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6.金華府 /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71   

創建年代:清道光十年(1830)

歷史沿革:本廟創建於清道光十年(1830),供奉從家鄉帶來文衡聖帝(關帝聖君)、馬千歲、李千歲等神像。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於神威顯赫,信眾日多,境眾許修德捐三百元購捐民房(在廟對面)於修繕期間移奉關帝聖君。清光緒十四年(1888),許姓族人捐金再修金華府。日大正二年(1913),保正許藏春等人發起遷地改建於北勢街(今址),翌年竣工。依據日治《臺南市寺廟臺帳》記載:「文衡聖帝、黃、金、王、李、馬、周王爺、七王爺、蘇夫人、土地公……,信徒數,七十人」。信徒主要是北勢街居民內許姓。民國三十五年(1946),地方士紳許嘆、許永源等人再度倡修,而後久日未曾修建,廟堂雖有破隕,山川殿牆堵泥塑等雖有風化,但仍有古樸之美。民國九十四年(2005),因廟年久未修,部分建築傾圯,信眾研擬籌建事宜,將神尊暫移街對面行館安置。民國九十九年(2010)二月二日整修完成,入廟安座。 修建後龍虎堵的「福星拱照」、「麻姑獻瑞」,與「憨番抬廟角」等泥塑彩繪已少古意。[1]神龕前兩側祀關平太子、周倉,同祀黃千歲、馬千歲、李千歲、池千歲、吳千歲、福德正神。本廟與藥王廟、南沙宮合屬「三協境」共守臺灣府城西城。

MVIMG_20190626_090150.jpg MVIMG_20190626_090225.jpg

 

 

 

[1] 詹伯望、曾國棟等《大臺南市文化資產特展圖錄》(臺南市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2011),頁7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臺南歷史考古普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