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原臺灣府城東門段城垣殘蹟 / 臺南市東門路一段15623號南側與光華街225號對面

創建年代: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歷史沿革: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以後,改建磚、土城垣,府城城郭的規模更顯宏偉完備,為臺灣府城城池一部分,具有歷史意義。
現況係二處城牆夯土結構殘蹟,依其構造及外觀推測,應與今成大光復校區內小東門段殘蹟相似,南段位於民宅內,總高1.35公尺,底寬0.8公尺,端寬0.7公尺,總長4公尺。自外部觀察,整體舊貌已不復見,僅存牆身,被民屋包圍著,表面多處長有雜物,有破壞結構之虞。
北段介於兩民宅間,總長2.4公尺,高約為1.4至1.6公尺,牆深達0.4至0.5公尺。自外部觀察,應屬磚石構造,由端部往底部放腳處理,東西側立面呈梯形。西臨東榮街面遭鐵柵阻隔難以進入,無法窺其全貌,從柵條縫隙可見殘存牆身呈現破敗景象,地面落葉堆積,景觀雜亂。[1]

環境描述:東門段城垣位於府城城垣東南角,城外即永康、仁和里。

DSC_7110.jpg

 

DSC_7115.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1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