不同字體的楹聯。內有唏哈二將雕像,極為精緻作品。第二進中央為彌勒殿供奉彌勒佛,背後奉韋馱護法,左右高大四大天王的泥塑神像,十分威武,兩側為開山堂(供有延平王鄭成功的神位牌)、淨業堂內有《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中有修建後「海會寺」的建築圖像。第三進為大雄寶殿,主供釋迦牟佛,坐騎乘青獅文殊菩薩、坐騎乘白象的普賢菩

薩。建築風格為閩南風格,材料為木構並加強磚造。後殿為大士殿,為鋼筋水泥建造,一樓功德堂內有名井一口,稱為「鄭經井」,及保存一些鄭經時代的文物,這些對於開元寺而言,都是具有相當深刻的意義。二樓主祀牽手觀音菩薩,左側旁祀鄭成功夫婦神位,兩側並四十八羅漢。環境描述:開元寺佔地甚廣,座西朝東,經山門,穿過庭園即為第一進三川門,第二進中央為彌勒殿、大雄寶殿,後殿為大士殿。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國定古蹟

文化資產價值:

一、具歷史文化價值
1.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原稱海會寺,歷史悠久。
2.開元寺為目前臺南市規模最大的古剎,也是臺灣最早官方創立的寺院,係佛教在臺傳揚與弘法的重要寺院。
3.三川門的立面格扇,木雕精緻、題材豐富,具藝術與文化之美。
4.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臺灣知府蔣元樞所立「重脩海會寺碑記」見證本寺沿革,「重修海會寺圖」雕刻詳實、雕工精美,其文與圖允為珍貴的建築史料。
5.開元寺為日治時期臺南詩社成員雅集之所,也是近代臺灣文學發展過程的重要場景之一。左廂日治時期南社所題對聯與昭和五年(1930年)酉山詩社的「詩魂」碑,即是昔日留存的文物。詩僧林秋梧(法號「證峰」)才華出眾,1903~1934年曾在開元寺修行,更增添豐美的藝文雅事。

二、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1.開元寺前身為明鄭時期所建「北園別館」,也是鄭經反清復明受挫後的主要住所。遺存鄭經井與七弦竹,寺方也供奉延平郡王神位與鄭成功夫人董氏塑像,以見證本寺與明鄭歷史的淵源。

2.嘉慶元年(1796年)福建水師提督哈當阿重修海會寺,並改寺名曰「海

靖寺」。今寺內猶留存哈當阿題立的「彈指優曇」、「三寶殿」、「不二法門」

三匾,及其撰文的「新修海靖寺碑記」,得見官方對本寺的重視。

3.民間相傳鄭經興築「北園別館」以供其母在此唸經禮佛,雖非史實,仍存董氏雕像奉祀於後殿,增其故事性。

三、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
傳統閩南建築,由中軸線的山門、三川門、彌勒殿、大雄寶殿、大士殿構成主要建築,保有典型佛教寺院的格局。

四、具建築史上之意義
1.開元寺有其寬宏清幽的空間,也有素雅的建築裝飾與豐富的宗教行為,乃是傳統佛教寺院的代表。

2.日治昭和六年(1931年)興建的圓光塔採用洗石子技法及瓷磚拼花的裝飾。
3.昭和九年(1934年)重建的左廂融入和洋風格。
4.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改建大士殿,採用RC結構,呈現不同時代的建築元素;二樓簷下吊筒採取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手相造型,合意也具創意。

開元寺三寶殿.jpg

 

開元寺三寶殿
開元寺大雄寶殿外觀.jpg
開元寺大雄寶殿外觀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