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西華堂
創建年代: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
歷史沿革: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由鍾、翁、吳、劉等齋友發起在府治赤嵌城北建堂開基,主祀釋迦牟尼,為臺南金幢派翁文鋒支派的唯一齋堂。其後歷代多有修建,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西華祖堂碑記」、日昭和二年(西元1894年)「西華堂建基業碑記」見證沿革史實,允為珍貴文物。
西華堂的空間格局為二進三廂的傳統合院建築,由凹壽形的堂門、正殿與兩側的廂房所組成,堂前還有前埕與花園,呈現齋堂鬧中取靜的幽雅環境。兩側山牆上端裝置S形鐵質構件,俗稱「壁鎖」,用來穩定棟樑與牆壁的結構,民俗也認為具有辟邪的作用,傳係荷蘭傳入西洋建築的遺風。
清同治七年(西元1868年)「海宇春和」、清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庇邇遐靈」古匾,以及日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許南英題匾「慈雲普濟」及對聯「擊缽高吟,笑同人自生詩障;聞鐘忽悟,求我佛為脫俗緣」,留下文詞、書法俱佳的筆墨,深具文化資產的價值;從落款與跋文,得知府城南社文友也在此聚會唱酬,擊缽吟詩、聞鐘悟道,展現文人的生活情趣;門神彩繪伽藍護法與金剛力士、枋木彩繪「佛陀誕生」、屏風彩繪「師子傳法」與「迦葉付法」;次間縧環板彩繪「降龍尊者」、「伏虎尊者」,用以傳頌佛經典故,皆民族藝師潘麗水遺作,極具藝術價值,尤屬珍貴。(曾)
環境描述:西華堂東有「城守衙」,西南有「中協衙」,南有督標公廳、福州公廳,北邊遠處為燕潭。
保存狀況:良好
文資身份:直轄市市定古蹟
文化資產價值:齋醮金幢教翁文峰派在府城唯一的齋堂。
西華堂外觀 |
西華堂正殿 |
檢視較大的地圖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