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寺廟祠堂

  1. 彌陀寺 /臺南市東門路一段133號    

創建年代:明永曆三十一年(1677)

歷史沿革:彌陀寺位於大東門內龍泉井街,創建於明永曆年三十一年(1677,清康熙十六年),由信官洪元弼捐建「彌陀室」,初建時規模不大,為臺灣最早創建之佛寺之一清康熙年間,不斷擴建,規模漸至690坪多,乃稱「彌陀寺」。《臺灣府志》卷九〈 外志‧寺觀(附宮廟)〉記載:彌陀室,在附郭之東。庭宇幽靜,佛像莊嚴;傍植檳篁,名花芬馥,可供遊詠。」[1]曾被譽為府城三大古剎之一;並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為昔日府城重要名勝。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臺灣知縣王兆陞建書院附於彌陀室,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 監生董大彩重建中殿一座,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一峰禪師鳩建僧房六間,監生陳仕俊倡議於寺西邊建閻君殿暨東建三官殿,拓建改名為「彌陀寺」。嘉慶己未年(1799)由府城黃鐘岳、林中鶴、林通全、黃拔萃仕紳等人發起重建。道光二十五年(1845)經總理金成玉(商號名,黃家的糖間)、董事蔡聯輝等人再次修築本寺[2]

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董事王昭德、黃加冬等人鳩資重建。日大正元年(1912)曾充為新豐郡役所,日大正十二年(1923)的日人歸還寺黃茂笙、黃谿荃(兄弟)及住持僧王兆麟集眾倡議捐資重建彌陀寺,日大正十五年(1926)臘月起工,日昭和三年(1928)竣工。日治末期,彌陀寺受盟軍轟炸受損,戰後財力短缺未加以修葺,民國六十年(西元1971年) 彌陀寺佛寺改建,至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竣工 ,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為三層宮殿式建築風格,乃成今貌。又市府在龍泉街上興建「東門陸橋」橫在寺前,使得昔日古寺風貌之宏偉視覺全失。

本寺正殿一樓主祀釋迦牟佛,同祀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二樓奉祀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後殿一樓奉祀地藏王菩蕯、達摩尊者、臺灣知縣王兆陞;另奉有臺灣知府蔣毓英、巡臺察院兼理學工科給事中大檀樾主大老爺單德謨及寺方歷代宗師蓮座,後殿二樓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韋馱尊者、迦藍尊者、十八羅漢、肖像,寺中大佛雕像精緻。 (早年原本曾祀奉保生大帝、三官大帝等,前幾年寺方將道教神尊轉送各方信眾)。

「山門」立有清嘉慶十年(1805)「重建彌陀寺碑記」,碑文銘記當時黃拔萃、黃葵共捐銀一千大元,監生林中鶴、林道生各捐銀五百餘大元,三郊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共捐銀三百大元,職員趙朝陽捐銀二百八十大元、戴同源捐銀二百大元,職員監生林朝英捐銀一百九十大元。

一峯亭林朝英所撰古匾:清嘉慶四年(1799)「彌陀寺」、「西方聖人」,嘉慶五年(1800)有「大雄寶殿」、「一片慈雲」,清嘉慶六年(1801)有「鷲峰正氣」,清嘉慶十年(1805)有「小西天」及「慈雲獻彩」。另清嘉慶十七年(1812)有「西來意」梅峰書,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經總理金成玉(糖間商號)、董事蔡聯輝等再修並贈「超然世界」匾一方。

此外有清嘉慶六年(1801)「法雨灑瀛東,溥沾世界;慈雲光海表,提醒沙門」對聯。

P1820957.jpg P1820958.jpg

 

 

 

[1]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220

[2] 不著撰者《寺廟台帳.台南市》手抄本(臺南市南廳庶務課,1937),編號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